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学产生

历史学产生

发布时间:2021-02-04 23:01:12

⑴ 基督教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进入中世纪,西方进入了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时代,当时,基督教的史学思想影响广泛。它打破了从前以世界作为背景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格局,开始致力于构筑所有人所有民族都包罗的在上帝目的下规划的世界通史。在此基础上,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创立了他的世界史理论。在其所著《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认为天下地下具有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这两座城原为一体,因为人类有罪,才分开成为两种城,人类历史终极目标就是到达上帝之城。在种观念支配下,历史的过程不再是人类的目的,而是上帝的目的的实践。在奥古斯丁看来,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为类朝着上帝规定的目标行进,所有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加入这一行进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历史已不再是世界背景的记述,而是历史探索的中心所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编年史家致力于把奥古斯丁的两城学说付诸构筑世界历史的实践。奥古斯丁的弟子奥罗修斯(约公元380-420年)所著的《反世俗的历史》,记述了自创世迄于公元410年的世界历史。在世界史编纂史上,基督教史家创造一种统一的纪年法--基督教纪年方法。另外中世纪编年史家在具体叙述世界历史时,普遍采用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四大帝国的分期法,以后的神对罗马帝国被视为罗马帝国的继续。

中世纪的史学被基督教思想体系和价值观牢牢控制着。史学家几乎全都是受过教育的又有时间来实现其雄心勃勃的虔诚的僧侣。他们总是将自己关在修道院的小屋里以置身度外的冷眼用编年体的形式记述着世俗世界发生的各个大的政治事件,却有如此的热情来揭示上帝对人类历史的主宰和支配力量,仿佛在讥笑世人竟然如此看不穿神的安排。在这充满着神秘主义、经院哲学、僧侣理想的基督教神学史观的指导下,中世纪的史学充满了神迹、轻信和荒谬。但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代表作品:格里哥利主教(Gregory of Tours,约公元538-594年)的《法兰克人史》、意大利的僧侣保罗(Paul the Deacon约公元730-800年)的《伦巴第人史》、西班牙的主教伊斯多尔(Isdore 约公元560-636年)的《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王的历史》、英国僧侣比德的《英国教会史》以及德意志的本尼狄克僧侣兰伯特(Lambett von Herford,?-约1088年)的编年史。

⑵ 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是如何产生的

文字的发明,是两河流域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有了文字,接着就产生了最早回的学校。答

乌鲁克泥版文书主要是神庙经济文书,也有学生使用的“课本”,如教学生朗读单词用的单词读音表。这证明至少在5500年之前,两河流域就出现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教育。不过,两河流域的学校教育出现时间虽早,但发展比较缓慢,直到4500年前才形成教育网,系统地教育学生读书、写字。这时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也早已由原始文字发展为比较完美的楔形文字,并且有了音标。在苏路帕克古城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泥版学生课本。

⑶ 中国古代的史学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史学指先秦时期至鸦片战争(1840 年)以前的中国史学。

1起源编辑
中国古代史学追本溯源,萌发于古代先民对于远古英雄人物的传说。黄帝、蚩尤之战是关于部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传说,羿射九日、女娲补天是关于对自然灾害进行斗争中的英雄人物的传说,禹善治水、稷善耕稼是关于在社会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英雄人物的传说,还有许多关于创造发明、祖先崇拜、血统承传的传说。这是在文字出现以前先民的原始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传播的最初形式。

2产生
殷、周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有了简单的文字记载,为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国古代史学从最早的官文书《尚书》和史诗即《诗经》中的《雅》《颂》出现为萌芽起,历二千余年,经过5 个发展时期,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成就。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尚书》中的《盘庚》《牧誓》等篇记载了殷、周时期的一些重大史事,《雅》《颂》反映周室东迁前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情况和有关封国、征伐、农事等活动,它们与金文记载都表现出明确的历史意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国史”发展起来,称“春秋”、“梼杌”、“乘”,均编年纪事。春秋末年孔子修《春秋》,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开私人撰史的先河。战国时期私人撰史逐渐增多,《左传》和《国语》是记述春秋史事的,《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是记述战国史事的,《竹书纪年》和《世本》是记述远古至当世史事的通史,政治形势走向统一的趋势在史书中多有反映。

3确立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确立。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历史巨著《史记》和《汉书》,前者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者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西汉初年诸家史论和东汉末年荀悦撰写的第一部断代编年史《汉纪》,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史学成果。

4发展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史》、《北史》等 13 部“正史”的编撰,是这个时期史学的重大成就。它们占了《廿四史》的半数以上。刘知几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史通》(唐中宗景龙四年,即公元 710 年),杜佑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典制体通史《通典》(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即公元 801 年),扩大了历史撰述的领域。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家史、家传、谱牒、域外史等,都有很大发展,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裁也都明显的增加。

5完善
五代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继续发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代表了编年、纪传、典制三种体裁的通史撰述的新成就;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纪事本末体史书的杰作。《旧唐书》、《旧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等 7 部“正史”的编撰,以及对于当代历史文献的整理,也都反映出史学继续发展的势头。5.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嬗变。李贽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等,是这个时期的史学名作。对于历史文献的考订、整理、校勘和对于古史的考信,王鸣盛、钱大昕、赵翼、阮元、崔述等,是为名家。封建正宗史学思想仍居统治地位,同时出现了批判和揭露封建专制主义的进步思想。

历史学的定义

史,这个词汇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象形的是判事的巫师或者版判事的吏员,《说文》权诠释道:“史,记事者也,从又,执中,中正也。”。所以,在中国古代,“史”与“事、吏”的词义是相通的,带有伦理学(含自然伦理原则和社会伦理原则)的价值判断涵义。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历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严格的概念上的区分。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⑸ 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别是什么

理学形成抄
历史原因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道佛相互融合,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现实原因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而且,东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动荡也使人们怀疑它的权威性,儒家思想的大一统并没有使天下统一。

⑹ 历史学的价值和功能

历史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上。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历史学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历史实践表明,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是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与源泉。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堪称民族脊梁的伟人,他们的精神力量永远鼓舞着后人振奋向前。

历史学以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为对象,其他各社会科学虽然也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但它们是从某一侧面、某一视角对社会进行考察、探讨。

历史学探究与叙述的是整个社会的历史,探索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寻找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较,历史学表现出综合性与整体性特征。

(6)历史学产生扩展阅读:

古代时候的历史学:

历史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著作。到汉朝司马迁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历史学体系和创作形式,历史学已经开始成为官方研究重点。东汉的班固就是在专门保存书籍的兰台(御史台)修史,开始官方对史学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随着封建民主制度发展,到晋朝不仅设立官方专业的著作省,也有了专门负责著作、修史的高级官员,同时允许民间修史。官史和私史并存,体现官方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史学观也逐渐形成。后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间都认可的相对客观、准确的历史著作作为正史,代表官方史学。

史学名词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

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

⑺ 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产生背景

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科技和理性的负面效应得以充分展现正是借助了自然科学的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资产阶级一方面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把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从而使国内的危机和矛盾不断激化,也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市场中的不平衡状况,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两次大战中,被现代科技武器灭绝的生命达到7000多万。不仅如此,科技和战争之间还陷入了一种恶性发展之中,把科技和理性、西方社会和西方人推向了更加片面化、极端化和畸形化的困境。
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科技本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社会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变成了部分人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人道和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人从理性的主体和人道主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理性和机器的奴隶。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理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加剧,人们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社会生产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件,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商业化了,并且为商业广告、大众传媒所左右,人失去了主体性、选择性,成为“单面人”(马尔库塞语),由工人和学生举行的游行示威时有发生,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不断激化。西方人在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又不得不感叹“人也死了”!
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越演越烈,威胁着人们生存的自然家园。:随着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受利益驱动大量开采自然,使很多非再生资源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大工业又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和气体,排放到自然界,进一步恶化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界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语)。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本身。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思。
来源:等到满山红叶时的博客

⑻ 历史学主要学什么

历史学不是历史!我是学历史的,大学,一般大学对历史上的某些东西,尤其是内近现代的东西是讳容言的!历史学是服从国家政治需要的一种学科,但是你到了大学可以自己读一些史学上的专著,自己去感知真实的历史!!历史是要自己去探索的,是自己去感受的!

⑼ 历史学的起源是什么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只能说你提出这个问题来,证明你的水平很高!!!

阅读全文

与历史学产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