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历史有什么考点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9.史论结合。
四、文字表达
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Ⅲ.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基[2002]5号文件;考虑到中学教学实际并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制订2007年历史科考试内容。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的兴衰
(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2)民族融合
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4.先秦时期的文化
(1)老子和孔子
(2)百家争鸣
(3)文学和艺术
(4)天文和物理
(5)扁鹊
二、秦汉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1)秦朝的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秦末农民战争
3.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2)察举制
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1)匈奴的兴衰
(2)张骞通西域
(3)西南夷与百越
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与朝鲜的关系
(2)与日本的关系
(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4)丝绸之路
6.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哲学与宗教
(3)史学与文学
(4)雕塑与绘画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1)江南经济的发展
(2)均田制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道教与佛教
(3)唯物论思想家
(4)文学和艺术
四、隋唐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5)武则天的统治
(6)“开元之治”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1)三省六部制
(2)科举制
(3)租庸调制
(4)两税法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和城市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
(2)回纥
(3)靺鞨
(4)南诏
(5)吐蕃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1)和新罗的交往
(2)和日本的交往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6.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文学和艺术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2)中央集权的强化
(3)科举制的发展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王安石变法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2)宋辽的和战
(3)西夏的建立
(4)宋夏的和战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1)金的建立
(2)辽和北宋的灭亡
(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4)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兴起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6.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元朝的灭亡
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理学
(3)文学
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3)八股取士
(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4)文字狱
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5)资本主义萌芽
(6)对外贸易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3)改土归流
(4)台湾府的设置
(5)清朝的疆域
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郑和下西洋
(2)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3)戚继光抗倭
(4)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5)郑成功收复台湾
(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6.明清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进步的思想家
(3)明清小说
(4)类书、丛书的编纂
(5)西学东渐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3)鸦片战争的过程
2.鸦片战争的影响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4.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
(3)北伐和西征
(4)《资政新篇》
(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新思想的萌发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3)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爆发的背景
(2)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3)《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4)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3.戊戌变法
(1)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2)百日维新
(3)戊戌政变
(4)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4.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1)同盟会的成立
(2)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
(3)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2.辛亥革命的爆发
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
(1)“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2)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四、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1)北洋军阀政权
(2)“二次革命”
(3)“二十一条”
(4)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五、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4)工人运动的高潮
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五卅运动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5.北伐战争
(1)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
(2)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3)“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六、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工农武装起义
(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土地革命
2.日本大举侵华
(1)九一八事变
(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3)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3.红军的战略转移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2)“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
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1)七七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3)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
(1)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2)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
(3)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皖南事变
(2)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3)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
(4)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八、人民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3)全面内战的爆发;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九、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的诞生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1)严峻的经济形势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2)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
(3)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3)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4)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
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关于真理标准同题的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3)改革开放的成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构想
(2)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
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2.文艺复兴
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背景与进程
(2)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2.欧洲启蒙运动
3.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1)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
(2)革命的进程
(3)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4.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英国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第一国际
(3)巴黎公社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
(2)美国内战
(3)德意志统一
(4)意大利统一
(5)日本明治维新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5.亚洲革命风暴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垄断组织的出现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
2.亚洲的觉醒
3.列宁主义的诞生
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2.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的建立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巴黎和会的召开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3)国际联盟的成立
(4)华盛顿会议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美国罗斯福新政
(3)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4)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
(2)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
(3)西班牙内战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1)慕尼黑阴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3)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战后的国际关系
(1)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2)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
(3)两极格局的形成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
(2)西欧
(3)日本
(4)矛盾与问题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战后初期的苏联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3)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4)东欧的变革
(5)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5.亚洲经济的发展
(1)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2)印度经济的发展
(3)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
十、世界格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
(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3.世界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十一、现代科学技术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约25%
中国近代、现代史 约40%
世界近代、现代史 约35%
三、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题型。
『贰』 历史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区别
合格性考试各科来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源成绩呈现方式为“合格不合格”。
等级性考试各科卷面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呈现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A等级为15%,B等级为30%,C等级为30%,D、E等级共为25%,其中E等级比例不超过5%。等级性考试成绩在有效期内以等第赋分方式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叁』 高二会考政史地知识点,急用~~~~
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地理
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卷)政治2009-01-22 15:31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区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2、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
劳动光荣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维护劳动者权益
6、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
储蓄存款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3) 融资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8、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整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l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我国的政府
(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民代表的产生
人民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系和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l、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卷)历史2009-01-22 15:27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肆』 高一历史必修1,2,3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解读】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我加Q,发给你哈。望采纳,给最好的评价
『伍』 我是一名高二生。最近历史要合格考试了 一点儿都不会,怎么办呀。。
一轮复习里,我把5本书中的知识仔细具体的又学了一遍,充实了一下知识库。我的笔记写的非常全、非常好,这在日后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但是上课认真跟着老师听课是很重要的,所以上课时我基本上只把重点笔记记在海淀总复习上,回家在整理到笔记上,既做到了日后有笔记可依,又同时复习了一遍。每天回家后再利用好老师的默写篇子,进一步巩固知识。
二轮复习开始后,我开始着重整理框架,就利用总复习每单元最开头的那个大框架,十分简明准确。这样我可以把繁杂的知识装进盒子,调动时更容易。我背每个单元知识时,都先把框架默写一遍,然后背每一大块内的细小知识。比如说中国现代史: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八大的正确指导、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和恢复)、十年文革时期(文革发生的原因、民主法治的破坏、国民经济的劫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民主法治的恢复、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外交、重大理论、科技文化社会生活)。这样,心中有框架,知识整整齐齐的,答题不混乱。
此外,我还有一个小本子,上有睡前背书时用的小框架,很方便。要经常做题练练手,一天5道选择题,2、3道大题,保持热度,及时研究做过的题,找相同点,看得题多,考试时心里自然踏实,也更容易剥去舌设问的伪装。高考前两个月我利用每晚和周末大块时间至少把知识扫荡了3、4遍,算上平时考试前的复习,我至少把知识从头到尾背了7、8遍。其实历史就考背,背了就了解题目背景,背了就有底。平时多和同桌念叨念叨,自己下来默写默写。
关于做题,和地理、政治不一样,历史首先要定位事件背景,保证不偏题,然后看设问。一般一道小题用一两条材料,一定要看准。审设问确定答什么(材料还是已知),答题时一定要紧紧联系材料,切勿死答背的知识,否则绝对拿不了多少分
『陆』 怎么考历史及格
您好``从小到大抄我就只当过袭历史课代表``自认为有那么点经验``
考及格总结方法如下``
其一:死记硬背,多翻历史书。
别觉得这样和呆板,文综类的东西你不多读多记,要速成是扯淡的。说什么理解重要,这我不否认,但是你对书本的那点东西都不明白,你怎么理解?
其二:稍微培养那么一点点兴趣。
只要你不觉得一看见历史就觉得恶心,你就有学下去的欲望。培养兴趣的方法,建议去网上看看袁腾飞的精华教学视频。
其三:多做点题目
高中时期,我历史考试没第二也有第三,题目做得多了,考来考去也就是这么点知识量。如果你不常做题的话,考试的时候你更本不知道从哪下手,一看到卷子,你会不断的反问自己:这该怎么写啊?
其四:关系加分
还是高中时间,某年期末考试,我历史有道题目没达完,考试卷子发下来后那题老师只给我扣了一分,为了让我过个好年。这说明什么,身为历史课代表,和历史老师关系当然不同一般,感情深厚,一点小错误老师是可以包容的。
例如你考了58分,和任课老师关系好的话,60分他肯定是会给你的。
以上四点如果你做到了,还考不及格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