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钱穆的《国史大纲》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吗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修订二版)八编46章,共53万字。编写力求通贯,便于读者明了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本书成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的忧患之情跃然纸上。是书于1940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1974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再版本,到1992年已印行18版,1994年出版第二次修订本。1994年6月北京商务印书馆印制修订二版本,后又多次重印。本书亦收入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之《钱宾四先生全集》。
著者钱穆(1895--1990)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原名恩铼,字宾四,后改名穆。家世贫苦,幼时丧父,中学毕业即无力求学,以自学名家。原任中小学教师,1930年后执教于高等学府,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等校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其代表作有:《刘向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等。毕生著书70余种,约1400万字,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
《国史大纲》的《引论》甚为重要,表达了著者的文化观、历史观与方法论。他指出,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两点:第一,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第二,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症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是钱穆撰写此书的主旨。
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任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其基本精神表现在学术思想文化演进上是为和平与大同,协调与融化,这与其他民族是不同的。钱穆痛切警告: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
著者注意把握时代的变迁,如战国学术思想的变动,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动,三国魏晋社会经济的变动等。其中第六章春秋战国“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第八章西汉“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第十章东汉“士族之新地位”,第十八章“魏晋南北朝之门第”(变相的封建势力),第二十至二十一章关于田制、兵制、宗教思想,第二十三至二十四章关于唐代政治机构与社会情态,第三十二章关于北宋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第三十八至四十章关于唐至明代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等,论述都非常深入,很有见识。本书著者能将一个问题延伸一两千年,由一点扩大到全面,系统梳理。如田制,能将两晋占田、北魏均田到唐代的租庸调及两税法,合成一个整体。
著者扬弃了近代史学研究中的传统记诵派、革新宣传派和科学考订派,分析了其利弊得失。著者认为,史学不等于技术,不等于历史知识与历史材料,不能纯为一书本文字之学;史学是“人”的史学,不能做号称“客观”的无“人”的历史研究;史学一定要与当前现实相关,但又不能急于联系现实,不是宣传口号与改革现实之工具。他强调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如果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无所了解,缺乏起码的尊重,此必成为无文化的民族,无历史意识与智慧的民族。他主张努力开掘国家民族内部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生机、动力。如果不深切理解国家民族背后的文化精神,则国家可以消失,民族可以离散。
近代史学诸流派在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研究的结论大体上是:在政治上,秦以来的历史是专制黑暗的历史;在文化上,秦汉以后两千年,文化思想停滞不前,没有进步,或把当前的病态归罪于孔子、老子;在社会经济上,中国秦汉以后的社会经济是落后的。
钱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论的标准上反对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识为依据,主张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个性与特性。他又以整体与动态的方法,把国史看作是一不断变动的历程。他认为,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术思想是发展变化着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政治制度而言,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封建(分封)统一到郡县的统一(这在秦汉完成),由宗室外戚等人组成的政府演变为士人政府(这自西汉中叶以后到东汉完成),由士族门第再度变为科举竞选(这在隋唐两代完成),考试和选举成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的两大骨干。钱穆十分注意中国行政官吏选拔制度、士在文治政府中的地位、政治权力与四民社会的关系。就学术思想而言,秦以后学术,不仅从宗教势力下脱离,也从政治势力下独立,渊源于晚周先秦,递衍至秦汉隋唐,一脉相承,历久不衰。北宋学术的兴起,实际上是先秦以后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新气象。就经济而言,秦汉以后的进步表现为经济地域的逐渐扩大,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政治建设逐渐平等相伴而行,尽管在历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趋势是在和平中向前发展。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运作的背后有一个思想观念存在。在学术思想指导下,秦以后的政治社会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进行。如铨选与考试是《礼运》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举能”宗旨所致。在全国民众中施以一种合理的教育,在这个教育下选拔人才,以服务于国家,有成绩者可以升迁。这正是晚周诸子士人政治思想的体现。秦汉以后的政治大体按照这一方向演进。汉武帝按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专门设立五经博士,博士弟子成为人仕唯一正途。此后,学术地位超然于政治势力之外,也常尽其指导政治的责任。三国两晋时期统一的政府灭亡,然而东晋南北朝政府规模以及立国的理论仍然延续两汉。隋唐统一政府的建立,其精神渊源则是孔子、董仲舒一脉相承的文治思想。隋唐统一无异证明,中国历史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长期战乱,其背后尚有一种精神力量使中国再度走上光明之路。钱穆所讲的这种精神力量是以儒家为主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才是民族文化推进的原动力,即“生力”。
钱穆也分析了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病态”。如中唐以后的社会是一个平铺散漫的社会,政治仍为一种和平大一统的政治。王室高高在上,社会与政府相隔太远,容易招致王室与政府的骄纵与专擅。又如社会无豪强巨富,虽日趋于平等,然而贫无赈,弱无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赖于政府,而民间又苦于不能自振。再如政府与民间沟通在于科举,科举为官后出现腐败等。这都是中唐以后的病态。宋儒讲学主要是针对这种种病态而发。然而宋以后不能自救,中国政治进一步遭到损害。明代废除宰相,尊君权,以及清朝统治,皆背离了传统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中的病态。
挽救这些病态则需要一种“更生”。这种更生是国家民族内部自身一种新生命力的发舒与成长。钱穆认为,我民族数百世血液浇灌、精肉培壅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充满了生机,不仅能挽救自身病态,而且能回应西方文化挑战,争取光辉的前途。
最后我们不能不指出,由于特殊的抗战背景,本书在布局上详于汉唐而略于辽金元清、详于中原而略于周边兄弟民族,在取材上详于制度而略于人事、详于文化而略于战争,在词句上不用太平天国而用“洪杨之乱”。体察著者的初衷,大约他内在的情结是:如果治乱不分,内外不辨,侵略中国的日本岂不是可以根据辽金元清的故事,名正言顺地拥有与统治我广土众民吗?①尽管我们能理解著者的苦心,然而今天读这部书,我们不能不跳出汉族中心主义、华夏中心主义和正统史观的立场,肯定周边兄弟民族人主中原,与汉民族一道治理国家,给中国历史文化注入了活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钱穆的这部通史著作与他有关部门史(如政治史、学术史、文化史)及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的研究相得益彰,与他有关史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历史研究方法的探讨,亦相互发明。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钱穆所提倡的史心与史识、智慧与功力之互动。阅读本书,请配读著者的另一部著作《中国文化史导论》,其修订本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印本。(郭齐勇)
①参见何佑森:《钱宾四先生的学术》,见《中国哲学思想论集》,69页,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129
马宝珠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04月第1版.
Ⅱ 历史学学科门类是什么
0601 历史学类
060101 历史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 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
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
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博物馆学、世界历史
历史学(师范类)
培养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者。
毕业生具有同上列相近的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同上。
开设院校:
重庆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藏大学
西藏民族学院
西北大学
汉中师范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雁北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渤海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温州师范学院
宁波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漳州师范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
南昌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烟台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汕头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暨南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延安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青岛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吉首大学
唐山师范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佳木斯大学 哈尔滨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井冈山师范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曲靖师范学
院 天水师范学院 石河子大学 喀什师范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台州学院 闽江学院 泰山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咸宁学院
荆州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等。
060102 世界历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世界历史的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学术研究、
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历史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史学理论、外国语、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世界通史、中国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学概论、西方史学史、中
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专业外语、中外历史文献及史学名著选读、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包括中、日、印、英、法、德、俄、美,亚太、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及其断代史) 、专题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等)、 文化人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国际政治、历史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兰州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等。
060103 考古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
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
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安排3个~5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开设院校:
西北大学
山西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060104 博物馆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
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
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一般安排1个~2个月。
主要专业实验:文物保护、修复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考古学、艺术设计
开设院校:
河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等。
060105 民族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
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
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基本的民族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
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社会学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山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等。
Ⅲ 世界历史学的主要课程
世界通来史、中国通史源、世界文明史、史学概论、西方史学史、中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专业外语、中外历史文献及史学名著选读、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包括中、日、印、英、法、德、俄、美,亚太、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及其断代史)、专题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等)、文化人类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Ⅳ 清华老师李春平的西方哲学史给分怎样
:《西方哲学史》(本科生选修课),《老子》与《庄子》(本科生选修课),《西方内思想史研究》容(研究生课),《史学理论研究》(研究生课)。参加编写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现当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发表论文多篇。
Ⅳ 历史著作
二十五史:《
史记
》(汉·司马迁)
《
汉书
》(汉·班固)
《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
三国志
》(晋·陈寿)
《
晋书
》(唐·房玄龄等)
《
宋书
》(南朝梁·沈约)
《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
梁书
》(唐·姚思廉)
《
陈书
》(唐·姚思廉)
《
魏书
》(北齐·魏收)
《
北齐书
》(唐·李百药)
《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
隋书
》(唐·魏征等)
《
南史
》(唐·李延寿)
《
北史
》(唐·李延寿)
《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
宋史
》(元·脱脱等)
《
辽史
》(元·脱脱等)
《
金史
》(元·脱脱等)
《
元史
》(明·宋濂等)
《
明史
》(清·张廷玉等)
《
新元史
》(清末民初·柯劭忞)
四书五经,清有“六经皆史”之说:《
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
》《
春秋
》
当然,除了“二十五史”纪传体正史之外,还有其他的:
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长编
》等;
实录体
史书:《
清实录
》《
明实录
》等;
纪事本末体
史书:《
通鉴纪事本末
》《
宋史纪事本末
》《
明史纪事本末
》《
圣武记
》等;
典志体史书:“十通”《
通典
》《
通志
》《
文献通考
》《
续通典
》《
续通志
》《
续文献通考
》《
清通典
》《
清通志
》《
清文献通考
》《
清朝续文献通考
》等;
会要体史书(当然也可归为典志体):《
唐会要
》《
宋会要辑稿
》《
元典章
》等;
史评史考类史书:《
史通
》《
文史通义
》《
宋论
》《
读通鉴论
》《
日知录
》“清三史”《
廿二史考异
》《
廿二史札记
》《
十七史商榷
》等;
学术史类史书:《
明儒学案
》《
宋元学案
》《
清儒学案
》等;
方志地理类史书:《
山海经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元和郡县图志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珈蓝记
》等;
笔记文集类史书:《
世说新语
》《
梦溪笔谈
》《
南村辍耕录
》《
潜研堂文集
》等;
类书目录类史书:《
太平御览
》《
册府元龟
》《
永乐大典
》《
古今图书集成
》《
郡斋读书志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等都可以看……
放心这些就够了,一辈子都看不完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
PS:如《
红楼梦
》《
西游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隋唐演义
》《
清史演义
》等小说不是史书,但可以作为兴趣参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