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找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试卷(填空题)
【知识体系】
一.隋唐时期的对外交通和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1.陆路:
2.海路:
3.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1.唐与新罗交往频繁的表现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三.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隋朝:
2.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表现及影响:
3.突出人物:
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
2.和天竺:
3.重要人物:
五.和西亚、中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波斯的交往:
2.和大食的交往:
3.和东罗马及欧洲的交往:
4.和非洲的交往:
【重点、难点】
一.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二.唐对外交往的新特点
三.唐代对外交往的影响
【知识联系】
汉唐对外交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
【知识巩固】
1.隋唐时期陆路、海路都可到达的国家是
A.朝鲜、日本 B.朝鲜、印度
C.印度、日本 D.印度、南洋
2.唐代与西汉对外交通状况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交通路线既有陆路,又有海路
B.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
C.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往来密切
D.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
3.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表现为①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②任用外国人在唐朝做官 ③同意外国人与中国人通婚 ④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唐朝前期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包括
①政治清明促进经济文化繁荣
②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交往
③对外交通的发达为交往提供了条件
④指南针的应用促进航海业的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是因为
A.唐朝统治者开明,重视对外贸易
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交通发达
C.“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D.唐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当时领先于世界
6.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7.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8.新罗和日本同唐朝的友好交往中,相同的历史现象的是①都有来唐留学生②都仿效唐朝的制度③都学习儒学④贸易往来频繁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所体现出的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影响巨大 B.世界领先
C.高度繁荣 D.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10.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11.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①一行 ②义净 ③玄奘 ④法显 ⑤鉴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2.唐朝和天竺的友好往来主要表现在①天竺一再遣使唐朝 ②两国交往以佛教为纽带 ③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天竺数学发展 ④天竺各级学校教授儒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14.下列关于汉唐时期对外交往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欧洲没有直接往来
B.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
C.长安是对外陆路交通中心
D.对外贸易既有陆路,又有海路
15.与汉代相比较,隋唐对外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是 ①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了②陆上丝绸之路继续向西延伸 ③海上丝绸之路已远达波斯湾 ④一些国家同隋唐交往的程度加深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2: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 3: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料 4: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
依据上述材料,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评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17.唐朝的对外关系有何显著特点?原因何在?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作用?
答案
【知识体系】
一.隋唐时期的对外交通和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1.陆路:
从长安出发向东出发,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
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
3.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留学生以新罗人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
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及制铜技术传入新罗;姓氏、服饰、节令、风俗受唐影响
三.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隋朝:中日互遣使臣
唐朝: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日本大化改新仿唐制度;日本都城建造仿照长安城;日本各级学校教授儒学;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往中突出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中国的鉴真
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彼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2.印度被称作“天竺”。和天竺的交往以佛教为纽带;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重要人物是玄奘和义净。
五.和西亚、中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波斯:隋时已互遣使节,唐时,其王及其子来中国,其商人在中国开“波斯店”
2. 大食:唐高宗时与唐通使,造纸术传入大食
3.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东罗马的杂技、医术传入中国,
4.唐的丝绸、瓷器运往欧洲
5.和非洲:和非洲也有来往
【重点、难点】
一.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①唐朝政权的强大,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
②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④唐朝比较发达的对外交通线(海、陆)。
⑤唐朝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唐对外交往的新特点
(1)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且具有连续性:
(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往是双向的,但内容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艺术;
(4)对外交往的渠道众多,有使节、留学生、民间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
(5)从唐对外贸易来看,海路贸易与陆路贸易并举;对外贸易与外交同时进行等。
三.唐代对外交往的影响
①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亚、欧、非洲诸国土特产品输入中国;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唐与各国遣使往还,接纳外商和留学生。民间贸易交往不断。玄奘和义净到天丝探求佛学;鉴真东渡日本;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客死唐朝都城,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a.新罗参用唐朝制度,行科举、设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和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中华文化色彩。
b.日本大化改新即是由留唐日本人回国策动的。其中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是以唐制为蓝本;律令大体采用唐律;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材;佛教受到中国影响;文字、建筑、生活风尚都留有唐文化风范。
c.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算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传人大食;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知识联系】
汉唐对外交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
不同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日,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成功。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才有了中西使臣的往来。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者往来通好。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原因:
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条件。
唐朝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
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盛况。
【知识巩固】
1-5 BDACB 6-10 BBADC
11-15 DBBAA
16.唐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中外交往频繁。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唐朝与亚洲邻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17.特点: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与亚洲、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之间的往来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2分)
原因: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线;疆域辽阔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开放的对外政策。(4分)
作用:使唐文化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4分)
Ⅱ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题型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
1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答: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
度量衡;
将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便于经
济的发展。
思想方面
: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方面:
北修长城,
南开灵渠。
为了抵御匈奴,
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
城。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
、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并找借口削去半
数侯国。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
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
派卫青、
霍去病北击匈奴,
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
汉对抗。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3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答:
①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②加强了汉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③促进
了西域的开发;④对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
、
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答:
“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
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5
、
丝绸之路路线图:
长安
——
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6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①
迁都洛阳。
②
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学汉礼。
作用: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7
、
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什么时候?人口的南迁对南方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东汉末年。
对南方的影响: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
地区的开发。
8
、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秦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9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
变成私产并出租,有了地主和农民,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
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影响: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
10
、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11
、评价秦始皇。
答:功:
(
1
)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朝;
(
2
)采取措施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修长城,南开
灵渠。
因而有人称他为“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
。
过:他统治暴虐。例如“焚书坑儒”极大的摧残了文化;施行暴政,繁重的徭役、
繁重的赋税、刑法残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12
、评价汉武帝。
答:功:汉武帝依靠自己的雄才伟略,励精图治,出现大一统的统治局面。
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
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并找借口削去
半数侯国。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
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无力
与西汉对抗。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过: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连年征战,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成果。
13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自己
的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14
、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及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孟子
战国时期
道家:创始人:老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庄子
战国时期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战国时期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战国时期
兵家:代表人物:孙子
战国时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5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是什么?
答: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包括一切美德;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后来,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16
、孔子的教育成就是什么?
答:
(
1
)创办私学
(
2
)先进的教育思想:
①注意因材施教;
②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③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④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答:①提出“春秋无义战”
②“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8
、老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9
、庄子的思想?
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0
、韩非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1
、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之战
22
、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②主观上: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23
、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
24
、江南经济开发的影响是什么?
答: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5
、江南经济发展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汉时的江南经济贫穷落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繁荣富裕,尤其是农业和丝织业。
西汉时江南没有开发,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26
、西汉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
和亲:例如,汉初屈辱的和亲;昭君出塞
战争: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去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漠北战役
设置机构:前
60
年,设西域都护,专管西域地区事务,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
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
②外貌上:保留了猿的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③过群居生活
④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距今
3
万年
②仍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会人工取火
④过氏族生活
Ⅲ 求七年级历史、政治、生物的重点,最好是以填空题的形式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50分)
1、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草履虫细胞中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重要场所(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食物泡
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B.植物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有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很大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此现象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在细胞的哪个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真菌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作用( )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6、细胞分裂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增加 B.产生生殖细胞
C.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加 D.使细胞不断长大
7、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都有鞭毛和荚膜
B.只要厌氧性细菌都只能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C.细菌一定没有细胞核 D.生活在人体中的细菌都是病原菌
8、人们食用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它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9、下列关于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器官都执行一定的功能 B.器官具有一定的结构
C.器官是一般由几种不同组织构成 D.人的血液是一种器官
10、人体的构成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D.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11、下列属于构成动物体的组织( )
A.上皮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C.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营养组织,神经组织
12、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
A.乳酸菌 B.青霉菌 C.金针菇 D.酵母菌
13、新鲜面包一般松软多孔,这是酵母菌哪项作用的结果( )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孢子生殖
14、下列关于皮肤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
A.调节人体的温度 B.感受外界刺激
C.参与消化食物 D.保护身体免受病菌侵害
15、下列植物中,我们食用心部分不是生殖器官的是( )
A.黄花菜 B.黄瓜 C.甘蔗 D.花生米
16、构成胃壁、肠壁的肌肉是( )
A.平滑肌 B.骨骼肌 C心肌.D.肌腱
17、我们观察细菌时,必须借助于( )
A.放在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高倍显微镜
18、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方便观察,需把物像先移至视野中央,此时要把装片向( )
A.右下方移 B.右上方移 C.左上方移 D.左下方移
19、用显微镜观察,若光线太强时,选用(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20、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 )
A.载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盖玻片上
21、下列哪一组镜头,使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 )
A.物镜4×,目镜10× B.物镜10×,目镜10×
C.物镜4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2.5×
22、“制作临时装片”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空白黑圈可能是( )
A.一个细胞 B.一个气泡 C.一滴水 D.一个分子
2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从载玻片的正上方直接盖下去
D.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水滴中央并展开
24、下列各项不属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是( )
A.接受刺激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产生运动.
25、蘼菇的食用部分称为( )
A.菌 B.菌柄 C.子实体 D.菌褶
26、在组织形过程中,细胞经历了( )
A.生长,分裂 B.分裂,生长 C.分裂,生长和分化 D分化,生长
二、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
1、衣藻个体仅由 构成,属 生物(填“单细胞”和“多细胞”),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3分)
2、根据细菌的外形发现具有三种基本形态 、 、 。
三、辨是非(共10分)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2.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3.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 )
5.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7.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组织。( )
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10.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 )
答案:
1--5 ABCDD 6--10 DCDBA 11--15 BAACC
16--20 ADCCB 21--25 ADCDC 26 C
2.填空
2.细胞所构成 多细胞
3.螺旋菌,球菌,杆菌
三、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Ⅳ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的所有单元填空题有答案,
历史期末考相关内容
1、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 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 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 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
17、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8、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9、 约公元前1600前,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0、 公元前1046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1、 为了巩固统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作用)。
22、 公元771年,西周灭亡。
23、 在原始社会未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
Ⅳ 求 7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 填空题 要有答案
一、 选择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C】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B】
A印度B中国C埃及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D】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前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逢制衣服D已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C】
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
5、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A】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6、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
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
7、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游,就近你还能【A】
A参观半坡遗址B参观河姆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D 参观北京人遗址
8、下列原始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的是【B】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9、为方便饮水,下列古代居民已开挖水井的是【D】
A大汶口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0、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骨针。下列推断不科学的是 【C】
A已掌握磨光技术B已掌握钻孔技术C会缝制服D会捕鱼
11、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的是【B】
A炎帝B黄帝C尧D舜
12、下列人物中不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首领的是【D】
A尧B舜C禹D启
13、禹建立了夏朝,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B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了
C禅让制正式废除了D这是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14、北京人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的显著特征是【D】
A手脚分工明显B过着群居生活C制造和任命使用工具D使用火
15.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B】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自然条件的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
16..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 【C】
A.生产工具的改进B.良好的自然环境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 D.农作物品种多
17.牧野之战的性质是 【C】
A.周和商两个国家间的民族战争B.周和商两个国家争当霸主的战争C.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统治的战争
1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C】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二、 填空
1、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禹】
2、与黄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蚩尤部落的是【炎帝】
3、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皇帝】
4、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的是【舜】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05-12
一、 填空题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 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3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后来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从此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5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
6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7 公元前1046年,周军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8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9 著名的商朝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10 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1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12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通过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1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4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5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16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7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8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商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9 相传夏朝时期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0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1 战国末期楚国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武写的《孙子兵法》。
23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4 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5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6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27 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的铜钱多的用不完,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28 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29 汉武帝派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0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1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东汉张衡制造了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3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前者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后者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他的创始人一是张陵。
35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6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7 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38 266年,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39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40 南朝的祖冲之时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41 北朝的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42 东晋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书圣”。
43 东晋的顾恺之一生创作的画很多,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44 北朝时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艺术。
45 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算一算,它持续了14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210年;东汉公元25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它持续了195年。
46 56年是1世纪50年代;125年是2世纪20年代;1311年是14世纪初;1994年是20世纪90年代,又叫20世纪末。
47 从考古资料上看,无锡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48吴国的开创者是泰伯,发祥地是无锡梅里。
49 无锡地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50 唐代无锡县令敬澄在惠山开凿了惠山泉,陆羽的《茶经》品评它为天下第二泉。
51无锡东林书院的著名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 连线搭配
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 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半坡遗址 山东泰安 干栏式房屋
大汶口遗址 浙江余姚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四、填表题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 仁爱 《论语》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道德经》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 韩非 提倡法治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五、 列举题
1、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三次以上)
答:200年 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383年,淝水之战。
2、无锡的土特产(8个):答:无锡水蜜桃、清水面筋、大浮杨梅、马山芋头、太湖白鱼、惠山蚕豆、金刚肚脐、雪浪贡茶
六、 材料分析题:
1、“伐无道;诛暴秦”。
请回答:
①材料所述的秦“无道”,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②先后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的分别是哪些人?
答: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③结果如何?
答:秦朝被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2、“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请回答:
①上述局面出现在历史上的哪一个事件之后? 答:昭君出塞
②这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答:汉元帝
③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的趋势是什么?
答:我国民族关系友好交流占主导,民族融合是主流。
七、 问答题
1、P79页动脑筋;
2、P112页动脑筋;
3、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打造今天的“丝绸之路”,请提出你自己的设想。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焚书坑儒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5、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7、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秦的1、徭役繁重、 暴政 2、赋税严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导致1、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大泽乡引发农民起义,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
起义失败
2、项羽取得巨鹿之战(前207)胜利
秦灭时,正式接受秦朝统治者投降的农民军领袖是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十二课 大统一的汉朝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国家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
被皇帝誉为“强项令”的东汉敢于执法的廉吏是董宣。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西汉时比较彻底地治理黄河是在汉武帝时。
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汉明帝时。
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始于汉武帝时。
“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工具。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促进了汉匈友好。
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欧洲的古罗马帝国被中国称作“大秦”。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称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袁绍十万大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万人,曹操火烧袁军粮草,大败袁军。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五万人马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人称“卧龙”。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建晋朝,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282年建业改为建邺,313年又改为建康,今南京)。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为一座壮观城市。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做过东魏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看看这儿:
Ⅵ 七年级上册历史填空题
1、和亲
2、河套及其河西走廊地区 119年
3、汉元帝 王昭君
4、玉门关、阳关 汉武帝 张骞
5、公元前60年 西域
6、 班超
Ⅶ 七年级历史填空题。
1、约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6世纪 西亚的波斯 约2400年的时间
2、亚洲西部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答案就是这样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