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0道关于一二战的历史题带答案的,不要太简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引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②劳动人民的日益贫困,限制了购买力
③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④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中心措施和要解决的核心矛盾分别是( )
A.货币措施,劳资矛盾 B.工业措施,供需矛盾
C.农业措施,供需矛盾 D.福利措施,劳资矛盾
3.当时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时候在美国政坛引起了一场激烈地争论,很多资产阶级当权派反对新政,你认为他们反对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国家不应该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B.整顿金融体系,结果引起了美元贬值
C.新政采取了诸多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措施
D.新政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4.右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 DO OUR 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胡佛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你认为这个这个标志的内涵是指( )
A.国家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
B.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商业公平经营的实施法则
C.政府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定
D.“以工代赈”的社会福利政策
5.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A. ①③ B.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6.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
A.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B.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
C.国会纵火案 D.希特勒当选为国家总理
7.下列国家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④西班牙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①④
8.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A.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议
B.有利于中共领导的长征的最后胜利
C.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号召中共要继续反蒋,配合了中国的抗日
9.下列最早走上反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中国 B.朝鲜 C.埃塞俄比亚 D.西班牙
10.西班牙内战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因为它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和斗争。下列有关国际势力对其态度表述正确的有( )
①德意法西斯实行武装干涉 ②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③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 ④“国际纵队”直接参与正义方作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
A.“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 B.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
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 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2.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阶段特征明显,下列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并自食其果
③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④法西斯同盟和世界法西斯同盟相继形成
A. ①②③ B. 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绥靖政策是盛行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重要政策,下列内容不能体现其实质的是( )
A.英法在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中国、西班牙等国家中表现出的纵容或不干涉政策
B.美国面对法西斯侵略表现出的“中立”政策
C.慕尼黑阴谋和后来出现的“静坐”战争
D.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
14.奥地利是德国在欧洲占领的第一个主权国家,占领这块领土最重要的战略意图是( )
A.使德、意法西斯侵略势力连成一体
B.有效地遏制了苏台德区的反法西斯势力
C.为德国法西斯势力突袭苏联准备了条件
D.打击英法的绥靖政策
15.教材中出现的《德法边境的静坐战
A.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B.法国投降,建立了傀儡政权
C.英国被廹进行不列颠之战
D.德军突袭并占领了波兰
16.在二战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或战争不计其数,其中在战略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有(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中途岛海战 ③阿拉曼战役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18.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争端和冲突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很多会议经常被帝国主义操纵往往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下列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会议有( )
①1919年巴黎和会 ②1922年华盛顿会议
③1943年德黑兰会议 ④1945年雅尔塔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原创)在二战中召开了四次重大的国际会议,其中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是( )
A.Cairo Conference B.Teheran Conference
C.Yalta Conference D.Potstam Conference
20.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破坏性最大、灾难性最严重的一次战争。下列关于其影响表述正确的包括( )
①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③使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空前强大
④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22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23..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B.稳定希腊、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24.“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 B.英国借此进行资本主义输出
C.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D.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美国的霸权
25.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是
A 分区占领德国 B 第一次柏林危机 C 第二次柏林危机 D 德国分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期的态度都发生过从中立到参战的过程的变化。(26分)请回答
⑴ 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⑵分析这一态度的变化对战争进程、美国自身、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
⑶美国在二战中参战对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后盟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并举例说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的表现。(6分)
⑷从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2分)
27.大国的崛起实际意味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述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表现。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8分)
(2)为改变旧的国际格局,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8分)
(3)举例说明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哪些相同结果?(4分)
(4)各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共性规律?(4分)
一、选择题
1.D 此题的表述都对,在教材内容的第一段能找到答案。
2.B 经济危机的表现就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来说过剩了,新政的工业措施就是在抑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其它措施来刺激消费,因此解决的核心就是供需矛盾。
3.C 因为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农的措施,有些资本家认为威胁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于是坚决反对。
4.D 蓝鹰标志是指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资、工时以及公平竞争的规定,因此被崇尚自由竞争的胡佛斥为“法西斯”。
5.C 通过法西斯政党上台的应该符合德国。
6.D 莱茵非军事区本来应该是和平区,结果德军开进来了,这点本身就有极大的讽刺意味。而且此内容在教材也有明确依据。
7.B 意大利是1922年,德国是1933年,日本是1936年,西班牙是1939年。
8.C 这次大会要求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这一号召下,中共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这也是中国抗日能够胜利的根本原因。
9.A 中国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反法西斯了,因此是最早的。
10.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形成的,因此不可能得到它的援助。
11.C 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内容在教材上都能直接找到。
12.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40年代形成的,而不是在30年代形成的。
13.D 因为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法西斯的祸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联本身就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因此苏联推行的政策不能体现其实质。
14.A 从教材48页的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占领这快领土的战略意图。
15.B 法国是当事国,而且对一个国家来说,亡国是灾难性的。
16.C 莫斯科保卫战只是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具有转折意义,剩下的三个分别是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
17.D 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8.B 德黑兰会议是商讨大国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事,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不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而其它会议是以牺牲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利益为代价,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9.C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四大国际会议为蓝本而形成的,包括成立联合国这些影响巨大的内容都是这一会议中作了规定。
20.D 二战并没有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它崩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1—25 DDDDB
二、非选择题
26\
47.⑴原因:一战后期,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美国夺取战利品和世界霸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交战国人民反战运动高涨,直接威胁到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二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导致他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偷袭珍珠港,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的利益。
⑵影响:一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战后美国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美国成为其主导国家之一。
二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战后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⑶重大行动:在北非战场登陆,德意军队投降;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进入德国境内东西夹击德国,美苏易北河会师和攻克柏林。美国、苏联和中国参加对日作战。
政治上协调:举行四次国际会议(略)⑷
27.
(1)表现: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日本取得东亚霸权,美国国际地位提高,最终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欧洲列强实力削弱,美国和日本实力增强。(8分)
(2)德国:扩充军队,进入莱茵军事区,撕毁《凡尔赛和约》;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侵占苏台德地区;吞并奥地利;突袭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8分)
(3)变化:由“中立”到参与并领导反法西斯战争,与苏联两分天下,推行霸权政策。结果,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4分)
(4)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各大国都是根据自身的实力提出利益要求,并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4分)
Ⅱ 二战历史问题
2战前意大利的统一,并没有德国铁血中崛起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即使最后依靠普鲁士的力量,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完成了北部的统一,但从意大利人身上却看不到普鲁士人所拥有的那种强大的民族张力和民族进取精神。
最终完成了统一的意大利人,终于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但其实力和野心的落差给人一个“准强国”的形象。那时群雄并起,法国、德国、英国、俄国、日本甚至美国的扩张都没有意大利人这般艰难。
以后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人的表现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国的形象:一战兵败波河,差点让奥匈揍趴下;打落后的埃塞俄比亚,付出了十余万人的伤亡;二战对已经被希特勒击溃的法国,损兵折将;优势海军避战地中海,被歼于托兰塔;东非十万大军被不足万余英国人全歼;北非以5敌1,却全线崩溃;远征弱小的希腊,却丧师辱国。
希特勒这样评价意大利人:我用5个师就可以征服意大利。
近现代意大利人为何这么没有战斗力?,难道这是一个被文明过度软化的民族?也许可以从意大利防守反击的足球风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
许多人有如此看法,但是26万人的意大利远征军在横扫乌克兰的战斗中,就俘虏了10万苏军,独立攻占了斯大林诺等重要城镇,在斯大林格勒北翼,意大利军防守正面达一,二百公里,而负责供应的德国人非但没有施以援军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经常抽调意大利的卡车为自己运送物资(在斯大林格勒围城中就有一支意大利运输车队)。在苏联绝对优势的装甲部队进攻时,没有援兵(其地域内仅有一个配属的二流德国步兵师),重武器不足的意军在侧翼(罗马尼亚军和匈牙利军)被突破遭包围的情况下,山地军和其他部队还是坚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个30000人的意军集团(内有少量德军)经过包括白刃战的苦战,有4000人突围。试问没有这26万“包袱”,德军如何防守这一,二百公里的顿河阵地?
并且北非。
意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轴心军队中的大部分兵力并不惜重大损失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没有意大利人,就隆的几万人,能够与几十万英联邦军周旋?没有意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装备虽然不佳但作战勇敢的装甲部队,德国人能够取得胜利?没有意大利人掩护侧翼,并不时以自我牺牲精神地充当后卫,德军能够放心进攻,安全撤退?知道两次古比井吗?知道托布鲁克的圣马可海军步兵营吗?知道冲在最前面的战斗工兵吗?知道战至最后的“公羊”装甲师吗?知道“佛格雷尔”伞兵师史诗般的后卫战斗吗?知道一名狙击兵在弹药用尽后将自己的断臂掷向冲上来的英国坦克吗?知道隆美尔说过“德国士兵震惊世界,而意大利狙击兵震惊了德国士兵”吗?
“在1941年的失败后,1942年,德国就要求意大利向苏联派兵,结果,意大利去了19个师。单基本上在1942年内就全部被消灭掉了”
这充分暴露了你的知识贫乏。意大利人在1941年6月26日就派兵苏联,也没有19个师,而是10个师,至于“全部被消灭掉了”更是瞎话,除了伤亡失踪的85000人,都回了意大利,许多师都得到了重建。
“意大利军队与德国军队战斗力方面的差距使隆美尔不得不用占少数的德军担任主攻任务,而人数众多的意大利军队却作为预备队使用”
Ⅲ 谁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上网搜一下关于二战纪实的书
Ⅳ 简述学习二战历史的感受
再次走进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29岁的柏林人费利佩·史密斯回忆道:“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纪念碑群时,随着碑柱变得越来越高大、布局越来越紧密,我也越来越感到压抑。这是二战大屠杀那段历史带给我的感受。”
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位于柏林市中心,是一座纪念所有被德国纳粹屠杀的犹太人的建筑物,由2711根长短不一的灰色碑柱组成,最高的有4.7米,最低的不到半米。从远处望去,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涛起伏的石林。
“反思历史已经刻入了许多德国人的灵魂深处。即使在不参观纪念碑时,我也会反思那段历史。无论在德国的新闻中阅读到何种报道、德国政治有何举动,德国人最根本的认知是:那段历史绝对不能重演!”
据史密斯介绍,反思历史能如此扎根德国社会离不开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自那时起,反思纳粹历史进入了德国学生的历史课堂。
以柏林为例,德国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二战历史,一直到高中毕业。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除了讲解课本里的知识,历史课老师还会把了解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课堂分组活动中,学生可以从同龄人多样的视角中了解二战历史,正是不同视角的带入使得德国学生对那段历史的探索总是充满活力。”
1月27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当天,许多柏林学校甚至会把课堂搬进集中营或者博物馆中,让学生们近距离“触碰”历史。“即便不在学校,在德国媒体、纪录片、纪念性建筑的助推下,大部分德国人依然会保持反思历史的习惯。”
谈及德国人反思历史的原因,史密斯说,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因此,德国人有责任向下一代讲述那段“黑暗”的历史,有责任提醒世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当然,对很多德国人而言,背负着罪恶感并非易事,但同样,我们也带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们勇于面对曾经犯下的错误,”史密斯说,“对我而言,忘记那段历史是对过去所发生一切的否认。”
史密斯说,他两岁大的女儿还未参观过大屠杀纪念碑群,但他打算将来带她过来。“不管我的孩子能否理解这个设计的内涵,我计划带她进去感受一下,”史密斯说,“我认为,我们需要传承下去的不仅仅是负罪感,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感。”
Ⅳ 二战历史
中国在二抄次世界大战中的主战场是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Ⅵ 二战知识--参战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人员伤亡是惊人的。据资料统计:战争期间,世界各国的人口伤亡达9000万人以上。其中欧洲的伤亡人数为:苏联约2000万,波兰约600万,南斯拉夫约150万,荷兰和比利时共约30万,英国和不列颠其他国家共约50万,德国约650万;在亚洲,中国约1800万,越南约200万,菲律宾约110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据统计,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00亿美元。
其中,苏联损失6790亿卢布,等于苏联全部财产的1/4。法国在战争中经济损失为1.4亿法郎,相当于法国战前三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波兰损失200亿美元,捷克斯洛伐克为2000亿克朗,南斯拉夫为91.45亿美元,比利时为1750亿比利时法郎,英国为250亿英镑,荷兰为114.25万荷盾,中国也高达百亿美元之巨。
下面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公开发表的军史资料。
军事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按年计算的最高值)
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
43.4%--55.7%--55%---67.8%--49.7%
武器生产:
(数量单位:千)
------德国---苏联----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
枪支--11585--12139---3577---14263--3200----6367
机枪--1175---7690----225----2614---107-----938
火炮--399----834-----84-----651----32.1----491
坦克--46.3---104.8---4.8----99.5---1.9-----29.3
飞机--89.5---132.6---35.1---192----7.6-----94.6
*苏联的枪支数不包括冲锋枪(总数大约在700万左右)。
*日本火炮含50mm掷弹筒。
*“强击炮”和坦克歼击车按坦克计算。
*(除日本外)飞机只计算一线作战飞机,不包括辅助飞机。
*苏联大量制造的“夜鹰”(由民用飞机改造来的辅助轰炸机,基本只用来夜间攻击,总数在3.6万架以上)未包括在内。
*美国生产的辅助飞机总数为10.4万架。应认识到,对美国来讲运输机很多也是在“一线作战”。
主要经济品生产
--------------------德国---苏联---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
粮食(百万吨)--------169.5--404.4--111.1--837----72.5----89.4
钢铁(百万吨)--------187.7--93.6---48-----511.7--13.4----99.2
电力(10亿千瓦时)----414----282----242----1678---123-----315
石油(百万吨)--------46.2---172.1--20.4---1466---6.4-----93.5
煤炭(百万吨)--------3455---903----411----3758---81------1464
*英国包括从殖民地输入。
*日本包括从占领国输入,德意情况不明。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单位原材料生产出的军工产品:
按电力:
------德国--苏联--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
火炮--964---2957--447---388---261-----1558
坦克--112---371---20----59----15------93
飞机--216---470---158---114---62------300
按钢:
------德国--苏联--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
火炮--2126--8910--1750--1272--2395---4950
坦克--247---1120--100---194---142----295
飞机--477---1417--732---375---567----954
从这个结果看,被誉为“最精良”的德国武器不过而而。因为它不符合世界大战对武器的要求:不是性能好,而是单位投入的总作战效能最高。从这点上讲,苏联设计师做的最好。虽然苏联战斗机被有的人嘲笑为“农民用斧子砍出来的”,但其性能并不差——当然,性能虽过得去,可谁能要求更多呢?但是,考虑到性能的差距之后,德国的单位投入所产出的总作战效能仍然是第二位的。
英国武器性能稍差,但总算单位生产率不低,还弥补了一些。至于意大利和日本,表现差情有可原:资源少,工业不发达,武器差劲,数量又不足(虽然单位生产率并不太低)……
美国是个特例:美国的主要作战舰艇是战时生产的,同时要把大量的生产能力用于运输船和小型护航舰艇的建造,而日本则主要依靠战前已拥有的舰艇。而且,美国在研制原子弹。因而美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即使如此,美国以最发达的技术,单位生产率却最低,还是因为美国没有“享受”到切肤之痛啊。
二战主要参战国贡献度指数
二战主要参战国贡献度指数
击毙德军比例 击毙日军比例
苏联 88% 4%
美国 6% 64%
英国 6% 8%
中国 0 22%
因此 苏联=88% * 50%+4%* 50% = 46%
美国=6%* 50%+ 64%* 50%= 35%
英国=6% * 50%+ 8%* 50%== 7%
中国=22%*0.5=11%
所以 苏联=46%
美国=35%
英国=7%
中国=22%
说明 德军在苏联战场以外的战场阵亡12%,很难说清是谁击毙的,
姑且算美英两国各击毙6%,另外日本和德国在法西斯阵营中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不能等量齐观,但这里姑且采用简单加权,算它们的权数各为50%,另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战果也一并算入英国了。此外,意大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就忽略不计了。
二战参战国海军战列舰清单
美国海军战列舰
佛罗里达级:犹它号BB31(靶舰)
俄明级:怀俄明号BB32(靶舰)、阿肯色号BB33
纽约级:纽约号BB34、得克萨斯号BB35
内华达级:内华达号BB36、俄克拉荷马号BB37
宾夕法尼亚级:宾夕法尼亚号BB38、亚利桑纳号BB39
新墨西哥级:新墨西哥号BB40、密西西比号BB41、爱达荷号BB42
田纳西级:田纳西号BB43、加利福尼亚号BB44
科罗拉多级:科罗拉多号BB45、马里兰号BB46、西弗吉尼亚号BB48
北卡罗来纳级:北卡罗来纳号BB55、华盛顿号BB56
南达科它级:南达科他号BB57、印第安那号BB58、马萨诸塞号BB59、亚拉巴马号BB60
衣阿华级:衣阿华号BB61、新泽西号BB62、密苏里号BB63、威斯康星号BB64
阿拉斯加级:阿拉斯加号CB1和关岛号CB2。(超大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争论中!)
美国海军战列舰总体来说以内华达级(采用“亦有亦无”的部分装甲防护)和北卡罗来纳级(采用“装甲围舱”的匣式结构)做为战舰设计上的分水岭呈渐进式的发展。
战争期间损失了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战舰,以及靶舰犹它号。全部是在珍珠港损失的。
太平洋战争中各型战舰的任务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北卡罗来纳级为界,新型快速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提供对空掩护。旧型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支援两栖作战。算是为战列舰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犹它号(靶舰),1941年在珍珠港被炸沉。残骸作为纪念遗址保留在原地
怀俄明级:
怀俄明号(训练舰),1947年退役,出售给纽约Lipsett公司解体
阿肯色号,1946年作为原子弹爆炸靶舰沉没。残骸位于比基尼环礁内,为美国政府财产
纽约级:
纽约号,在比基尼实验中严重受损。1948年作为靶舰在珍珠港外海沉没。残骸位置在北纬49度48分,西经158度32分24秒,水面下1200米处。残骸为美国政府财产
得克萨斯号,在得克萨斯圣哈辛托作为博物馆舰保存
内华达级:
内华达号,1948年作为靶舰在珍珠港外海沉没。残骸位于北纬58度,西经159度17分,水下1300米处。为美国政府财产
俄克拉荷马号,1941年在珍珠港被炸倾覆。1943年浮扬,1946年出售给拆船公司。拖回美国本土途中遇风浪沉没
宾夕法尼亚级:
宾夕法尼亚号,在比基尼实验中严重受损。1948年作为靶舰沉没。残骸在夸贾林环礁内,为美国政府财产
亚利桑纳号,1941年被炸沉。残骸作为美国国家公墓保存,为美国国家财产
新墨西哥级:
新墨西哥号,1947年出售给纽约Lipsett公解体
密西西比号,战后作为导弹试验舰保留。1956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爱达荷号,1947年出售给纽约Lipsett公解体
田纳西级:
田纳西号,1959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加利福尼亚号,1959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科罗拉多号,1959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马里兰号,1959年出售给Learner公司解体
西弗吉尼亚号,1959年出售解体
北卡罗来纳号,战后作为纪念舰保留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
华盛顿号,1961年出售给Lipsett公司解体
南达科它级:
南达科他号,1962年出售给Lipsett公司解体
印第安那号,1962年出售给Lipsett公司解体
马萨诸塞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马萨诸塞州Fall River
亚拉巴马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亚拉巴马州莫比尔
衣阿华级:
衣阿华号,停泊在旧金山。作为封存舰只保留
新泽西号,停泊在新泽西州,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密苏里号,停泊在珍珠港亚利桑那号残骸旁边,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威斯康星号,停泊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港,向公众开放
倭国海军战列舰
金刚级:金刚号、榛名号、雾岛号、比睿号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
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
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
大和级是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大和级两舰均是在挨了三十枚左右的炸弹及鱼雷才沉没的。
倭军战列舰在战争期间除长门号以外全部沉没。其中扶桑号毁于炮战;比睿号、雾岛号炮战受重创在空袭的威胁下自沉; 金刚号、山城号被鱼雷击沉; 榛名号、大和号、武藏号被航空兵击沉。 陆奥号毁于事故。 三十年代以来倭国只有大和级两艘服役,看看美军二战中服役的战舰数量,倭军岂有不败之理。
长门级、大和级在大战期间惟恐被击沉而挫了士气很少出战(戏称柱岛舰队),扶桑级、伊势级过于老旧很少投入一线,却只有金刚级这种倭军中最老式战列舰驰骋大样,原因也是航速和续航力。另外倭军战列舰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异常高大的宝塔式多层上层建筑和桅杆。很好辨认。
二战倭国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金刚级:
金刚号:1944年11月21日在台湾附近海域被美国海狮号潜艇击沉;
比睿号:1942年11月13日在萨沃岛海战中遭美国巡洋舰队重创,次日遭美国飞机攻击,被迫自沉;
榛名号:1945年7月19日和28日在吴港被美国飞机攻击,坐沉在锚地;
雾岛号:1942年11月13日在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夜战中遭美国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战列舰重创,次日被迫自沉;
扶桑级:
扶桑号: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夜战中被美国战列舰击沉;
山城号: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夜战中被美国战列舰击沉;
伊势级:
伊势号: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1947年打捞解体;
日向号: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1947年打捞解体;
长门号: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重创,停泊在横须贺一直未能修复,战后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美国,1946年7月29日在比基尼环礁原子弹爆炸试验中倾覆沉没;
陆奥号:1943年6月8日在广岛湾由于事故发生大爆炸沉没;
大和号:1945年4月7日冲绳天号作战途中在九州坊之岬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武藏号:1944年10月24日莱特阿号作战途中在锡布延海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英国海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旧式战列舰
铁公爵级:铁公爵号(作为海军舰艇母船使用)
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马来亚号
复仇级:复仇号、决心号、拉米里号、皇家橡树号、君权号
声望级:声望号、反击号
/胡德号/
纳尔逊级:纳尔逊号、罗德尼号
英王乔治五世级: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
新型战列舰
前卫级:前卫号
英国在一战结束至二战前投入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为了追求防护性能从而导致在航行性能上都有重大的缺憾,这和英国国力衰退有很大关系。
开战时英国战列舰队以一战时服役的两级战列舰为中坚,在战争中这种老式战舰不断改进在护航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战争期间共损失5艘,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被U艇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铁公爵号舰艇母船被航空兵击沉;胡德号炮战中被击沉。其余在战后相继拆除(英国佬对那些有功于他们的东西都挺狠的,无论是居功至伟的丘吉尔首相还是战功卓著的厌战号战列舰,过河就拆桥,使完便抛弃)。
二战英国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伊丽莎白级:
伊丽莎白女王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厌战号:1947年12月出售解体,在拖往战列舰“屠宰场”的途中挣脱拖带的缆绳,在康沃尔郡海岸搁浅(比较不屈不挠)。不过后来还是就地拆解了;
马来亚号:1948年2月出售解体;
巴勒姆号:1941年11月在地中海被德军U331号潜艇击沉;
勇士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复仇号:1948年9月出售解体;
决心号:1948年5月出售解体;
拉米里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君权号:租借给苏联,1949年2月归还,4月出售解体;
皇橡号:1939年10月在锚地斯卡帕湾被德国U47号潜艇击沉。
纳尔逊号:1949年3月出售解体;
罗德尼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英王乔治五世级:
英王乔治五世号:1958年1月出售解体;
威尔士亲王号:1941年12月被倭军航空队的飞机击沉在马来海域。
约克公爵号:1958年2月出售解体;
安森号:1957年12月出售解体;
豪号:1958年6月出售解体。
前卫级:
前卫号:1949年开始作为训练舰和皇家游船,于1960年拆毁。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声望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反击号:1941年12月被倭军航空队的飞机击沉在马来海域。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1941年5月在追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中战沉。
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老式战列舰
赫尔戈兰级:
黑森号 Heisse:作为无线电靶舰使用。战后赔偿给苏联
德意志级:
汉诺威号 Hannover:靶舰。战后拆毁
施莱辛号 Schlesien:作为布雷舰使用。战争末期在施韦内明德搁浅作为岸炮台。战后解体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Schleswig-Holstein:被炸沉,残骸打捞起来后赔偿给苏联
袭击舰
德意志级 Deutschland Class
德意志(吕佐 Lutzow)号:1945年在施韦内明德凿沉。战后由苏联打捞解体
舍尔海军上将号 Admiral Scheer:在基尔的德意志工厂被炸倾覆。战后解体
斯比伯爵号 Admiral Graf Spee:1939年在乌拉圭蒙的维地亚自沉
大型袭击舰/战列巡洋舰 9
沙恩霍斯特级
沙恩霍斯特号 Scharnhorst:1943年在北冰洋被皇家海军击沉
格奈森瑙号 Gneisenau:1945年在格丁尼亚港凿沉。1947年由波兰解体
战列舰
俾斯麦级
俾斯麦号
提尔皮茨号 Tirpitz:1944年被炸倾覆。战后由挪威解体
德国海军战舰因为要面对大量的英国舰队,所以在设计理念上与其他各国略异,基本上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
装甲厚:因为火力,机动力与防御力中很难三者兼顾,德舰采"重装甲"主义是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一寸装甲可以抵挡多发敌舰的炮弹。
速度快:德舰拥有世界一流的引擎,因为数量居于劣势,有较高的速度才能采用"打带跑"战术,否则英军玩起"一换一"战术,德舰就被耗光了。
火控优良:精度奇佳的光学瞄准仪与雷达,配合其火炮优良的冶金技术,炮击的威力与准度相当可观。
外观相似: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军备,故虽在造舰技术上虽有先进的理论,却缺乏实务经验,故其船舰设计略嫌保守,每型船舰都像是同一版本的不同比例,外观都差不多。
法国海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旧式战列舰:
科尔贝级:科尔贝号(后改为训练舰)、海洋号(后改为训练舰)
普罗旺斯级:普罗旺斯号、布列塔尼号、洛林号
条约型战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黎塞留号、让·巴尔号(二战爆发时未完工)、克莱蒙梭号(二战爆发时在建)
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
法国的条约型战舰的主炮很有特色,主炮塔由两对双联炮组成一座四联装炮塔。双联炮是一个整体,许多部件两门共用,主炮装弹高低角没有限制,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射速。法国条约型战舰(及英国纳尔逊级)的这种主炮排列方式,优点是装甲防护重点地带集中在军舰的中前部,可以减少全舰装甲的重量,缺点是主炮集中在一起,战时的战损率会增加;射击时存在死角。
可惜的是二战中法国在陆上败得太快,法军被德军秋风扫落叶般的打跨了,海军不但失去了表演的机会,还成为列强虎视耽耽的一块肥肉。
战争期间损失8艘,战列舰布列塔尼号被英国舰队击毁,科尔贝号和巴黎号被英国“接管扣押”。战列舰海洋号、克莱蒙梭号被德军缴获,后被炸沉。战列舰普罗旺斯号、战巡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自沉。
科尔贝级战列舰(Courbet Class)
科尔贝号(Courbet)1939年改为训练舰,1940年7月3日由英国皇家海军接管,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作为防空警戒舰使用。1944年6月9日作为阻塞船凿沉在诺曼底。
海洋号(Ocean)原名让·巴尔号,1936年改名海洋号,1938年改为练习舰,后被德军俘获,1944年3月7日受到盟军轰炸,1944年3月15日被德军炸沉,后被法国打捞队打捞上来,于1946-1947年在土伦拆毁。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Bretagne Class)
布列塔尼号(Bretagne)1940年7月3日被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包括勇士号和决心号战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击沉于米尔斯克比尔,1952年法国打捞队将其打捞并拆毁。
洛林号(Lorraine)1940年7月在亚历山大港被英国军队解除武装,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1954年1月拆毁。
普罗旺斯号(Provence)1940年7月3日在米尔斯克比尔被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重创搁浅,返回法国本土后于1942年11月27日在土伦港自沉,1943年7月11日被德军打捞起,1944年作为阻塞船再度被凿沉,1949年4月再次捞起并于1951年拆毁。
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Dunkerque Class)
敦刻尔克号(Dunkerque)1940年在米尔斯克比尔被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击伤。于1942年11月27日在土伦港自沉,1943年意大利打捞队曾对其进行拆卸,1945年法国打捞队将其舰体移出船坞,1958年出售并拆毁。
斯特拉斯堡号(Strasbourg)1940年7月在米尔斯克比尔受到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攻击,逃抵土伦,1942年11月27日在土伦港自沉,1943年意大利打捞队对其进行拆卸,1944年德国人将其舰体用于阻塞主航道,1944年8月18日遭受盟军轰炸受到重创并搁浅,1955年出售并拆毁。
黎赛留级战列舰(Richelieu Class)
黎赛留号(Richelieu)在整个战争中,黎塞留号先是作为维希海军最强大的战舰而屡次遭受盟军袭击,后又逃至盟国,1943年2月驶抵美国进行改装,1944年起加入英国远东舰队,直至战争结束。1945年10月3日至12月29日参加了法军在印度支那的军事行动。1956年转入预备役,至1964年拆毁。
让·巴尔号(Jean-Bart)1942年11月在卡萨布兰卡遭到美国第34特混舰队攻击,被马萨诸塞号战列舰和美军舰载机重创,严重受损一直到战争结束。1946年开始继续建造工作,1955年5月全部完工,1956年11月参加了英法联军对埃及进行的塞得港登陆作战,后作为练习舰直到1961年,1970年拆毁。
意大利海军战列舰
旧式战列舰
加富尔级:加富尔公爵号、儒略·恺撒号
杜里奥级:杜里奥号、安德列·多里亚号
新式战列舰
利托里奥级:利托里奥号(后改叫意大利号)、维多里奥·威尼托号、罗马号、帝国号(在建)
意大利投入战争时三军备战不足,被英军夜袭塔兰托后意国海军更是没了精神,此后再未恢复元气。
意大利的战争潜力很差,资源也不足,举例来说加富尔级等战舰改装时的320mm主炮是用原装备的305mm炮铣成的;到了战争后期居然将战舰用来充当兵营!可见意国海军之窝囊。要说意国战舰的优点就是其381mm/50倍口径主炮的射程极长达到42,800米。
战争期间帝国号未能完工,后被德军虏获。恺撒号退役,加富尔号、罗马号被航空兵击沉。意大利号、威尼托号和恺撒号战后被分别赔偿给美、英、苏战胜国。
意大利海军二战期间的战列舰:
加富尔伯爵号 Conte di Cavour,1940年12月在塔兰托军港被英国飞机炸沉。1941年浮扬,拖到的里雅斯特船厂。修理工作从1943年初开始。1943年10月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船员将其自沉。德国将其打捞出水,1945年2月被美国飞机炸沉。
儒略·恺撒号 Giulio Caesar,1943年之后被盟国拘留在马耳他和苏伊士运河的大苦湖。战后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苏联,改名“新罗西斯克”号。1956年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爆炸沉没。推测原因为触到二战遗留水雷。
杜里奥级
杜里奥号 Caio Duilio,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1944年后作为意大利海军训练舰使用。1956年退役,1958年解体。
安德列·多里亚号 Andrea Dolia,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1944年后作为意大利海军训练舰使用。1956年退役,1958年解体。
利托里奥级
利托里奥号 Littorio,后改名意大利号 Italia,在塔兰托空袭中受伤。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根据联合国对意和约,于1947年解体。
维多里奥·威尼托号 Vittorio Veneto,在塔兰托空袭中受伤。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根据联合国对意和约,于1948年解体。
罗马号 Roma,1943年随意大利海军舰队驶往马耳他投降时,被德国炸沉。
帝国号 Impero(未成舰),1943年9月被德国俘获,作为靶舰使用。1945年2月被美国炸沉,1947年打捞并拖往威尼斯近海搁浅。1950年解体。
二战期间苏联海军的战列舰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原马拉号战列舰。战争期间作为浮炮台使用。在波罗的海配合红军进行岸轰任务。多次遭到德国轰炸,舰体损坏严重。1955年解体
甘古特号,原十月革命号战列舰。战争期间作为浮炮台使用。在波罗的海配合红军进行岸轰任务。1952年起作为训练舰使用。1957年解体
塞瓦斯托波尔号,原巴黎公社号战列舰。战争期间作为浮炮台使用。在黑海配合红军进行岸轰任务。1947年改为训练舰。1956年解体
租借战列舰:
复仇级
君权号(阿尔汉格尔斯克号):1944年获得,主要用来在北极航线护航。1949年归还英国,同年解体。
Ⅶ 一战和二战的知识点
一、二战的转折点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中途岛战役;北非是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影响和评价
1、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
2、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3、在1932年大选中,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击败在任总统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
三、绥靖政策影响
1、法西斯侵略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四、雅尔塔体制
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谅解协议。
(7)二战历史知识扩展阅读:
1、三国同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2、三国协约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罗斯帝国达成了军事协议,它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的建立,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Ⅷ 二战历史问题()
这个事件,纯粹是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失控的结果。本来美国完全可以不版参加这场战争,它只权要依靠军火生意就可以发财致富了,没有必要牺牲美国人民的生命。罗斯福其实也不想直接参加这场战争。这个事件就象911,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聪明的美国人利用了这个事件,把它自己的利益进一步最大化了。
Ⅸ 完整讲述二战历史的著作,最权威的有哪些
我个人极力推荐 英国 李德哈特 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本人看过的唯一能没有政治倾向,全面,能客观看待二战各方的书,这本书李德哈特花了23年,这本书大体的思路是按时间的顺序将整个二战分为前奏1939~1940—爆发1939-狂澜1940-蔓延1941-转向1942-退潮1943-低潮1944-终结1945 这几个部分,每个时间段内分别讲述在这期间发生在各个战场的重大战争和战役,地理跨度从挪威到非洲,大西洋到苏联,从中国到西南太平洋诸岛发生的所有战役都有宏观的描述,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细节,数据都是作者经过多方比对,在根据当时情况的综合得出的,作者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你可以在书中介绍中看到,这本书的汉译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钮先钟先生翻译的定价75元,本人也是第一次花75块买本书,感觉很值,比我以前看的所有书写得的都好,他的其他著作我没有看过所以就不推荐了,希望有机会你可以读一读,简单的就是这些了,欢迎采纳
李德哈特的简介:(1895-1970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 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 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 富勒 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
联接: http://ke..com/view/1030390.htm?fr=ala0_1_1
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
Ⅹ 二战历史(越详细越好)
这个问题不是9999个字能搞定的,自己去网络+贴吧上找就可以了
如果要做人物研究的话看专门的书
战略的话贴吧上挺多新颖的想法
如果是学生背历史的话就不用看了,这些不会考的..........
1古德里安:坦克之父,6星期扫法国,短短几个月内荡平苏军精锐,参加基辅合围等,如果说曼施坦因,隆美尔等是天才的坦克将军,那么古德里安则是促进他们成材的人(虽然他只有3颗星)
2隆美尔:号称沙漠之狐,虽然有一定的水分(而且很多人认为他战略水平很差)但总体而言其战术登峰造极,个人认为其战略眼光也是有一定水准的,他也是唯一的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宣传明星,张的比较英俊(个人认为......)擅长防守反击,在意大利几乎被英军集团全灭的情况下带2个师不到把英军打的节节败退,虽然失败阿拉曼,但是其客观原因占了不小的比例,最后的千里大撤退更是难得(虽然有运气成分)
3曼施坦因:著名的入侵法国的“镰刀计划"提出者(虽然主要是古德里安他们安排的)但是其构想是伟大的,擅长组织精锐进攻,但是防御能力有点问题,库尔斯克,斯大林格勒等败仗和他关系是有点大的,但是他也多次将功补过,弥补了脆弱防线,如哈尔科夫反击战,总体上应该是相当伟大的战略家,其思想和战略眼光,凭心而论,其伟大程度,真的有点吓人..........我认为如果把曼帅排第二,那么没人敢在战略上坐第一
4朱可夫:是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名仗的缔造者,虽然以人海战术,绝对人数优势而被许多人说(比如很多人说这是个不给他五倍兵力不会打仗的家伙)但是无论如何他的防御能力是相当出色的,毕竟那是的苏军素质等方面比不过德军,而且将军的好坏不仅仅是看伤亡比的
5.蒙哥马利:号称二战中英军最强的,指挥阿拉曼战役和诺曼底二败隆美尔(虽然是有很大优势前提下)其作战风格是守为主,让敌人攻击没了再打,和朱可夫有点相似,但是他的冒险行动(可能是唯一一次较大的冒险)市场花园却让节节败退的德军反击了,损失很大的空降兵
6山本五十六:号称海军之花,指挥了珍珠港偷袭行动(虽然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偷袭,因为中国把它破译了,有说法说是美国故意的让他炸的)可惜中途岛战役惨败,不过他的海军指挥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使航母登上了海军霸王的位子,当然他也是很有名的赌徒,据说是第二个不能上某艘著名赌船的人
7尼米兹:中途岛战役大败山本五十六
8巴顿:十分火爆脾气,不过战斗力还算不错
9卢金:虽然只有中将而且是投降于德军,但是在私模棱斯克成功阻击古德里安坦克部队,为保卫莫斯科赢得时间,还有许多著名的战役都是他打的,十分天才,在投降前还因为受重伤断了条腿,虽然是投降了,但是回国时受到热烈欢迎,可惜投降太早导致没办法升官了.....
好吧,表示太多了列举实在太麻烦,就这样吧...........如果你有问题可以继续问我(如果不嫌弃我水平不高的话)
总体上德军优秀将领最多,然后是苏军,其他的貌似都只有那么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