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帮我找 一篇关于宁波历史的议论文1500字左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对于江南风物以及城市格局早已熟谙,因此,本次考察我并未对宁波生出特殊的感慨,但其中的奉化之行却不自觉地触动了某一根文化神经,发散出些许思绪。奉化的招牌便是溪口蒋氏故居,游客都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的。我对此虽是仰慕已久,但也心存警惕。名人故居之类的风景,我也见得不少,但鲜有维持原貌并开发良好的,大多丧失其本来面目和历史厚重感,沦为购物广场或是度假场所。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一早就知道这样的景点可能会是怎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布置,怎样的格局,怎样的待客之道,但当真到了那儿,眼前的景象却依旧让我感到一丝不快和遗憾。蒋氏故居中的许多建筑是原址重建的,里头的摆设也都是赝品,换句话说,就是“假古董”。这种情况,很多地方都存在。谁都很无奈,经历了太多的战火和动乱,老建筑大多无法完整保存,后人不管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重建,到底是对历史的一种追溯,多少是要肯定的。只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追溯往往演变成遗迹的现代诠释版,这样的诠释又或多或少带有迷信和宿命的成分,不伦不类,难免让人啼笑皆非。在蒋氏丰镐房,我们听到导游这样解释建筑布局:房屋布局缺了一角,预示蒋介石日后只能偏安一隅。如此说法,游客自然是付之一笑,不去深究。而我,只能哑然无语,并选择撇开导游,自行游览。用这种视角去解释建筑及其背后的历史,实在乏味得紧,也低俗得紧。这种解释的背后,实际上是历史文化开发的无力。在现今的景点开发中,商业大行其道,其中又以餐饮和购物为最。对于寻常园林和寻常山水,上述刺激消费的方式无疑是最快捷和有效的,但对于一些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名胜而言,我们需要更好的思维和方式。宁波由于地理原因,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山水并不多,即便是奉化溪口的风光,在江南来看,应不入上品。宁波的特色在于其历史文化山水,如天一阁和蒋氏故居。这样的山水只有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才能释放出光芒,因此,经营这样的山水不同于经营自然山水。经营历史文化山水,首先在于对历史的正确解读,其次在于意境的营造和文化的传递。蒋氏故居确实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妙高台是当年蒋介石下野后的决策所在地,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小洋房等地亦有其特殊意义。如此丰富的历史背景岂是简简单单几幅照片和“假古董”的陈列能够完全表达的?说实在,整个蒋氏故居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不是什么丰镐房,也不是什么小洋楼,而是挂在墙上的蒋经国当年惜别溪口老家时写的一段文字,感人之深,读之欲泪。我想,人们来到这里,是希望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如果能将那段历史的脉络在这个特殊的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梳理清楚,并正确解释给游客,那将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一陈不变的摆设和风水先生式的满口胡诌。天一阁的历史文化意蕴就更浓了。余秋雨先生在《风雨天一阁》一文中曾细细描摹,我这里就不赘述了。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天一阁似乎并不以藏书楼的本来面目示人,而变成了园林和所谓的“麻将博物馆”等不相干的事务,不免让人感到莫名的滑稽。现在我们看到,人们依然以经营寻常园林和寻常山水的方式经营着以天一阁和蒋氏故居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让遗留的古迹为逝去的历史作正确的注解,让正确的注解告诉现在的人们真实的历史,是历史文化山水保护与开发的重要使命。
『贰』 宁波博物馆论文1200字
弄清论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以时空变化划分
(2)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叁』 求一篇关于宁波历史的小论文,1500字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县,属会稽郡。两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3县除隶属的州、国和郡名时有变动外,其区域范围基本未变。隋开皇九年9589年,3县同余姚合并,称句章县,县治置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仍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现宁波老城区);武德八年(625年)改称鄮县,属越州,县治复置小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
慈溪、奉化、翁山4县,州治也在小溪。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宁波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故址相传在今西门筱墙巷一带。
五代称明州望海军。北宋建隆元年(960)称明州奉国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为庆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称庆元路。大德七年(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亦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进,并形成三江、镇海、北仑三片滨海临江发展的空间格局。1986年宁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宁波为何简称“甬”呢?“甬”在《辞海》里是指钟柄。因“甬”字在古文中与镛字相通,所以其本义是指大钟。另外,从“甬”的字形来看,也很像我们平时在寺院里看到的大钟形状。而“甬”作为宁波的简称,则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当时,宁波这块地方还不叫宁波,仅有鄞和句章两个地名,隶属于越国,是越王勾践的领地。春秋后期成书的《国语·越语》载:“勾践之地,东至于鄞。”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后一举攻破吴国,生擒吴王夫差于姑苏山上,然后将其流放到荒凉的舟山岛。对这段历史,《国语·越语》记载道:“请达王甬句东。”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也写道:“请使吴王居甬东。”300多年后,司马迁在《史记·吴世家》中再一次提到“甬”这个地方“越灭吴。勾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后夫差自尽。”史料中讲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宁波,而“甬东”、“甬句东”则是指现在的舟山岛。
对“甬”字的来历,三国时期的韦昭在《国语·吴语》注:“甬,甬江。”就是说“甬”这个地名源于甬江,而甬江又源于甬山。甬山就是今天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江口镇塔山,发源于四明山麓,是雪窦山的余脉,山南为奉化,山北为鄞州。《奉化志》上讲,甬山的得名是这座山很像覆置的大钟,且山上水源丰富,像泉水一般涌出来,而“甬” 即含“涌”的意思,故称甬山。如今《辞海》里解释:“甬,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在春秋时期,鄞、甬地名己十分出名,而且地域辽阔,到秦朝(公元前222年)建鄞县时,它的地域包括今鄞西以及奉化全境和宁海、象山一部分,县府设在今奉化市的白杜村,其境内惟一通向大海的这条甬江,成为这一地区通往外界的主要水道。所以,当时甬江名气己很大,鄞、甬两个地名同时并存,指同一地域,但那时所指的甬江,是从剡江、鄞江和奉化方桥方向流来的东江汇合处开始,一直到镇海口出海为止,而不是指今天的甬江。现在己将从甬山流至宁波市区新江桥的长达121公里江段称为奉化江,而把奉化江和余姚江汇合于宁波市三江口至镇海口的22公里江段称为甬江。
古时将甬江流经的区域都称为“甬地”,尽管这块土地的名称曾经历多次变迁,但“甬”始终作为它的简称,延续至今。
宁波春秋时期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郭、贸、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将明州府改为宁波取"海定则波宁"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肆』 关于宁波历史的小论文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县,属会稽郡。两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3县除隶属的州、国和郡名时有变动外,其区域范围基本未变。隋开皇九年9589年,3县同余姚合并,称句章县,县治置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仍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现宁波老城区);武德八年(625年)改称鄮县,属越州,县治复置小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
慈溪、奉化、翁山4县,州治也在小溪。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宁波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故址相传在今西门筱墙巷一带。
五代称明州望海军。北宋建隆元年(960)称明州奉国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为庆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称庆元路。大德七年(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亦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进,并形成三江、镇海、北仑三片滨海临江发展的空间格局。1986年宁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宁波为何简称“甬”呢?“甬”在《辞海》里是指钟柄。因“甬”字在古文中与镛字相通,所以其本义是指大钟。另外,从“甬”的字形来看,也很像我们平时在寺院里看到的大钟形状。而“甬”作为宁波的简称,则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当时,宁波这块地方还不叫宁波,仅有鄞和句章两个地名,隶属于越国,是越王勾践的领地。春秋后期成书的《国语·越语》载:“勾践之地,东至于鄞。”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后一举攻破吴国,生擒吴王夫差于姑苏山上,然后将其流放到荒凉的舟山岛。对这段历史,《国语·越语》记载道:“请达王甬句东。”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也写道:“请使吴王居甬东。”300多年后,司马迁在《史记·吴世家》中再一次提到“甬”这个地方“越灭吴。勾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后夫差自尽。”史料中讲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宁波,而“甬东”、“甬句东”则是指现在的舟山岛。
对“甬”字的来历,三国时期的韦昭在《国语·吴语》注:“甬,甬江。”就是说“甬”这个地名源于甬江,而甬江又源于甬山。甬山就是今天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江口镇塔山,发源于四明山麓,是雪窦山的余脉,山南为奉化,山北为鄞州。《奉化志》上讲,甬山的得名是这座山很像覆置的大钟,且山上水源丰富,像泉水一般涌出来,而“甬” 即含“涌”的意思,故称甬山。如今《辞海》里解释:“甬,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在春秋时期,鄞、甬地名己十分出名,而且地域辽阔,到秦朝(公元前222年)建鄞县时,它的地域包括今鄞西以及奉化全境和宁海、象山一部分,县府设在今奉化市的白杜村,其境内惟一通向大海的这条甬江,成为这一地区通往外界的主要水道。所以,当时甬江名气己很大,鄞、甬两个地名同时并存,指同一地域,但那时所指的甬江,是从剡江、鄞江和奉化方桥方向流来的东江汇合处开始,一直到镇海口出海为止,而不是指今天的甬江。现在己将从甬山流至宁波市区新江桥的长达121公里江段称为奉化江,而把奉化江和余姚江汇合于宁波市三江口至镇海口的22公里江段称为甬江。
古时将甬江流经的区域都称为“甬地”,尽管这块土地的名称曾经历多次变迁,但“甬”始终作为它的简称,延续至今。
宁波春秋时期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郭、贸、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将明州府改为宁波取"海定则波宁"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伍』 急求一篇宁波市鄞州区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
毛了,为了加分还给你写作文啊。这人代写作文都上网络了。
『陆』 去宁波博物馆作文四百字
今天是特殊的一天。早晨一醒来,我就感受到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身上那种舒服的版感觉,这预示着今天是个“不权平凡”的一天。以前每个星期六都在家里写作业,这个星期我们101班要去宁波博物馆参观,兴奋之情早已在我的心中按耐不住。
一下车,博物馆其宏大的仿古建筑,就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不禁惊叹。进了门我就晕了,到处有人在排队,不知道哪个展厅才适合我们看。这时妈妈走过来告诉我:博物馆主题陈列有“东方神州宁波史迹陈列”、“明清竹刻艺术陈列”和“阿拉老宁波民俗陈列”。我们主要参观了“阿拉老宁波民俗陈列馆”,这里包括了“宁波老字号”、“甬上婚俗—十里红妆”、“宁波老墙门”、“宁波节日风俗”、“宁波民间工艺美术及宁波戏曲与宁波方言”,在这里我体会了宁波的民俗,更感受了风土人情,其中“十里红妆”展示出了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淳朴的民风民情。在这里,妈妈还给我们小朋友买了宁波土特产豆沙卷糕。吃着宁波小吃,感受着宁波民俗,去寻找和拾回,就想走近了另一个时空,让人看到了老宁波的一点一滴。
时间过得真快,走出博物馆,我却又一次一次地回头。我知道,我和博物馆还有下一次约会。
『柒』 宁波历史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宁波历史博物馆从2003年开始设计,-2005年完成设计, 2006年开始施工,至2008年11月 完工。建筑回设计:王澍、陆文宇。
建筑结构答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正交框架与局部桥梁结构,混凝土衬墙与回收旧砖瓦组合墙体 ,主要材料为竹条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石材 。
『捌』 宁波博物馆 小论文
2008年12月日,经过四年筹建的宁波博物馆正式开馆。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开馆之日,“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宁波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领导、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出席论坛,此论坛将诞生体现国际博物馆先进理念的《宁波宣言》。同时,借此国际论坛良机,宁波博物馆还与英国诺丁汉市、德国亚琛市、波兰比得哥什市、韩国大邱市、顺天市、日本益田市等宁波的国际友好城市的九家博物馆,签署《建立宁波国家友好城市联盟共识》,达成在展览巡展互换、文博图书资料共享、人才培训交流、学术研究共探等合作意向……
建博物馆是宁波人很早就做的一个梦,一个城市没有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特别是像宁波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博物馆人一直在朝着这个梦努力着:1981年宁波博物馆在市展览馆挂牌;2001年宁波市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在庆安会馆成立;2004年11月宁波博物馆重新选址、立项。这些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宁波博物馆终于落成,在中国博物馆行业,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味。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物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窗口”刚刚打开,虽有些晚,但自然有着“后发优势”:别人成功的,我们可以拿来;别人走的弯路,我们可以加以避免。可要在世界博物馆之林,脱颖而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走开放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