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对曹操最好的评价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最好的评价抄莫过于——
陈寿的《三国志》称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千百年来,对曹操褒着多矣,贬者亦不在少数,很多问题其实已经是盖棺论定了的。曹操这个人本身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但这些矛盾的综合体却成了一个“命世之才”。
确切说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所以曹操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个,但由于他本身少有的气质和天赋,再加上少有的际遇,他又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矛盾综合体。
望采纳
② 曹操的历史评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夙愿难遂。
曹操在其军事生涯中,曾发动多次屠城,受到屠杀的战俘与平民达数十万之多。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及政治和民间对于“正统”的推崇,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俗语“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贵神速)。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流的军事家。曹操时常打败仗,开始在军事上还是一个乱撞的鲁莽家,绝不像正史上所讲的,是天生的军事才能。但是后来曹操能总结战争失败的教训,并能虚心倾听和采纳臣下的正确判断,因而在对全局其决定作用的战役,如官渡,柳城,渭南之战取胜。作为指挥大军的曹操,在历次战役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指挥才能,有起初指挥三五千人,到后来发展到能够指挥四五十万大军。
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③ 曹操的历史评价如何
史书评论
“明略最优”、“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曹操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陈寿)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王沈《魏书》)
古今评说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王安石赞曹操:“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
后人赞诗
邺中歌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七律】叹兮惜 银月义羽 东汉末年显大志,重视天道万业红。不知多少虎狼讽,只叹仁义以污浑!
【七律】赞曹公孟德
三分天下有其一,关东义士首起兵。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
千秋霸业传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
④ 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关键词:毛泽东 曹操 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能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曹操是首当其冲的一人。同样,作为抱负远大、气吞山河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与曹操有着超越时空界域的“相似”之处;作为诗人,在行军打仗之际,一个横槊赋诗,一个在马背上吟诗,在抒发的思想感情方面,二人存在着内在蕴涵的“神似”之处。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史功底,他不独对古典小说名著十分熟悉,并多有精辟的评论,且对《二十四史》、《昭明文选》等都很熟悉。他信手拈来的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评价,令人十分赞叹。然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批评中,他对曹操的诗歌似乎更为偏爱。不论是在生活中、会议上、行军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上,他都曾不止一次地谈到曹操。 一、在政治上,毛泽东认为曹操是一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从曹操身上,毛泽东汲取了不少政治智慧 毛泽东在谈到曹操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时指出: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发展生产,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1] 曹操这个人有政治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谋远虑的政治举措。他不是光搞政治,也知道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上层建筑的。他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的向人民让步的缓和阶级矛盾的进步措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这对当时的人们是有利的。如他的《度关山》诗说:“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兼爱尚同,疏者为戚。”可见曹操以民为本的贤明思想是存在已久并发展而为歌咏的。其中的思想和理想是进步的。看来曹操也是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对于曹操政治上有益的做法,毛泽东是积极灵活地采纳的,曹操在政治上的策略及措施对毛泽东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也显示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所具有的历史家的深邃和政治家的胆识。 毛泽东从不囿于传统的贬曹倾向而人云亦云。他针对人们掩盖客观历史事实的种种成见而为曹操鸣不平。毛泽东认为,不能因为《三国演义》中有“拥刘反曹”的正统历史观,就否定曹操的民主思想的观点。毕竟,历史上真正的曹操其人与演义中、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有很大出入。毛泽东还说:“殷纣王(通常称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部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2]毛泽东认为曹操是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的,汉是没落的。”[3]毛泽东为曹操翻案,这是以唯物观的科学眼光洞察历史而得出的惊世之论。 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哲理诗,表现了曹操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毛泽东说:曹操此诗中的“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又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曹操诗本身所蕴涵的不信天命,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朴素唯物论色彩,也是让无所畏惧闹革命、“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毛泽东极为欣赏该诗的原因。毛泽东曾多次手书他欣赏的《龟虽寿》一诗鼓励他人。1927年,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他对鲁迅的这一精辟论断深为赞同。曹操的鸿才大志、文韬武略等深为毛泽东所折服。 www.lwwzx.com 论文网 毛泽东善读历史,他能把历史读活,但他不是就史论史,而是联系实际,以史为鉴,又可谓把历史用活了。毛泽东曾一度潜心研读《三国志》,就是试图从中获取历史经验。他能灵活地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评点三国人物。如毛泽东评论曹操骂人时说: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毛泽东以这则故事告诫领导干部不要脱离群众,可谓恰到好处。 毛泽东与曹操在政治上都主张法制。曹操的“尚刑名”就是在政治上主张法制。鲁迅也说过,曹操的“立法是很严的。”毛泽东多次评曹操的言论中包含的观点之一是曹操利用集中在手中的权力改革恶政、推行法治、稳定社会发展等。他还指出:历史上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建立统一北方的巨大功业,就是凭借他手中集中的政治、军事力量并且杀伐决绝。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等著作中,强调共产党必须要用专政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坚决斗争,依靠专政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不能不佩服毛泽东的眼光与果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看毛泽东在主张法制这方面借鉴曹操的某些做法就比较有针对性、可行性与价值性。 二、在文学上,毛泽东认为曹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且慷慨激昂,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境界。 曹操不仅武略泱泱,而且文才滔滔。曹诗表现出雄奇的魅力,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可看出他是把曹操作为建安文章慷慨风骨的典型。毛泽东喜欢曹操的大手笔,他对曹操诗的喜爱,不仅是读其诗、吟其诗、诵其诗、书其诗,而且活用曹操的诗句于词的创作中。众所周知,在毛泽东的时代,已很少有人再用古代的词牌来作词,但因毛泽东的古典文学功底很深,加之又对曹操诗的偏爱,所以他本人在写诗时,能灵活地运用“脱胎换骨”、古为今用的手法,得心应手地化用曹操诗为己之新句,具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诗是四言诗,毛泽东在后来游北戴河时,化用其诗句并改为七言:将“秋风萧瑟”扩变为“萧瑟秋风今又是”。颠倒了词序,并加了三个字,境界就不同了,其妙在于颇有历史的沧桑回音之意。毛泽东既是触景生情,在凭吊古人,同时也丰富着《浪淘沙北戴河》一词的历史内涵。既加深了凭吊的意味,又让人联想到当年曹操的大气魄大手笔。也让人想起毛泽东的诗句“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想起:“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生不过百年”等。真是人如沧海之一粟,渺乎其微。虽是重游古人之故地,追寻古人之踪影,但“物事人非事事休”。全词沉郁苍凉,在空间的展示和时间的转换中透露出对生命的深沉思考,有人称之为“碣石情结”。 在情调上,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曹操的“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大手笔表现出的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很赞赏。作为一文学爱好者,我对毛泽东与曹操诗文的宏伟非凡的气魄很是欣赏。 首先,毛泽东对曹操诗的偏爱体现在:毛泽东对曹操诗的手书题赠与吟诵褒扬。 他常借助手书题赠曹操诗以表对曹诗的喜爱。如他喜欢曹操的《龟岁寿》诗的激昂慷慨,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饱含哲理的审美价值。它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那种雄视古今、睥睨一切的豪情,跃然纸上,令毛泽东十分喜爱。毛泽东还喜欢曹操的《观沧海》等诗的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的气魄。[4]鲁迅和毛泽东对曹操诗的通脱风格都很看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文章。”“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虑,想写便写出来。”对于以上文字,毛泽东读过后均重笔画了着重线,还在天头上画着大圈。可见鲁迅和毛泽东对曹操诗文通脱风格都很看重。 毛泽东连游览魏旧墟时也与同伴们吟诵着曹操的《短歌行》以示凭吊之情。像毛泽东这样把曹操诗挂在嘴边吟诵的,在他人,实不多见。可见,他对曹诗的欣赏有加。同时我们也可见他对曹操诗进行吟诵时有诸多共鸣,能得到诸多启迪与灵感,不单是表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领域里的相通。 其次,毛泽东喜欢曹操诗的现实主义的特质。 毛泽东对曹操诗的现实主义特质的喜爱体现在他喜欢曹操诗歌对现实的关注,并善于用诗歌来反映现实生活,关注人民,反映其精神境界,反映其政治理想。毛泽东和曹操的诗词中都可频频见到他们对现实与战争的描写,都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一段“史诗”。其间,我们可看到毛泽东对曹操诗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风格的认可与借鉴。同时,毛泽东又能在曹操的基础上超越他,可谓是能灵活地汲取历史人物的精神神韵而又恰如其分地展现他的豪放自如的大手笔的一面。 古往今来,凡作家关注现实,自觉不自觉地把反映现实作为文学创作的任务,凡诗文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均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如《诗经》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即“风”(即“民歌”)这一块,它在《诗经》的305首中竟占到了160首。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从曹操诗中可看到《诗经》对曹操的影响,曹操继承并拓展了《诗经》及汉乐府民歌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因此,曹操的诗歌很为后人所欣赏。 在当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曹操等借助其政治上的领导地位,网罗了一批文人,提倡民间乐府诗,以乐府五言诗来表现现实生活,开创了诗歌创作的新风尚,首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时称“建安风骨”。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说话大胆,一扫汉代儒生的文章动辄援引经义的习气。可见曹操在诗歌上能提出有益的和革新的意见等,这对毛泽东的诗文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在实践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升华。 曹操适逢乱世,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为当时具有革新精神的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他目睹了当时的现实,没有无动于衷,而是借助于诗歌来表达他的心声与感慨,通过诗歌表达他对现实的关切,对人民的同情,抒发其政治理想与抱负,以朴实无华的内容去展现战乱社会中的诗史般的《蒿里行》《苦寒行》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人民性,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疾苦,具有“史诗”意味。我认为,曹操的这种写作风格对毛泽东有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追问: 其他名人的评价?
⑤ 历史上的人对曹操的评价
裴松之:魏太祖机变无方,略不世出。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谭其骧:曹操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
钱穆:曹操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
黄仁宇:曹操,不见得比他同时人物如刘备、孙权更为谲诈。而且他有敢说敢做、豪迈磊落、放浪不羁的浪漫色彩。曹操能够出类拔萃,是由于他的不拘小节、眼光远大。然则他虽看清传统道德不能解决当日毛病,但他也不知放弃传统道德亦不见得能拯救当日毛病。
(5)曹操历史事件评价扩展阅读:
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巾起义之后,东汉解体,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
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⑥ 结合历史事件,简要评价曹操
曹操之客观评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曹操是谈三国的时候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 在大家的眼中,十有八九都会认为他是奸雄,狡猾奸诈,谋朝篡位,而最令人发指的是他那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其实这基本上只是曹操的民间形象和文学形象,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是褒刘贬曹的,夸大了刘备及其众将领的人物形象,作为反面衬托的曹操自然而然就成了奸猾之辈。民间的艺术表演又基本取材于《演义》,于是这些人物也就在老百姓的心中以《演义》的形象根深蒂固下来。 在了解上述两种人物形象之外,其实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另一种史实的形象,即历史形象。 刚才那句话句话是曹操在杀了吕伯奢一家之后说的。首先,杀,确实是杀了,但是是误杀,在《三国志》、《三国演义》里面都有记载,所以应该是史实。其次,但两个版本中曹操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演义》中描述的是理直气壮,杀了就是杀了,这是无可救药的奸;但在《三国志》中曹操是叹息着说的,木已成舟,已无法挽回,只能自我安慰,因为他是将,他需要服众,就必须为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何况还得考虑当时的时势...同时,这里也表现出了曹操的坦诚,他是真小人,想象世界上还有多少伪君子... 上述解释并不能完全掩盖曹操奸诈的一面,我也并不想反驳这一点,他是奸雄,我同意。但从客观上来说,曹操并不仅仅是奸雄,而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 曹操有奸诈凶狠的一面,杀许攸,斩边让...可见一斑;但他又有真诚豁达的一面,放魏种,释陈琳...也很能说明问题。 曹操有时是阎王脾气,有时又表现得儿女情长。他的临终遗嘱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他一生好事坏事都干了不少,影响时势甚至历史的事业不少,却都一笔带过,尽是唠唠叨叨了一堆的家务事,分香卖履不说,还记挂着前妻丁夫人,怕无颜去见长子曹昂。苏东坡说:“奸伪一生,死见真性。”。其实是体现了曹操的大气,正所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不再多说,总而言之,从曹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脸,既矛盾,又统一,可以说是: 既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 既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 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 既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大家风范,小人嘴脸 英雄气概,儿女情怀 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⑦ 三国演义中曹操事件及评价
一、煮酒论英雄
简介:
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刘备很高兴,曹操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
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刘备就是这样的人。曹操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玄德兄,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
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
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
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
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
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评价:
曹操能做大事,大智若愚,策划大动作,谨慎缜密,耐力很强。豪爽进取,竞争力强,敢作敢为,有大将之风。
二、望梅止渴
简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就是,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都被干渴的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难办。
于是,曹操就急步登上前面的山头,查看前方的状况,当登上山头的时候,曹操失望了,放眼望去,依然是没有人烟,哪来的水源,不过,一个灵机一动,曹操想到了办法。
他回过头,对正处于干渴中的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起梅子那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向前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有水的地方,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梅子林。
评价:
体现曹操的智慧,相当于画饼充饥,善于利于人的心理,懂得人心之道。
(7)曹操历史事件评价扩展阅读:
曹操简介: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
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
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推行有效政策。
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向好,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如同萧何故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次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善长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赞之“改造文章的祖师”。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⑧ 历史对曹操的评价
中国历史学家何兹全对曹操的评价:
(1)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
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这些都将在谈论经济时再介绍。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较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我们只要翻看一下《三国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统治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都与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倾轧营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为而不受惩罚的官吏和豪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的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于是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与推行法治政策相辅而行的是操力图集权于己,不容许臣下有结党行为。他下令说:“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于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操为了监视群臣,设置“校事”。这件事受到大臣反对,认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对此加以解释说:“要能刺举而办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所谓“贤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们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操对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笼络,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实权;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贱的校事来检查他们的行动。至于这样做有无必要呢?我们可以用日后孙权的话来回答。孙权说:“长文(陈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成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孙权也仿效操设校事一职,可知在当时情况下,设置监视大臣行动的校事,以防汉末和袁绍集团内大臣结党拉派的重演,还是不无道理的。从曹魏政权的内部结构看,世家大臣最多,潜在的危险也较重。曹操为自身及子孙计,设置校事以伺察大臣,虽有些苛刻和搞权术,但不这样,是难以制服他们的。史称:“曹公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操还令诸将家属居邺,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与属下存在着隔阂与矛盾的反映。
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我们说操之统一北方及其相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⑨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
历代评价: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潘安: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
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裴松之:魏太祖机变无方,略不世出。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
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孙吴。
(9)曹操历史事件评价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1、横槊赋诗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大军饮马长江,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称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2、绝妙好辞
曹操曾经途经曹娥碑下,杨修随行。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
命令杨修单独写出他所知道的。杨修写:“黄绢,有色的丝织品,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齑臼,受辛之器,盛纳五辛的器具。
五辛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注:这不是受尽艰辛的器具,而是盛纳五辛的器具。这说的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曹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2、分香卖履
曹操临终前,留下《遗令》说:“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辛苦,让他们住在铜雀台(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二十公里邺城遗址内),好好安置他们,在台正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至午,要向帐中歌舞奏乐。
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给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带子、鞋子卖。”
3、杖杀幸姬
有一个曹操宠爱的姬妾常常陪曹操在白天睡觉,躺在曹操的床上。有一次曹操临睡前对她说:“一会记得把我叫醒”。后姬妾看到曹操睡得很香,就擅自做主没有把他叫醒。等到曹操自己醒来发现错过了时辰,就下令把这个姬妾杖责至死。
⑩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曹操的
1、史书评论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2、古今评说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剑桥中国秦汉史》:“给予汉王朝的致命一击却留给了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贱,是大诗人、大战略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对儒家的礼仪和道德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