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先生在民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出生然后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教书
您说的应该是王仲荦[luò]教授
一、王中荦教授简介
王中荦(-1986) 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30-1936年师事章太炎先生,1938年始执教于上海太炎文学院、重庆中央大学。1947年起任职于山东大学,任山东大学教授(1948年)、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等,是山东大学“文史见长”学术特色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和历史学科的代表性学者。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第二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历史学科第一届学位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1981年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王中荦教授
二、王中荦教授的成就
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古史分期、中国经济史和敦煌学等研究领域皆独树一帆、自成一家。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蜡华山馆丛稿》、《嚼华山馆丛稿续编》、《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金泥玉屑丛考》、《西昆酬唱集注》等著作,主持点校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中的“南朝五史”。在古史分期问题上是“第一个全面阐述魏晋封建论的学者”。所著《魏晋南北朝史》是获首届教育部优秀教材奖的两部历史著作之一.,被誉为“断代史著作的经典”。点校的《宋书》和《南齐书》“在二十四史点校本中都属于上乘,成为古籍点校的范本”,其点校手稿《宋书校勘记长编》也被赞誉为“传世而不朽”。《中国大网络全书》(1993年版)、《辞海》(1999年版)均列“王仲荦”辞条。
三、山东大学八教授
“八大教授”是山东大学历史学科永恒的光荣。20世纪50年代,八位著名的历史学专家杨向奎教授、童书业教授、黄云眉教授、张维华教授、陈同燮教授、郑鹤声教授、王仲荦教授、赵俪生教授甫聚山东大学历史系,即以中国古史分期、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重大学术话题开端发皇,因切中时代变迁而引领中国学术潮流,并由此形成“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并重的学术家风,奠定了山东大学史学发展之长久格局。上庠大木,荫绿千秋,“八马同槽”遂成士林传奇,山东大学亦以“文史见长”而誉薄海澨。
2. 历史上哪个时期中国科技真正领先世界
科技有很多说法,它的衡量也不是有唯一标准的。
要直白说起来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是平均高于世界水平的。
也就是大致在明朝中期以前。
夏朝,尤为典型的是其农业科技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酒。夏代在承袭前人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天文历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
商朝,领先世界600年,农副业发展迅速,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郑州商城遗址发现有水稻,可见当时的中原地区也种有水稻。蚕桑生产在商代有了发展。
周朝,天文学家观测恒星,在黄道带和赤道带的两侧,确定了28个星座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依据这些星座,来确定天体的位置和许多天象,如日、月食等发生的位置。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春秋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春秋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春秋时期的金银器工艺具有十分高超的水平。
秦朝,秦朝虽然存在时间相当短暂,但还是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外,朝在交通、通讯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第一个陆上交通网的形成,始于秦朝。
汉朝,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丝絮和麻造纸,是纸的远祖,而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东汉张衡制成了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这个时期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复式活塞风箱、出现于汉末的独轮车、水车和吊桥。造船已经采用了防水隔舱、多重桅和船尾柱舵,并且开始使用罗盘。
三国两晋南北朝,此时科学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冶炼技术、医学等许多方面又多有创新。
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中国处在科技发展的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强大的国家。最早的印刷术、最早的火药均诞生于此时。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比外国约早了九十年。僧一行还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用来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一行通过观察,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
宋朝,宋朝已经把水浮指南针应用到航海。宋朝,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逐渐成熟。到了北宋,民间艺人毕升首造泥活字,开活字印刷的先河。
元朝,广为人知的是此时中国已经发明了奶油冰淇淋与面条,由马可波罗返回意大利改造为欧洲的雪糕与意大利面。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币》,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了300年。
明朝,明朝的科技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统治者始终保持的对西方科技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综合来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
3. 历史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价值和功能是什么
历史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上。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历史学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历史实践表明,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是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与源泉。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堪称民族脊梁的伟人,他们的精神力量永远鼓舞着后人振奋向前。
历史学以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为对象,其他各社会科学虽然也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但它们是从某一侧面、某一视角对社会进行考察、探讨。
历史学探究与叙述的是整个社会的历史,探索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寻找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较,历史学表现出综合性与整体性特征。
(3)王中历史学扩展阅读:
古代时候的历史学:
历史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著作。到汉朝司马迁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历史学体系和创作形式,历史学已经开始成为官方研究重点。东汉的班固就是在专门保存书籍的兰台(御史台)修史,开始官方对史学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随着封建民主制度发展,到晋朝不仅设立官方专业的著作省,也有了专门负责著作、修史的高级官员,同时允许民间修史。官史和私史并存,体现官方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史学观也逐渐形成。后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间都认可的相对客观、准确的历史著作作为正史,代表官方史学。
史学名词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
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
4. 为什么历史学家对吴三桂的评价都是一边低为主
吴三桂一生当二八开,两分功,八分过。
吴三桂清军入关,给满清当狗腿子残害反清义士,残忍地杀害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终结了汉人最后一个王朝——明朝。这是他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不管怎么解释,怎么美化,卖国求荣的肮脏,永远都洗不掉,永远都掩盖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况国之大将乎?“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第十三《正始》。)明亡清兴,实为亡天下。
吴三桂不知保天下,反而助纣为虐,祸乱天下,双手不知沾满了多少汉人同胞的献血,真是罪恶滔天。英雄需要衬托,与吴三桂相比,李定国才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他本是农民起义军将领,是大明的反贼、流寇。只为民族大义、天下兴亡,他尽心辅佐永历帝对抗清朝,死而后已。不管是前半生还是后半生,李定国都无愧于英雄之称。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说了吴三桂的八分过,我们再来谈谈吴三桂的二分功。
晚年的吴三桂幡然悔改,起兵反清(“三藩之乱”)。在历史上,他是在战场上消灭罪恶清军最多的汉人,这是他的第一分功。
吴三桂的第二分功,是在西南。如果没有他,西南云贵,就是清朝的第二个哈密,第二个青藏高原。贵州百姓也还得给奢家安家顶礼膜拜,树碑纪念。不得不说,吴三桂在开发西南上有大功,这也是他这罪恶一生的第二分功。
忠孝仁义,百善孝为先,首先吴三桂是一个孝子。十三岁的吴三桂闯阵救父,“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然后说忠,吴三桂守卫山海关二十年,独守五年,这么多年,他都不降满清,直到崇祯身死,这是忠。如果没有后来的引清军入关,他完全算得上是个大明忠臣,而他引清军入关也是情有可原,其目的是为崇祯报仇。
然后说仁,满清入关,四大汉奸王中,只有吴三桂没有为满清屠杀过汉人城池,这是仁。最后说义,吴三桂善待家人部下,遵信守诺,“冲冠一怒为红颜”,算得上有情有义。吴三桂也不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禽兽。
吴三桂啊,吴三桂,若不是你的突然去世,大周朝后继无人(其孙即位,年幼),大周与大清的胜负还很难说呢,可惜了。但这也许正是上天给你的惩罚吧!上天警示人们:汉奸是没有好下场的!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5. 历史学的价值和功能
历史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上。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历史学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历史实践表明,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是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与源泉。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堪称民族脊梁的伟人,他们的精神力量永远鼓舞着后人振奋向前。
历史学以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为对象,其他各社会科学虽然也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但它们是从某一侧面、某一视角对社会进行考察、探讨。
历史学探究与叙述的是整个社会的历史,探索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寻找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较,历史学表现出综合性与整体性特征。
(5)王中历史学扩展阅读:
古代时候的历史学:
历史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著作。到汉朝司马迁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历史学体系和创作形式,历史学已经开始成为官方研究重点。东汉的班固就是在专门保存书籍的兰台(御史台)修史,开始官方对史学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随着封建民主制度发展,到晋朝不仅设立官方专业的著作省,也有了专门负责著作、修史的高级官员,同时允许民间修史。官史和私史并存,体现官方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史学观也逐渐形成。后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间都认可的相对客观、准确的历史著作作为正史,代表官方史学。
史学名词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
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
6.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发生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像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这一时期的人专物故事及成语典属故数不胜数,思想家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政治军事人物有管仲、乐毅、孙子、孙膑、武起、商鞅,还有秦齐楚赵燕卫韩等等各个诸侯国的什么齐桓公、秦穆公的这个公那个王的;
还有屈原、扁鹊、李斯、吕不韦、田忌赛马、西门豹治邺、荆轲刺秦王等等犹如星汉灿烂的杰出人物;
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被我们概括为成语的更是特别多,例如:假道伐国、退避三舍、一鼓作气、完璧归赵、商鞅变法、合纵连横、鸡鸣狗盗、围魏救赵等。
7. 高中历史必修 1 考试重点
1、政治文明:从现代的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我们可以有以下三个角度:
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当然也有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
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因为所谓文明通常可以与进步同义。在这里,所谓政治进步的问题,主要是指人类用和平协商的办法,解决政治难题以及摆脱政治困境的有效性的程度,包括制度的发明以及技术的设计等等。
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文明本身也是一个代表着发展的概念。与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样,政治也有一个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评价政治发展与不发展的指标问题。研究政治发展的学者一般认为,所谓政治发展,大致上可以有以下一些评价指标:(一),有关民主、自由、法治等现代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已经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并成为指导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二),政府结构及其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政府治理社会能力的提高;(三),社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扩大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
2、公共权力:主体以国家机构为主,根本目标是维护和追求全社会的公众利益,公共权力至少具有权力的下面的一般特征:1、权力的强制性;2、不对等性
3、禅让制:指原始氏族社会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公天下”的表现,与世袭制对应。
4、世袭制: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血缘家庭中世代传承,是“家天下”的开始我国夏朝的启是王位世袭制的创立者,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王位世袭制在商周时期一般表现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后来被更严格的宗法制代替。
5、内外服制度:商朝时确立的,内服是王 ,即商王(族)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即商族以外的地区(附属国),臣服于内服,受内服支配,但关系比较松散。
6、分封制: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是封邦建国的简称,又称“封土授民”。西周建立后确立。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功臣和先代贵族等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力,但对天子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当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可以在进行分封,于是就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度的确立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封制,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2②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③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④.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⑤但分封制也有消极的影响: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
7、宗法制: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它的特点是①嫡长子继承制度;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和核心,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财产和祭祀祖先的权利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作诸侯。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于: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对夏商王位世袭制的进一步完善。对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古代任何制度都无法代替的。(比如我国重视亲情,修祠堂,清明祭祖、安土重迁(故乡情结)、重男轻女,身份区别,用人唯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礼乐制度:周公摄政后,除广泛实行分封宗法制外,同时在“制礼作乐”。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这种具有等级性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即称为“礼”。 “礼”与“仪”,“礼”与“乐”往往连用,所以亦称“礼仪”,“礼乐”。礼乐,德则也。”这里的“则”就是法则、制度。也就是说在一切生活中的行动必须按规定的礼节和仪式去作,不能超越“礼”所规定的范围,否则就是“僭礼”,要受到社会所唾弃的。它往往与刑、政并列。礼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婚丧、祭祀、朝聘、盟会
同时“乐”与“礼”一样,也是不下庶人的,只能是统治阶级所享有,并有严格的等级区分,礼乐的实质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统治工具。
9、大一统: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所谓“礼征乐伐自天子出”。 正式提出“大一统”的是《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的原始意义正是消灭对手,由帝王一人统治天下。中国的历史上的“大一统”是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标志。之后成为中国古代王朝的主流思想。
10、“尊王攘夷”: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春秋时期,很多诸侯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其实质是“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的表现。”,与此现象有相似性的事件还有“问鼎中原”“射王中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桓为政”等。
11、商鞅变法:是指春秋时期秦国的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其实质是新兴地主阶段夺取旧贵族特权,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与此事件相似的有其他国家的变法。
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A、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①、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②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③、二者之间的联系:ⅰ)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ⅱ)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④、两大矛盾:ⅰ).中央与地方 ⅱ).君权与相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三个具体的方面(内容)
B、实行原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C、基本内容1、皇帝制;2、中央行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D、特点1、最大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E、基本矛盾
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F、发展演变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权力大都由内阁和宦官控制,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的只有洪武永乐和崇祯三代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G、作用1、积极作用: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最大作用)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 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消极作用: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 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
13、宰相制: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职责是辅佐国君处理全国政务,为“百官之首”。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 隋朝唐朝时形成三省制六部制。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制。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清朝沿明制,实行内阁制但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包揽大权,内阁和皇帝权力受到很大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14、中外朝: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武帝时。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相权削弱,皇权加强。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导致外戚和宦官专政,祸乱政治。这又是它的消极作用。
15、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唐朝完善,后代大体沿用。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内史令(中书令)、纳言(侍中)、尚书令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名称。隋朝的六部名称稍异,为: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民部,唐太宗时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它的职责分别是中书省管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具体执行。它的办事流程是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六部执行。它的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它的影响是效率,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是继承汉魏旧制,实际是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可以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16、两府三司制:宋朝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北宋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其长官称“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之事,又称“计相”。两府三司制
是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7、中书一省制:中央宰相制度,元朝实行。与唐朝同为中书省,但名同实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撰拟诏旨敕令,而审议、执行则由门下、尚书两省分别执行,这叫分权制衡。而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
18选官制:西周我国实行“世卿世禄制”秦朝实现军功授爵制,但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选拔官吏制度。汉朝建立了察举、征召等一整套的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从隋唐至明清一直实行科举制。
察举又称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是两汉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辟与公府、州郡的征辟等方式。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后被科举制取代。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元朝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之后时办时废。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而且中央控制了选拔人才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19监察与谏议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 (二)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南朝建立了专门负责规谏的集---书省。 (四)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并立局面。 (五)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通判,直隶皇帝。至元朝,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 (六)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这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
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原意是什么
大意:使···跟从。
作品名称:《鸿门宴》
创作年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作品出处:《史记》
原文: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文: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
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
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无法刺杀沛公。
(8)王中历史学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
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9. 为什么一所大学必须永远处于改革状态
位于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私立大学,是名冠全球的高等学府,是世界名牌大学的王中之王,它对世界各国学子们的吸引力是其他任何学校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在3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所有专业领域中都追求着独一无二的名牌大学的水平;它培养了无数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和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迄今为止,已有7位美国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于哈佛大学。
哈佛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答案就在于哈佛的”永远改革、永远创新、永远追求“的精神哈佛人认为:一所伟大的大学必须永远处于改革状态,任何时候都不能高枕无忧。是哈佛,在一个世纪前把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德国学术标准引进美国,使美国的教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使美国的高等学府成为全世界学术各流向往的殿堂;是哈佛,在1880年首创了给予教师学术假制度,鼓励了教师自由钻研的积极性,使哈佛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诺贝尔获奖者,一批又一批学术权威群;是哈佛,早在40年代针对美国本科生教育过分专业化的趋势,作出了《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继而完成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推动了美国数所大学的课程改革。哈佛人的这种改革精神,无不给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教育以诸多启迪。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全方位改革深入发展。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学校教育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关系,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用改革开放的姿态,把教育带到社会挑战面前,改革我们的办学体制,改革我们的课程结构,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哈佛人追求让所有进入哈佛的”金子“都在毕业之后发出耀眼的光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哈佛的课堂上,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它没有多少正式的教科书,而是以全世界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要求学生理论与现实融在一起思考,强迫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从真正的”政治家“、”企业家“的角度去思考,它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它对学生成绩优劣的评分标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精神。因此,在哈佛的课堂上,学生们为争得能够发言的机会,经常是互不相让,你喊我叫。正是这种课堂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确保了从哈佛学院毕业的所有”金子“都能发光。哈佛的这种教育精神对于我们正在强调弘扬学生为主体的中国教育是极有借鉴意义的,弘扬创新精神,必须将强制教育改为民主教育。我国传统教育的高度统一的要求,严格的控制约束,教师的绝对权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主体精神的扼杀和主体权利的剥夺,为了”应试“的狭隘功利目的,学校和家长往往以种种方式限制了孩子的行动,剥夺了他们的爱好,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哈佛人,唤起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强化他们的自主精神,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创造21世纪的辉煌。
哈佛人具有无比广阔的视野和极其远大的目光,他们敢于不断追求,绝不唯我独尊。哈佛大学建校以来,一直充当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先导。但它没有被社会的盛誉和鲜花冲昏头脑,而是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以求永远不败。向着好中最好的目标,进行不懈的追求。哈佛人的这种永远追求向上的精神,无不告诫我们,中国的教育要适应时代的步伐,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有不断追求向上的一流教育观,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的历史转折点,要超过历史的辉煌,必须具有一流教育观,创办一流学校。造就新一代能占领国际科技和教育前沿、能担当跨世纪重任的优秀学术人才。
哈佛的成功在于它的”永远改革、永远创新、永远追求“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使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校园精神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空界限,对学生一生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定势“功能与”奠基“作用。在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今天,应该学习哈佛的成功经验,铸造校园精神,一旦我们的学校有了一种催人奋进,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我们就能以有限创造无限,以瞬间创造永恒!哈佛的魅力在此,教育的魅力在此。
10. 名将白起,吴起各有什么历史背景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牛X人物,先后在魏国楚国出仕。魏国时期多显其治军才版能,在楚国时期多显权露其政治才能。最后因为变法触动楚国旧势力利益死于楚国旧势力之手。(按史书的说法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在向封建时代过度)
白起是战国后期人物,是将才,而非吴起那种出将入相的人物。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统一天下已经是秦国的需求了。白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最出名的一战就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从此赵国一蹶不振,秦国东方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就此衰落下去,扫除了秦国统一过程中最大的威胁。白起的死是死于政治斗争,同时也死于自己的性格不成熟和高傲。
两人相比吴起的闪光点在于治军和治政,白起在于领军作战。两人一个是战国前期一个战国后期,一个是在各国变法突强七雄争霸局面开展之时,一个是在秦国强盛发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