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更改后的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框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我的书上是第四单元第九课,你文化生活的是人教版的吗?如果是,我可以帮你
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一、经抄典力学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2、伽利略的成就
3、牛顿的成就
二、相对论的创立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一、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一、工业革命中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
⑶ 七年级历史第三、四单元知识结构
统一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汉)
一、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 —— 建立时间:公元前 221 年 建立者:秦王嬴政 秦的建立 都城: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 的局面; 2、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的疆界: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政治方面: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统治者自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三公”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使大夫—监察百官)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度(36 郡) 。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由皇帝任免。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 ,后来推广隶书。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李斯建议)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修长城 (蒙恬修秦长城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南修灵渠 , (沟 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
秦始皇巩固 统一的措施
灭亡原因:秦的暴政表现: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④秦二世的统治 更加残暴 秦的 秦的灭亡: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前期: 前期 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灭亡 意义: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 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后期:刘邦、项羽起义(约法三章、四面楚歌、楚河汉界...) 后期:刘邦、项羽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1、 公元前 207 年, 2、公元前 207 年,刘邦攻陷咸阳,秦朝灭亡。 (秦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重点问题:评价秦始皇(结合秦始皇的作为分析,有利的一面和残暴的一面,两方面分析) 重点问题:评价秦始皇(结合秦始皇的作为分析,有利的一面和残暴的一面,两方面分析) ;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导学练 P44,) ) 三、汉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 202 年 西汉的建立 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政治方面: 1、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秩序逐渐安定,经济恢复。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加强对王国的控制。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主父偃) ,削弱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 思想方面: 1、汉初,实行“无为而治” (道家) 汉朝统治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设太学。儒家 ( , 的措施 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民族关系: 1、汉初,采取“和亲”制度。 (西汉被迫) 2、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行漠北之战,解除了匈奴 对北部威胁。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3、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时 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 汉朝时,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 汉朝时 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域。) 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 过程: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4、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远嫁呼韩邪单于。 (非被迫) 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公元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 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东汉时期,南匈奴向汉称臣;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民族关系的启示: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启示: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1、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境内→欧洲(大秦) 意义: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东汉时期,公元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3、东汉时期,公元 166 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到中国,这 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汉武帝大一统
原因: 原因: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客观: “文景之治”使西汉经济繁荣。 政治: (主父偃) ,削弱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思想: (董仲舒) ,设太学。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 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思想。 措施 经济: 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抗击匈奴 军事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意义: 两汉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业 (导学练 两汉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导学练 P59:知识梳理) ( ( :知识梳理) 耧车: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 曹魏时期的翻车: 耧车:播种工具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冶铁工具 曹魏时期的翻车:灌溉工具 四、秦汉的科技文化 1、西汉时发明造纸术。 (麻纸) 造纸术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3、意义: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作用。 科技 《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是当时世界最 先进的应用数学。 地动仪 :东汉张衡发明,世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医学: 1、东汉: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2、东汉: “神医”——华佗(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外科鼻祖) 麻沸散和“五禽戏” 佛教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 宗教 2、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寺庙。 道教 1、兴起于东汉时期,我国本土宗教,创始人张陵,奉老子为教主。 思想:王充《论衡》 ,反对有鬼论。 作者:西汉司马迁 文化 《史记》 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 体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艺术 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 迄今世界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绘画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 三国 形成过程 1、公元 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2、公元 208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3、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鼎立的形成 魏:220 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经济发展:修建水利工程,重视农耕。 蜀(汉) :221 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 经济发展:蜀锦兴旺 吴:222 年,孙权称王,定都建邺(今南京) 经济发展:造船业发达,曾到达夷洲 夷洲(今 夷洲 台湾)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及江南地区的开发
淝水之战 :1、时间:东晋时期(383 年)2、交战双方:前秦(氐族)和东晋 、 3、特征:以少胜多 4、影响:①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②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以及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原因:1、地理因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劳动力和技术原因: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 同的生活方式。 3、社会环境: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影响: 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方人口南迁的过程: 北方人口南迁的过程: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迁往江南地区; 到西晋后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三、民族交往
五胡内迁 时间:东汉末年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时间:439 年 内容: 1.、迁都:从平城迁至洛阳 2、汉化政策:①语言方面:在朝廷中必须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服饰方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姓氏方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 姓拓跋改为元。 ④婚姻方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制度方面: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礼法方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 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改革
四、科技文化 南朝 科技 北魏 北魏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7 位。 《齐民要术》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 《水经注》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文化
书法 绘画 雕塑
东晋 东晋 北朝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朝代更替关系图: 国家 建立时间 公元前 2070 年 夏 商 西周 东周
公元前 1600 年
建立者 禹
都城 阳城
末代国君 桀
灭亡时间
公元前 1600 年
春秋
战国
公元前 1046 年 汤 殷 纣 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 公元前 771 年 (姬发) 镐 周幽王 公元前 770 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公元前 476 年 阖闾、勾践属于江南地区的人物 公元前 475 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公元前 221 年
秦朝 西汉 东汉 三国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 北 宋→齐→梁→陈(南朝) 北魏→东魏→北齐(北朝) 朝 →西魏→北周
公元前 221 年 公元前 202 年 公元 25 年 公元 220 年 公元 221 年 公元 222 年 公元 266 年 公元 317 年
嬴政 刘邦 刘秀 曹丕 刘备 孙权 司马炎 司马睿
咸阳 长安 洛阳 汉献帝 洛阳 成都 建邺 (今南京) 洛阳 建康 (今南京)
公元前 207 年 公元 9 年 公元 220 年 公元 266 年 公元 263 年 公元 280 年 公元 316 年 公元 420 年
⑷ 求历史必修二第三,四,五,六单元的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原因: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
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与意义见必修一纲要)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5、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6、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①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
②速度更快;③运力更大;④费用更低廉;⑤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7、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报纸:
①从维新运动时起,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戊戌变法期间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起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②报刊业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宣传政治纲领,推动社会政治运动发展,提供休闲和娱乐,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②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4、互联网:中国1993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极其迅猛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措施内容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联邦紧急救济法》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校仿美国新政的做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预经济
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因为字数的限制我没法全放上了,如果你觉得这份资料是你要的,请联系我(用网络Hi或者站内短信都行)
=================================================================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
⑹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三四单元总结
http://wenku..com/view/9b58feec4afe04a1b071de11.html
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体系
有两种,选一下吧。。
(1)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 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 运动的兴起
1. 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 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 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 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 《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 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 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兴起的背景
2. 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 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 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2)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解放战争
1、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3、宣告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件是解放军占领南京。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⑻ 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 记住是框架 不是知识点
保证全是框架啊 优点是较为简洁 嗯...有一些太简洁,你适当补充一下就行了。不过全部要点里面都有了,还算全吧。望采纳!
专题一
⑼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分单元列知识框架(前三单元)
我是高三的,单元列知识框架 每专题最后一面那个 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 就不错,不过你自己列一遍比较好
⑽ 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习西方武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武器
睁眼看世界的背景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徐继畲、姚莹
代表作品:《四洲志》、《华事夷言》是林则徐主持下编写的
《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的,
系统的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瀛环志略》:作者徐继畲,介绍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政治等,还介绍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康輶纪行》:作者姚莹,介绍中国西南地区,尤其关注西藏。
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日本、英国为代表)
早期维新思想: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代表人物郑观应等
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有为:著作《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
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梁启超:主张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顺应潮流。
代表作有《变法通义》
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他大胆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严复:1898年严复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支配。
戊戌变法的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走向共和-----建立民主共和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民主共和国方案的设计师。
走向共和的过程:1894年11月在“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成立“同盟会”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建立民国成为革命派的奋斗目标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期间的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主张: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改良派则主张卫星改良。
内容:1、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2、要不要建立共和政府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意义:1、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革命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 。
2、建立共和国的主张,使许多的知识分子放弃君主立宪思想,投身革命,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
二、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
《新青年》的新觉醒
背景:反动政治妄图复辟帝制同时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但此时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思想队伍壮大,他们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开始:1915年陈独秀上还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第二期改为《新青年》,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成为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在科学与民主党旗帜下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
2、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代表人物,鲁迅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著作:胡适《文学改良诌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3、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生和学说
3、无政府主义者也有介绍马克斯学说和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五四以后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新思潮的竞起
1、 原因:a、五四运动的洗礼
b、各种刊物介绍庞杂的社会主义思想
2、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影响
主要思潮 代表或来源 主张 评述
无政府主义 刘师复 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和政府,建立没有政府的社会 反映部分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及希望摆脱压迫的强烈。五四时期一度流行。
泛劳动主义 托尔斯泰 “劳工圣神” 改变知识分子轻视体力劳动态度。
新村主义 日本 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共同消费 当时吸引一批进步知识分子
实用主义 胡适 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 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
基尔特社会主义 英国 搞阶级调和,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
3、实践:工读互助团,结果失败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背景:五四期间通过与各种新思潮的竞逐而进一步传播
B、问题与主义之争
1、争论的内容与过程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2、标志: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3、 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是改良与革命的斗争。
C、工读互助团失败
1、原因:直接:经济困难、意见不合、热情减退
根本: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2、 影响:许多青年放弃改良道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社 会的根本改造
D、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
1、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李大钊在北京)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
2、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E、马克思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论战
1、原因:为与各种社会主义划清界限
2、内容:
3、影响: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判,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注:本专题是按照学习西方从器物层面到制度,最后到理论层面的发展线索来贯穿的。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 鸦片战争以来,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3、 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4、 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
旧三民主义具体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局地权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民党一大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评价:A、进步意义: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B、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井冈山时期):确立信仰:十月革命后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井冈山斗争:1927年后的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走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重要论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展开以农民为主题的土地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胜利。
意义: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
新民主主义理论:重要论著及内容
中共七大及意义
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之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重要论著及内容
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评价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邓小平讲话: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扭转了长期以来的“左”的思想的影响,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开辟,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写入党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原因:国内、国际。
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