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应具备哪些品质
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家的工作是在两个方面创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实的发现、梳理;二是对重要问题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这要求历史学家具有下述基本素质:
(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学问,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概念、严谨的表述,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我们有些年轻学者在这方面很欠缺,说话、写文章逻辑混乱。
(2)较强的联想能力。历史的舞台无限广阔,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无比丰富复杂。缺乏联想能力,就难以发现纷纭复杂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产生很多灵感。知识面的宽广,是联想能力强的前提。
(3)较强的批判精神。在学问方面,决没有绝对的权威、绝对的正确,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所以,历史学家对任何已有的学术结论,在吸收其正确合理的成分的同时,还永远应该抱批判精神,去寻找它们的不足之处。批判精神是历史学家打破思维局限、眼界局限,确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前提。(4)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意识,因为同科学技术发明一样,学术研究的性质、目的就是创新。这一最基本、最起码的认识,恰恰在一些人那里被忽视了。目前,存在着大量重复劳动的学术产品。有些学者,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一项真正创新的成果。(5)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首先是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现代发达的通讯传媒、电子网络手段查找资料的能力。其次是与国内、国际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这种学术交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学术日益国际化的21世纪,与国外学者的交流能力,将是我国历史学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所必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对历史学家的外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说,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是任何一位未来的历史学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对于从事外国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来说,恐怕还需要掌握不止一门外语。
❷ 世界上最优秀第历史学家,对千岛湖唐茶也有所研究,为什么
这个茶叶可能需要泡久一点才有味道。
❸ 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作家优秀的举几个例子
当代中国著名学者:首推钱钟书,其次季羡林;
文学家:王小波,路遥;
诗人:钟鸣,翟永明专;
画家:黄永玉属,吴冠中;
书法家:启功,黄永玉;
政治家:有吗?邓小平算一个吧。
历史学家:陈寅恪(可惜已死了好久);
作家:已在上面。
以上只是个人意见。
❹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谁
楼主虽然学的理工,但是从中学起就对文史哲感兴趣。要查一些中国历史掌故,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寻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样的中国历史著作,由此推定:当代中国没有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
最早买到的中国历史书籍是范文澜老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据介绍,这是一套范文澜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陕西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期间,组织撰写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历史简编》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初出上、中两册,上册叙述上古到五代的历史,中册叙述宋、辽至清代中叶的历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修订本,取消上、中册名称;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二册。到上个世纪70年代再版。
虽然“该书在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但是,由于延安参考书籍有限,写作难免粗糙。加上时势的需要,对义和团、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过于拔高,影响了《简编》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到了21世纪,在书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国通史》,上中下三编,由冯克诚、田晓娜主编。结构之乱,文笔之粗糙,真是惨不忍睹。不少篇幅,有点象街头地摊杂志中的文章摘编。
至于被封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周谷城、翦伯赞,解放后几乎都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著作。明史专家吴晗,解放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长)。后来写了一个《海瑞罢官》,被污蔑为给彭德怀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于写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写过历史小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戏说”的水平,根本谈不上严肃的史学研究。
再看看大学研究所历史专业的那些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一个个面有菜色,蓬头垢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是彻底的失败者、落伍者。中学优秀的毕业生,没有几个真心实意愿意考历史专业的。中国历史专业后继无人已经成为定局。
再看看社会上70后、80后的年轻朋友,又有几个认真看过一、两本历史书的?他们脑袋里仅剩的一点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都是从陈凯歌、张艺谋等三流导演胡编的那些历史电影(例如“英雄”、“无极”、“霸王别姬”、“铁嘴铜牙纪晓岚”等)中活剥生吞批发来的。随导演怎么胡编乱造,演什么他们信什么。
如果象香港丁学良丁大教授断言: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那么楼主可以负责任的断言:中国合格的历史学家,一个都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❺ 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文化修养
在历史学家的修养方面,书中讲到身为治史者要有大的眼界;同时,还需要专有人文关怀;以及对属前人的研究抱有敬畏之心,不应妄加评论。很多人在自己学问有一定深度之后,往往会忘记和丢失一些最基本的素养,或许在他们刚入门的阶段,并没有对这些方面加以重视。前不久听闻某君在背后评论某位老师学术造诣仅此而已,并不断炫耀自己读书多,然其涉猎的仅仅只是自身专业领域,何来博览群书之说?后又听闻某君指责和批判农民工的素质。这些人往往自恃学识渊博,但敢问其“史德”在哪?在学会做学问之前请先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学习一下什么是一位学者该有的修养~
❻ 古罗马的著名历史学家有哪些
李维 Livius,Titus,公元前59~公元17),全名提图斯·李维,古罗马历史学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乌姆(今帕多瓦),卒于帕塔维翁。其家世和父母不得而知,据说出生于贵族,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他学习了文学、史学、修辞学、演说术等,是罗马共和后期学问渊博、几乎无所不知的大学问家。后移居罗马,与屋大维过从甚密。此时屋大维已经打败安东尼,罗马局势恢复稳定,李维奉命教授屋大维的继孙克劳狄,即后来的皇帝。
塔西佗 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 塔西佗(Tacitus,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塔西佗的著作,保存下来的有4种,其中3种是完整的短篇作品,2种是已经残缺的长篇历史著作。按它们的写作时间列举如下: 1.《演说家对话录》(Dialogus de Oratoribus) 2.《阿格里可拉传》(De Vita Iulii Agricolae) 3.《日耳曼尼亚志》(Germania) 5.《历史》(Historiae,亦译作《罗马史》) 4.《编年史》(Annuls,也译作《罗马编年史》) 将《历史》和《编年史》合在一起,塔西佗所叙述的史事上起公元14年,下迄公元98年,大致包括了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在这两部著作里,塔西佗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所持有的批判态度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以史学家的眼光和洞察力,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黑暗面作了形象的描述和深刻的揭露。 古代罗马的史学诞生于第2次布匿战争期间。早期的奠基人毕克托、老加图以及后来的撒路斯提乌斯等人把希腊史学的方法引入罗马,李维则代表了罗马史学的成熟和辉煌成就。然而,从李维到塔西佗,罗马的史学又产生了一次飞跃。塔西佗的史学比起李维来发展得更加成熟,代表了罗马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撒路斯提乌斯 罗马的史学到了撒路斯提乌斯(Gaius Sallust Crispus, B.C.86~34年)的手里跃进了一大步。撒路斯提乌斯也是一个活跃于政界的显赫人物,曾当选为公元前52年的保民官。在当时罗马党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他因追随恺撒而与西塞罗积怨很深。恺撒与庞培进行大决战时,他随恺撒前往北非,直接参加了消灭庞培余党的战斗。之后,他被恺撒任命为努米底亚总督。在总督任内,他大肆搜刮钱财,回罗马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别墅。恺撒被刺以后,他归隐林园、潜心著述。
编辑本段著作
撒路斯提乌斯曾著有一部《罗马史》,记述了公元前78年至公元前67年罗马的重大事件。可惜这部著作自佚失之后再也没有被发现,只能在他的另外2部著作中找到一点线索和片断。他流传下来的2部著作是: 《喀提林阴谋》(Conspiracy of Catiline,亦译作"喀提林叛乱记"),记述了罗马贵族喀提林利用当时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兴兵叛乱、最后战死的经过。 《朱古达战争》(Jugurthine War),记述了公元前2世纪末年罗马用兵努米底亚王国、其国王朱古达率军抵抗、最后战败的经过。
❼ 当一个历史学家需要具备什么
历史学研究是创新性的工作。历史学家要创新,必须具备某些特定的素质。历史学青年研究人员群体是否具备当代中国历史学家的基本素质,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历史学科未来发展,以及在国际历史学界地位的大问题。笔者在结合今天的实际,学习、分析、总结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基本素质时体会到,对于我们这些后来者,也许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基本素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里又包括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实质;三是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做到这四点,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机构和学者本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丰富的知识积累。历史学是一门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学科,之所以许多历史学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为知识积累需要时间,需要漫长的时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个希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成为史学大家的学者来说,需要积累的知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学知识。这里不仅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专门知识,比如秦汉史知识、英国中世纪史知识,而且应该包括整个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知识,比如中国史知识、外国史知识、考古学知识,等等。二是历史学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种跨学科知识,是构建历史学家广阔的思考平台,形成历史学家开阔的学术视野的必要条件。三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实践方面的知识。这要求历史学家不要把自己锁进象牙之塔,与世隔绝,而应该关心现实,关心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现实的发展和变化。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个优良的传统。对现实的了解和关注,是历史学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动力之源、灵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确性的重要保障。
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家的工作是在两个方面创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实的发现、梳理;二是对重要问题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这要求历史学家具有下述基本素质:(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学问,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概念、严谨的表述,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我们有些年轻学者在这方面很欠缺,说话、写文章逻辑混乱。(2)较强的联想能力。历史的舞台无限广阔,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无比丰富复杂。缺乏联想能力,就难以发现纷纭复杂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产生很多灵感。知识面的宽广,是联想能力强的前提。(3)较强的批判精神。在学问方面,决没有绝对的权威、绝对的正确,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所以,历史学家对任何已有的学术结论,在吸收其正确合理的成分的同时,还永远应该抱批判精神,去寻找它们的不足之处。批判精神是历史学家打破思维局限、眼界局限,确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前提。(4)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意识,因为同科学技术发明一样,学术研究的性质、目的就是创新。这一最基本、最起码的认识,恰恰在一些人那里被忽视了。目前,存在着大量重复劳动的学术产品。有些学者,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一项真正创新的成果。(5)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首先是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现代发达的通讯传媒、电子网络手段查找资料的能力。其次是与国内、国际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这种学术交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学术日益国际化的21世纪,与国外学者的交流能力,将是我国历史学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所必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对历史学家的外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说,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是任何一位未来的历史学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对于从事外国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来说,恐怕还需要掌握不止一门外语。
如果我们在以上五个方面加强对自己的培养和训练,必将提高我们在史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良好的学风。在学风方面,我国历史学具有优良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笔者认为是以下几点:第一是勤奋。历史学是一门聪明的学问,需要历史学家有非常智慧的头脑;历史学又是一门“笨”学问,需要历史学家有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但要勤于动脑,而且要勤于动腿——到处去查找资料。在很多时候,勤奋比智慧更加重要。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特别优秀的历史学文章,主要得益于作者在查找资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坚韧。我们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辈子,这种描述首先是来自历史学科的。坚韧意味着甘于寂寞,有时候也意味着甘于清贫。坚韧对立于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坚韧意味着学者的清高,学者内心世界的充实。第三是严谨。所谓严谨,就是实事求是、诚实踏实、一丝不苟。别人的有关成果要充分了解并且承认,决不能埋没掩盖,当然更不能窃为己有。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据——决不说空话、说主观臆断的话;据必求全——就是一些历史学家提出的“竭泽而渔”,把必需而且能够找到的资料全部找到;据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经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几点看法,笔者主要是用来自勉,当然,也盼望能够获得其他年轻的历史学工作者的认同。
❽ 当代中国的历史学家都有哪些呢
当代中国居然没有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原创】
--------------------------------------------------------------------------------
发帖人:杰克467 发帖时间:2006-06-16
楼主虽然学的理工,但是从中学起就对文史哲感兴趣。要查一些中国历史掌故,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寻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样的中国历史著作,由此推定:当代中国没有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
最早买到的中国历史书籍是范文澜老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据介绍,这是一套范文澜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陕西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期间,组织撰写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历史简编》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初出上、中两册,上册叙述上古到五代的历史,中册叙述宋、辽至清代中叶的历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修订本,取消上、中册名称;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二册。到上个世纪70年代再版。
虽然“该书在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但是,由于延安参考书籍有限,写作难免粗糙。加上时势的需要,对义和团、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过于拔高,影响了《简编》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到了21世纪,在书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国通史》,上中下三编,由冯克诚、田晓娜主编。结构之乱,文笔之粗糙,真是惨不忍睹。不少篇幅,有点象街头地摊杂志中的文章摘编。
至于被封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周谷城、翦伯赞,解放后几乎都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著作。明史专家吴晗,解放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长)。后来写了一个《海瑞罢官》,被污蔑为给彭德怀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于写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写过历史小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戏说”的水平,根本谈不上严肃的史学研究。
再看看大学研究所历史专业的那些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一个个面有菜色,蓬头垢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是彻底的失败者、落伍者。中学优秀的毕业生,没有几个真心实意愿意考历史专业的。中国历史专业后继无人已经成为定局。
再看看社会上70后、80后的年轻朋友,又有几个认真看过一、两本历史书的?他们脑袋里仅剩的一点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都是从陈凯歌、张艺谋等三流导演胡编的那些历史电影(例如“英雄”、“无极”、“霸王别姬”、“铁嘴铜牙纪晓岚”等)中活剥生吞批发来的。随导演怎么胡编乱造,演什么他们信什么。
如果象香港丁学良丁大教授断言: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那么楼主可以负责任的断言:中国合格的历史学家,一个都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