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给我提供一些简单到不行,超级小白的那种历史小知识问答的题目啦,谢谢各位~~着急着急!!!
1.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
答案:万历帝(朱翊钧)
2.
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版么时候?
答案:唐朝权末年
3.
唐德宗死后
,
李诵提拔王坯
,
王叔文主持朝政
,
实行一系列的改革
,
这场改革称作什么?
答案
:
永贞革新
4.
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
答案
:
《战国策》
5.
明朝几个皇帝的以南京为都?
答案
:
三个
2. 有历史知识问答吗
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
答案:万历帝(朱翊钧)
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唐朝末年
3.唐德宗死后,李诵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场改革称作什么?
答案:永贞革新
4.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
答案:《战国策》
5.明朝几个皇帝的以南京为都?
答案:三个
6.红巾军徐寿辉被谁杀死?
答案:陈友谅
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于哪首词?
答案:《望海潮》
8.禹建立夏朝后姓什么?
答案:姓姒
9.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谁被逼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答案:黎元洪
10.“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
答案:皇太极(清太宗)
11.1947—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哪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辽沈、平津、淮海
12.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
答案:陆秀夫
13.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
答案:共和
14.魏忠贤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
答案:天启(明熹宗——朱由校)
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甘露之变?
答案:唐文宗
16.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
答案:马嵬驿
17.明宫三大案是指哪三案?
答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
18.汉宣帝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
答案:霍光
19.项羽破釜沉舟杀了谁?
答案:苏角
20.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
答案:靖康之变
21.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
答案:土藩
22.安禄山死在谁的手里?
答案:李猪儿
23.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使谁投降?
答案:吴元济
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答案: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
25.在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谁,后来他被
答案:张自忠
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
答案:周穆王
27.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
答案:刘彘
28.“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
答案:王导
29.《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哪四部?故名四库。
答案:经、史、子、集
30.韩林儿在谁的拥立下,带领红巾军与元军抗衡?
答案:刘福通
31.《左传》纪元从鲁国哪位国君开始?
答案:鲁隐公
3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说的?
答案:李清照(易安居士)
33.是谁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答案:段祺瑞
34.三国时期马谡曾在街亭一战败给哪位魏国大将?
答案:张郃
35.李后主(李煜)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封他的爵位叫什么?
答案:违命侯
36.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什么思想?
答案:儒家思想
3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是做什么用的?
答案:参与机要政务(没决策权)
38.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称为?
答案: 唐三彩
39.“戊戌变法”持续了几天?
答案:103
40.“大历十才子”分别是:李端、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峒)、耿湋、夏侯审,还有谁?
答案:卢纶
4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初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把都城有迁到那里?
答案:北京
4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
答案:魏源
4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怎样?
答案:平民化
44.清顺治帝能坐上皇位主要是得到谁的支持?
答案:多尔衮
45.扁鹊本名叫什么?
答案:秦越人
46.魏文侯叫谁收服中山?
答案:乐羊
47.唐宪宗因为登位之初,事物繁杂,就任命谁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即代理节度使)?
答案:刘辟
48.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了什么?
答案:“独尊儒术”
49.周桓王曾被郑国哪位大将射中肩膀?
答案:祝聃
50.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那座山的洞穴里? 答案:龙骨山
51.古代流传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种乐器演奏?
答案:琵琶
5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个朝代?
答案:清朝
53.“铜权”是古代常见的金属器物,后来被俗称为什么?
答案:秤砣
54.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谁?
答案:李冰
55.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曾几次去讨伐高丽?
答案:三次
56.“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什么?
答案:辛亥革命
57.古诗“风、雅、颂”中的“风”是指什么?
答案:《国风》
58.汉成帝下诏罢将军官,以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标志着什么制的开始实行?
答案:三公
59.《南京条约》什么时候签定的?(年月日)
答案:1842. 8 .29
60.《吕氏春秋》认为君道应该怎么样?
答案:无为和贵因
61.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什么?
答案: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62.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他设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什么?
答案:杯酒释兵权
63.杨玉环原先的丈夫寿王李瑁是唐玄宗哪个妃子的儿子?
答案:武惠妃
64.中俄的哪个条约规定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
答案:中俄《北京条约》
65.“戊戌变法”又称什么?
答案:百日维新
66.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什么制?
答案:共和制
67.东汉明帝的母亲叫什么?
答案:阴丽华
68.苏秦和张仪一个搞合纵,一个搞连横,他们彼此之间首先行成了什么?
答案:攻守同盟
69.明朝正德年间,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的皇室是谁?
答案:宁王(朱宸濠)
70.李世民继位后,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隐”,贞观十六年五月,又追赠为什么?
答案:隐太子
71.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答案:钦宗(赵桓)
72.“ 三孔”是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哪三个的简称?
答案:孔庙、孔府、孔林
73.唐代共传有几个皇帝(不含武则天)?
答案:二十
74.英国侵占香港后的第一任港督是谁?
答案:璞鼎查(Henry Pottinger)
75.谁对刘邦说:“儒生无法建立战功,但可以治理天下。”
答案:叔孙通
76.石敬瑭当了皇帝之后,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谁?
答案:契丹(回答“辽国”也算对)
77.忽必烈下令让宋朝的哪位皇帝到西藏出家?
答案:宋恭帝,又称“宋少帝”(赵显)
78.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关系?
答案:人与人的关系
79.公元1681年,郑经(郑成功的儿子)死后,他的长子即位,后来被谁所杀?
答案:冯锡范
80.秦灭六国后,赢政称“皇帝”,其皇帝的意思是?
答案:“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81.颛顼是黄帝的什么人?
答案:孙子
82.谁结束了唐朝?
答案:朱全忠(朱晃,朱温)
83.宋明帝刘彧被前废帝刘子业戏称为什么王?
答案:猪王
84.“桃源何处寻渔父,博浪翻教刺子房”是关于民国哪位名人的挽联?
答案:宋教仁
85.谁在面对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南进20万兵团镇守睢阳城达半年之久,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江淮及江汉的保全对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答案:张巡
86.唐中晚期三大名将分别是谁?
答案:李晟、马燧、浑瑊
87.石敬瑭借助辽的势力灭后唐时,后唐的皇帝是谁?
答案:李从珂(唐末帝)
88.台儿庄战役中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原来在中原大战时属于哪个派系?
答案: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
89.民国时期有名的倒戈将军是谁?
答案:石友三
90.反对王莽的赤眉军领袖是谁?
答案:樊崇
91.是谁篡夺了南朝宋政权?
答案:箫道成
92.凌烟阁24功臣,谁居首位?
答案:长孙无忌
93.“遗臭万年儿皇帝”指的是谁?
答案:石敬瑭
94.北洋三杰被比喻为三种动物,问是哪三种动物?
答案:龙、虎、狗
95.清朝的庄妃姓什么?
答案:博尔济吉特氏
96.东汉时期,名士范滂入狱,其母说:“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其中李杜分别指谁?
答案:李膺和杜密
97.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皇后被前夫五废五立,后来另嫁于他人,她是谁?
答案:羊献容
98.中国历史上的圣人中,“茶圣”是谁?
答案:陆羽
99.南北朝时谁下令对胡人进行屠杀?
答案:冉闵
100.唐太宗派谁主编《隋书》?
答案:魏征
3. 清朝历史问答题(30道)
第1题
清朝一共有几个皇帝?
答案:清朝有十二帝,但有十三朝。
原因是皇太极一个皇帝先后用了“天聪、崇德”两个年号。古代皇帝用了一个年号即称为一朝。所以清朝有十二帝,但有十三朝!
第2题
清朝康熙时的三藩指的是哪三藩?
A 吴三桂 耿精忠 王锡阐
B 尚可喜 鳌拜 施琅
C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答案:C
第3题
清朝的文官一品补子是什么图案?
A 锦鸡
B 孔雀
C 云雁
D 鹭鸶
E 仙鹤
答案:E
第4题
清朝康熙的南洪北孔指的是哪两个人?
A 陈梦蕾 蒋延锡
B 曾静 吕毅
C 洪异 孔尚任
答案:C
第5题
清朝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襄阳暴动的首领是谁
A 王聪儿
B 李文成
C 怡良
答案:A
第6题
道光时期的《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
A 孙士毅
B 魏源
C 王永旋
答案:B
第7题
《 ?》的作者是洪仁轩
A 资政新篇
B 桃花扇
C 长生殿
答案:A
第8题
满洲八旗有哪四种颜色?
答案:黄 白 红蓝
第9题
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毅然变法,史称“百日维新”。
A 光绪
B 道光
C 同治
D 宣统
答案:A
第10题
简述 同治帝 光绪帝 宣统帝的关系
答案: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 宣统是光绪的侄子
第11题
清朝政府都有哪些部门?
答案: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第12题
清初哪位大臣历事三朝,并被赐号“巴克什”?
答案:清初被授予“巴克什”称号的大臣有好几位,但是历经了三朝的只有希福一人。
希福:赫舍里氏,满州镶黄旗人。太祖时随其兄硕色来归。因通晓满、汉、蒙古文字,被赐号“巴克什”。希福很有才华,受到清太祖、太宗、世祖三代皇帝的重用,官至大学士、太保。顺治九年十一月卒。
第13题
清朝禁教政策是从哪位皇帝开始的?康熙还是雍正?
答案:康熙四十六年时,康熙颁布了“禁教令”
第14题
乾隆皇帝共()次西巡五台山。
答案:乾隆皇帝共(6)次西巡五台山。
15
八家铁帽子王指?
答案:(1)礼烈亲王代善 (2)睿忠亲王多尔衮 (3)豫通亲王多铎
(4)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5)肃武亲王豪格 (6)承泽裕亲王硕塞
(7)克勤郡王岳托 (8)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
16
雍正八年间,()担任浙江总督。
答案:李卫
17
清朝自康熙开始,传位是否都以密诏形式?
答案:清朝立嗣经历了:贵族公推制(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遗命立储制(康熙,),秘密立储制(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懿旨立储制(同治,光绪,宣统).
18
康熙朝时曾发生了( )起文字狱的案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一案,发生于( )时期;以及1971年发生的( );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提诗:“( )”
答案:十多,《明史》,康熙初年尚未亲政时期,1971年哪里还有文字狱?是不是1711年的《南山集》案?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19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四部,分别为( )( )( )( )
答案:哈达、辉发、乌拉、叶赫
20
皇太极获得传国玉玺是在天聪()年。
答案:十
21
皇帝的生日称()节;皇后的生日称()节
答案 万寿节,千秋节,
22
同治皇帝于( )岁,大婚,皇后为( )氏。
答案 同治皇帝于(16 )岁,大婚,皇后为(阿鲁特 )氏。
23
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分别是(),()。
答案 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分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24
自封“十全老人”的是()皇帝。
答案 乾隆
25
除掉和绅的是()皇帝。
答案:清仁宗睿皇帝嘉庆(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26
末代帝王是()皇帝。
答案:清宣统溥仪皇帝
27
清朝唯一一位以嫡皇子身份继位的是()皇帝。
答案:清朝唯一一位以嫡皇子身份继位的是清宣宗道光
28
写出“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的词人是()皇帝年间,()的儿子,叫()。
答案 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29
光绪皇帝的死因是什么?
答案 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30
乾隆朝的清漪园什么时候改名成颐和园了的?
答案:1750年,清皇帝乾隆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建成了“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五百万余两白银和其他款项重建,改名“颐和园”。
4. 历史 问答
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于水面! 指南针 谈到指南针,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 但是实际上故事中所提到的指南器具并非指南针,当然黄帝更非指南针的发明者。传说中的指南器具是指南车,并非指南针。 指南车是利用齿轮让木车上的木人手指永远指向南方,完全和磁性无关,而指南针却得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作,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指南针的起源 谈到指南针的起源就得上推至战国时代,当时有一种称为「司南」的指南器具,那就是指南针的雏形。 在战国时代,采玉的工人四处去采玉时,往往需要带著「司南」以帮忙指引方向。至於「司南」究竟形状、使用方法为何,依据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的叙述,它应该是以一块天然的磁石仔细雕琢成勺子的形状,南极位在勺子的长柄,在雕琢过程中还需使勺子的重心位在底部中心,再加上由「四维」(即乾、坤、巽、艮)、「八干」(即今之天干)、「十二支」(即今之地支)组成二十四向而雕刻其上的底盘。 其使用方法,则是先把底盘放正,再把「司南」放上让其旋转,一旦「司南」停止,长柄所指之处就是南方。 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在水面就能辨别南北。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更记载往后对於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及世上最早发现磁偏角、人工磁化制作指南针这三件关於指南针的相关记载,除了记录下当时发展,沈括更把制作方法加以比较出优劣,成为了解当时指南针发明的最佳参考资料。 指南针的发展 一般谈到指南针的发展,就让人立刻联想到「罗盘」。 所谓的「罗盘」指得是磁针和方位盘的相结合,它又称为「罗经盘」,我国在南宋时代就出现了,当时称为「地螺」。 「罗盘」依照磁针在方位盘的放置方法而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种,两者分述如下: 水针 出现年代:宋代 制作方式:磁针用水浮法放在方位盘上 史书证明:1、徐竞所著之《宣和奉使高丽田经》 2、《事林广记》中所称之指南鱼 旱针 出现年代:宋末元初 制作方式:不用水浮法者即是 史书证明:1、於《事林广记》中所称之指南龟│ 外传与影响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之际,传到阿拉伯,然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演变出旱罗盘,再於明代时经日本传回我国。 指南针对西方最大的影响莫过於西方开始海外大探险。 结合当时国家有计画的海外探险,以及天文、地理、造船、航海技术的配合,再加上罗盘的使用,因而造成西方一连串的海外探险。 在各国相竞的向外发展下,新航线、新大陆逐一被发现,让欧洲人在短时间内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与民族,进而促使欧洲人以客观的观察和比较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民族与文化,是为指南针的另外更深远的影响
5. 明朝历史知识问答
1 朱元璋定祖训,规定自己的后代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偏旁必须是以五行为首,那么从他的孙子那代算起,这个五行偏旁是什么样的顺序轮回的? 火土金水木
2 郑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么时期?当时哪位皇帝执政? 永乐时期/成祖朱棣
3 于谦被哪位皇帝所杀? 明英宗朱祁镇
4 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位后宫的皇帝是谁? 明孝宗朱佑樘
5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宦官(至少三位)。 王振、刘瑾、魏忠贤
6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首辅(至少三位)。 解缙、杨士奇、张居正
7 明成祖朱棣总共几次亲征蒙古? 五次
8 请列举明朝历史上的盛世(至少三次)。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 万历中兴
9 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哪位皇帝自缢身亡?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10 明朝的都城是在北京,但是明朝还有一座陪都,请问明朝的陪都是哪座城市? 南京
11 1619年明朝与女真展开了一场大战,这次战争的名称叫什么? 萨尔浒大战
12 明朝实行三种征兵制度,是哪三种? 世兵制、募兵制、征兵制
13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共分几级?从级别大小顺序来回答。 共分五级/镇、卫、所、堡、路
14 明朝历史上使用年号最长的是哪个年号?使用了多少年? 万历/48年
15 明朝经济在万历前期是不是达到了最顶峰? 是
16 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是谁? 明武宗朱厚燳
17 明朝皇位继承的制度是什么?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无子嗣,兄终弟继
18 明朝存在的时间现在有争论,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灭亡,持这种说法的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第二种说法是明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之后明朝灭亡,而持这种说法的又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 277年(1368——1644)/316年(1368——1683)
19 崇祯皇帝当初封吴三桂什么称号? 平西伯
20 朱元璋建国后,派了两名大将北上灭元,这两名大将分别叫什么名字? 常遇春、徐达
21 请列举明朝的武将(至少十位)。 徐达、常遇春、秦良玉、戚继光、吴三桂、李成梁、刘綎、郑成功、满桂、赵率教、毛文龙
22 广宁之战后,明朝哪两位官员退保山海关,导致辽西全部沦陷? 王化贞、熊廷弼
23 李定国在清军侵入中原后与南明合作,誓死抗清,请问李定国原隶属于谁的部下? 张献忠
24 标志着明朝在关外的统治权全部丧失的一战是哪场战争? 松锦大战
25 请按在位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答出明朝皇帝的在位时间、年号以及皇帝的名字。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 48年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45年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31年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 23年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 22年
明英宗正统/天顺帝朱祁镇 22年(两次登基)
明孝宗弘治帝朱佑樘 18年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17年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燳 16年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 10年
明景帝景泰帝朱祁钰 8年
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 7年
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 6年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 4年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10个月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1个月
6. 一些明朝的问题
交过战
[1]明朝建国的第224年,明军开始抗日援朝的战争,在朝明军以少胜多,充分发挥了中国在火炮上的长处,大败日本丰臣秀吉的20万战国精英。并且在战争结素后,在北京紫禁城下公斩日本战犯。威震日本,大振国威。
[3]明朝建国的第265年,大明海军在料罗湾海战中取得大捷。大破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海军之一荷兰海军。
[8],明朝建国的第294年,孤臣郑成功带领军队收复被荷兰侵占的台湾,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成为整个17世纪全世界的英雄,应为他是第一个彻底赶走西方侵略者的人。
3、首次碰撞
根据《明史;列传之二百十三》记载:“和兰,又名红毛番。……(万历)二十九年驾大舰,携巨炮,直薄吕宋。吕宋人力拒之,则转薄香山澳。”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荷兰人首先试图攻击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再无法战胜的情况下又转攻葡萄牙人盘踞的澳门。而根据澳门的本地记载,这次行动也无功而返。
这里澄清一件事情,澳门整个明代都属于中国的领土,只是由葡萄牙人居住而已。葡萄牙人要向明朝政府缴纳土地税,并且死刑一类的重刑须经中国广东地方政府认可方能执行。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这次武装试探的首领是范;涅克(jacob van Neck),他是荷兰第二次东方舰队令官。1604年,第二次东方舰队副司令官韦麻朗(wybrand van warwijck),根据西方记载,他是一个Admiral,即“舰队司令”或“海军上将”。他于此年夏率两艘大型战舰来到中国海面,企图先占澳门,再占澎湖,途中遇到大风,漂流到澎湖岛。当时岛上本驻有防倭寇的“汛兵”,由于倭寇多在冬春季来犯,当时正值夏季,驻军已撤回大陆,所以荷兰人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澎湖,并升起了东印度联合公司的旗帜,自说自话地宣布此地为“荷兰据点”。
韦麻朗驻扎妥当后,让一名中国商人去大陆同福建地方官员洽谈通商事宜。在当时,中国人私自与“外番”通商乃是大罪,因此,该商人一上岸即被逮捕,明朝地方官同时要求荷兰人先退出澎湖――这里是中国领土。
也许是荷兰人把中国当成了东南亚土著,这个要求他们退出澎湖的讯息韦麻朗只当耳边风,他一方面派人向明朝驻福建的税吏宦官高(上面宝盖,下面一个采字)行贿,一面写信威胁地方官,声称如果不同意贸易,即派军舰沿福建沿海进攻。结果,他们的这种做法引来的是明朝的50艘海军战舰。
舰队指挥官名叫沈有容,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明朝政府派出这样一位将军率舰队来谈判,这是荷兰人万万想不到的。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沈有容向荷兰人通报了明朝的商业政策并要求荷兰人立即离开中国领土。虽然韦麻朗本人尚能保持风度,但其身边的人却恼羞成怒地拔剑示威。面对荷兰人开战的威胁,沈有容回答道:“中国甚惯杀贼,尔等既说为商,故尔代客,尔何言战斗?想是原怀作反之意,尔来睹天朝兵威耶!汝等不曾听过?我破倭海上,海水尽赤,吾不忍汝等步倭之后尘。”
荷兰人是精明的商人,虽然他们宣称开战,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两艘战舰已经被五十艘明朝的战船团团包围,对方的指挥官又是一位底气十足的将领时,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撤退。欧洲海上霸王同明朝的首次武装较量就这样以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此次事件为澎湖留下了一块称为“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朗等碑”,这块石碑到2004年刚好四百岁,是公认的“全台第一古碑”。
4、再次交锋
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1606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击败西葡联合舰队,荷兰船舶总吨位已经相当于英、法、西、葡四国之和。1619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总部迁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若干年内,荷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建成了每一个欧洲人梦寐以求的东方殖民帝国。
1622年,荷兰人卷土重来,巴达维亚总督库恩(Jan Coen)派遣雷耶斯佐恩率领16艘战舰(内有4艘英国船,打开中国大门这件事情,两国利益是一致的),1024名士兵,准备进攻澳门。下达的指令中有这样的话:“为了取得对华贸易,我们有必要借上帝的帮助占领澳门,或者在最合适的地方,如广州或漳州建立一个堡垒,在那里保持一个驻地,以便在中国沿海保持一支充足的舰队。在西方霸权者的眼里,这些中国海港都是他们任意建立军事地点的地方(和清末殖民者的计划并无不同)。
但荷兰人低估了澳门的抵抗能力,结果一场战斗过后,登陆的800名荷兰士兵有136人阵亡,126人受伤,40多人被俘。被击退的荷兰人开始执行第二方案:“在最合适的地方,如广州或漳州建立一个堡垒”。最后他们选择了18年前的澎湖,1622年7月11日,雷耶斯佐恩率舰队以士兵900人登陆澎湖。(这时正好明军汛兵又撤回大陆的空白期)
库恩总督认可了这一行动,他特别要求雷耶斯佐恩攻击附近所有的中国船只,把俘获的水手送到巴达维亚做为劳力使用。他确信“对中国人无理可讲,唯有诉诸武力”。在这种命令下,荷兰军舰到处袭击中国和平居民和民用船只,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抢劫了600条中国船只,掳掠了1500多名壮丁为奴隶(奴隶贸易是大航海时代欧洲人的一项普遍贸易,也是东印度公司在亚非开展的业务之一,明朝之所以不愿意和西洋人通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些西洋人初到中国时普遍都有掳掠人口的劣迹,这无异超出了中国儒教文化圈对通商的定义。国内的很多“学者”在谈到明代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时多谈儒教的思想禁锢而很少谈到原始积累时代西方“自由贸易”到底是个什么具体形态。) 8月起,荷兰殖民者开始强迫抓来的华人奴隶在澎湖兴建红木埕要塞,后来又在白砂、八罩附近兴建类似的堡垒。这些堡垒多为每边56米的方型城堡,每堡安置火炮29门。红木埕要塞历时三个月完工,1500名华人奴隶在这三个月中累死饿死了1300名,幸存的270名被送往巴达维亚做为给库恩总督的私人礼物,其中最终抵达的只有137名,其余均死于途中。
(有朋友可能问当时的明朝军队干什么去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按照明朝的军制,每支部队驻防一定的地区,没有上谕不能跨区机动。而荷兰人的实力单凭单个地方的小股驻军是无法在进攻战役将其击败的,这也意昧着要动员一支足以击败荷兰人的野战部队必须得到远在北京的皇帝的批准。而1622年正是明军广宁大败,袁崇焕单剑出关的那一年,在努尔哈赤几乎兵临山海关的情况下,明朝皇帝根本没有可能去料理福建沿海西洋海盗的事情。但即使如此,在荷兰人对中国沿海的骚扰中,凡是有中国驻军的地方,荷兰人都没讨得了好去。)
澎湖要塞完工后,从巴达维亚又派去了一批援军,荷兰人总兵力已经达到12-15艘战舰和1200名以上的士兵,这样规模的部队在欧洲殖民史上已经不算小了。更重要的是,荷兰人根本不相信各种游记中提到的有关中国军队的数字,他们不自量力的提出:“非经荷兰人允许,中国船只不得随地到各处贸易”,也就是说他们要垄断中国对外贸易。
在中国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荒唐的照会。荷兰人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非常积极地贯彻以战逼商的政策,频频进犯中国沿海,临近的厦门自然首当其冲,而明军也给了他们与倭寇同等的外事待遇――厦门驻军在赵一鸣的指挥下多次击退荷兰人侵扰,一次就俘斩数十人。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荷兰人的暴行。为了尽快增加荷属东印度的高素质劳工人口,对中国劳动力情有独钟的库恩总督一再下令,“尽可能的掠夺中国的男、女、儿童,充实巴城、安汉和万丹,荷兰舰队忠实地执行了这一切,这最终激怒了明朝。
1623年8月,主战派官员南居益出任福建巡抚,11月,以计焚毁荷兰战舰一艘,生擒52人,斩杀8人。次年正月,40艘战舰运载着两千明军几乎在一夜间出现在澎湖要塞前,并在荷兰人的炮火下抢滩登陆,发动了猛烈进攻。荷兰人毕竟是一支惯战之师,他们收缩至风柜城,此地三面临海,只有一面*陆。荷兰军队在陆路挖深壕为障,以战舰控制海上,凭借舰炮和岸炮的交叉火力,成功地阻止了明军的进攻。
见攻坚不下,明军也在澎湖筑石城,双方对峙,相互攻击。南居益亲至澎湖督师,指挥各处明军集结,最终在这个弹丸之地竟集结了超过一万名的明军和150-200条战船。明军水师在澎湖港内遍设火船,攻击荷兰战舰,陆军在马公妈祖庙内架炮隔海轰击风柜城。另外,明军以无数长宽五尺下铺圆木的巨型堡篮填碎石排列为阵,白天做为掩体休息或发炮,晚上则推着它们前进。荷军火炮对此无能为力。同时南居益给新任荷军总司令发信,扬言再不走就用砂石填平澎湖湾。
荷兰人号称纵横七海,但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猛烈的攻击,最终终于支撑不住,被迫在明军监视下拆除经营两年的澎湖要塞,灰溜溜的“扬帆去”。明史载,在达成协议后,荷兰副将高文律等十二人拒绝服从命令,“据高楼自守”,最后被全部捕获,和其他荷军战俘一起“献俘于朝”,以他们的耻辱为第二次明荷间的交手画上了句号。
澎湖之战后不久,库恩总督被召回述职,在述职会上,他主张以武力和恐怖打开中国的通商大门,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评价是“虽高瞻远瞩,但不切实际,”这以后,他再也没回到巴达维亚总督的宝座上。
荷兰人打开中国大门的热情一点也不比二百年后的英国人低,被从澎湖击退的荷兰舰队并没有返回巴达维亚,而是直接去了台湾。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他们可以在中国官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占领澎湖,那么,对于更加山高皇帝远的台湾,荷兰人轻易得手也就不以为怪了。
荷兰人登陆的地方在今天台南的安平,当时称为大员,大员西侧有几个成串的小岛,从一到七分别叫做七鲲身,相距各里许,之间的水很浅,水位低时可与台湾陆路相连。一鲲身面积较大,荷兰人就在这里筑垒,建立了热兰遮城。后来,由于这里与台湾本岛交通不便,荷兰人宋克又用十五匹粗麻布,换取了本岛一块地方,建立了普罗文查城,中国人称为赤坎城。
热兰遮城并不是一座“城”,荷兰语它是一个“kasteel”,即“城堡、要塞”的意思。它在本质上是一座欧洲式的城堡而非中国城市,这也可以理解中国军队后来为什么没一举攻下这座“城”。
热兰遮城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即核心城堡于1624年动工,1632年竣工,外城则于1641年全部完成。总共耗费了18年。据历史文献记载,内城为方形,坐北朝南,共三层建筑,墙高约30英尺,厚4英尺,顶楼四角建有突出60码的棱堡,壁厚6英尺,附建有了望塔。城基广方276丈6尺,顶层和二层均有胸墙,顶层设重炮位15座,南北各挖有通海的深井,以防火攻。二层各边有中圆堡,亦可置炮位。北侧有小门及砖梯,可下至地下室及弹药库。外城较低,搭接于内城西北角,壁厚3尺8寸4分,胸墙高4尺,西北角及西南角亦有棱堡突出。根据近年实测,内城轮廓约为115×115米,外城为165×77米,内城砖厚1寸2分,外城1寸5分,均以糖水糯米汁捣蛎灰及砂制成三合土制作而成,非常坚固,这里也成为荷兰人在台湾的总督驻地和军事中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兰遮城堡东面的沙滩上,一些当地平民慢慢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集市,这才是真正的“热兰遮城”,中文译名是“热兰遮镇”。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战役时此地首先被郑军攻占,以后漫长的围城战所攻击的,就是“kasteel zeelandia”。
普罗文查城坐落在台湾本岛上,与热兰遮城隔台江相望,它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联系内地,军事上的规模不如热兰遮。此城实际上是由一座大台和西南角两座小台组成,大台上有一座荷兰式三层楼建筑,四隅建有宝塔式了望亭。城的入口设于西面中央,东西南北各设有炮座。据史料记载全楼周长45丈3尺(实测141.5米),楼高三丈六尺有奇,城内也有地窖和水井,外壁厚180公分。普罗文查城前方即为码头。
通过这两座城,荷兰人开始在今后若干年内陆续向台湾内陆渗透。然而此时荷兰人在台湾最大的敌人却并不是当地土著高山人,也不是汉人,而是为数只有几百的西班牙人(在很多时候,一个拥有野心的侏儒比一个温文尔雅的大汉更有威胁)。在荷兰人对台湾开始经营时,盘踞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也对此做出了反应。1626年,即荷兰人侵入台湾的第三年,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派遣了十四条船和300人的陆战队在台湾北部的基隆地带登陆,他们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堡垒圣萨尔瓦并以此为据点在两年内控制了淡水地区。
1642年,菲律宾爆发民族起义,驻台西班牙军队大部被调回,这就给盘踞在南部的荷兰人一个机会。这年8月,热兰遮城派出了北伐军,包括陆军士兵1100人,四艘大中型战舰和九艘小型战舰,此时西班牙全部守军只有180人。在这种情况下,当荷兰人兵临城下的时候,西班牙人选择了体面的投降。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曾试图“收复”北台湾殖民地,然而很快巴达维亚的荷兰舰队出现在马尼拉本港外,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这个计划当然无从提起了。就这样,自1642年起,台湾事实上被荷兰人独占了,直到郑成功大军到来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荷兰人在这里逐渐完善了统治机构,台湾成了荷兰人的“东北亚明珠”。
荷兰人窃据台湾后,利用台湾岛有利的地理位置,通过垄断贸易、苛捐杂税和武装抢劫等当时欧洲人流行的“商业方法”,很快获取了巨额的利润。据统计,在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众多商馆中,台湾商馆上交的利润位居第二。
(在他们“生意”最好的几年,每年平均从台湾获取40万荷兰盾的纯利润,荷兰盾是金币,50盾含一盎司黄金,40万荷兰盾仅从贵金属角度讲就包含八千盎司黄金约248.8公斤的纯金。从购买力来说,当时192荷兰盾能买2吨黄油。)
仅仅是同中国做生意的若干个国家中的一员就获得了如此多的收益,那么如果能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岂不是更能发财?连年高额利润冲昏了荷兰人的头脑,他们再次决定以武力为要挟,要求中国人把所有的对外贸易全部交给荷兰人垄断。于是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每当西方殖民者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试图独占中国的对外贸易,这种我们看起来很荒谬的想法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实属正常。就在荷兰人发动这场战争后若干年,英国人也同样的理由和方式发动了第一次英荷战争。
5、郑氏集团
崇祯六年,即公元1633年的明荷之战,是以“七七事变”开始的,这年七月七日,荷兰人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也没有进行任何事先的宣战,就向明朝发动了突然的进攻(荷兰人偷袭厦门时郑芝龙曾派人去询问为何开战,荷兰人只答复说有“充分理由”开战,却说不出具体理由)。但荷兰人并没有想到,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并不仅仅是明朝海防卫所序列里的正规军队,还包括一支新近崛起的民间武装力量,而在许多情况下,民间武装的反应烈度,是超过官方力量的。
这支民间武装的首领即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当年明朝开国之时朱元璋曾经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因此即使是倭寇闹得再凶,即使是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朝皇帝也从未想到过进攻日本。反而是一群半商半盗的中国平民,具体来说就是以后来的“开台王”颜思齐为首的二十八名海盗,曾经想到过要占领日本,并以此为基地“徐图中原”。郑芝龙,就是这二十八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颜思齐等人约定于天启四年(1624)的八月十五日起兵倒幕,不料消息走漏,日本幕府派兵来捉拿,他们只得匆匆逃走,在幕府士兵的包围中杀开一条血路,无一落网。一年后,颜思齐亡故,郑芝龙继任。在他的领导下,这个集团的规模急剧膨胀。据记载:“郑芝龙之初起也,不过数十船耳,至丙寅(天启六年,1626年)而有一百二十只,丁卯遂至七百。今(崇祯初年)并诸种贼计之,船且千矣。”这与荷兰人记载郑芝龙在1627年有船四百只,人员七万,1628年6月“海贼一官拥帆船一千艘”是大体一致的。
而且,郑芝龙集团很快披上了官方的外衣,从一开始他们就与寻常盗匪不同,在大陆沿海作战期间,不杀不抢,甚至还开仓赈济灾民,他们一再表明自己不是恶匪并多次击败明军围剿部队后,明朝被迫进行招安。郑芝龙等的就是这个,虽然官职不大,但他从此就有了合法身份。打着朝廷的旗号,郑芝龙率领着这支不要明朝一分钱的强悍武装,通过一系列“剿匪作战”,彻底扫平了当时东南沿海的大海盗李魁奇等竞争对手,一举成了当时东亚地区的超级海上势力,能与之抗衡的,只有荷兰人和海盗刘香的联合力量。
早在郑芝龙招安之前,郑氏集团与荷兰人就交过手,那是1627年,第二任荷兰台湾总督迪;韦特(Gerand de with)曾发兵攻击在福建铜山的郑芝龙,企图削弱其势力。这次攻击结果是,“司令到达该处后,遭受海贼火船猛烈攻击,只好率领维蕾德号、伊拉斯莫斯号,不发一炮,逃往爪哇,临走前命令其他快艇和帆船返回此地(台湾)。但是前面已经提到,迄今尚无一人回来。”参加这次攻击的荷军差点全军覆没,因此,虽然后来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当1633年战争爆发时,荷兰人还是对他们下了毒手。
大战料罗湾
1633年7月7日,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率领以密德堡号为旗舰的十三艘荷兰战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管辖的南澳发起了进攻。明南澳守军立即还击,激战中,明把总(守备队长)范汝耀受重伤,17名明军将士阵亡,而荷兰军亦有相当伤亡,不得不解围北上。7月12日,荷兰舰队来到厦门,当时厦门港内停泊着几十艘明廷和郑芝龙军的待修船只。此时南澳战斗的消息尚未传来,明军厦门守将张永产正在泉州操办器械,郑芝龙也正在率主力部队在福宁剿匪。因此荷兰舰队到来进行偷袭时时,中国方面实际处于毫无戒备的状态。结果,荷兰人一举烧毁和击沉了中国方面的15艘舰船(郑军10,明廷5),并登岸“大掠”。偷袭得手后,荷兰人封锁了厦门湾,强迫金厦附近的村庄向荷兰人进贡猪牛等物,并威胁中国方面开放贸易。
7月26日,中国方面的答复来了,荷兰人提的条件是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贸易,否则将再度开战。中国方面的答复是:荷兰人先赔偿战争损失,退回大员,然后才有可能谈判商务方面的问题。
这种谈判纯属鸡同鸭讲,没有可能成功。荷兰人再次进攻厦门,游击张永产和同安知县熊汝霖督度明军迎击,荷军败退,10余名荷兰士兵被杀。明朝海军追至外洋,因风向不利,经两昼夜未能接敌而回。败退的荷军在海上游弋二十余日,不敢再攻厦门,于是转而从料罗湾进窥海澄境,海澄知县梁兆阳率兵夜渡金门浯屿,袭破荷军,焚其小舟三艘,获五艘。浯屿之战后,荷兰人由于接连吃亏不敢贸然进犯,明朝地方管员也在等待朝廷对于这次明显不是小打小闹的冲突的处理意见,因此在整个八九月份的台风间隙里,明荷双方只保持小范围的接触。
9月22日,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圣旨,崇祯皇帝严令惩荷。邹维琏立即飞谕各地文武将吏,不许再谈“互市”二字,“誓以一身拼死当夷”。10月12日,邹维琏自省城抵达漳州,檄调诸将,大集舟师。以郑芝龙为先锋,高应岳为左翼,张永产为右翼,王尚忠为游兵,吴震元、陈梦珠记功散赏。安排停当后,散发海战方略给各位将领。10月15日,他亲自渡过海澄,誓师督战。
厦门之战损失最重当属郑芝龙,损失的人马既是部下又是绿林兄弟,因此,除了明朝官方安排的赏格外,郑芝龙本人动用了江湖令。他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对手下发出赏格: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16人分),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考虑到当时朝廷的七品官月俸,相当今天县处级干部的月工资也不过白银五两左右,这个赏格相当之高。高赏格加上江湖义气激起的愤怒,使得郑芝龙的部下士气高涨。
在明方积极备战时,荷兰人也不敢怠慢,他们招来了郑芝龙的对头大海盗刘香为增援。刘香带来了战船五十余只。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双方重兵集团互相搜索,互寻战机。直到1633年10月22日,最终爆发了料罗湾大战。
这是一个寂静的黎明,得到可*情报的明军主力一百五十艘战船悄悄开到了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在那里,正停泊着荷兰-刘香联合舰队的全部主力。当发现明军来袭时,荷刘舰队摆开了一个荷兰战舰居中,海盗船四散策应的防御阵形,明军舰队则在料罗湾东南角展开,以郑芝龙部队为先锋,顺东风采取了两路突击,黑虎掏心的战术。按照事先布置,明军主力部队全部直奔荷兰舰队,只以辅助部队对付海盗船。同时,他们采用了荷兰人在欧洲战场从未见过的打法――火海战术。明军150艘战船中,只有50艘是炮舰,其余100条小船清一色的火船,随着一声令下,在大船火炮掩护下,百条火船蜂拥而上搭钩点火。
欧洲人使用火船最多只几条,即使在欧洲算是使用火船一流行家的荷兰人也从来没有遭遇过这种火船铺天盖地蜂拥而上的场面。在这种情况下的战斗,结果不会有什么悬念,一阵喧嚣过后,参战的全部九艘荷兰大型战舰中,两艘刚一开战即被火船搭住焚毁,另外两艘则在炮战中被硬碰硬的击沉,此外又被俘一艘,其余几艘全部在受重伤后逃走。荷兰舰只尚且如此,何况刘香的海盗船,参战的刘香战船五十艘,全军覆没在了料罗湾。
料罗湾大战是荷兰人在远东空前的惨败,福建巡扶邹维琏在战后的奏捷书中写到:“此一举也,生擒夷酋一伪王、夷党数头目,烧沉夷众以千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斩夷级二十级,烧夷甲格巨舰五只,夺夷甲板巨舰一只,击破配夷贼小舟五十余只,……闽粤自来红夷以来,数十年间,此举创闻。”荷兰方面自报阵亡八十三人,台湾总督兼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在海战后即辞去总司令之职。
7、最后的余波
料罗湾大战后,明军乘胜追击,又连续与荷兰人发生小规模海战,一直打到荷兰不敢再骚扰中国沿海为止。而郑芝龙则死咬刘香不放,“一破之于石尾,再破之于定海,三破之于广河,四破之于白鸽,五破之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最后将刘香逼得在决战中自焚溺。
6年后的1639年,不服气的荷兰人又派朗必即里哥率大型战舰九艘骚扰中国沿海,多次击败中国水师的小型船队,但最终又被郑芝龙遣人携带盛满火药的竹筒泅水攻击,一连焚毁五艘,朗必即里哥大败而回。直到此时,荷兰人才最终认输,彼此在海上不敢与明军对垒二十余年,也再不敢提垄断中国对外贸易这件事了。
这样,明郑舰队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明郑的令旗,若无此旗,在东亚海面被拦截的概率超过50%,若只在福建沿海,则100%被拦截。最后就连台湾的荷兰人都不得不偷偷地以日本船的名义购买令旗,这对只习惯给别国开通行证的荷兰人来讲,真可说是空前绝后的事情了。
正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在明郑和平的笼罩下平稳发展的时候,在中国的北方,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1644年初,一位被解聘的前邮局职工李自成率兵攻陷了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明亡。一个月后,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郑氏集团很快被卷入了这场改朝换代的大动荡中。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7.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
1、中国最早人类有哪些?答: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
2、中国人为什么叫炎黄子孙?答:因为黄帝与炎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3、中国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制度?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4、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答:由低级走向高级,从野蛮走向文明。
5、统一中国的皇帝是谁?他统一了什么?答;秦始皇,他统一了国土、文字与度量衡。
6、中国历史上划分的九州指那些州?答;中国九州分作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7、中国历史上有哪几位最出色的帝王?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皇帝等。
8、项羽为什么被司马迁列入史记本纪?答; 本纪本来是只有帝王才可归入的,但司马迁并未受到成王败寇窜通思想的拘束,他认为项羽在灭秦中有很大功劳,功劳可与刘邦相比,所以他并不因为刘邦将项羽打败而贬低他,将他归入了本纪。
9、中国封建社会最兴旺的时期有哪几个?答: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
10、中国历史上有哪四大发明?答: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1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工历史工程?答:都江堰、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12、中国历史上与外国交往最著名的是哪两次?答: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1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有哪些?答:苏武、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等。
14、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支成家的爱国军队?答: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
15、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有哪几次?答: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黄巾起义,唐末黄巢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洪秀全金田起义。
16、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哪几位?答: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包括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洪仁�\、李秀成、陈玉成等人。
17、中英两次鸦片战争分别在什么时候?答:分别在1840年1856年。
18、八国联军是哪一年进攻中国?都是哪些国家?答:1900年,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
19、中日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答:1894年。
20、日本是什么时候入侵我国东北并挑起“九一八”事变的答:1931年。
8. 明清历史问题~~~
因为明朝经济非常发达,中外交流非常活跃。思想非常开放。
满清刚占领中国版的时候,对文化了解不多权,还不知道用文字狱。而满清占领中国前期,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反对满清的统治以及专制制度。
所以,那时候能够出现很多大思想家。
我最崇拜明朝末期以及满清占领中国前期的民族主义大思想家王夫之。
9. 宋朝和明朝的问题
明朝是被农民起义打掉的
宋朝却不是 是被蒙古灭的
金之所以不灭南宋 是因为金后面有个蒙古
他怕两面开战 再说南宋的民间民族情绪很高的
而明朝是被李自成打败的
如果没有李自成 至少可以拖延几十年吧
至于明朝能不能打过后金 则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