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统治);有何间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如评价左宗棠、汪精卫等人)
2、“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如对汉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动分成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六个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
第五,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阳太守杜诗他的主要贡献是水排的发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为地主阶级政治家,而应确定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
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Ⅱ 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答题复思路:
1.产生的背景,分析其产制生的合理性。
2.造成什么样结果。
3.有何影响,一般分为好的与坏的,对本国和对国际的。
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完全具备以上三条,有时候可能只需要从以上三点的某几个方面分析,视具体问题而定。
举例:罗斯福新政
1.背景:胡弗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美国陷入经济倒退、失业人数激增的困境,社会矛盾尖锐。
2.结果:美国率先从危急中恢复过来,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失业人数下降,社会矛盾得以缓解。
3.影响:①帮助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力。②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避免美国走向法西斯专政道路。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效仿,并催生了凯恩斯主义。④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⑤其一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⑥国家干预经济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滞涨”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受到挑战。
Ⅲ 历史上的评述是什么意思
是非功过复后人评。
一个历史人制物、一个历史事件,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深远,很多时候,在没有一个长时间尺度的情况下,人们很难看清。所以记录历史就是要尽量还原事实,至于对史料的评价,史料的亲历者,未必能有后人看得清楚明白,所以才有后人对前史的评说。
通俗讲,跟事后诸葛亮、马后炮,一个意思。
Ⅳ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要做到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分析,从古代的角度看古代历史,要有逻辑思维。
1,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分析。没有哲学思想的评价历史那等于没看书一样,要有唯物主义,不是你说什么就什么,要不然变成唯心主义。所以要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客观全面的分析历史,不要有偏见和极端思想。
2,从古代的角度看古代历史。而不是现在的发展眼光看古代历史,古代杀人和现代杀人的性质和制度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不能现代的法律道德价值观来衡量古代历史。古代没有手机,现代有,这样不可能对比的,看看那些狗血剧,穿越剧,不符合历史。
(4)历史事件评述扩展阅读:
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第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必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人类社会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Ⅳ 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评价来一个历史事件一般从
1,社会背景自(好多事件在特定的背景下有意义,但是放在现代就没有一点感觉)
2,影响(当时社会反响,还有后面的影响)
3,主要人物,为什么这些人物会出现在这个事件中
4,和同时期的事情类别(表现意义)
Ⅵ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论怎么写
历史人物:分别写出历史人物的优缺点,生平有哪些重要的事迹,这些事对后世的影回响
历史事件:答先概括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在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对后世又有哪些影响,在从现在的角度点评这事件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可根据历史事件的性质,摘取上述建议。
Ⅶ 对历史事件评价从那几个角度考虑呢
首先,对该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作一个简要的概述.然后从该历史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内,历史环境,当时的社会情容形,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思考,建议主要从课本中去发掘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可以看看课外书籍.
知道多少写多少,历史其实很简单,大致了解就可以用很多语言来概括了,没有哲学的逻辑性和法律严密性.
高中历史的学习,一是课本,二是课外知识.
Ⅷ 怎样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述,从哪几方面写谢谢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对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Ⅸ 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事件一般都由原因抄,过程,结果,影响组成。评价历史事件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原因和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包括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一定要从辩证的思想来看待。比如说新航路的开辟,好的是为西方资本主义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基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坏的是造成了大量屠杀,加大的东西方的差距(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东西方差距不断在扩大)。
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它一定的背景和影响。学历史最忌讳就是片面看问题,要学会在纵向把事件结合起来看,横向分析问题的关键。你在学后面的内容时就要把前面的相关事件连在一起,课本是编排好的,事件是相互联系的,一定的原因造成一定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书上一般没有废话,每一句话大约都是有用意的,很可能在某些时候就成了关键。(这是我学历史的一些心得,虽不见的好,但希望对你有帮助……)
Ⅹ 如何评析历史事件
关于商鞅变法,很多大臣比如,甘龙和杜挚,是反对的,于是来了一场辩论,甘龙道“: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于是商鞅反驳他,道”: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时代都在改变了,人的法治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改变。)
杜挚又说“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一句治理天下本来就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治国也一样。曾今汤武在世不求古而寻新法,所以称王,夏商因固守陈规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一听就乐了,赞,商鞅。
商鞅使得秦国变得强大,同时招来无数对手。它的变法中也包括了很多残忍的内容。(虽然说历史是胜利者的记录,无所谓正邪,赢才是王道,这样说有点片面,中国人习惯性的思维,不是黑就是白。其实真实往往是在灰色的空间里。)不能赞商鞅的变法是皆大欢喜,也不能说他是法治的退步,他只是促进了历史,加快了秦的统一,亦或是奠定了基础。(一句话,鲁迅讲过,光看正史,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历史是死的,但历史中的那些人是曾今活在这个世上的,国际标准也好,定义也好,他的终端即终极标准是建立在人民之上的。一家一姓的帝王家谱算不了什么,看多了只会使自我更加悲观。历史的精神正是那些可歌可泣的小人物建立起来的,他们的精神具有强大的韧性,才是中国历史。
国家富强为主,(否则老是起义)物质的需要满足,才能进行更深层的建设。(这时候就会倾向于以文治国。)
关于和亲有很多种,唐朝时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那时候的松赞干布是一个意气小伙,不服唐王朝,于是就发兵去PK。结果屡战屡败,但他没有近代中国人的“屡败屡战”精神,直接——老大,I服了~
于是同意和亲。
还有别的,古代匈奴是中原的头号大敌,中原强了他们就进贡,和亲。反之就打。
有的打不过,就用和亲来拖延时间.....
军队不是越多越好,(军事强大很赞)但是大多晚期朝代有N人是拿着工资吃白水的,让人很头痛。 于是牵扯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么纵容。
那又是一个关于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方面。(不多说了)
明朝之后,中原似乎就少了一些本该有的大气。封建,海禁,文字狱云云。都遍地开花。朱元璋想巩固他的大明江山,于是封了亲王,形成大小的藩政割据。(国家里再套国家)他没重视,他的儿子哪个不想当皇帝,秦王,燕王,还有宁王也来凑热闹。内乱无止。但是人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努力,他们始终相信未来,明天很好,很强大!
从精神方面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