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吉林省发生的历史事件

吉林省发生的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2-25 20:19:59

⑴ 1840到1978年吉林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有哪些历史人物

1803年(嘉庆八年)清政府废止禁令。
1878年(光绪四年)吉林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
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清政府完全处于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光绪帝欲凭借改革地方政治来挽救垂危的统治。他首先发布谕旨:裁撤东北三将军,设立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吉林省正式建制,称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吉林省第一任巡抚为顾肇熙),省会设于吉林市。
1908年,吉林省组成巡抚衙门,吉林将军、吉林分巡道随之废除,吉林巡抚成为吉林省最高民政长官,并兼理旗务。同年,吉林省仿照关内行省之例,先后在省下置四路分巡兵备道。
1912年:吉林省作为南京临时政府和22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下诏退位。268年的清朝统治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4月15日,袁世凯下令各省督抚均改称都督。陈昭常任吉林省都督。
1926年:中共北满地委在吉林省建立长春支部。
1930年:于和龙县药水洞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边界状况是:西界奉天,北界黑龙江,南至图们江外韩国,东界苏联。
二十世纪初,东北成为俄、日帝国主义进行殖民扩张的角逐之地。在“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后来“五卅”运动的影响下,吉林大地不断掀起反帝爱国斗争风潮。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出现了更多具有近代规模的城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吉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正式建立,以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定都“新京”(今长春)。1934年,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宣布退位,伪满洲国灭亡。
伪满洲国地图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长春、四平等地。21日,吉林城沦陷。吉林省代主席、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降日。11月12日,吉林省抗日政府在宾县成立,诚允任代理主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苏军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吉林光复。
194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在长春成立吉合区党委。同时成立吉合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周保中。辖区包括吉林、合江以及松江之珠河以东地区。这是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同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吉合区党政军机构,成立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员会。同年12月27日至30日,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召开吉林省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55人,列席代表9人。
吉林省政府成立后,其辖区、省会驻地、工作机构、派出机构等,几经变动。吉林省政府成立时,省属市县已由1945年1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工委成立时辖属的3市23县,调整为辖长春、吉林2市和长春、榆树、德惠、九台、通阳、永吉、蛟河、舒兰、磐石、桦甸、敦化、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安图等16县,至1946年5月下旬部分市、县被国民党军占领之前,均已成立了市、县政府,辖区人口650余万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把东北划成9省,吉林省领长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
1945年11月25日,中共永吉地委征得驻吉苏军同意,成立吉林市民主政府,至1946年5月28日随军撤出,吉林市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复建吉林市政府。
1945年12月27日,吉林省政府在永吉县正式成立,周保中任主席。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11月,在中共组织下成立吉林省政府,省会设在吉林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民国政府划分原东三省为九省,吉林省领长吉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省会设在吉林市。同年11月,在中共组织下成立吉林省政府。
1946年5月,共产党军队从吉林市撤出,国民党在此成立了吉林省政府。
1948年3月9日,中共占领吉林市。3月10日,中共吉林省政府迁至吉林市。
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分别起义,投降,长春解放实现吉林全境解放。
1949年4月21日,长春市政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改由吉林省政府直属,东北划分为6省。
新中国建立初期,吉林省辖2个市、2个专区、 1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
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东北6省改为4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以两省新划归吉林省的市、县界线为省界,与朝鲜、苏联国界仍旧。
1954年9月27日,长春直辖市改为省辖,省会迁往长春。[1]
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划延续至今。

⑵ 东北三省近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东北著名的历史事件有九一八事变,江桥之战,伪满洲国的建立,皇姑屯事件等等。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1年“九一八”后,张学良不抵抗就放弃了东北大片国土,虽然如此,中国人民和爱国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放弃抵抗,发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就是中国军队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击。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抵抗侵略者的战斗就在这一天打响了!当时马占山手下只有步兵三个团,骑兵一个团,炮兵一个营。敌众我寡,装备上更是相差悬殊。但是马占山麾下的战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阻挡在嫩江对岸十四天之久。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秦皇岛市。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语:まんしゅうこく)。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⑶ 吉林省的历史

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汉族虽很早就移入省区中部和东部一带,从事农业和采集业,但满、蒙古、朝鲜族及其先世对省内的经济开发影响较大,约3000年前(周)活动在长白山北部一带的肃慎部族(汉称挹娄,隋唐称靺鞨,皆系满族前身)以射猎为主,为本区原始居民。唐代时曾建渤海国于东部山区。宋代时又建金国(女真)。明以后满族经济活动则有畜牧、采集、狩猎、捕鱼及农业等多种生产。省境西部,古称鲜卑、契丹、鞑靼,均为蒙古族同系,以游牧为主。北宋时建立辽国,灭渤海国,势力达于省境东部。至明末,全省仍为人烟稀少,山林茂密,草原丰美的地区。
清顺治年间,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颁布了"流民归还令",施行封禁政策。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1791年蒙古王公也开始在长春一带招民开垦。在农垦区内出现了酿酒等手工业和小的集镇,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也有不少汉族和朝鲜族移入,从事农业、伐木和采集。嘉庆八年(1803)废止禁令,光绪四年(1878)吉林又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下设吉长、滨江(哈尔滨)、依兰(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20世纪初始建铁路,1903~1929年修通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吉长、四洮、吉敦、天图、沈吉等线,日伪时期又修通了长图、长白、 牡图、拉滨、 白阿、梅辑、鸭临等线。这些铁路改变了以吉林为中心的官马驿站交通系统和区域联系方向,哈尔滨及其所联系的地区也由吉林省析出。从而加强了长春的政治和交通地位。

⑷ 吉林的历史

吉林建置始于清顺治十年(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见证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约5~1万年前出现的“寿山仙人洞”、“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是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舜、禹至夏商周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形成了肃慎、濊貊、东胡、山戎、夫余等民族地方政权。

(4)吉林省发生的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吉林地方风俗--东北大秧歌

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元朝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为了防止百姓们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挞”(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

⑸ 吉林通化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通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您要问通过发生过的著名历史事件,那莫过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这里浴血奋战!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1932年11月,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南满地区巡视工作,推动反日武装斗争。从此,杨靖宇开始了领导南满抗日游击斗争的历程。

那是1938年10月,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寇重新部署了在东北的兵力,全力“讨伐”抗日联军。1939年9月,南满的抗日斗争形势恶化,日伪军纠集7.5万人的兵力,在飞机的配合下,采取“篦梳式”、“踩踏战法”、“陆空呼应”、“狗虱战法”对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路军进行“血腥围剿”。

杨靖宇战斗的地方

1940年1月,杨靖宇身边的警卫团、少年铁血队总兵力不足300人。1月11日,为了使部队免遭敌人围歼,杨靖宇派警卫旅政委韩仁和率警卫旅60人从?鹘?匚鞲诒鄙希???约涸蚵柿?00人继续留在西岗一带活动。1月21日,一直跟随杨靖宇活动的警卫旅第一团参谋丁守龙在?鹘?芈砑茏诱蕉分斜徊逗笈驯洌?虻腥巳?坦┏隽搜罹赣钤谖鞲诘木?禄?堋5腥说骷?站?笤?⒂新怼⒍杀摺⑿”酢⒂姓?等部队和伪军步兵第三团以及程斌、唐振东伪警察大队和一个伪森林警察队等4万余人,在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的指挥下,对杨靖宇展开“疯狂围剿”,抗联一路军总司令部陷入重围。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有人劝杨靖宇率部撤到苏联境内,避开敌人锋芒。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杨靖宇坚决不离开南满,坚持战斗在抗击日寇的最前沿。1月28日,杨靖宇率部突出重围,转战到辉南县马屁股山,与伪警察大队两度激战,身边只剩下了60多名战士。2月2日清晨,敌人在飞机的配合下,向杨靖宇及总司令部所在的那尔轰古石山发动进攻。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部队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突围后,杨靖宇身边只剩下30名战士。2月4日,为了解决部队给养,杨靖宇率队攻打新开河木场,在运粮途中与日伪军遭遇,身边仅剩15人。2月7日一早,杨靖宇率部进入?鹘?醋印M局杏钟肴?个伪警察大队遭遇,一边作战一边奋力突围。2月11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6个人,他安排警卫员黄生发、司务长刘福泰等4名伤员安全转移,身边只留下朱文范和聂东华两名战士。2月15日,敌人在?鹘?匚褰锒プ游鞅狈椒⑾盅罹赣畹淖偌#?⒓淳兰?00余人的队伍跟踪追击。此时,朱文范和聂东华正在外面寻找粮食,杨靖宇只身一人且战且退。敌人越来越近了,杨靖宇利用有利地形,向敌人猛烈射击,把敌人打得趴在地上无法起身。天黑之后,他乘敌人混乱之机迅速进入密林,成功地甩掉了敌人。2月18日,朱文范和聂东华在?鹘?卮蠖?蹈浇?坏腥朔⑾郑??人与敌人激战半个小时后牺牲。敌人从两名抗联战士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鉴及手枪、表、钢笔、口琴等物品,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于是,敌人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切断粮源,封锁交通。2月22日,杨靖宇辗转来到了?鹘?乇0餐偷娜?道崴子。23日,杨靖宇遇到了4个进山砍柴的樵夫,便委托他们购买一些食物和一双棉鞋。他们当中的赵廷喜在返回途中受到了日本特务李正新的盘问,出卖了杨靖宇。根据赵廷喜的描述,伪警察队断定此人就是杨靖宇,立即派“讨伐队”出击。接着,又陆续从附近调集重兵,把三道崴子重重包围起来。当杨靖宇发现自己被敌人包围时,仍然顽强地与敌人周旋。敌兵拉网式地逼上来,当敌我相隔仅仅50米时,敌人开始不断喊话:“杨司令,你快投降吧,你投降了能享受荣华富贵,不投降,你马上就没命了!”在生死关头,杨靖宇毫无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回答敌人的只有仇恨的子弹。敌人见逼迫杨靖宇投降已不可能,便发出“打死他”的命令。敌人密集的子弹击中了杨靖宇。杨靖宇血洒?鹘??沉已彻??蹦?5岁。

如今以通化市区靖宇陵园、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高志航纪念馆、玉皇山烈士陵园、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集安市“抗美援朝第一渡”、通化县白家堡子惨案纪念地以及柳河县五七干校遗址等红色记忆为主,重点体验以抗联、抗日和抗美援朝历史纪念地为主的红色经典旅游。

⑹ 吉林省的历史

汉至隋朝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灭卫满朝鲜设玄菟郡,管辖吉林省东南部。东部和南部的长白、图们、敦化、和龙、汪清、龙井、珲春、延吉等市县,先后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

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县则先后属真番郡、玄菟郡。这是吉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前37~668年间,高句丽活跃于吉林,曾定都于集安丸都山和国内城,与东汉、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时战时和,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时期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地区属唐室韦都护府。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敦化东牟山立“震国”。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册封“渤海国”,统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后曾定都和龙、珲春。

宋辽金时期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为契丹所灭,设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辽朝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西部为上京道管辖。

金朝在其辖境设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覆盖今吉林省全境。金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真国。金天兴二年(1233年)为蒙古所灭。

元朝时期

元朝隶属于辽阳行省,为开元路、北达达路、中书省泰宁路及中央枢密院直领的成平府辖区。

明朝时期

明朝大部分隶属奴儿干都司,西部的洮南一带属大宁都司的泰宁卫,东南部一带为建州卫,为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

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年(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随后宁古塔将军驻地迁移至吉林市。

清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省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吉林将军辖区大体包括松花江、绥芬河、牡丹江、图们江流域,西起开原威远堡边门,东至乌苏里江两岸和库页岛在内的沿江及至长白山区。

(6)吉林省发生的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吉林省共辖8个地级行政区,包括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白城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另有长白山管委会 。长春市是副省级市。吉林省人民政府驻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329号。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乡,菜肴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主要有三大特点:油大、盐多、菜码大。东北人口味重,基本上每道菜都咸味都比较重。

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⑺ 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你能列举几个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皇姑屯事件,中东路事件,东北易帜,尼布楚条约,东北开禁,

⑻ 吉林长春有什么历史故事

中国的近代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而似乎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历程中,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诀别。战争,让有些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也让有些城市尸横遍野,成为鬼魂无处藏身之地。今天要讲的是一座被小日本欺压历史最久的一片地域,而在这片区域中崛起的城市就是今天的吉林长春。



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长春市,这里目前是中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因在汽车制造业等产业颇具领导力,因此也被称为“东方底特律”。另外长春在光电、制药等产业也是颇具建树,2017年长春市国民生产总值达6530亿元,其成绩在国内同类二线城市中确算不错了。也因为这里名胜颇多,又是北方人的“春城”,每年也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虽说长春的城市发展离不开小日本的初步建设,但其后的几十年是由吉林省举全省之力打造的,所以跟小日本也没多大关系。在这件事上,你们怎么看待小日本呢?

⑼ 求吉林的历史故事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古迹

吉林市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19世纪吉林专是东北政治属、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为“乌拉国”,明永乐十八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奉命来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东巡时赋诗《松花江放船歌》,诗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1676年船厂改称吉林乌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会,是中国惟一一个市名与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特产:“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四大景观:雾凇奇观/滑雪天堂/白山松水/满族风情

⑽ 长春有什么历史事件

1、清嘉庆五年(1800年)始建置“长春厅”于新立城,置“理事通判”,是为设治之始。道光五年(1825年)迁至宽城子,即现长春市南关区一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升格为长春府,置“知府”。1913年改制长春县,县衙称“县公署”,主官称“知事”。1929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
2、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帝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当时城市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3、1920年8月始筹建市政,成立长春市政公所。1929年9月,市政公所与开埠局合并,谓长春市政筹备处,置处长。市政公所与市政筹备处,皆为在县的行政区划之内独立的市政管理机关,与长春县并立。1932年1月1日长春县改制长春市,至此,市制始成。是时长春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并于3月14日定长春为伪满洲国国都,15日易名为“新京”市。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81.7万人。1945年“八·一五”光复,长春乃复其名。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实施军事管制。此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长春市反复争夺,两度易政,至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1948年10月19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5年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197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5、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长春市于1980年同日本仙台市、1981年同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市、1983年同英国伯明翰市、1985年同美国弗林特市结为友好城市;在广州、大连设立了办事处。

阅读全文

与吉林省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