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1-02-04 20:37:45

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详细些!!! 谢谢拉!

看看这个 选修三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分很好拿的

考点 目标要求 具体目标归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识记、理解、

分析、运用
两大军事集团、巴尔干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施里芬计划、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无限制潜艇战
大战的性质结局和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识记、理解、

分析、运用、综合 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非战公约
认识凡-华体系的实质及内部矛盾、比较国联以及联合国的异同、非战公约的作用及局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识记、理解、

分析、运用
突袭波兰、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开罗宣言等文件
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的性质和影响以及对战争经验教训的反思
二战后的世界 识记、理解、

分析、运用、综合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新思维、朝鲜战争等局部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联合国、反战运动
分析冷战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美苏争霸的阶段特点以及两国的政策调整、认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分析战后和平运动的原因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大战的历史背景
1.两大军事集团:①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其中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成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英国分别在1904和1907年与法、俄签定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根源与实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横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随着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起来。

2.巴尔干火药桶: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作战,保加利亚战败。③两次巴尔干战争后,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④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⑤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战争的进程
1.爆发: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②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范围越来越大,演变为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③一战爆发后,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
2.过程:①第一阶段,德国按“施里芬计划”企图实行速决战,然而马恩河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随后不久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②在第二阶段中,德军主攻东线,并且在德奥军队的联合下,使得俄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随后德国又集中了50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法国的凡尔登展开进攻,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凡尔登战役。这次战争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此,凡尔登战役又被成为“绞肉机”。但这次战争却牵制了德国在凡尔登的攻势。德国在欧洲大陆发动进攻的同时也不忘对制海权的抢夺。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然而经过这次战争,英军的损失虽然远大于德国,但却仍掌握着制海权。随后,双方开始将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③1917年,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出现了相互间的僵持状态。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这给英、美国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后美国也放弃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对德作战。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接近了尾声。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政治危机。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奥匈帝国宣告瓦解,德军也士气大损,接连不断的军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崩溃。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德国接受了协约国的停战条件,并派出代表签定了“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三、一战的后果
1.战争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
2.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英国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特别是美国,从1915年起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而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3.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我们可以看见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帝国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重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不断激化,而所谓的维护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只是打了个和平的幌子,国际关系呈现除了新格局,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各帝国主义国家都以夺取霸权和殖民地; 为自己战争目标,显示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和意义
一、 凡尔赛体系
1.背景:一战结束;战后列强力量发生变化;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建立:时间:1919年6月;地点:巴黎;方式:巴黎和会与《凡尔塞和约》;操纵国:英法美日。
3.意图:美国要求称霸世界;英国要求扩大和巩固继续称霸;法国企图获得欧洲霸权;日本要求亚洲霸权。争论焦点:德国问题、中国山东问题。
4.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5.影响:①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建立起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部分地区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归还波兰。其次,奥斯曼帝国解体,在欧洲仅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
评价: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战后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这一体系不可能持久。
二、华盛顿体系
1.背景: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相互争夺。为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召开这一会议。
2.建立:时间:1921年到1922年;国家:参加国除美英日以外,还有中法意比荷葡。
3.内容:①《四国条约》:美、英、法、日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②《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日、法、意分别规定各自的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③《九国公约》名义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陷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④中日协定: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4.影响:①《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其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来说,既维护了英日友谊,又促进英美关系,使英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保障;对日本来说,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美英法大国的制约。②《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美英海军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丧失,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上的胜利。③《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乱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提供了条件。
5.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华体系形成。
凡-华体系的总特点、内部矛盾以及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
总特点:它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欧洲大国地位,在世界通过操作国际联盟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依靠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在拉美进一步巩固了西半球霸权,在东亚和日本共同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
各种矛盾:(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a.法德矛盾b.战败的土耳其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a.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b.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
c.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2)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国际联盟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饱受战争之苦,也使各国的政治家们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防止此类灾难的再次发生。于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2.成立: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3.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质的组织,另外,国际联盟还对后来反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起到了一些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国际联盟宣称它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证明了它的名存实亡,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三、非战公约
1.签定: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定了《非战公约》,主要是“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止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且规定,缔约各方“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2.作用:《非战公约》作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共同签定的国际条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其次,《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国家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并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3.局限性:实际上所谓的《非战公约》也只是一纸空文,其中那些冠冕堂皇的条文对实际的世界和平没有规定任何的明确责任,反而使签约各国钻了“自卫”的空子,因为他们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而实行所谓的“自卫”,这种特殊的“自卫权”的拥有也为以后的战争打开了缺口。
国联与联合国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不同作用:1.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摆在了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华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国联高举反共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对苏俄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色后悔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运和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3.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操纵,在联合国中7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发挥了作用。
原因:1.建立的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2.组织方式不同。国联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所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3.国际形势特点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崛起,极大的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超过英法。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基础无法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由于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则继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具体原因:德国、日本对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苏联实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局部战争其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难境地,未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来遏制法西斯发动二战的行径
二、战争的进程
1、初期阶段(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
①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②全面爆发: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③苏联建立东方战线。④德军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沦陷;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1940年7月--9月,不列颠之战。
2、战争的扩大(1941年6月22日--1943年2月)
①苏德战争:A、爆发:1941年6月22日;B、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2日--1942年2月)
②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在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和自由。过程:1939年美国《中立法》;1941年《租借法》;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大西洋宣言》初步建立;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组成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胜利阶段。(1943年2月--1945年9月):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转折点②中途岛海战(1942年5月)——太平洋战场转折点③北非战场胜利和意大利投降:北非战场(1940年夏意军开辟--1941年11月结束)——转折点: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⑤德日法西斯溃灭
三、历史意义及深刻教训
1.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的战争,它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①它的胜利拯救了世界,恢复了和平。②它沉重的打击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同时也对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造成了严重的削弱,出现了美、苏两强并立的情况,并最终导致了冷战的出现。③同时,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加入以及反法西斯战争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削弱和打击也使得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加快了亚非拉等国家的独立,促进了历史的发展。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运用了许多高科技的武器,比如美国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德军轰炸英国的V—2火箭等,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之,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使世界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深刻教训: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以及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各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与斗争。从中国战场来看,中华儿女为反抗日本侵略者奋勇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战歌,他们的精神永存,为今天乃至未来所铭记,激励着我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祖国的强盛、世界的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②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提醒我们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对战争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促进世界的真正和平,坚决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树立崇高的国际意识。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后果和影响。
(1)从原因来看:决定因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2)从性质看,“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从后果和影响来看
①两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的处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
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危胁,是比较成功的。
②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与欧洲的不断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与欧洲的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
二战后的世界
一、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其中以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最重要,这一系列协定的总和就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内容: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做出相应的规定。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从根本性质上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雅尔塔体系能真正的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但是,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美苏两大国的推动,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这种格局下出现的冷战提供了条件。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②美苏均势:战后美国事例大增,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空军,还垄断着原子弹、氢弹,其军事力量被布置到世界各地。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不仅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还参加对日作战,军事力量增强,成为紧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领土有所扩大,帮助东欧国家摆脱了法西斯统治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后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③矛盾激化:当欧洲各国都在暗自抚平战争给自己带来的创伤时,美苏两国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相互间的同盟在战后不久也宣告破裂。美国为称霸世界认为苏联是最大的障碍,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着手准备了一系列遏制苏联的政策和计划。因此,冷战实际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遏止社会主义。
2.冷战的开始①序幕: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②开始:美国:1947年杜鲁门总统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提出了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它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发动对苏联冷战的标志;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北约的建立,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包围圈,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被约是美国组织的最大军事同盟,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苏联:1947年9月苏联组织成立情报局,一方面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1949年苏东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1955年在华沙签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之初起到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等积极作用。随着华约组织建立,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形成。③表现:第一次柏林危机:随着冷战的发展,美英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1948年6月美英法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币制改革,引发第一次冷战高潮,并且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从此出现了两个德国;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展到东方。④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3.美苏争霸:对峙①原因:斯大林逝世后,美国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肯尼迪采取“和平战略”;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②表现:1959年美苏戴维营会谈;1960年U-2飞机事件;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1959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缓和①原因:美国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大大消耗了美国国力;苏联借助有利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苏美在战略武器方面达到大致的平衡;②表现:1969年尼克松开始推行均势外交,对苏“缓和”;70年代苏联推行“缓和”战略,与西方国家交往;1963年和1968年签定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1972年苏美领导人签定了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此后召开了东西方国家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使缓和推向高潮。
4.两极格局的结束: ①美国里根任总统后,提出“遏制”政策目的夺回军事优势,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经济、科技实力带动经济科技发展,进而拖跨苏联。同时苏联提出了“新思维”进行了政治改革,双方签定了“中导条约”。②1989年上台的不什政府强调“谨慎、考验和渐变”,支持戈尔巴侨夫改革,试图左右苏联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侨夫经济改革失败,实行政治“多元化”,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变”,1989年发生了“东欧剧变”;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1991年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关系变化带来的启示:①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②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区的动荡与紧张③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④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⑤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美苏争霸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首先是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其次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在战后也迅速发展;最后,冷战也是军备竞赛方面的竞争,体现双方科技实力的较量,而苏联的落败也证明了其在经济与科技上比美国的落后。
实质: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及美国要称霸世界,是大国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强权政治的体现。两国之间的争夺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时也使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 高中历史选修二 分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
(3)影响: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③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
机、电灯、电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①计算机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②网络大大缩小全球空间距离;③生命科学的发展逐步打开生命的奥秘;④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等。(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
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
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
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
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为改变落
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5、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2、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
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
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效仿美国新政的做
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预经济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 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2)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 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的框架。
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
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
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
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欧盟单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 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
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
经济格局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
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成立和发展:①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4、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2、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三、WTO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客观必然性:①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③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
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 系的历史过程。
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和科技落后、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加强区域合作等。

③ 高中历史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一知识点总结全面点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背景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其他 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
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结果 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成功)
意义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
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局限 原因: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表现: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梭伦改革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特点 折中的色彩(原因、表现)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农田施肥。
手工业:,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
上层建筑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立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军事:战争频繁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
文化:百家争鸣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国别 主持 内容 影响
春秋 齐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 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鲁国 前594 “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战国 魏文候 李悝 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悼王 吴起 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 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
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宗旨 富国强兵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死因:
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功: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4、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
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6、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7、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8、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④ 怎样找到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和选修六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内识容总结http://wenku..com/view/9a35d27101f69e3143329437.html

⑤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 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 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 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 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 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 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2、成员国家: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3、形成经过:
(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4、影响: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
(二)三国协约:
1、 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
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使两国接近。
2、 成员国家:英国、法国、俄国
3、 形成过程:
(1)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这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
(3)1907,《英俄协约》签订,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
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4、 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思考问题:
5、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复杂,有哪三对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对?各因何问题产生的矛盾?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三、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扩军备战,于是,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表现
(1) 科技进步首先提高了传统武器的性能、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2) 新式武器相继问世,如、潜艇、飞机、坦克等,战争扩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4)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四、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德国的军国主义浪潮
出现的原因:德国自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国的军国主义尤为严重,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对殖民地分配现状最为不满。
2、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德国、俄国、及英国、法国等
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扬对外侵略扩张。
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
复习提问:
1、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图示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两大军事集团?集中体现了哪些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实质。
3、 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表现有哪些?
4、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5、 为什么人类历史到了20世纪会发生世界大战?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战云密布的欧洲,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战争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及如何进行的?
讲授新课:
一、 一战的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讲课思路:先让学生简述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然后再来分析该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地图。形成时空观。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
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出现了众多的民族独立国家。
欧洲列强利用这一复杂局势,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是欧洲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矛盾冲突非常尖锐
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展的障碍,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直接原因)

2、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二、 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
(一)、一战的爆发
1、爆发:1914年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
德、奥匈、奥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战争的进程
1、战争的三条战线:

2、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1914)
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1918)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协约国力量增强,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回答问题:
3、在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战争的中心是如何变化的?
西------东---------东

4、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中立政策”目的:远离战火,避免战争;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发战争财
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
美国与英法有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损
俄国爆发革命,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目的:为了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三)大战结束
1、 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18年11月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总体上,协约国的力量大于同盟国的力量。
n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中国等国家的参战也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n德奥集团挑起的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非正义的战争是必然失败的。
n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退出了战争。各国的反战运动和革命浪潮,如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成为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n德、奥两线作战,同盟国经济崩溃,也是战败的因素。

三、 大战的结果和大战性质:
1、结果: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3、 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3课 大战的后果
复习提问:
1、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2、 一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
3、 一战在欧洲战场的三个阶段、各有何战事?
4、 一战结束的时间、标志?
5、 你认为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讲授新课:
1、巨大的灾难:
2、西欧的相对衰落
3、美国和日本崛起
4、革命与独立浪潮高涨
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重大影响?
第4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 民族主义是在什么时期兴起的?一般认为,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 举例说明,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或者进步、或者反动的作用?
3、 阅读教材材料,回答18页知识窗的问题
4、 如何来认识极端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面貌?
课后记: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1914)

第二阶段(1915~1916)

第三阶段(1917~1918)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短暂和平

第5课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课时)
一、 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热切希望和平;
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列强间的争霸斗争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前
2、什么是巴黎和会?
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处置战败国和巩固战胜国成果的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
3、与会代表:
战胜国的代表,但没有苏维埃俄国,中国政府的代表是陆征祥等
4、和会召开的目的:实现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削弱德国,巩固战争成果(以解决分赃、反苏和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这三大问题)
5、战胜国的主要意图
同学阅读教材分析并结合新课堂22页材料题
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提出严厉的赔款计划,掌握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国:继续“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地位,消灭德国的海军,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更关心建立国际联盟,使美国能够更大程度干预
和控制国际事务。

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建立
(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1、 签订时间:1919年6月
2、 条约内容:
教给学生掌握的方法;从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
方面 内容
领土 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划为非武装区
军备 和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赔款 该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
殖民地 德国原来占据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其它 在威尔逊地坚持下,写入了国际联盟盟约
规定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 概念:什么是凡尔赛体系?对德和约签定后,协约国集团又陆续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协约国列强建立一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1)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在凡尔赛体系下,在一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列强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捷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2)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对德国的压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协约国和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与对立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围绕着殖民地、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等问题矛盾重重,如何处理德国赔款问题成为战胜过矛盾的焦点之一。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在亚非拉地区此起彼伏。
(3)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欧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学思路:
同学阅读教材,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结:凡尔赛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来理解它的不稳定性?
第6课 国际联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万国邮政联盟;巴黎和会上的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国际联盟的成立、国联的组织机构、国联的宗旨、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活动
通过分析国联成立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归纳国联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通过国联的活动,认识国联是被英、法等大国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学案式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国联的活动,认识国联是被英、法等大国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1、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
一战激起了反战和平思潮,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防止大战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大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
在巴黎和会上,国际联盟盟约被通过

2、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战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二)国际联盟盟约的基本内容
1、 宗旨
增进国际间合作,保持和平与安全,避免战争
2、 国联的组织机构
大会、行政院及秘书处
3、 其它规定:
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规定及委统治制度
分析:委任统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委任统治制度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德国原先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近东的部分领土。实际上大国瓜分殖民地的虚假外衣

(三)国际联盟的成立及成员国
1、 成立:
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简称国联

2、 成员国;开始44,后发展到63个。苏俄和美国没有参加。

二、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一) 国联的两大任务
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问题。

(二) 国联的主要活动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国联的历史地位
1、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英法控制下的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2、历史作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国联初期,发挥了维护和平和制止战争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为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3、局限:
国联同时也是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维持霸权的工具;国联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国联的威信不足;面对30年代的战争危机和侵略战争,国联毫无作为,放任二战爆发,国联名存实亡,

三、国联的解散:1946年

⑥ 高中岳麓版历史选修一1~10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察使,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⑦从汉至元,中央严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
中央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汉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初,三公九卿。
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坐大,对中央造成威胁。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 州、县两级

唐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 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门下 二府
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院
分割宰相财政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权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州、县


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书省(行政,统领六部),枢密院(军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务)。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行省拥有大权。边远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峰。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顾问。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
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

清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明朝初,沿袭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内阁的创立: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②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⑤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都可参加,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英国成为共和国,1688 光荣革命
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权利法案》:1689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
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义:
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
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严重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掌握兵权
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③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787年,颁布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
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二三时年代,是美国两党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发
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第一帝国
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第二帝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影响:共和体制最终确立,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创意立法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立法否决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
议会拥有的共同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鸦片战争
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 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机会,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响: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十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
②发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
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领导人:赖汉英
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
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领导人: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主要内容:
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原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
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
(4)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
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危害: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
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⑦ 谁有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⑧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详细的。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一、洛克
主要观点:(1)天赋人权;(2)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割,提倡法治;(3)实行分权;
练习
1、洛克的人权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2、下列属于洛克的观点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②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③财产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④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
⑤立法权属于人民,行政权属于君主;⑥提出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
二、卢梭
主要观点:(1)平等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时间的平等,而且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2)社会契约、人民主权(3)民主共和制
练习
3、关于卢梭的观点正确的是:①②④
①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②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③和孟德斯鸠一样,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④强调公共意志
4、下列属于卢梭的代表作品的是:③④⑤⑥
①《政府论》 ②《论法的精神》 ③《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④《爱弥尔》 ⑤《新爱洛绮丝》 ⑥《社会契约论》
三、《大抗议书》与内战
1、1640年,英国新议会召开的直接原因是: 解决财政危机;这届议会于1641年通过了《大抗议书》,其内容:历数国王在内政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 封建特权,进行 改革的要求。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什么做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提出了限制专制王权的要求。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其完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
2、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 1640-1642 议会斗争;1642-1648 内战阶段;1649-1660 共和国时期;1660-1688 复辟时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巩固其统治,维护其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正常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要求的反映。
5、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采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新贵族能与资产阶级结盟的主要原因是:两者有共同的经济利益。新贵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圈地运动。
6、1649年被议会审判并处死的国王是 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的国王是 查理二世;被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的国王是 詹姆斯二世。
四、《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其内容有:①宣告美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合众国;②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其人权主要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主要内容有: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天
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尤其强调了平等。
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重要内容有:①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确立责任内阁制,③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④宣布国家主权在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最能体现约束袁世凯权力的内容是:建立责任内阁制; 其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五、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政体的变迁
1、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制宪议会于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于1791年通过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把吉伦特派推上了历史舞台。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于 年,处死路易十四。1793年,法国人民把雅各宾派推上了政治舞台,公安委员会在国民公会的支持下推行恐怖政策。1794年,发生“热月政变”,标志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2、关于恐怖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
①有利于稳定政局,平息叛乱,打退外来侵略;②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造成了人人自危,众叛亲离;④ 不利于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建立。
3、1799年,发生“雾月政变”,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一帝国所取代。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十八。
4、拿破仑顺利夺取政权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既得的利益;拿破仑迅速建立百日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把他看成革命成果和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战争的侵略性,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很强大。拿破仑最引以为荣的是《法兰西民法典》,它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但法律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5、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当时的国王是查理十世,导火线是《七月敕令》),把路易•菲利浦推上了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三色旗为国旗,镇压了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
6、1848年“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英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临时政府镇压了法国“六月起义”。1848年“六月起义”的导火线是解散国家工场。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他上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法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
7、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议会。1852年,他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了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上,用高压和怀柔政策稳定了法国的局势;经济上,采取一系列促进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法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军事上,志大才疏,败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国的最终确立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制定了1875年宪法;1877年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歌。
六、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
主张:(1)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2)用儒家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古代儒家把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发展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康有为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3)坚持渐进变革,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共和。
评价:(1)减少变法阻力,是比较可行的策略;(2)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主张:(1)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有建立“新”的中国,必须先培养“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 新国民。(3)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要实现立宪政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制定一部宪法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4)中国立宪不可操之过急;(5)宪法的权威高于一切。
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主张:(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3)五权分立)(五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
七、辛亥革命前后反专制的斗争
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论战涉及到革命的对象和任务,论战的中心是要不要“反满”和暴力推翻清王朝。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顺应民情,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内容:①司法与行政权分离;②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的自由;认识:①清庭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②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③但与立宪派的要求相差甚远。④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第一届责任内阁,史称“皇族内阁”,使立宪派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革命。
3、帝制终结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也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
排列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武昌起义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③南北议和④清帝退位⑤孙中山辞职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袁世凯的专权
表现:(1)唐绍仪内阁垮台;(2)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3)解散国民党和国会;(4)颁布《中华民国约法》(5)称帝
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 刺杀宋教仁 ②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⑤袁世凯复辟帝制 ⑥护国运动
5、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辛亥革命主要的历史功绩: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袁世凯称帝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袁世凯称帝失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八、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三三制”(1940年实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普选制度,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
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标榜“和平建国”,而实际上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但《双十协定》签定后不久,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如:一二•一血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但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4、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2)1946年5月,中共发表《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3)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认识:土地政策的变法反映了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5、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九、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一)宪章运动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赋予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权利,工人却没有。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起草了“人民宪章”。“人民宪章”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的要求,以及反对选举财资格限制和议员支薪等主张。宪章运动有三次请愿(1839年,1842年,1848年)。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第一国际
1、条件
①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各国工人为改善自己处境的斗争不断高涨,他们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相互支持的重要性。②直接原因: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2、标志:时间 1864年 地点:伦敦 名称:国际工人协会
3、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与支持
(1)有力地支持各国的罢工,使工人的斗争得到圆满的结果;
(2)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3)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二国际
1、建立: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第二国际。
2、作用:第二国际通过的决议,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二国际指导下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合法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1)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2)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
(3)赢得了日益多的选票和席位;
思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它们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②它们的建立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③马克思、恩格斯都积极参与了对两个国际的领导。
(2)不同点:①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③在组织上,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工人团体是它领导下的一个支部,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④在思想上,第一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潮还未被广大工人群众所接受;而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已成为群众运动。

阅读全文

与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