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虚拟历史事件

虚拟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2-20 21:09:47

⑴ 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是假的

大家都对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非常耳熟能详,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著名历史事件竟然是假的。

小时候初中课本上说,周王后宫有一美女叫褒姒,轻易不展笑颜,但一笑必倾国倾城,于是昏庸的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想起一个昏招,在城墙上点起烽火,各诸侯一看,纷纷起兵勤王,但周幽王和褒姒在城墙上看到众诸侯兵马忙乱的样子,竟然哈哈大笑。

如果不幸遇到天气不好,大雨倾盆,如何能点燃烽火,再者遇到大雾天,信号传递也根本看不清,所以逢火传递信号本身就不可靠。各诸侯国离周王朝的都城有远有近,速度也有快有慢,又是如何能在同时赶到墙下的呢?所以烽火戏诸侯疑点重重,得出结论,这只是后人编造的大故事而已。

⑵ 虚拟的历史的内容简介

《虚拟的历史》内容简介:美国独立战争、纳粹德国的兴衰、“二战版”爆发、苏联成立和解权体,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还是完全的偶然?《虚拟的历史》中以严谨的逻辑,对一系列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转折性事件进行了推演,想象这些事件的另一种可能,引导读者去探究:假如重大事件发生了变化,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会怎样?假如希特勒在1940年入侵英国会怎样?假如纳粹德国打败了苏联会怎样?假如社会主义阵营没有瓦解会怎样?一些历史事件其实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其中当事人主观的错误或局限、客观条件等很多偶然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透彻清晰又通俗易懂地对未曾发生的历史构思出了一整套情节,即使是对历史并没有了解的读者,也能在《虚拟的历史》中得到全新的启示。

⑶ 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

1、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

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3、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

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4、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5、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事件

⑷ 历史事件有哪些

多,太多了,西安事变,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鬼子战败投降,国内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原子弹爆炸成功,…,…

⑸ 十大世界历史事件

按时间顺序排:
一:东非的埃塞尔比亚发现迄今为止450万年的人类古化石.
二: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内国.[埃及 希腊 印度 中国容]
三:基督教的建立.
四: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600--公元23年]
五:中世纪欧洲的分裂和黑死病.
六:十字军东征
七:欧洲文艺复兴
八:欧洲罪恶的殖民运动和贩卖黑奴.
九:工业革命
十:法西斯轴心国的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⑹ 虚拟的历史的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尼尔·弗格森,译者:颜筝。尼尔·弗格森,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回一。哈佛大学历答史系劳伦斯·A·蒂施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帝国》、《虚拟的历史》、《顶级金融家》、《纸与铁》、《金钱交易》、《战争的悲悯》、《巨人》、《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五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货币崛起》和《文明》。200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⑺ 虚拟经济的历史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专系问题,就引属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⑻ 中国引进虚拟经济历史背景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奠基之作是刘骏民教授1998年著的内《从虚拟资本容到虚拟经济》,该著作获得了国内经济学最高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0年,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的推动下,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并组织了第一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此后,成思危先生的指导下。在该中心的组织下,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虚拟经济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其代表人物为成思危、刘骏民、柳欣等。其中,成思危为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刘骏民为该中心主任,柳欣为副主任。可以说,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是国内虚拟经济研究的中坚力量,代表了国内虚拟经济领域的主流。

⑼ 桌面虚拟化的历史

要了解桌面虚拟化的技术,我们就要了解桌面虚拟化的发展过程。可以比较简单地将桌面虚拟化技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大型机时代
最早的大型机出现的时候,价格比较昂贵,并且整个大型机的计算能力也是比较高,那个时候就有人提出,一台机器给多台使用的方法,不过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桌面虚拟化,是依赖于系统的多个用户的多任务形态。例如LINUX、UNIX和WINDOWS的服务器版本就可以支持多用户形态。
WINDOWS下的硬盘分区
这个可能要提起一下,这个肯定不算是虚拟化范畴,但是不可不提。在硬盘的容量不断的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便把硬盘的逻辑的分区,不同区域做不同的用途的效果,这有点类似硬盘的“虚拟化技术”
桌面虚拟化协议的鼻祖
RDP/ICA协议,在行业内的人员可能都知道RDP协议是微软从CITRIX公司购买过来后进行研发的,RDP就是以前和现在最流行的远程桌面协议( Remote Desktop Protocol),所以RDP和ICA是亲兄弟,只不过被不同的厂家养着,自然也有差异。
共享器
对于许多用户共享器也是比较了解的,一台服务器上承载一个操作系统,通过微软的协议远程分发给终端用户,终端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很简单的盒子就可以获取到桌面。桌面虚拟化和桌面协议看起来很像,但是这个可不是兄弟,桌面虚拟化是一个服务器上承载若干个系统,通过专有的桌面协议分发给终端用户。这两个大差别就决定了两个产品的不同定位,共享器在市场上风靡了一段时间后也逐渐的退出市场。
桌面操作系统虚拟化
这里的这个题目是为了区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特别强调桌面操作系统被虚拟。其实这个概念基本可以被等同与Vmware Workstation和微软VPC的方式实现的桌面级的操作系统。当然这种应用模式,主要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经常使用的,虽然虚拟的并不一定是XP,2000 professional,vista等桌面系统。这里之所以提倒这个是因为在虚拟化技术刚起步的时候,一些厂商将此定义为桌面虚拟化技术,例如微软在推出MED-v技术之前,都是将VPC定义为微软的桌面虚拟化产品。
在这个角度定义的所谓桌面虚拟化,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用于pc上的桌面系统之上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只是与服务器虚拟化简单的区别与对应。其本身解决的仍然是操作系统的安装环境与运行环境的分离,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而且当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成熟之后,真正得虚拟桌面技术才开始出现。
第一代桌面虚拟化技术
第一代桌面虚拟化技术,真正意义上将远程桌面的远程访问能力与虚拟操作系统结合了起来,使得桌面虚拟化的企业应用也成为可能。
首先,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成熟,以及服务器计算能力的增强,使得服务器可以提供多台桌面操作系统的计算能力,以当前4核双CPU的志强处理器16G内存服务器举例,如果用户的xp系统分配256M内存,平均水平下,一台服务器可以支撑50-60个桌面运行,则可以看到,如果将桌面集中使用虚拟桌面提供,那么50-60台的桌面采购成本将高于服务器的成本,而管理成本,安全因素,还未被计算在内,所以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桌面虚拟化技术的企业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当然,如果只是把台式机上运行操作系统转变成为服务器上运行的虚拟机,而用户无法访问,当然是不会被任何人接受的。所以虚拟桌面的核心与关键,不是后台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讲桌面虚拟,而是让用户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可联网设备都能够访问到自己的桌面,即远程网络访问的能力。而这又转回到和应用虚拟化的共同点,即远程访问协议的高效性上。
提供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的主要厂商包括微软、VMware、Citrix,而使用得远程访问协议主要利用三种协议:早期由Citrix开发的,后来被微软购买并集成在Windows中的RDP协议,这种协议被微软桌面虚拟化产品使用,而基于Vmware 的Sun Ray等硬件产品,也都是使用RDP协议;第二种就是Citrix自己开发的独有的ICA协议,Citrix将这种协议使用到其应用虚拟化产品与桌面虚拟化产品中。第三种是加拿大的Teradici公司开发的的PCoIP协议用于VMware的桌面虚拟化产品,用于提供高质量的虚拟桌面用户体验。
协议效率决定了虚拟桌面使用的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是决定了桌面产品生命力的关键,(微软的成功与Vista的没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从官方的文档与实际测试来看,通常情况下,ICA协议要优于RDP和PCoIP协议,需要30-40kbps的带宽,而RDP在60kbps,这些都不包括看视频,玩游戏以及3D制图状态下的带宽占用率。正是由于这个差别,虚拟桌面的用户体验有比较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在LAN环境下,一般的应用RDP和ICA都能正常运行,只不过是RDP协议造成网络占用较多,但对于性能还不至于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在广域网甚至是互联网上,RDP协议基本不可用。而在视频观看,Flash播放,3D设计等应用上,即使局域网,RDP的性能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在优酷上有很多视频进行比较),ICA的用户体验会很流畅。而且根据Citrix官方刚刚推出的HDX介绍,这方面的新技术会得到更快地推进。而微软和Vmware也意识到了这一差别,微软转而加大RDP协议的研发与优化,VMware也和加拿大的Teradici公司合作使用其开发的PCoIP协议,用于提供高质量的虚拟桌面用户体验。最新的VMware view 5.0产品提高了PCoIP协议的性能,并将带宽占用率降低了75%,也为虚拟桌面的领跑协议。
特别强调的是,这三家厂商后台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微软采用的是Hyper-v,Vmware使用的是自己的vSphere,Citrix可以使用XenServer、Hyper-v和vSphere。
第二代桌面虚拟化技术
第一代技术实现了远程操作和虚拟技术的结合,降低的成本使得虚拟桌面技术的普及称为可能,但是影响普及的并不仅仅是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纵观IT技术应用历史,架构的变化和三国中名言一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最早主机-亚终端集中模式,到PC分布模式,到今天的虚拟桌面模式,其实是一个计算使用权与管理权的博弈发展。开始主机模式,集中管理,但是应用困难,必须到机房去使用;PC时代来临,所有计算都在PC上发生,但是IT的管理也变成分布式的,这也是为什么IT部门的桌面管理员压力最大,需要分布式的管理所有用户的PC,管理的成本也大幅度上升。桌面虚拟化将用户操作环境与系统实际运行环境拆分,不必同时在一个位置,这样即满足了用户的灵活使用,同时帮助IT部门实现了集中的控制,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如果只是将1000个员工的pc变成1000个虚拟机,那么IT管理员的管理压力可能并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只不过是不用四处乱跑了而已。
为了提高管理性,第二代桌面虚拟化技术进一步将桌面系统的运行环境与安装环境拆分、应用与桌面的拆分、配置文件的拆分,从而大大降低了管理复杂度与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如下图所示:
我们简单来计算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有200个用户,如果不进行拆分,IT管理员需要管理200个镜像(包含其中安装的应用与配置文件)。而如果进行操作系统安装与应用还有配置文件的拆分,假设有20个应用,则使用应用虚拟化技术,不用在桌面安装应用,动态将应用组装到桌面上,则管理员只需要管理20个应用;而配置文件也可以使用Windows内置的功能,和文件数据都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上,这些信息不需要管理员管理,管理员只需要管理一个文件服务器;而应用和配置文件的拆离,使得200个人用的操作系统都是没有差别的Windows XP,则管理员只需要管理一个镜像(用这一个镜像生成200个运行的虚拟的操作系统,简单来讲可以理解成类似于无盘工作站的模式)。所以总的来说,IT管理员只需要管理20个应用,1个文件服务器,和1个镜像。管理复杂性大大下降。
这种拆分也大大降低了对存储的需求量(少了199个xp的存储),降低了采购和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从管理效率上,管理员只需要对一个镜像或者一个应用进行打补丁,或者升级,所有的用户都会获得最新更新后的结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工作量也大大下降。

阅读全文

与虚拟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