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沧州历史事件

沧州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2-04 05:19:54

1. 沧州有哪些历史

沧州古为幽、兖二州地。西汉文帝置浮阳县,为勃海郡治。南北朝时,分属北魏瀛州、冀州,浮阳县为浮阳郡治。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析瀛、冀二州设立沧州,取沧海之意,治饶安县(今盐山县西南),辖浮阳、安德、乐陵三郡。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置长芦县,治今市区西,属章武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浮阳县更名清池县,属沧州。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移沧州治至今城区。《元和郡县志》记曰:沧州“后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沧州,以沧海为名。”清池、长芦两县属之。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省长芦县入清池县,清池县为沧州治。金朝仍置沧州。元徙沧州及清池县治至长芦镇,属河间路。明洪武初省清池县入沧州,属京师河间府。清初沧州属河间府,雍正九年(1731年)改隶天津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制,改沧州为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改为属津海道。1928年废道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沧县属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军队发动青沧战役占领沧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8月,降沧州为沧镇,划沧县、青县、黄骅、建国(今沧县、河间交界)、任丘、河间、献县、肃宁、交河、泊头镇、沧镇为沧县专区。

1958年撤销沧县专区,并入天津专区。1961年复设沧州专区,并设沧州市,为专署驻地。1968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

1983年,沧州市升为省辖市,并划入沧州地区的沧县。1986年将青县划归沧州市。1993年撤销沧州地区,所属县市划归沧州市。

沧州是中国的武术之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

(1)沧州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沧州武术,源于春秋,兴于明清,至民国及近代臻于鼎盛,历史悠久,门派众多,名家辈出,影响广泛。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和“镖不喊沧”之说。

沧州武乡的形成,与其沿河滨海、南北要冲、畿辅重镇的特殊地理位置,多民族聚居、科考推动等复杂历史因素,侠义豪放、古道热肠、率真刚毅的鲜明地域品格密切相关。

沧州武术拳种丰富,门派众多,豪侠云集,名家辈出。丁发祥、霍殿阁、张之江、王子平、佟忠义等名宿巨擘蜚声中外,吴连枝、王志海、刘连俊、苗晓兰、郭贵增等中青年武师实力雄强,王晓楠、崔文娟、李蒙蒙、阚文聪等新秀活跃现代武坛。

沧州人民崇文尚武,武术爱好者遍布城乡。沧州市199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唯一的地级市武术之乡,沧州武术2006年被国务院和省政府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奥运精品旅游路线,2011年被评为“最中国武术之乡”,2019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武术之乡段位制试点单位”。

沧州武术具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个性特征。

沧州武术渊源流长。滥觞于春秋时期的沧州武术,历经两千年陶冶嬗变,到清末民初,臻至鼎盛。沧州武风浩荡,最早见于正史记载的是《汉书·龚遂传》。古圣先贤因势利导,诚心可鉴,睿智而圆融地实现了官府意志与百姓福祉的良性互动。

沧州武术门派众多丰富。上世纪80年代,全国挖掘出来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种129个,源起和盛传于沧州的拳种多达53个,占全国总量的41%,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沧州”的中华武术大格局中举足轻重。

沧州武术独树一帜。沧州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有八大门派:劈挂、燕青、六合、八极、八卦、功力、查滑、太祖;而疯魔棍、苗刀、戳脚、麒麟拳、阴手枪等拳械更为沧州所特有。

沧州武术兼收并蓄。在秉持传统技法的同时,沧州武术以气象恢弘的开放品格,陆续吸纳了跆拳道和规范武术套路等现代成分,不断扩张和丰裕着自身的拳种体系

沧州武术名家辈出,八极拳宗师丁发祥打败沙俄两名来华立“国擂”的大力士和技击高手战胜“中华第一擂”,被康熙皇帝赐封为“铁壮士武侠”。

霍殿阁被末代皇帝聘为武师,王正谊(大刀王五)襄助谭嗣同变法声震京师,王子平(千斤王)屡胜外国大力士为国争光,张之江出任中央国术馆首任馆长,都为武林美谈。

特色鲜明的沧州武术,在被称为“国术”的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源地、拳种富集地和典范传承地,

是根植于民间的中华武术的典型缩影,是古老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遗存,堪称武林圣地和中华武术网络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沧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沧州武术

2. 河北沧州的由来与历史一前叫什么

沧州因施耐庵先生的一部《水浒》而名扬天下,但沧州也因一部《水浒》而被天下人误读了几百年。

出差到外地,朋友们知我是沧州人,总是说:沧州啊,知道,林冲发配的地方。要么就问:你们沧州是不是特别荒凉?要不林冲怎么会往那儿发配呢。

我告诉他们,我曾翻遍了正史和野史,没有找到一条关于沧州在任何朝代曾成为流放地的记载。至于林冲发配沧州,纯是小说家言。可这顶“莫须有”的帽子一戴,心理的真实就变成了历史的真实。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沧州人自己也不清楚这一点,每每与外地人说:俺们沧州你知道吧,就是林冲发配那地方!

一座城市被误读,它的历史命运往往会因之而扭曲乃至改变。其实沧州的名气,万万不应是因为那位子虚乌有的林教头,它实在是京畿人文渊薮,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

沧州应该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

喜欢读《诗经》的人很少会想到《诗经》与沧州的关系,殊不知,沧州正是《诗经》的传出地。如果没有汉博士毛苌在这里开馆授《诗》,那么这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瑰宝的诗典将会永远湮灭于秦火的坑灰之中。您大概不会想到,《诗经》的重要传本———《韩诗外传》的作者韩婴,也是沧州人。

喜欢唐诗的朋友自然背得出被誉为“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和边塞诗人高适的诗,这两位闪烁在唐代文学星空中的璀璨星座,原本从沧州大地上升起。喜欢宋词的人对“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那首词不会陌生,但您万万不会想到,词作者李之仪也是沧州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是文学史上抹不掉的名字,他的一首“天净沙”人人耳熟能详,这位马致远,被证明就是沧州人。如果没有沧州人纪晓岚,也许不可能有被称作“中国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的七万九千卷的《四库全书》和被视为同《聊斋志异》并列“两大绝调”的《阅微草堂笔记》……当代大作家王蒙、蒋子龙、哲学家张岱年……他们都是这块土地的骄傲。前不久沧州文学院绘制出全国第一张文学地图———《沧州文学地图》,那上面开列出从西周到当代的文学名家有四百多位,而且还标示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全国文学名家,多有与沧州发生过文学上的关系。张衡在任河间相时写下过《四愁诗》、《归田赋》等名篇,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苏轼,都留下过与沧州有关的文字。

沧州被误读之二,还因为这里是举世闻名的武术之乡。《汉书》上记载过一个名叫龚遂的太守,就因治沧州时提出过一项“卖刀还犊”的政令而名垂青史,可见其武风炽盛且源远流长。沧州出的一些武术名家也确实了得,比如霍元甲,比如大刀王五、千斤王王子平,还有曾任南京国术馆馆长的张之江等等。历史上素有“镖不喊沧”之说,所以一些不了解沧州的朋友认为沧州人很粗鲁,爱舞刀弄棒。其实武术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沧州人走遍天下,行侠仗义,但沧州人绝不是粗鲁的莽汉,跟一个真正的沧州人交往,是尽可以以身家性命相托的。因为沧州人把心挂在了自己的胸膛外边。

沧州的文化结构不是单一的,沧州有四个方言区,南部东部属汉语官话系统次鲁方言区,中部是本土方言区,北部属天津次方言区,西部则属华北官话系统冀中土话群,依这四个方言区也形成了形态不尽相同的文化板块。一条纵贯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既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文化的传输带,使沧州的地缘文化较早接受了先进文化的浸染,同时,海洋文化与内陆平原文化的融合、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的交汇,更形成了沧州人文性格中最突出的因素。

或许,在这个物质化了的消费时代,沧州人性格是有些“落伍”了。

曾经有一个沧州汉子,在兰州火车站遇到一个双脚冻烂、身无分文的温州青年,他毅然把这个在车站广场爬来爬去的异乡人背起来,背上了火车,而且这一背就一直辗转送到了远在他家乡几千里外的温州。到了温州,连这个青年的家人都不愿意接纳他,又是这位沧州汉子把他背进了医院,为他出了医药费。后来索性救人救到底,又把这位截了肢的青年人从温州接回他的家乡黄骅,帮他开了一家服装裁剪店来谋生。这件事曾在全国引起过一场很大的波动,并由此引发了商品时代人际关系的深层思索。而当有记者问起这位名叫张俊岭的沧州汉子为什么会这么做时,他只简单说了一句话:我是沧州人。似乎这种道义感是与沧州人与生俱来的,它融在沧州人的骨髓里、血液中。

沧州人敦本务实,“实事求是”这条成语发源于沧州。一个特别愿意结交沧州人的外地朋友总结沧州人的特点,说沧州人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傻实在”。似乎在这个物质化了的时代,沧州人的性格有点格格不入,殊不知,也正是因为这种品格,让沧州人得益良多。

毋须讳言,沧州这块土地是贫瘠的,尤其是东部地区,大片的盐碱地、蒹葭连天的大草洼让这里多了几分地老天荒的苍凉,可是这里的人们却一代代活得快乐而踏实。每天,总有笛子和唢呐安慰平原上的落日,他们曾是出色的忍者,他们对苦难忍受的力量多年来一直让我感动。诞生于这块苍凉的土地上的艺术,也就有了这块土地的秉性。比如沧州木板大鼓(京韵大鼓即由此发源而来),比如黄骅渔鼓,都是这块大土地的“神曲”啊!那种野茫和淳厚一下子就能把你带进了他们的世界。我曾在一个日落的黄昏坐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听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渔民唱渔鼓,嘶哑苍凉的“三拔气”渔鼓调从他那掉光了牙齿的嘴里唱出来,是那么荡气回肠:“降人生哎好艰难,人是那个阳间的混水鱼,波打那个浪推争的一口气……”给他伴奏的只有脚下涌起的海浪和呼啸的海风,听得我泪流满面,那个场景久久不能忘怀。

3. 沧州有什么有故事的事,和沧州的历史

举世闻名的复京杭大运河南北穿制过沧州蜿蜒220公里,蕴育了沧州独特的民俗民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铸造之乡、中国历史第一侨乡、鸭梨之乡、金丝小枣之乡、冬枣之乡以及丰富的宗教文化,回族的生活习俗等,使大运河...

4. 关于沧州的民间传说和名人故事

篇一:《沧州民间传说-沧州水月寺的由来》

水月寺是以前沧州最有名的一座寺院,据沧县志记载:“水月寺原在城外西南角,观灯桥东西,后周广顺年公元953年始建。明宣德十年僧人泽安移建于城北盐场东侧。

明正统十七年僧人泽一重修,清乾隆五十四年,州人宋成文、董宝仁等继而重修,光绪二十一年驻防乐军梅东益等又重修,可谓吾邑之冠。”

据说,因清同治年间运河发大水,在盐场附近决口,洪水从寺庙越过,故以谐音更名为水月寺。当时仅是一小庙,香火不盛,寺内方丈性然,为重修并扩大庙宇,曾断手化缘以表诚心。

经过五、六年时间,他在市内各商家铺户和周围各乡村大户人家,化得一笔巨资,同时得到驻防沧州的统领导范天贵及梅东益等的大力支持,开始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壮观,气势更加宏伟。

整个水月寺有山门(前殿)、次殿、大殿、后殿为三进院落,均有东西配殿。还有东西两个跨院、山门门匾水月寺三个唐隶大字,为驻沧统领范天贵手书,他本一介武夫,为附庸风雅,他从重修庙宇之日起,便悉心习书练字,等三年后,寺庙竣工,水月寺三字也挥笔练就。

前殿内两侧有泥塑的头抵屋顶的身躯魁伟、横眉怒目、叱咤风云的哼哈二将,高约两丈,十分威严。次殿当中有相背而塑前后可观的两尊大佛。

一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弥勒佛,再是着盔披甲,手执紫金降魔杵的韦陀(即护法神、类闹天宫中的二郎神杨戬)。两侧还有四大天王坐象高约一丈五尺。有的伏虎、有的玩蛇、有的弄剑、有的弹琵琶。可谓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此殿可穿堂而过直通大雄宝殿。此殿高达十二丈八尺,登上七步台阶可见殿前平台正中有高约五丈的千斤大鼎。殿内正中有三尊赤金镀身的大佛,为南海观音、西天如来、释迦牟尼之坐象。

高约一丈六尺,面前三张供桌有香炉、蜡千、佛罄之类,大殿两侧有降龙、伏虎、长眉、长臂、醉、睡等十八罗汉,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东西北三面墙壁有立体悬空泥塑和壁画,据说是由两位著名民间艺人,一是沧县杜林刘环师傅,一是青县西程村马黑师傅,各自承包打对作,竟相献艺,雕塑彩绘而成。

其内容是反映西天如来佛,从诞生、成长出家,并率几百名弟子传经的过程。但见烟云缥渺、海岛仙山、奇峰古洞,流云飞瀑,宛若神话仙境。

东西两侧还有香龄温席、王祥卧鱼、丁香割肉等24孝民间传说故事。并配有花卉翎毛、山水人物等多种装饰图案,可谓是妙手奇塑,巧夺天工,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殿内有一精致铜塑千手千眼佛,造型奇特,精艺绝伦。

5. 宋朝时沧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宋朝初年,沧州有一个叫张美的节度使,是一个大能人,把沧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上面得到了赵匡胤的赞赏下面得到了黎民百姓的爱戴。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同样也有瑕疵。有一日,赵匡胤收到了一位沧州老大爷冲破重重关卡递上来的御状。老大爷讲张美不但逼迫他最小的女儿作自己的小老婆,而且还索取百姓银两一批,这可是“逼婚”和“受贿”双重罪名。赵匡胤略一沉吟,然后便运用起了他惯有的政治手法。他问老大爷:张美没到沧州时,百姓生活如何?答:不行,日子苦啊!又问:张美到任后情况怎样?老大爷想了想,答:很不错,他来后,不仅天下太平,而且五谷丰登。赵匡胤笑着说:这就对了。张美的贡献非比寻常,我要依法杀了他当然简单不过,但你们沧州百姓以后的日子怎么办?他抢去了你的女儿,不是什么大事情,他索取的银两我让他如数奉还,你看怎样?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啊!皇帝发话,老大爷哪敢不听,于是乖乖地撤了诉。之后,赵匡胤又把张美的妈妈召进宫,对她讲了张美的事。张母赶紧叩头谢罪。赵匡胤又说:我给你儿子一笔银两,够他花的,告诉他,想要钱,找我,至于良家女儿,要好生相待才是。张美知道这件事后,又是恐惧又是羞耻又是感激,立即改了毛病。说来有趣,从此后,这张美更加用心治理沧州,沧州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十年之后,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沧州张氏”,正史野史同样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被人们广泛传播,百姓喜欢传播这类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惯常的潜意识:如果依法治了张美的罪,沧州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也就是说,在特殊情况下,对待特殊的人,法律只需大致平等也就可以了,这显然是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背离的。
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其它几种可能性:第一,赵匡胤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统治者都能做到像他那样知人善任,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并不多见,万一哪位皇帝看走了眼,放过了一个奸佞之徒,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而这种可能性比前一种要大得多。第二,张美是一个还有点自律精神的人,知耻而后勇,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像张美一样知道改过自新,也有的人可能从此更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为害一方,这样的后果也不容乐观。在整个故事中,赵匡胤进行的其实是一场政治赌博,用自己的眼光和张美的人品作为赌注,所幸他赌赢了而已,虽然赌赢的可能性很小。把百姓的疾苦拴系在一场获胜几率并不大的赌局上,实在让人担心。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赵宋王朝在老祖宗开创的这种无视法律无视原则的无限宽容政治环境的圈养下,终于培育出了高俅、童贯、蔡京等一大批出色的奸臣贪官,赵匡胤的子孙们为他们“宽容”的政治博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职业军人出身,但却不喜杀戮,他曾“誓约”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纵观赵宋,无论是朝廷当中的猜忌杀戮还是宫闱间的龌龊纠纷均比其他朝代为少,这与赵匡胤定下的不以恐怖政治作为帝业基础不无关系。大宋初年的“杯酒释兵权”就充分地体现了赵氏政权的政治基调,赵匡胤用他的直爽化解了政权之初的潜在危机,而不是像汉高祖和明太祖用屠杀功臣的伎俩去解决同一问题。赵宋政权的宽容性格值得称道,但不顾及法治平等的过分宽容也为它后来的种种危机埋下了伏笔。

6. 河北沧州的由来与历史是什么一前叫什么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

上古时期,沧州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

唐朝贞观元(公元627年)属河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沧州置景城郡,治清池县(今河北沧州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静海县和河北省青县、泊头市以东,东光县及山东省宁津、乐陵、无棣等市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沧州。

北宋又改为景城郡,后废。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晋察冀边区冀中、津南行署和山东渤海区行署辖。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沧县专区,专署驻沧县镇,辖11个县。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1993年7月,地、市合并为沧州市,市政府驻运河区。

7. 沧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三国时属魏国,唐朝属河北道,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

8. 关于“沧州”,有什么典故没有

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县县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东关村西0.5公里处,沧州旧城内(今沧县旧州镇东关),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沧县志》记载:“铁狮子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高一仗七尺,长一仗六尺,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字,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腹内、牙内外字迹甚多,然漫漶不全,后有识者谓是金刚经文。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曾见拓本,意系冶者姓名,字体为古隶。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铸此,以镇州城。后有考据家辩云,罚罪人之说不足信,周世宗素不信佛,狮在开元寺前,且背负巨盆,当即寺中物或李云捐造以壮寺观者,是说较近情理。清嘉庆八年三月,大风倒地,口吻腹尾残缺。据郡人张岩《幞沧杂记》又有相传康熙初年,怪风自东北来,风过狮仆一说,然其他所记较前为详。光绪十九年暑州事宫昱遣圬者(泥瓦匠)扶起,以砖石补其残,然已失原状态矣“。又民间流传旧沧州一带滨临渤海,经常发生海啸,洪水浩劫,民不聊生,当地劳动人民为消除水患,自动捐钱,请名师李云铸此狮,以镇海啸,名曰”镇海吼“。从狮身外面铸有农民捐钱姓名和具体数字来看,即可证实这一说法。

关于铁狮子的确切来历,众说纷纭。从以上文献记载和传说中可以看到对铁狮子铸造之因有三:1、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铸铁狮,以镇州城;2、沧州近海,常受海啸危害,山东李云倡铸铁狮,以镇水患,取名“镇海吼”。3、铁狮子是沧州开元寺中一个佛座。铁狮腹内原铸有金刚经文,狮背巨盆为莲花座,佛教取莲之洁净意,又因文殊菩萨骑狮,故此推测,铁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因周世宗素不信佛,第一种说法不足信,第二、三种说法适近情理。

铁狮身高5.48米,长6.1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毛发作波浪状,昂首怒目,巨口大张,仰天长吼,又称“镇海吼”。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再后,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徐徐如生。其躯体矫健、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

清代文人李云峥曾在《铁狮赋》一文中描绘:“飙(音标,暴风)生奋鬣(读列,兽颈长毛),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读叠泻,小步走),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其势雄伟,造型逼真。据记载,铁狮子铸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至今历逾千载,虽饱经风雨剥蚀,项下仍有清晰的“狮子王”等字样,为我国古代铁铸工艺一大珍品。

铁狮子的铸造是采用“泥范明浇法”,以整块泥模为芯,分节叠铸。凭一千多年前手工冶铸技术,造此庞然大物,其制模、冶炼,浇铸工程的规模,都显示出当时工匠的卓越智慧和高超的技术。铁狮子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河北四大名胜(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大菩萨,赵县安济桥)之首。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1957年由主管部门予以补项补趾,并修池建亭,周围还设有铁栏,建亭后由于铁狮见不到阳光,氧化较快,于1972年将亭拆除

9. 说说 河北 沧州市 的历史!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时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河北道,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晋察冀边区冀中、津南行署和山东渤海区行署辖,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设沧县专区,专署驻沧县镇,辖11个县。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1993年7月,地、市合并,称沧州市,市政府驻运河区。
目前,沧州市辖新华区、运河区等2个区,沧县、青县、东光县、 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和孟村回族自治县 等10个县,2个管理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中捷友谊农场]、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原南大港农场]),代管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等4个省辖(县级)市。我市共有有乡镇167个,其中镇73个,街道办事处20个。全市总人口677万人,人口密度477人/平方公里。沧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回、满、蒙等20多个民族,在总人口中,汉族占98.4%,少数民族占1.6%。

10. 沧州有多少年历史

沧州市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铁狮子象征着它的古老文明,又称“狮专城”。沧州历史悠久,属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割瀛冀二州之地建沧州,盖取沧海之名。清初升直隶州,后改属天津府。1983年11月15日升格为省辖市,1988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6月19日撤沧州地区,地市合并。

阅读全文

与沧州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