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学主要学什么
历史学不是历史!我是学历史的,大学,一般大学对历史上的某些东西,尤其是内近现代的东西是讳容言的!历史学是服从国家政治需要的一种学科,但是你到了大学可以自己读一些史学上的专著,自己去感知真实的历史!!历史是要自己去探索的,是自己去感受的!
B. 有,关于心灵美的中外历史典故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是美国女回作家、教育答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C. 什么是心灵史学,参见
叫“本宫复”的不一定是后宫妃子,制必要条件是有房。皇后有时候会称自己为本宫,嫔妃如果是一宫主位,也称自己是本宫。除此之外,住在东宫的太子、成年的公主、有正式封号的公主,都叫自己本宫。本不分男女,只要在皇宫内有房,都可以叫本宫。在清朝,以宫殿名代指后妃比较常用,如康熙圣旨:奏皇太后书一封,翊坤宫书一封,延禧宫书一封,永和宫书一封,钟粹宫书一封,若有回书都带来。但史书上关于本宫的记载极少,自称要么直接用“我”,要么用比较书面的“余”,电视剧中动不动就对人称本宫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
D. 历史学为什么重要
我相信来大部份的人对历史的自认知,是从电视里面学到的。
但其实电视里的东西,是经过多重加工的。
为了更迎合大众口味,什么人都要加段爱情故事才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历史是很重要的。因为学了历史,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人比我们更惨。学了历史我们才知道原来古代有那么多聪明的人。
历史能给我们心灵上的安慰,就好像有人在跟我们说,跟他们比你遇到的事都不算事。
历史能开启我们的智慧,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前人早已经历过,我们何不向他们学习。
为什么有的人提起某个国家,会涌起心里最深沉的痛,而有的人却 无动于衷。
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过去,未来是我们发展方向,而过去才是我们的起源。一个连起源都不知道的人,他真的了解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吗?
前人为了让历史流传下来,甚至不顾生死。我相信能让一些人连死都不怕的东西,一定是很重要,很宝贵的东西。
E. 《心灵历史学家》最新txt全集下载
心灵历史学家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专
内容预览:
心灵历属史学家 4
心灵历史学━━……杜尼克曾以非数学观念定义心灵历史学为:处理人类群体调适社会经济变动之反应的一门数学…………上述所有定义都隐含一项假设,即所处理的人群数量,必须大到能够满足有效统计方法之需求。该等人群的必要数量取决於谢东第一定理……进一步的必要假设为,该人群并未察觉受到心灵历史解析,以确保其反应为真正任意……心灵历史的正确基础,在於谢东函数所表现,与社会经济力量完全吻合之特性……银河网络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午安,先生」尼克说:「我……我……」
「没料到会在明天之前见面?一般说来,我们不会这样做;不过要是用得著你,我们的动作就得快些。招募新血愈来愈难了。」
「我不明白,先生。」
「你在了望塔和一个人聊天,对吧?」
「对。他名叫杰律,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
「他叫什麽没关系。他是公安局的特务,从航空站起就开始跟踪你。」
「可为什麽?恐怕我搅糊涂了。……
F. 《心灵的历史》作者是谁
应该是心灵史吧,讲的是安拉的历史故事吧, 张承志著名小说,一部专描述中国伊斯兰属教哲合忍耶教派历史渊源的文学作品。1991年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一经发表就在伊斯兰世界引起极大回响,同时也在文坛引起广泛的争议。全书22万字,以七个章节(七门)以史书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哲合忍耶七代导师(穆尔什德)及其信众凄美悲壮的英雄故事。
书名:心灵史
作者:张承志
类别:文学作品
页数:298页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年
分享
内容简介
张承志的穆斯林宗教题材小说《心灵史》创作于1990年。1991年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单行本,后一再重印,累计发行4万余册。作品以19世纪前后200年间中国西北穆斯林回民反暴政为线索,集中叙写了中国伊斯兰教在中国西北的一个苏菲教团——哲合忍耶教派七代导师(穆尔什德)及其信众凄美悲壮的英雄故事。作品一经发表就在伊斯兰世界引起极大回响,同时也在文坛引起广泛的争议。
G. 心理学发展史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1885)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1795—1878)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纳(1801-1887)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
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心理现象,坚持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类尚未拥有科学心理学这一探索内在世界的途径,但是人类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却早已扬帆起航!
二百年后的人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这个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无比的坚信,只要我们存在一天,这个脚步就绝不会停止”。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国内心理学和催眠学研究工作者曹剑韩提出大脑运作理论,为心理展现逻辑带来较好的理论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7)心灵历史学扩展阅读:
起源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研究对象
动态性维度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意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matememory)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H. 心灵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心灵学(parapsychology)[/color]
心灵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发生的超出常规,而又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一些精神现象的学科,又称心灵研究。心灵学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此后曾在欧洲风行一时。自20世纪30年代起普遍称其为“超心理学”。
心灵学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超感官知觉和心灵致动。
超感官知觉是指那种不借助于正常的感觉通道,就具有获得某些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传心术和遥视(又称千里眼),前者指不通过现在已知的任何媒介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在远方(或加以隔离开)的另一个人,例如思维传递;后者则指对看不到的事件或事物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例如知道远距离发生的事情,皮肤辨色等。
心灵致动是指那种不必与事物发生相互接触,而使其运动或产生位置变化的能力,例如用意念使物体发生位移或使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等。此外还有所谓的预知和后知,即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仅靠人体本身获得有关未来或过去事件的信息。
心灵学还被广泛地与一切目前尚不能用科学作出完美解释的种种神秘现象相联系。这些神秘的现象主要有:不明飞行物如飞碟、回光反照、魔杖、思维照相等等。至于有把占星术、相面术、手相术、字相术和骨相术等骗术也纳入其研究范畴的说法,则称之为“伪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思想起源于唯灵论,它是作为与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唯物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而产生的。在19世纪,一些人目睹宗教的衰弱,而又坚信基督教关于人在死后有生,以及天堂和地狱的观念,认为精神现象不只是生命物质的运动形式。他们开始对一些尚不能解释的、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信息传递和场力的作用等现象进行调查。
1882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首个心灵研究会,出任第一届主席的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西奇威克。该会下设六个委员会以从事有关思维传递等现象的调查研究。1885年在美国也成立了心灵研究会。在美国最早试图对超心理现象作实验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库弗,他的结论认为并不能支持有关传心术的假设。
从20世纪20年代起,这方面的工作开始从定性的研究转入定量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者有美国杜克大学的莱因,他收集了约15000个例子并发展一些实验材料(如齐纳纸牌)和研究方法,以便对观察加以控制和精确测量。他还创办了《超心理学杂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灵学在研究方法上有进一步发展,在随机化、控制实验条件和自动检测装置上有所改进,并利用计算机对实验进行自动控制和对结果进行分析。此外,在下意识水平上和感觉剥夺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以及把睡眠和梦境也纳入的研究也有所开展,心灵学的研究曾活跃一时。直到1988年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和医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心灵学进行评估,发表了一篇倾向于持否定态度的报告。
在中国近年来也不时出现人体活动的超常规现象,如儿童用耳朵认字,气功中类似于心灵致动的现象,统称为“人体特异功能”。社会上对此类现象和问题曾有所关注。1980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
科技界中的某些人士曾主张要开展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认为它和气功、中医理论有内在的联系,并试图借助像物理学等规范科学的方法,来论证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如用量子理论或力场来作出解释)。他们认为这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术界人士对此持不赞同的看法,并有许多研究报告对具有超心理现象的人体特异功能作出了否定的分析。
就心灵学或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本身来说,尽管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和实验来试图证明超心理现象的存在,但至今对这种能力尚无可接受的证据使科学界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此外,特异功能的出现又往往是偶然的、难以捉摸的,而且也是和公认的科学知识不相容的。因此,这种超越常规的精神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反映了人们想要控制和操纵自己将来的一种愿望而已,还有待于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I. 心灵学的历史
占卜心灵学是一门研究所有超常现象即现代科学知识所无法圆满解释的生物体现象的学科。在我国,这类超常现象,通常被称为“特异功能“。心灵学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 心灵现象源远流长,但把心灵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只有近百年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正当科学迅速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入人心之际,唯灵论出现了。这是对于只用物质来解释人及心灵的一种挑战。正值此时,1848年,住在美国纽约海斯韦村的福克斯三姐妹,通过敲击家具等一些物理现象,与该家族死者的灵魂有了“信息传感“,引起了一场巨大的轰动。虽然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至今仍有争议,但这促进了人们去对超常现象进行研究,这意味着心灵学--超心理学的萌生。
19世纪50年代,几个心灵学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之一是剑桥大学心灵调查会,它有时被人称为“鬼神会“,这主要由于当时他们把兴趣集中在自发的超自然体验上。这个调查会的一名成员是亨利。西奇威克(1838-1900年)。30年后,1882年2月20日英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灵研究会,已经声名卓著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出任了心灵研究会的首届主席。心灵研究会以搜集、调查和研究各种异常事件为己任,以发扬科学精神、研究人类那些难以解释的能力为宗旨,开展了大量工作。1885年,美国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心灵研究会。随后,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都相继成立了这样的学会。
到了本世纪30年代,心灵研究已从定性的研究(如巫术的证据、自动的验例等)转入定量的研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在燡·B·莱因的倡导下,成立了“超心理学研究所“,J·B·莱因还在《超感官知觉》(1934年)一书中创造了一系列超心理学术语,并将统计学技术运用于心灵研究中。他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鼓动,不仅吸引了科学界,甚至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注意。
二次大战期间,希特勒和戈培尔曾利用心灵学,公开鼓励星术家用占星术预测有利于自己的战争结局,以便为法西斯统治制造舆论。这种倒行逆施的作法遭到心灵学反对者强烈的抗议。尽管如此,心灵学在西方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57年,国际性的专业组织“国际超心理协会“在美国成立。1969年该学会成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附属学会,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提出了心灵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到本世纪7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共设立了240多个心灵学研究所和学会,其中许多是由设在纽约的“国际超心理协会“统一领导的。很多国家专门出版杂志,刊登心灵学的专题学术论文,发布有关心灵学讨论会的消息。1968年,印度还授予第一位心灵学研究者以“超心理学硕士“的学位。
苏联对心灵学研究也很重视,据美国学者A·奥托1980年的文章《psychologyandpersonalgrowth》介绍说,在苏联,有20多个政府主办的心灵学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从事专门研究,他们称这种特殊的心灵感应现象为“脑电波传感“,相信人的大脑可以象广播电台那样传递信息,与西方不同的是,他们承认现存的现象,选择一般智力的人作为试验对象并加以训练。
显而易见,热衷于心灵学的研究,与愚昧、迷信不能相提并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以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武装,已经在心灵学建设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首先报道了大足县唐雨用耳朵认字的消息。尔后,各地报纸相继发表了许多类似的报道,各式各样气功和用气功治病的事迹也接踵而来。许多科学家开始对“特异功能“进行测试,结果发表了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人体除了眼睛这个特化了的视觉器官外,身体表面其他部位也有感光辨色的能力,特异功能者在功能状态下有辨别地磁南北极、感受正常人所无法看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功能,有的甚至能“看“到人体穴位与人体经络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气功可以加强或干扰特异功能,特异功能者也有排除气功干扰的能力。他们认为特异功能是人体的一种潜能,应该发掘和捕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特异功能“不过是变相的魔术、巫术,具有明显的迷信色彩,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1980年2月,全国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在上海召开,各地相继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不久,中国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筹备会也宣告诞生。钱学森同志在1981年5月全国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科学会期间发表的《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说:“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蕴育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遗憾的是,关于这一“重大研究课题“,中国至今不但没有一部专著问世,而且连一本译著也没有“引进”。
研究人员心灵学是一门科学,大多数研究心灵学的学者大都是心灵研究某一专门领域中久负盛名的专家。尽管他们在对未知世界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鬼神“之事是源远流长的,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文化不能不说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东方,算卦、预知、死后续存、心灵治疗等屡见不鲜;在西方,巫术、降神会、占星术、“魔杖“探测等也层出不穷。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应该怎样看,如何作出科学的回答,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心灵学,虽然与心理学起源于同一时代,但它背时背气,从未碰到过心理学的好运。心理学被人视作为人类知识大桥铺设的深层地基,而心灵学则被看成是在说谎者和精神病患者之间进行的神秘的骗局。除了世人的偏见,心灵学本身缺乏系统的理论则是被冷落的关键所在。对这个问题,心理学的大师荣格在心灵研究会上致词讲演:“我,绝不把我无法称作欺骗的任何事,指斥为赶时髦的愚蠢行为。“心灵学直接面对的是现代科学所怀疑其存在真实性的课题,不可能在生活的表层为人的意识所照亮,它具有神秘的超时代性和不见渊底的莫测性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唯其如此,“心灵学“才显出其研究的价值:究竟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还是幻化出的虚假现象?
当然,如果心灵学对此都作出科学的回答,那也就不成其为神秘的课题,心灵现象也就不是神秘莫测的超然之物了。令人可喜的是,本书在这些理论问题上毕竟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它探讨了心灵学与物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大脑研究等学科的关系,提供了在实验室外调查和在实验室内施以各种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突出了对心灵现象予以大胆解释的几条理论假想:
一是物理理论,认为世界上存在某种尚未被发现的、与其他已知的能量形式不同的能量形式。
二是投影假说,认为可能还存在一种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能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力。
三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无意识的感知源,而某个人的无意识意念可引起他人进入无意识状态。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建构,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对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超常现象和神秘超然之物作出圆满可信的理论假说,更殊非易事。它可能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理论探讨,甚至可能到头来反被证实为纯属虚幻而遭致否定。但不论结论如何--而且一切结论都必然产生于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之后,首要的问题在于我们要面对现实,努力去对这些存在于人类的玄而又玄的千古之谜作出理论的解释。
J. 关于心理学的发展史
心理学诞生于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试图纠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网络全书派的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他的研究称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因为这是分析的方法,所以后人又将他的心理学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上面,认为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强调要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
在行为主义兴起的同时,在欧洲又出现了两大心理学派别,一个是格式塔学派,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科夫卡和克勒。他们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的时候,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决定于外界,而是在人的头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人看到的外界东西是什么样的。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发展起来,认知心理学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这一点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50~60年代,纽厄尔和西蒙把人类所具有的概念、观念、表征等脑的内部过程看作是物理符号过程,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这一假设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精神病学,奥地利的弗洛伊德是首创者。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冲动。近年的新精神分析已不再那么强调生物冲动的作用,而更为重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发病率很高,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
苏联心理学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专门研究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
发展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