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是谁
你这提来问是错误的,自这世上没有最,只有更,学历史肯定没学会。你是问的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有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记》
班彪(班固他爹)(3年~54年),中国东汉史学家
班固(32年~92年),《汉书》
陈寿(233年~297年),《三国志》
范晔(398年~445年),《后汉书》顾炎武(1613年~1682年) 《日知录》、《肇域志》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读通鉴论
司马光(1019年~1086年),《资治通鉴》
郑樵(1104年~1162年),《通志》赵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记》
钱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异》
近代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1877年~1927年胡适(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西方的没学过,不知道啊 不过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司马光
『贰』 我国第一位历史学家是西汉的谁,他著有我国第一部编年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内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容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叁』 历史学家都有谁
司马迁,班固,其实古代写史书的都可以算是。近代有名的是郭沫若。毛泽东也是。
『肆』 清朝历史书籍,不是现在的历史学家写的,是真正的史书
TXT的就是打酱油的。。真正有价值的,都是繁体字竖排的。。。而且最好是看国专家第一历史档案属馆的原件。。。。
比如《康熙起居注》320册,《乾隆起居注》1500册。
《清实录》60册。
不过楼主也是叶公好龙之人。。。清史稿有800万字。。48册。。估计只是说说而已。。
真正去看。。就力不从心仂。。
『伍』 历史学就是史料学——谁说的
原话是来“近代史学只是史源料学”,傅斯年在他1928年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的
。原文为:“历史学和语言学在欧洲都是很近才发达的。历史学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近世的意味,且每取伦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学所达到的范域,自地质学以致目下新闻纸,而史学外的达尔文论正是历史方法之大成。”
『陆』 历史问题,谁给历史学家钱多,历史学家就把谁写得好,对吗
不一定,自古秉笔直书的史官不绝于史,董狐直笔的典故流传至今,他们死专都不怕属,恐怕也是拿钱收买不了的。但史书为尊者讳、成王败寇、胜者通吃、按史家个人喜好有所偏颇的事儿也是不绝于史,也难保有人不被收买。所以中国才这么多史学家,学历史才要多方考证,彼此印证,力争还原历史真相。
『柒』 中国近代史是谁写的
中国近代史抄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长达十余年,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本书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称蒋廷黻“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本版《中国近代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勇导读推荐,附录《琦善与鸦片战争》、《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专节详述沙俄近代以来鲸吞中国的历史。
『捌』 为什么没有历史学家,原意给王莽的新朝写一本史书
王莽在位共15年,新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版的权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包括王莽新朝内容。
就像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100多天,也没有专门的史书的。
『玖』 "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这句话是谁说的
克罗齐
贝奈戴托·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有时也被认为是政治家。他在哲学、历史学、历史学方法论、美学领域颇有著作,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由主义者——尽管他反对自由放任主义和自由贸易。他在Antonio Gramsci方面的也是相当深远的。
克罗齐的名言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然这句话也常常引起误解。
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认为,历史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这意味着,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一个在自己现实生活中完全不懂的爱情魅力为何的俗物,大概不能理解克拉奥佩特拉的眼泪如何使得一个王朝覆灭。他们最多只知道有如此这般的事情,但是不能领会它们。故此可以说,一个对中国民法典的体系毫无热情的人,就不能真正懂得希腊化的罗马法学在形式理性上的成就。
从本体论来看,其含义是说,不仅我们的思想是当前的,我们所谓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我们的当前;没有当前的生命,就没有过去的历史可言。所谓“当代”,是指它构成我们当前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历史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永远是当前的,决不是死去了的过去。对克罗齐来说,时间本身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事物存在的外在条件;他只是精神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既不能把时间、也不能把过去看成是精神以外的事物。故此又可以说在大家看来早已消逝的古罗马的荣光,其实依然活生生存在于精神之中,存在于从萨维尼到每一个热爱罗马法的人的精神和著述之中。只要它还影响着我们,就存在于我们之间。
有人曾指责克罗齐赋予一切历史以当代性的历史观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历史观。这其实是对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命题的歪曲。历史学中的实用主义者相信史料本身会说话,会给研究者呈现出其希望有的意义来,实用主义史学更是为了现实的需要对历史进行有意识的篡改或解说。与此相反,克罗齐认为,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使史料发挥作用的只能是历史学家的学识水平,历史学家的学识水平越高,越具有创造性,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就越深刻;历史学家不是被动接受、考订和阐释史料,而是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所以说,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并不是实用主义史学,相反,这是其历史哲学所揭示的历史研究的特性之一。
『拾』 每个朝代的历史,都是由推倒他的人写,所以史书可信吗
早期是史官都是秉笔直书的,有什么写什么,我觉得先秦时的史料(也包括《史记》在内)可信度可以达到98%以上。后来的史官记载的史书可信度就从98%以上一直下降到现在的30%以下(我将咱的红史说到30都很给它面子了)。
到唐朝时,唐太宗想要看史官关于自己在起居注的记载,史官不从。正史上是说不从,其实无论是唐还是以后各朝的史官到底有没有受到皇帝威权的影响不得而知,留给别人猜想去吧,呵呵。
这段文字你看后会有自己的一个看法的: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个故事就是“董狐直笔”的由来。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赵盾确实有点冤枉。但当时的史官书法,是以礼义违合为依据的。因此,孔子在赞扬董狐为“古之良史”时,也为赵盾叹息不已,说,越境乃免。
赵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够直笔而安然无恙,还得到千古名声。其实,要想秉笔直书,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同样是在春秋时代,齐国大臣崔杼纵容旁人杀死君主庄公,齐国史官也这样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恼羞成怒,将他杀害。而史官之弟照样续记,崔杼又杀其弟。史官的另一个弟弟不畏强暴,继续据实记录。大权在握的崔杼也终于束手无策。这就是直笔写历史的结果,齐国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从董狐开始,《左传》、《史记》均继承了求实的史学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虚美,不隐恶”。因此,太史公才会把项羽写得那么悲壮,描写刘邦却多少有点市井流氓相,并不因他是当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讳。
董狐直笔的史学精神,不知怎么到了今天有点走样。还记得有一幅著名的绘画《开国大典》,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总是变来变去,有时候真叫人摸不着头脑。一会儿这个反革命的头被抹掉,一会儿那个大叛徒的身影不见了。让人徒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感慨。“朱毛会师”是党史的重头戏,有那么一个时期就变成了“毛林会师”。据说朱总司令有次去参观画展,老人家眼光不灵便,在《井岗会师》的画前直谦虚:我那时候没有那么年轻。哪知画上画的是林彪而不是他。工作人员也不好捅破这层纸,怎么支吾过去的就没人知道了。
这样的历史当然不能叫历史,充其量只能算是笑话。有时这样的笑话说得太过火,简直令人不敢再相信历史了。比如历史学家们根据一句“子见南子”,就可以把孔夫子说成是个色鬼。整个中国的古代史变成了一部儒法斗争史,秦始皇等暴君一律披上了漂亮的“法家”外衣,残酷的“焚书坑儒”成了狠抓阶级斗争的伟大成果。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历史学家抛头颅洒热血去捍卫史学的尊严,倒是有些大诗人放开喉咙,热情讴歌牛棚生活,大唱五七干校就是好。不知后人读在段历史时,会产生怎样的感想。
当我们联想到这一切都发生在推崇“唯物史观”的国度里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