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有几次重大的人口迁移,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中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
1 、先秦时期的人口迁移
黄帝为诸夏部落群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他自己的氏族———有熊氏,兴起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上,逐步发展,东迁到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郑一 带,与活动在大野泽(鲁西的沼泽地带) 周围的蚩尤氏发生了涿鹿之阿的大战。结果以蚩尤为首的夷族部落联盟失败了,诸夏部落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周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除活跃着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族 外,还分布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戎狄和夷族。商人建国前后,在这里曾进行过十几次迁移。从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商朝前期有成汤前的8 迁和成汤后的5 迁,迁徙地都在黄河下游。
夏末,不 之孙公刘为躲避夏桀,带领全氏族成员迁居到豳(今陕西邑县) 。“彻田为粮”,即治理田亩,种植粮食。“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生产有了剩余①。
西周初期“封藩建卫”,建立了71 个属国,其中以鲁、卫、晋、齐、燕等诸侯国为最重要。西周灭商后,很多分封之地存在着强大的敌对势力。如:封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姜尚、太公望) 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包括山东半岛地区,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太公就国,其初颇为不顺,通过对东夷的不断兼并,齐国才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东方大国。可见,那时的分封是以集团性迁移为基础的。人口迁移大多具 有一定的规模。
春秋期间,各少数民 族深入华夏族区域,而华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数民族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地域界限。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 如戎狄有往东、往东南迁徙之趋势,甚至在东周附近的伊川也能见到戎人。除自然流动外,还有强制迁移,晋惠公迁姜戎于晋“南鄙之田”,齐悼公“迁莱于”。 各族杂居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北方民族游牧技术,南方冶铸青铜、制造漆器技术,以及东方种植的戎菽(大豆的一种) 等,也都传播到中原地区。
战国时期,大约有2000 万人口,分布在北起阴山和辽河下游、辽东半岛,东至于海,南到南岭山脉,西抵今陕西北部、甘肃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②。
2 、秦至元的人口迁移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总人口在70 万以上。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 派大将蒙恬率30 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 征伐。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 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设置34 个县,重设九原郡。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秦始皇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 年) 迁3 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当时称这里为“新秦”。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以后又有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一 起生活。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 ,秦始皇又派军队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次年,又迁徙50 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③。
西汉初年,为了“实关中”,刘邦由关东向关中移 民,总数不下30 万人。西汉时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汉武帝向西北边疆移民达70 余万。
建武二十四年(48 年)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不久又徙居西河郡美稷县。南单于还分置诸部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 西河等缘边8 郡,协助东汉防御北匈奴的侵扰。使原先的缘边郡县得以恢复,内迁的民众复返故居。后来北匈奴的一部分西迁,越过中亚细亚移往欧洲。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人口陆续向内 地迁徙。魏晋时,内迁活动更加频繁,主要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旧史上称为“五胡”。晋武帝时,塞外匈奴、“杂胡”又源源入塞,达20 余万之多,分布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魏晋时期,鲜卑族秃发一支数万人迁到雍、凉二州间,乞伏一支迁到甘肃的陇西一带。随匈奴入塞的羯族,聚居于上党武 乡(山西长治市北) ,后散布在太行山一带。氐族原分布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集中住在武都(甘肃成县) 一带。魏蜀争汉中,曹操先后徙武都氐人于天水、扶风和京兆。原居甘肃、青海间的羌族,大部分被迁往陕西。西晋时关中户口百万,其中有一半是氐族和羌族④。
自西晋末年北方大乱以来,先后南下到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有70 多万人。其中流寓在江苏的有26 万,安徽有17 万,湖北约6 万,江西、湖南各1 万。另外还有一部分迁移往交、广地区。未著籍的和依附大姓为客的,还未计算在内。北方流民的南下,不仅使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 技术,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起了重要作用⑤。
大陆商人很早就到流求(今台湾) 贸易。隋大业六年(610 年) ,炀帝派陈率军攻占台湾。从此以后,大陆人民移居台湾的日益增多,大陆和台湾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唐初,因隋末动乱迁入北方边地的人口大部分返回了原籍。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黄河流域战争不断,造成西起关中,东至青(山东益都) 、齐(山东济南) ,南及荆(湖北江陵) 、郢(湖北钟祥) ,北亘卫、滑(河南滑县) ,千里无舍烟的惨状⑥。人口大量南迁。
两宋时期,宋金、宋元的对峙,促使北方民众一次次南 迁。靖康之乱造成500 万人南迁⑦ ,可见移民规模之大。同时,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也渐渐在中原定居下来。
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地区,为边疆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人口大批移入中 原、江南,同汉族等杂居共处。
自唐代以来,有 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境内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迁到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形成新的民族———回 族。
3 、明清时期的人口迁移
在《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食货志中,记载了明代十几次移民的情况。明代移民主要集中于洪武、永乐年间,如:洪武四年(1371 年) 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移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⑧洪 武九年(1376 年) 十一月,“徙山西及真定无产者田凤阳。”⑨永 乐元年(1403 年) 八月,“徙直隶江苏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实北京。”(10)永乐二年(1404 年)九月“, 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11) 。“屡徙浙西及山西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于东昌、兖州。又徙直隶、浙江民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12)民间流传甚广的“洪洞移民”,始于金太祖天辅年间(1117 —1120 年) ,洪武、永乐年间达到高潮。山西移民主要来自晋南、晋中,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政府的移民机构设于平阳府洪洞县,移民到那里办理迁移手续后, 再出发前往各地,所以洪洞就成了山西移民心中故乡的代名词。
明洪武年间,迁往云南卫所的军人及家属多达100 余万人。江西向湖南、湖北的移民始于唐代,结束于清朝中叶。其间迁移高潮迭起,尤以元末明初移民的声势最为壮观。因此“江西填湖广”的谚语广为流传。两湖 则早在元代以前就开始了向四川的移民,明末清初,由于天灾人祸,四川人口锐减。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 四川只有118 万户,仅9 万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 以后,清政府采取鼓励移民入川的措施,并以优惠政策招抚外逃的四川人,还把招来移民多少作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数以万计的湖南、湖北、江西等 十几个省的移民来到巴蜀大地,其中“十之六七为湖广籍”,故民间有“湖广填四川”之说。1840 年四川人口已达3833 万。
清代不仅长江流域人口迁移频繁,台湾、关东、口外等边疆地区,也 开始成为移民热点。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 平定反清的郑氏政权以前,清政府严厉禁止向台湾移民。解禁后福建、广东等地移民才不断迁往台湾西部平原。乾隆年间(1736 —1795 年) 台湾有“闽人约数十万,粤人约十余万”(13)。嘉庆 年间(1796 —1820 年) 台湾人口已接近200 万,大部分为闽、粤移民。
清顺治时曾以优惠条件吸引关内汉族到辽东垦殖。后来为保“圣地”之纯洁,康熙七年(1668 年) 废止招民开垦,实行封禁政策。乾隆、嘉庆时还多次重申禁垦政策。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东北除奉天的内地移民较多外,黑龙江、吉林等地都长期处于人烟稀 少的状态。
尽管清政府一再禁止蒙、汉通婚及汉人到蒙古地区垦荒,但汉族人民前往垦种的还是不断增加。康熙时,山东、山西、直隶、陕西等省的汉族人民,到蒙古地区垦荒 的就有数十万之多(14)。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开荒 种地,有的成了蒙古王公的佃户。以畜牧为主的蒙古地区,在汉族的影响和帮助下,农业生产也有了发展。
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推行屯田制度,大批绿营兵携带眷属到天山南北辟田屯种,称为“军屯”。内地的汉人也大批移居新疆进行屯垦,称为“民屯”或“户屯”。促进 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4 、近代的人口迁移
由 于内地人口迅猛增长、边疆局势紧张等原因,清道光以后,我国人口大量向关外、口外迁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轻易地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清廷内外出现了“移民实边”的议论,封禁政策渐渐放松。光绪时东三省全部开禁, 内地移民涌向关外,东北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 ,东三省的人口已达1445 万,四年之后的宣统三年(1911 年) 又增至1841 万人(15)。到了民国时期,迁往东 北的移民仍有增无减,并向北部的吉林、黑龙江扩展。从民国十二年至民国十九年的八年中,迁移到东北三省的人口就有300 万。东三省的总人口由民国十年的2315 万上升至民国十九年的2919 万(16)。
口外蒙古地区也于光绪年间开禁放垦。哲里木盟首先设局招垦,后套地区迅速跟上。尽管“走西口”也是习惯性的人口迁移,但由于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移民规模 比“闯关东”的要小得多。携家带口,迁往口外的汉人以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为多。
② 穿有鼻环的牛尊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标志了奴隶社会正在向封建社会过渡,说明牛作为代替人力的重要工具被诸国的统治者所重视。具体历史意义表现在以下3点:
1、铁器得到发展,逐渐取代青铜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私田得到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标志奴隶社会正在向封建社会过渡。
3、牛耕技术在农业动力发展史上的意义是革命性的、是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所以也证明在那时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滑铗户一是什么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穿有鼻环的牛尊是在战国墓葬出土的铁器。
牛尊在首、颈、身、腿、臀等部位饰有纹路相对较细的云龙纹给人以轻盈、飘浮、灵动的美感;
说明青铜器的纹饰艺术在弱化适应权力与祭祀需要的示象垂戒功能的同时,增强了适应平民需要,注重人们精神需求的审美功能。
另外牛颈及中间之孔的口沿上所饰的虎、犀等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憨态可掬、制作精美,毫无凶神恶煞之感,这些动物形状纹饰在青铜器上的出现说明春秋晚期随着人们认识与对抗自然能力的逐渐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在逐渐减弱,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趋向和谐。
所有这些纹饰艺术的变化,都反映了春秋晚期人文主义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虽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整个战国时期,铁相对地说依然是很少的,当时的铁常常是铸铁,而不是锻造的,因此比较软而脆。
参考来源资料:网络_春秋战国(中国历史时期)
③ 两次鸦片战争与相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签回订了中答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1856年-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并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④ 是一个历史故事,我只记得大概了。谁能帮我还原故事,告诉我故事里的人物,急!!
你记错了,这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孟尝君与冯驩的故事,剩下的你自己网络一下就出来了
⑤ 关于历史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双方:英国 中国
原因:贸易不均衡,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经过:英国战舰东南沿海北上,一路攻城克地。
结果:中国签订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性质:初步使中国进入半封建办殖民地时代。
感人故事:三元里抗英
~~~~~~~~~~~~~~~~~~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双方:英国联合法国 中国
原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经过:广州被攻克,大沽口陷落,世界园林的精华圆明园被劫掠焚毁
结果:与诸列强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再次损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前进了一大步。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感人故事:1858年6月25日,英法联军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守军英勇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先后阵亡。激战结果,英法联军惨遭失败,损失舰艇多艘,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
双方:日本 中国
原因:作为朝鲜当时的宗主国,中国在朝鲜请求下出兵同试图吞并朝鲜的日本作战。
经过:清政府屡战屡败,丢失了朝鲜半岛,最精锐的北洋水师被摧毁,日本长驱直入,在东北大肆破坏,****。
结果:签订了最耻辱的《马关条约》,失去对朝鲜的宗主权,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割让台湾。
感人故事:邓世昌的定远号成为精神符号激励后世千千万华夏儿女保家卫国。
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描述的是唐代唐玄宗荒淫无道,沉迷酒色而导致发生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滑铗户一是什么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意思是: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意思是:渔阳叛乱的战鼓声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处处节选】《长恨歌》——唐·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话译文】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宫女搀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的恩宠。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参加资料来源:网络-安史之乱
⑦ <过秦论>中的人物介绍和历史事件
我来说,宁越,中牟人,汉书艺文志有宁越子一篇,属儒家,他大约和吴起同时期也就是战国中早期的人,赵人,他读书15年事周威公《吕氏春秋》曰: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齐人,得尸三万,以为二京。甯越谓孔青曰: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之。彼得尸而府库尽於葬,此之谓内攻之
带佗:《易林·益之临》说:“带佗、儿良,明知权兵,将师合战,敌不能当,赵、魏以强”可知他们是赵,魏的将领
事迹不详
倪良就是儿良
杜赫:《吕氏春秋》曰:杜赫以安天下说周昭文君。昭文君谓杜赫曰:愿学所以安周。高诱曰:杜赫,周人也。
齐明:《战国策》:东周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
楚韩宝,令之为已求地於东周也。高诱曰:齐明,东周臣也
周最:《战国策》:齐令周最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周最患之。高诱曰:周最,周君之子也。仕於齐,故齐使之也。
陈轸:《战国策》:秦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轸曰:然。高诱曰:陈轸,夏人,仕秦亦仕楚也
邵滑:《韩非子》:于象谓楚王曰:前时王使召滑之
越,五年而能成之。《史记》:范蠉对楚王曰:王前尝用召滑而郡江东。召音劭。滑音依字。
楼缓:《战国策》:秦王伐楚,魏王不欲楼缓谓魏王曰,不与秦攻楚,楚且与秦攻王,王不如令秦楚战,王交制之。高诱曰:楼缓,魏相也
苏厉:苏秦的弟弟因燕子而求见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囚苏厉,燕子为谢,遂委质为齐臣。又曰:乐毅贤而好兵,为魏昭王使於燕,燕昭王以客礼待之,乐毅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也。
王廖:《吕氏春秋>: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二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第二问的答案是这样的,战国时代关东合纵攻秦,自前318年-前241年共发生5次,第一次,魏国发动,在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联合韩赵魏3国出兵,在函谷关被秦击败,三国联军死伤8万多人
第二次,前289年,战争持续三年,齐,韩,魏三国趁秦攻楚疲惫,联合攻秦,战争持续3年,秦国失利,秦国归还韩的武遂和魏的封陵
第三次,前287年,齐,燕,韩,赵,魏5国攻秦,因为5国目的不同,还未与秦交战,联盟即告瓦解,秦归还魏国的温,轵,高平,还有赵国的失地
第四次,前247年,楚,燕,韩,赵,魏5国攻秦,这一次是诸侯感到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已经成为最大威胁而联合
由魏国信陵君为指挥,联军追击秦军到函谷关后撤退
第五次,前241年,楚,燕,韩,赵,魏5国攻秦,进入函谷关,到达距离咸阳很近的地方,秦集中兵力进行抵抗,联军失败。
所以说,没有9国攻秦的事情,从上面5次的战况来看,过秦论说的应该是第三次攻秦的情形,我们还能看出,5次攻秦,魏,韩这两国都参加了,因为这两国是秦国进攻的重点,过秦论这篇文章,有些夸张的成分,显露出来一些对战国策士文词的继承
⑧ 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独立 中国成立
三次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中国近代的战争 第一次内鸦片战争 第二容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中国的内战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海湾战争 伊拉克战争 ......
⑨ 中国历史事件有哪些
最家喻户晓的:
盘古开天辟地(传说)
大禹治水
武王伐纣
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
楚王问鼎回
三家分晋
围魏救赵
商鞅答变法
长平之战
秦王扫六合
焚书坑儒
楚汉争霸
文景之治
武帝独尊儒术
张骞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王莽改制
刘秀建汉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顾茅庐
八王之乱
侯景之乱
开皇之治
宣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入藏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永贞革新
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变法
狸猫换太子(传说)
澶渊之盟
岳飞抗金
文天祥抗元
成吉思汗西征
马可波罗游华
郑和下西洋
张居正改革
袁崇焕抗清
郑成功复台
清朝文字狱
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午海战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D的成立
国、共俩次合作
抗日战争
新中国成立
文、革
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
十六大
……
⑩ 步辇图 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文中公主有何历史贡献
唐蕃和亲,唐朝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为密切唐蕃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