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历史的,“经今文学”,“经古文学”是什么意思
所谓经今文学抄与经古文学,倒着念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那么什么是今文经,什么是古文经呢?今文经就是西汉初年用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记录的,由秦亡后幸存的儒生们口授的经书;古文经就是东汉初年据说在秘府图书中发现的和据说在孔府夹壁中发现的,用秦以前古代的籀文书写的经书。西汉武帝立国学时,所谓的博士弟子员都是学习和研究今文经的。到了东汉刘歆奏请增立古文经为国学时,其博士弟子员都是学习和研究古文经的。由此两派互相攻讦,称对方为伪经伪学,聚讼二千多年,遂演成经今古文学之争。当然,经今文学派与经古文学派的区别不仅仅是所依据经书的不同,在学风上也不一样。大抵经今文学派喜欢谈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所以其大师董仲舒有春秋折狱的故事;而经古文学派则以训诂名物、考镜典章为主,所以其大师贾(逵)马(融)服(虔)郑(玄)均为通今博古的学者。西汉是经今文学的天下,东汉以后经古文学占据统治地位,直到清末经今文学才再度兴起。
⑵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是在何时
史学,亦称“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⑶ 《经学历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十卷,作者皮锡瑞(公元一八五○年~一九○八年),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专长沙)人,清属代经学家。因题所居曰“师伏堂”,世称“师伏先生”。此书是作者晚年讲学的经学课本,也是一本着名的经学入门书。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将经学的发展史分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十个时代,分别加以分析介绍,可供初学者了解两千年经学的演变情况。
⑷ 经济学与历史学的联系是什么
经济学跟历史学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本身不存在联系。
1、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2、历史学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⑸ 《战国策》为什么被于鬯称为“经学之终,史学之始”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⑹ 历史学主要学什么
历史学不是历史!我是学历史的,大学,一般大学对历史上的某些东西,尤其是内近现代的东西是讳容言的!历史学是服从国家政治需要的一种学科,但是你到了大学可以自己读一些史学上的专著,自己去感知真实的历史!!历史是要自己去探索的,是自己去感受的!
⑺ 关于历史的!“经今文学”、“经古文学”是什么意思!
所谓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倒着念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那么什么是今文经,什么是古文经呢?今文经就是西汉初年用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记录的,由秦亡后幸存的儒生们口授的经书;古文经就是东汉初年据说在秘府图书中发现的和据说在孔府夹壁中发现的,用秦以前古代的籀文书写的经书。西汉武帝立国学时,所谓的博士弟子员都是学习和研究今文经的。到了东汉刘歆奏请增立古文经为国学时,其博士弟子员都是学习和研究古文经的。由此两派互相攻讦,称对方为伪经伪学,聚讼二千多年,遂演成经今古文学之争。当然,经今文学派与经古文学派的区别不仅仅是所依据经书的不同,在学风上也不一样。大抵经今文学派喜欢谈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所以其大师董仲舒有春秋折狱的故事;而经古文学派则以训诂名物、考镜典章为主,所以其大师贾(逵)马(融)服(虔)郑(玄)均为通今博古的学者。西汉是经今文学的天下,东汉以后经古文学占据统治地位,直到清末经今文学才再度兴起。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例如《 三国志 》《 史记 》等都是纪传体。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比如《国语》即是。
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⑻ 经济学与历史学哪个专业比较好
人一生一定要学两门学科,历史和天文,历史让你从时间上了解自己的渺小,天文让你从空间上了解自己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