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初一下册知识点

历史初一下册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1-02-04 12:16:51

❶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书体
书法家
代表作

颜体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圣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
10世纪初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
李元昊
兴庆


女真
12世纪初期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今杭州)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2)海运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西藏——宣政院辖地

地方:行中书省 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广州——江西行省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
年代
著作
体例
叙事范围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

词人
代表作品
风格

婉约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

4、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

(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

6、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八股文”。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人物
郑和

时间
1405—1433

次数
7次

人数
27000多人

船数
200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设备
罗盘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 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盛京

2、 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

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

时间
族名
政权
建立者

唐朝
靺鞨
渤海

1115年
女真

完颜阿骨打

1616年
女真
后金
努尔哈赤

1636年
满洲

皇太极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1)雍正帝时设立

2、文字狱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2、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

四、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的疆域

巴尔喀什湖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葱岭

太平洋

南海诸岛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喜马拉雅山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清朝中央政府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北京城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网络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
《红楼梦》
曹雪芹

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五、书画的成就

1、书法:

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徐渭:善于泼墨

“扬州八怪”

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大笨蛋

❸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
2、距今约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4、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6、北京人已经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7、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 ,过着群居的生活。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 和长江流域的 。
2、距今约 年的半坡聚落位于 ,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 、 、 ,饲养 、 ,还经常去 、 。他们开垦耕地用 、 ,收割庄稼用 、 ,加工谷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 ,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 ,饲养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在这些工具上 , ,这是工具制作技术的又一进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几千年来, 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相传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化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 。他还发明 ,开辟 ,使人们互通有无。
2、相传 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 发明了 。
3、距今约 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部落联盟。
4、 和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黄帝之后过了很久, 、 、 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6、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
7、 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采用 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领导人民 , ,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公元前21世纪,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的出现。
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是以 、 和
为代表。
夏朝开始进入奴隶制阶段。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也开始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
5、四大文明古国的有 、 、 和 。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 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定都 。并组建 ,制定 ,设置 ,建立起 。
2、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 。夏朝灭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日益强大。
3、约 年,商部落首领 ,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打败了桀,建立 ,建都在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4、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迁到 ,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 。
5、商代, 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
6、公元前1046年, 击败商朝军队,建立 ,定都 ,史称西周。
7、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级贵族和平民可以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但不能转让和买卖。农业上已有人工灌溉。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 迁都 ,历史上称为东周。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 ,称为“授民授疆土”, 。
2、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 , ,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意义在于:(1)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 的作用。(2)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3)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4、夏商西周社会以 区分尊卑等级。
5、夏商西周时期, 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王和大小贵族拥有很多奴隶,奴隶主要来源于
和 。
6、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 ,制定了严酷的 。
7、 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通过
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时期。当时出现了 、 、 、 、 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称霸的是 。
2、 稳定内政以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举行的诸侯盟会上,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 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军在 打败晋国,楚庄王跌升为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 时期。晋国分裂成 、 、 三个国家,与原有的 、 、 、 并称“战国七雄”。
5、 称为“合纵”; 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 ”。
2、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 的发展。铁梨铧的出现,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
3、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全生产成为可能。
4、“ ”、“ ”,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5、公元前356年, 开始变法。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是指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开始的。
3、 是铜、锡、铅的合金。
4、 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 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 ”两部分。
2、“ ”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3、“ ”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4、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主张以“ ”教化人民,以“ ”治国。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教得到发展的是 ,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 论整理成《 》一书。
6、请简述“百家争鸣”。

7、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 ”治国;法家强调用“ ”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 ”治,也反对“ ”治,他们提出“ ”。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两千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于灌溉、分洪,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称为编钟。
4、编钟的出现表明 。
请简述为什么都江堰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1、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世界范围内,与秦汉帝国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欧洲的 、西亚的 等古代国家。 与 的文明最为辉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秦国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是:(1)统一成为大势所趋;(2)人们苦于战争,渴望和平;(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4)秦采取正确的军事方针,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 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国家,定都 ,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请简述秦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公元前209年夏, 、 率先发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 。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

请简述秦始皇做一些什么来发展经济?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请简述统一文字的意义。

4、秦国以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
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公元前 年, 称帝,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西汉。 就是汉高祖。
2、汉武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他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请简述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汉武帝通过颁布“ ”的方法削弱封国势力,其巧妙之处在于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弱了诸侯王封国的势力。
6、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设立 ;在地方将全国分为 ,称为“十三州部”。
7、 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公元前 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 出使西域。公元前 年,汉武帝为了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是以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为开始的。
3、“丝绸之路”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交通线,因
而得名。
4、请简述“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1、西汉前期,人们从“ ”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2、东汉时期, 在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后人将他改进的纸称为“ 纸”。
4、公元 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5、 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著有《 》一书,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 ”。
6、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并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后人尊称其为“ ”。
7、《 》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其中 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其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1、佛教起源于 ,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教义有利于 ,对“来世天国”的期待,也在贫苦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引力。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道教产生于 ,他是 与
的结合。道教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3、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 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4、 撰写的《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5、秦汉时期, 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6、气势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生动展现出 。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东汉末年,政局混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实行屯田。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2、 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 。
3、填表题

战役名称 时间 交 战 双 方 结 果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4、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 ,而且 ,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3、请简述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哪些进步。(你认为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发展?)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填表题

项目 人 物 成 就 意 义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1、请简述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与艺术特点。
2、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品是 。为什么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4、东晋时期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其代表作是 。
5、请说一说顾恺之的绘画风格。

6、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
;是 而发展起来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阳的 等。

❹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2、学校生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还能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3、网络社区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作“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要健康的生活;
第二课社会舞台中的角色
1、与生俱来的角色:性别、人种、民族、儿女,肤色;
社会规定的角色:观众、学生、游客、乘客、顾客、参观者、居民、消费者;
自己期望的角色:警察、老师、科学家、歌星、董事长。
2、感觉社会角色的变化途径:通过体会同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感受角色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角色的转换。
3、不同的角色之间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表现在对待同一个事物,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4、如何消除隔膜更好的相处:
①对不同于自己的观念怀有尊重、包容乃至悦纳的心态。②不同角色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协调,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③所有的角色互相配合,才能组成和谐的整体;
5、合格的社会角色的养成:①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从学生角色做起。②从小立下志向,并不懈努力③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做好我们的每个角色;
综合探究五我是社会小主人
1、无论哪类问题,我们都有权利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就是行驶批评、建议的权利,即行使监督权。
2、怎么样按步骤实施计划?
1,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问题 2,根据问题,提出建议 3,形成报告,向上级部门反应,
3、怎样反映合理化的建议?
可以通过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打电话或写信,
打人民代表面谈和打电话
给新闻媒体写信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第一课永远面对的选择
1、现代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也是消费者,这也是我们进入经济生活的最初身份。
2、消费,是一种为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务的过程。没有生产就无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先有生产,再有消费。
3、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费行为是在市场上购物。
4、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5、市场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了;现在最新的市场叫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商品买卖。
6、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季节变化、投放市场时间、地点不同、生活热点变化、品牌的变化等。
7、影响我们购物的因素有:商品的质量、价格、产地、品牌和售后服务,购买者的需求和喜好、广告影响和购物环境等。
8、合理的购物方式:①量入为出,根据收入安排支出 ②提倡节俭③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要盲从
9、过去的消费方式:现在的消费方式;未来的消费方式;(p36、p38)
10、寅吃卯粮指利用贷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
11、在家庭消费中,首先要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次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12、注重环境保护的消费,已经日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
13、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表明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
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越穷,反之,越富裕。
第二课创业的“学问”
1、投资就是用钱来生钱的方式
2、创业十六字秘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3、创业过程必须考虑四个因素:市场需要(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产品价格(有效的竞争手段)技术改造(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新的产品(保证企业能处于领跑的位置)
4、创业投资可以增加收入,但也有很大风险。一般来说,投资的获利越大,风险越大,创业者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5、规避风险策略: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满足这一策略的条件:将有限的钱合理分配,投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其中一个行业产生的因素恰好是另一行业获效力的因素。
6、创业之道,重在把握机会,而把握机会的要领是: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7、成功的创业者把信用视为企业立业之本,不守信用、不讲道德,就会推动所有的合作伙伴,就会失去所有的未来机会。
8、诚信对社会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中,信用对每个人都重要。如果推动信用,人们就没有安全感,社会中就会充满尔虞我诈;如果每个人都以讲信用来要求自己,社会就会成为一个诚信的社会。
第三课做好“当家人”
1、家庭收入与家庭支出相比较:收入大于支出,叫“盈余”;支出大于收入,叫“赤字”。
2、储蓄是每个家庭持家理财都可以采用的办法,但人们储蓄的目的不尽相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储蓄的目的是增加收入。人们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放在家里,主要是能得到比存入数额更多的钱,多出来的部分,叫利息。
3、政府发行的债券叫做国债。国债有国家的信誉和财力做担保,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是风险最小的债券。
4、有计划地安排家庭收入与支出,叫家庭预算。家庭预算是家庭理财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开源就是增加收入,节流就是节省支出。
5、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税款,叫做税收。它是国家财政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一课知识就是力量
1、知识改变生活,学习改变命运——培根
2、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印刷术,并在宋代得到发展,成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典范。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印刷机,
3、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
4、印刷术的发明的意义:书籍的出版更加快捷,知识的传播更加容易,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5、贝尔发明了电话,(出现在美国费城的博览会上)从此,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
6、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7、袁隆平发明的水稻杂交技术,将成为21世纪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
8、航天技术的发展不只人的视野和思想,而且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的宇宙梦想不断实现,人类正进入太空时代(时代);
9、学习不仅是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13、学习化社会:“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取得学习、训练的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如今在世界各地,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4、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在人的一生中进行,是学习化社会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大众传媒的种类:书籍、报纸、杂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书P67
2、互联网作为一种综合煤体,他可以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就是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也具有隐匿性;
3、“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也简称“网络日志”。
4、为什么互联网不能取代一切:各种媒体各有自己的受众,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10、如何正确对待大众传媒?(P71)
12、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学习、身心上说)
(参考)有利:,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社会。
不利: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来源复杂,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第三课追寻真善美
1、①科学家们正是因为勤于思考,忘我地探索,才常常在细微之处有重大的发现。
②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辛、漫长的,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付出艰苦的努力(艰苦努力,不怕困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谦虚谨慎、健康乐观)。
3、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面对茫茫宇宙,发出《天问》,试图找到打开自然界奥秘之门的钥匙,表现了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4、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喜欢对身边的万事万物进行思考,认为水与一切事物有着密不可分割的联系,水是世界的本原;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卖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6、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居里夫人付出艰苦的努力,终于提取出了纯镭,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7、列举人类历史上思想追求的三个重要方面。
(1)探索自然界的奥秘;(2)认识人生的意义;(3)追求理想的生活。
12、苏格拉底:良心——言论自由与真理,更甚于生命。
13、林觉民懂得,个人的幸福固然珍贵,天下人的幸福却更加重要,为天下人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高尚的。
14、马永顺:从“多砍树”到“多种树”说明:时代在发展,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变,但人们对于自身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必将在不断的探索中充实、完善自我。
1、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流行?
我们应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不能盲目崇拜,而应有选择的追求、择善而从。
第八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宽袍大袖→窄衣小袖(适应战争需要 胡服骑射)
唐朝宽袍大袖的华服(社会风气自由开放,交流频繁,国力强盛)→
清朝满族人的传统民族服饰:马褂和旗袍→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山装
4、中国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
5、在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文字。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的甲骨文
6、中国书籍的演变:竹木简书最古老的书(笨重)→帛书(轻便 利于携带,但难以修改 昂贵)→植物纤维纸→纸制图书→电子书籍
7、世界各地的早期书籍:古埃及纸草书卷;巴比伦人泥版文书;中亚和欧洲羊皮书和牛皮书;
第二课我的成长历程
1、个人的成长历程,能见证我们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2、叙写历史应该注意什么?
(1)力求准确记述每个事件(2)力求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3)力求记录下当时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第三课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1、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①公元纪年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灰采用的纪年法。把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划分为公元前后。
②世纪: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一世纪。例1949年,20世纪40年代。
③年代: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如1940年到1949年为四十年代。
④时代:一个较长的时段,人们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为划分标准。例: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代、⑤中国王朝纪年 皇帝年号纪年法:西汉的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
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以使用一个以上年号;到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2、计算时间的长度:
不跨越公元前、公元后,只需要两个数字相减 ;跨越公元前、公元后,则是两个数字相加再减1。
3、历史资料(1)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A、文献资料
①甲骨文(刻在乌龟壳、兽骨上的文字)中国相当古老的文献资料
②竹木简如:居延汉简
③史书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如:《史记》等)。
④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件和音像资料
B、实物资料(文物)
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文物的发现离不开考古学家的帮助。文物并不都是古老的。
C、口述资料(作用:不等于历史,能告诉我们怎样看待历史;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使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①口头传说(大多是人们长时间口耳相传的产物)
②口述历史(把人们讲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2)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①第一手资料 原始资料(文字、实物和口述资料中比较直接的证据。)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由距离较近的人记录的资料,是直接的证据;
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②第二手资料 后人的说法或记录,是间接的证据.
综合探究八探寻身边的历史
烽火戏诸侯故事告诉我们声光是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
公元前500年左右,我国有了邮驿制度,它主要负责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步行传递叫做邮,骑马传送叫做驿,置邮传命的体制在我国古代存在了两千多年,这种方式快速、安全、准确,这反应我们信息传递的制度化非常重要。
世界邮政事业的起源: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邮票,图案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面值一便士。此邮票由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设计。
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起源是中国清光绪(1878年7月)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❺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⒈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 ⒉589
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3点
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
即是:永
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
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1
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 2
.李渊于
618
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
征。 4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
之治”。 5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
新措施。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
)、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
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
)、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❻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阅读全文

与历史初一下册知识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