A. 初二下期的历史知识点
说了下学习的历史知识点,是朱元璋的前生以及是
B.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1.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意义。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意义。
3土地改革原因,时回间,意义,这答也是简答题之一。
4五一计划的目的和成就。
5,三大改造也比较重要。
6,是党的左倾错误,这是重点。
7文化大革命是一定要考的。
8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
9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第十五届会议的重点内容。
C. 八年级下册历史1-11课的知识结构图
同学建议你下次提问题的同时要给分数,像你这么大的问题,不多给点分没人会回答,实在是看没什么人会回答,进来给你点建议
D. 初二历史下册各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主题结构综述】
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至公元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在漫长的史前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被阶级社会所取代。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而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基础知识识记】
第一单元
1、人类的形成和最初的人类社会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氏族。
2、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雅典城邦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前后约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与同时期的中国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第二单元
1、大化改新:前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至632年他去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西欧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宫相实行改革,对贵族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再兴:10世纪始,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法国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权的斗争最典型。
5、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末,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占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灭亡。
第三单元
1、希波战争:指的是前五世纪时,波斯帝国发动的三次出征希腊的战争,以希腊取得胜利告终。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帝国的扩张:经过多次侵略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4、“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阿拉伯人改造之,并将其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游历17年。《马可·波罗行记》记述其东方经历和见闻,在欧洲广为流传。
【能力情感价值】
1、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世界上的文明虽然各具特色,但作为创造文明的人,却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一个人首先应该爱他的祖国,但这种爱国情感应该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它必须建立在人类的和平与友好等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倘若背离了这个基础和前提,那么这种爱国情感就会变成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日本人和德国人的狂热情绪。
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民族情感,是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甚至是人类的公害。而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是一个现代文明民族和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观念和意识,是一个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高尚修养。
2、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拜占庭帝国为恢复过去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此后,日益衰落下来;再有就是在它辉煌的时候,它在卓越中洋洋自得,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
(2)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今天,这种启示对我们尤为重要。
3、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及由此而带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同时,这种交往活动也确实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坚持和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力避冲突,为世界大团结而努力奋斗。
【总体结构综述】
14-16世纪,欧洲出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此,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近代社会。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宗主国的控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统治。
【基础知识识记】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掀起了一次思想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著有长诗《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多才多艺,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他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巨匠,被认为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开始,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了一系列的海外探险活动,开辟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但是,它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将世界带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从西班牙向西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爆发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专政统治,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权利法案》 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国会制定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由此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独立宣言》 1776年在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7年美国宪法 1787年制定,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人权宣言》 1789年颁布。它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原则在反封建斗争中起着巨大的号召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拿破仑·波拿巴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1921)。拿破仑1799年11月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掌握政权后,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法典》,还展开大规模对外战争。1812年拿破仑对俄战争失败,帝国开始崩溃。经历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后,1814年拿破仑退位,法国封建王朝复辟。
【能力情感价值】
⑴通过对文艺复兴及主要人文学家的了解,知道人性的张扬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从他们的作品中体会世界文明的伟大成就,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⑵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认识开辟新航路需要必要的知识、技术条件,更需要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哥伦布敢于打破陈规,坚持向西航行,从而发现新大陆的创新精神。
⑶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的了解,懂得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信心、勇气和力量。懂得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懂得任何个人、阶级和政党必须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⑷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认识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⑸通过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的学习,理解人权的本质,培养尊重人权、维护人权的意识。
⑹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同时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总体结构综述】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落后的亚非拉地区大肆殖民扩张。在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面前、在强大的殖民者面前,亚非拉人民同他们进行了殊死较量。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就是他们发出的怒吼。
【基础知识识记】
三角贸易 殖民者首先从欧洲带着廉价工业品到非洲掠夺黑人,然后横渡大西洋降他们运到美洲充当奴隶,再带着换取的金银回到欧洲。三角贸易给欧洲殖民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日不落帝国” 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17世纪开始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步蚕食印度的土地,掠夺当地的财富。克莱武率领军队侵占了孟加拉,将当地洗劫一空。英国利用在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工业生,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19世纪,受美国和法国革命影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地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玻利瓦尔是运动中的杰出英雄人物。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军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被誉为“南美解放者”。葡属殖民地巴西在独立运动影响下也宣布独立。到19世纪30年代,除了古巴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结束。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许多封建王公也参加了起义,成为起义军领袖。章西女王是其中杰出的女英雄。她率领义军奋力抗击英军,最后壮烈牺牲、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能力情感价值】
⑴通过“三角贸易”的学习,了解贩卖黑奴获得巨额利润是殖民者获得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了解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的本质。
⑵体会玻利瓦尔领导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了解印度人民反抗英军的斗争历程,叙述章西女王的应用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和热爱和平的观念。
【总体结构综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巩固了统治;俄国和日本各自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基础知识识记】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重重。1861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4月,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北方节节失利。1862年 ,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通过这次战争,美国消灭了奴隶制,维护了统一,形成统一市场,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是种族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林肯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1809~1865)。他领导了美国人民进行了一场维护进步和统一的正义战争,平定了南方奴隶主的叛乱,消灭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年美国内战中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黑人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参军。北方军队得到雄厚的兵源,为胜利提供了保证。
《宅地法》 美国政府于1862年颁布,规定凡连续耕种国有土地5年的农户,只需缴纳规定的证件费,即可获得160英亩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该法案使大批贫苦百姓获得土地,从而加速了美国西部开发的进程。同时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使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很快扭转战局,获得最终胜利。
俄国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社会危机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向政府购买“份地”,这实际上是对农奴的剥削。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是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从1868年起在日本明治年间发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能力情感价值】
⑴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原因和它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认识,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
⑵通过林肯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他个人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⑶认识到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⑷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认识到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考试题解析】
例 [2005年湖北黄石中考题]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①材料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
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的必然性。
③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它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解析:①美国独立战争后,南方和北方都迅速发展起来。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南方使用大量奴隶劳动,北方则是自由雇佣工人。南北双方围绕奴隶制存废的问题,矛盾不断升级。林肯所说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就是指当时的这种情况。
②战前,南北双方的矛盾已经很尖锐:北方需要在南方销售他们所生产的工业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南方则主要从英国输入工业品;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南方为它提供工业原料,希望南方成为它的原料产地,而南方宁愿将棉花等工业原料输往英国以换回其所需要的廉价工业品;因为南方需要向欧洲输出原料,从欧洲输入廉价工业品,所以他们希望降低关税。而北方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角度出发,希望提高关税;南方使用奴隶劳动,将大量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西进运动”,美国领土不断扩大,南北双方为了新州里奴隶制度是否合法的问题争执不下,使得本已尖锐的南北矛盾更加激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南方认为自身利益无法保障,蓄谋叛乱。美国面临分裂的危险,战争不可避免。
③美国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废除了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克服了分裂危机,避免了遭到外国侵略,重新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为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E.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49,北平)
①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确定了首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⑵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09年中考已考)
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⒈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入侵朝鲜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了解)。
⒉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用生命掩护部队完成收复高地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他们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⒊结果:抗美援朝战争的取得胜利(标志:《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⒋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课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⒈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①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土改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③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④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⒉国民经济的恢复:①背景: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长期战乱、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②政策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③结果: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课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⑴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⑵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⑶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⑷成就: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粮、棉连年增产。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⑴制定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⑵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的形式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09中考已考)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课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①大跃进: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结果: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原因还有: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的行为)
⑵失误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
⑶教训:正确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⑷左倾错误的纠正:①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②结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⒈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中,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底,北京。
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⒋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标: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和城市改革
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
⒉农村的改革: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县等地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包产到户逐步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意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乡镇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条件。此后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⒊乡镇企业的崛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各地办起了大批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⒋城市的改革:①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②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效益。作用:这些改革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⒌民营企业的勃兴: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标: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尤为典型)。1988年海南省建立,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作用和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⒈(1984年)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⒉(1985年)三个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⒊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开放。
⒋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①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会议批准中国加入。②加入世贸组织,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课标: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⒈法制建设的任务: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改革成果,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⒉1982年新宪法,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⒊1986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⒋1979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作较大修订。(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⒈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⒉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又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⒊新时期又制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⒋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重点是改变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第15课民族团结的加强
课标: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①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②管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⒉各民族共同繁荣: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②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实行因地制宜、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③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课标: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⒈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⑴构想: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得到全国人大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⑵实践:①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②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③港澳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树立了典范,推动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国两制”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学术、文化、体育等交流日益增多。
第18课国防建设
课标: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⒈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1949年)。建立目的:巩固国家政权,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保护人民的和平生活,加强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建设。
⒉科技强军:①1956年,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尖端武器取得突出成就。②6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③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10月,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80年代以来,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成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第19课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课标: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⒈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⒉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与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在建国的第一年里,新中国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①1953年底,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中、印、缅三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⒈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并对会议做出了积极贡献。
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内容: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20课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课标: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极力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建交
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同毛泽东会见,与周恩来会谈。后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⒉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灵活务实地开展外交活动,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改善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改善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密切和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③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国际斗争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F. 初二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主题结构综述】
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至公元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在漫长的史前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被阶级社会所取代。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而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基础知识识记】
第一单元
1、人类的形成和最初的人类社会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氏族。
2、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雅典城邦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前后约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与同时期的中国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第二单元
1、大化改新:前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至632年他去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西欧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宫相实行改革,对贵族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再兴:10世纪始,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法国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权的斗争最典型。
5、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末,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占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灭亡。
第三单元
1、希波战争:指的是前五世纪时,波斯帝国发动的三次出征希腊的战争,以希腊取得胜利告终。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帝国的扩张:经过多次侵略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4、“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阿拉伯人改造之,并将其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游历17年。《马可·波罗行记》记述其东方经历和见闻,在欧洲广为流传。
【能力情感价值】
1、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世界上的文明虽然各具特色,但作为创造文明的人,却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一个人首先应该爱他的祖国,但这种爱国情感应该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它必须建立在人类的和平与友好等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倘若背离了这个基础和前提,那么这种爱国情感就会变成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日本人和德国人的狂热情绪。
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民族情感,是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甚至是人类的公害。而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是一个现代文明民族和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观念和意识,是一个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高尚修养。
2、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拜占庭帝国为恢复过去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此后,日益衰落下来;再有就是在它辉煌的时候,它在卓越中洋洋自得,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
(2)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今天,这种启示对我们尤为重要。
3、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及由此而带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同时,这种交往活动也确实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坚持和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力避冲突,为世界大团结而努力奋斗。
【总体结构综述】
14-16世纪,欧洲出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此,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近代社会。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宗主国的控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统治。
【基础知识识记】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掀起了一次思想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著有长诗《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多才多艺,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他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巨匠,被认为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开始,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了一系列的海外探险活动,开辟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但是,它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将世界带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从西班牙向西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爆发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专政统治,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权利法案》 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国会制定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由此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独立宣言》 1776年在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7年美国宪法 1787年制定,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人权宣言》 1789年颁布。它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原则在反封建斗争中起着巨大的号召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拿破仑·波拿巴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1921)。拿破仑1799年11月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掌握政权后,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法典》,还展开大规模对外战争。1812年拿破仑对俄战争失败,帝国开始崩溃。经历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后,1814年拿破仑退位,法国封建王朝复辟。
【能力情感价值】
⑴通过对文艺复兴及主要人文学家的了解,知道人性的张扬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从他们的作品中体会世界文明的伟大成就,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⑵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认识开辟新航路需要必要的知识、技术条件,更需要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哥伦布敢于打破陈规,坚持向西航行,从而发现新大陆的创新精神。
⑶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的了解,懂得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信心、勇气和力量。懂得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懂得任何个人、阶级和政党必须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⑷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认识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⑸通过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的学习,理解人权的本质,培养尊重人权、维护人权的意识。
⑹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同时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总体结构综述】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落后的亚非拉地区大肆殖民扩张。在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面前、在强大的殖民者面前,亚非拉人民同他们进行了殊死较量。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就是他们发出的怒吼。
【基础知识识记】
三角贸易 殖民者首先从欧洲带着廉价工业品到非洲掠夺黑人,然后横渡大西洋降他们运到美洲充当奴隶,再带着换取的金银回到欧洲。三角贸易给欧洲殖民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日不落帝国” 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17世纪开始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步蚕食印度的土地,掠夺当地的财富。克莱武率领军队侵占了孟加拉,将当地洗劫一空。英国利用在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工业生,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19世纪,受美国和法国革命影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地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玻利瓦尔是运动中的杰出英雄人物。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军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被誉为“南美解放者”。葡属殖民地巴西在独立运动影响下也宣布独立。到19世纪30年代,除了古巴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结束。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许多封建王公也参加了起义,成为起义军领袖。章西女王是其中杰出的女英雄。她率领义军奋力抗击英军,最后壮烈牺牲、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能力情感价值】
⑴通过“三角贸易”的学习,了解贩卖黑奴获得巨额利润是殖民者获得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了解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的本质。
⑵体会玻利瓦尔领导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了解印度人民反抗英军的斗争历程,叙述章西女王的应用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和热爱和平的观念。
【总体结构综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巩固了统治;俄国和日本各自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基础知识识记】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重重。1861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4月,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北方节节失利。1862年 ,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通过这次战争,美国消灭了奴隶制,维护了统一,形成统一市场,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是种族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林肯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1809~1865)。他领导了美国人民进行了一场维护进步和统一的正义战争,平定了南方奴隶主的叛乱,消灭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年美国内战中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黑人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参军。北方军队得到雄厚的兵源,为胜利提供了保证。
《宅地法》 美国政府于1862年颁布,规定凡连续耕种国有土地5年的农户,只需缴纳规定的证件费,即可获得160英亩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该法案使大批贫苦百姓获得土地,从而加速了美国西部开发的进程。同时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使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很快扭转战局,获得最终胜利。
俄国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社会危机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向政府购买“份地”,这实际上是对农奴的剥削。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是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从1868年起在日本明治年间发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能力情感价值】
⑴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原因和它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认识,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
⑵通过林肯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他个人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⑶认识到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⑷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认识到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考试题解析】
例 [2005年湖北黄石中考题]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①材料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
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的必然性。
③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它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解析:①美国独立战争后,南方和北方都迅速发展起来。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南方使用大量奴隶劳动,北方则是自由雇佣工人。南北双方围绕奴隶制存废的问题,矛盾不断升级。林肯所说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就是指当时的这种情况。
②战前,南北双方的矛盾已经很尖锐:北方需要在南方销售他们所生产的工业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南方则主要从英国输入工业品;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南方为它提供工业原料,希望南方成为它的原料产地,而南方宁愿将棉花等工业原料输往英国以换回其所需要的廉价工业品;因为南方需要向欧洲输出原料,从欧洲输入廉价工业品,所以他们希望降低关税。而北方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角度出发,希望提高关税;南方使用奴隶劳动,将大量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西进运动”,美国领土不断扩大,南北双方为了新州里奴隶制度是否合法的问题争执不下,使得本已尖锐的南北矛盾更加激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南方认为自身利益无法保障,蓄谋叛乱。美国面临分裂的危险,战争不可避免。
③美国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废除了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克服了分裂危机,避免了遭到外国侵略,重新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为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G.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_网络文库
链接里是你所需要的,希望有帮助,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