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先秦时期知识框架

历史先秦时期知识框架

发布时间:2021-02-19 19:16:01

㈠ 先秦历史结构 简洁些阿

一、先周族与夏的渊源
众所周知,周与夏的关系向来十分密切。无论是两族间的多次联姻,还是二者相近的活动范围,以及相关的图腾崇拜,仿佛都预示着周乃夏之后裔这一事实。这也是众多学者坚持“周乃夏后”的原因。但这是些渊源是否就能说明周夏同族呢?窃以为不然。
周与夏的关联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人自称“夏”
在许多文献中,我们都能看到周人自称“夏”的情况。而这一称法最早见于《尚书·周书》。其中《康诰》中提到:“(周文王)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立政》篇中言及周代殷受命乃天命所向亦言:“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两处文献中提到的“区夏”、“有夏”皆是周人自称,甚至带有自谦的色彩。均彰显出周人以夏族后裔自居的意向。此外,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情况多出自殷周之际,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究竟周人是单纯地认为自己是夏族的后裔,还是出于某种目的冒“夏”之名呢?在我看来,后者的原因居多。殷亡周兴乃历史巨变,周人在其后宣扬的“敬天保民”思想以及以“德”治国的理念都反映了周人与殷商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正如后世诸多帝王的谋反托词一般。周人以夏自称表面看来是一种细微的生活形态,实质却显示出周人一种自我开脱的政治观念。在周人看来,殷商失去了所谓的德行,因此政权覆灭。而冒夏之名则是为其代商作出合理解释,以维护其统治地位。因此,周人自称“夏”这一细微现象,实质是一种政治手段,并不能由此推断先周族起源于夏。
(二)早期地望
周与夏的另一个重要关联便是其早期地望。众多学者在考证先周族起源之时都谈及其与夏族地望有一定的重合,可见两族关系之密切。在此,主要引用王玉哲先生在《中华民族早期源流》一书中的论证。王先生认为,“夏族活动地区及其文化,尤其夏的前期,主要在山西的汾水流域”。而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这一观点早在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就曾提出,曰:“先周族最初根据地不在陕西,而在今山西大河之东。”吕思勉先生所撰写的《先秦史》中亦采用钱说。当代学者中邹衡、李仲立也纷纷以此说为源展开论述。因此,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可信程度颇高。两族地望的相近证明夏周两族的确关系紧密,但由此便武断地推测周人与夏同源则是缺乏严谨性的。此时的夏商周三族不过都是族邦的性质,与当时林立的方国并无二致。既为不同族类,自然当属不同血缘。由此可见,先周族并非起源于夏。
(三)图腾崇拜
人类社会早期,祖先崇拜大多是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姓氏出自图腾,夏人姓“姒”,是因为“姒”来源于“薏”,薏苡曾是夏人最初的图腾。有学者认为,夏族之图腾“薏苡”与周之先祖后稷不无关系。盖因“薏苡”乃农作物,而“后稷”为农神之故。此处,赞同王晖老师论著《炎姜、姬周两后稷的时代及其代兴考》中的观点,认为古文献中记载了两个不同的稷神,一个是炎姜部落烈山氏后稷柱,另一个才是先周族后稷,二者相差甚远,由周代世系“失其代数”可见一斑。而与夏人图腾崇拜有关之神灵乃是前者。先周族之图腾,曾在拙文《<诗经>中体现的周人图腾》中有所论述(见附录)。其图腾乃熊,与夏族之图腾迥异。从图腾信仰这一方面来看,夏、商二族起源显然不同,先周族亦不可能来源于夏。
除去上述所驳三点之外,姓氏也是夏商不同族源的重要证据。夏人姓“姒”,周人姓“姬”。字形结构上,只能看出二者都有母系氏族之遗留元素,丝毫不见其他相关联系。早期国家多以姓氏作为血缘部族的划分标志。姓氏不同,照古人观念,有“异德异类”之说。而在诸多文献中,常见周人自别于夏人的记载,最明显的为《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的一则记载:“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闲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这段记载中宁武子的话道出了姒姓鄫国人与帝相是同族,与姬姓康叔以及卫国人非同族,即以“姒”为姓的夏族与以“姬”为姓的周族非同族。
综上,从周人自称、两族早期地望和各自的图腾姓氏等方面来看,夏周两族间确有关联,但析其内里,仍然可见,先周族并不起源于夏。
二、先周族与商之渊源
相较文献记载中先周族与夏族间的复杂关系,其与商部族间的联系便简单许多。我们大致从两族世系和产业情态两个方面来看。
(一)世系姻亲
“世系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为一定社会规范所认可的人们血缘关系的承继形式。”古史学家多认为周人之祖与殷商同出于高辛氏帝喾,这一观点,显然是受到《史记》记载的商周世系的影响。《史记·三代世表》有云:“高辛生契为殷祖,生弃(后稷)为周祖。”但纵观整个世表可见,殷族自始祖契传十四世至汤,由汤而下,又传二十九王,而其中“以弟继兄者十四”。由此推之,由殷祖契至商共传二十九世。但周自弃而下,仅传十五世而至文王。众所周知,文王适与商纣同时,比较商周二族之世系,未免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司马迁记载的周代世系存在谬误。此外,有关周人起源的重要文献《诗经》中也只提到周始祖后稷乃姜嫄之子,并无“姜嫄乃帝喾元妃”的说法。据李剑农先生所言,此说法“实战国时之古史学家欲完成殷周同源之说,因而附益之,司马迁遂据为史实也。”此外,李剑农先生还从殷周二族最早的婚姻关系、活动地域等考证得出,周之先祖“其谓与殷民族同祖高辛者,恐非史实也。”
(二)产业情态
众所周知,周乃重农之民族。这一点无论从先周族被赋予农神“后稷”的称谓还是《诗经》中诸多农事活动的歌颂均可看出。但相较殷民族,殷人虽早入农业时期,但仍然沉迷于游猎之旧习,其君主好猎,甚至有妨碍农事之举,周人则以此为大戒。最能反映殷周生活之差异的便是《尚书·无逸》中的记载: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由上述文字可见,周人鄙夷殷人之好逸,并以此为鉴,警示后代。倘若先周族起源于殷,周与殷同族,盖不会有此言论。再者,先周时期,初民生活发展之态势,虽是由渔猎进于牧畜,由畜牧进于农耕,但三者并无显著界限。这一时期,殷人虽已深入农业时期,但牧畜犹为其重要产业。这与始终重农的先周族是截然不同的产业情态,若说二者同源,恐过于牵强。
此外,周人曾自托“有夏”,却从未言与殷之密切关联,足见周人并不认同殷之政治、生产生活方式。且周人十分重视血缘关系,若与商人同族,出伐纣之事定不会如此冠冕。此点亦能从侧面反映出先周族并不源于殷商。



从上述诸文可见,先周族既不来源于与之关系密切的夏,亦不可能与商同族。
从思想史层面看:古史学家中有认同夏商周同源的,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观点,乃是维护大一统思想的需要。先周族以及先周文化有其自身的源流,不可因袭后起之言,混淆视听。早年间姬周族来源于黄帝部族的观点深入人心,近代以来亦有先周族、黄帝部族同起源于古戎狄的说法,其中以已故徐中舒先生的的主张最力,此说也为后代学者研究周之起源提供很大的启发,也为研究早期民族起源和各部族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从社会史层面看,探讨民族的起源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族源姓氏
二、图腾信仰
三、社会习俗
四、地望迁徙
五、产业情态
以上诸点在上述文字中多有运用,此处不再赘述。
探讨一个民族的起源,尤其是历史悠久的远古部族,很大程度上需借助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但在中国社会史研究方面,仍然未能完全建立自己的系统理论,以至于许多时候我们有从社会史层面分析问题,却杂糅了众多主流史的理论。如何妥善系统地运用社会史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在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先秦两汉部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萧国亮.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 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古籍出版社[M].2010年
[6]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M]1995年.
[7] 司马迁.史记(三注本)上[M].中华书局.
[8] 尚书·无逸.《十三经注疏》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 朱熹.《诗经集注》(仿古文字版)[M]台湾:万卷楼出版社,2003年
[10]杨宽.西周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顾颉刚.古史辨[C].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12]沈长云.从周族的起源论及黄帝氏族的发祥地.[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2期
[13]谢维扬.周代的世系问题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4]李渊.<尚书>周人称“夏”考.[J]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5]王晖.炎姜、姬周两后稷的时代及其代兴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
附录: 试论《诗经》中体现的周人图腾

【摘要】《诗经》是研究周代社会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对探寻周人图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诗经》中的《大雅·生民》、《小雅·斯干》篇为出发点,结合其他史料,从地域因素、族源姓氏、生子迷信以及图腾避讳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周人以熊为图腾的观点。
【关键词】《诗经》图腾 周 姜嫄 后稷 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仅是脍炙人口的远古歌谣,也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在准确深刻地还原周代历史的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周人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诗经》具有较高的史学、民俗学价值,其中图腾文化也有很大程度的体现。根据王国维先生著名的“二重论据法”,即以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相结合以考古史之真相来进行研究。由于现下未能近身接触并研究有关周人图腾的考古文物,暂且从已有文献及近期学者已出版的考古研究资料方面进行考量,粗略论证《诗经》中体现的周人图腾。
“图腾(totem),原是美洲印第安人中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指一个民族标志或国徽。” 图腾的产生基于原始人类的求全意识以及崇拜心理,其表现形式一般为某种动植物、无生物或者自然现象。原始人类通常认为这些“神物”即为其祖先或者保护者,并且该氏族也由此衍生。图腾崇拜一直延续至原始社会末期,后被祖先崇拜所取代。而对于周人的起源及祖先,《诗经》中有所记载。
《诗经·大雅·生民》中写道: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卽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此诗作于西周或春秋前期,述说的有关姜嫄生育后稷的传说以及后稷在农业上的贡献。开头叙。述了周人首位男祖——后稷的诞生过程。后稷乃其母姜媛履天帝足迹受孕而生,屡遭遗弃,均有异迹出现,不伤其身。后稷为周代农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发明了“稷”(谷子)的种植,因此后人以“后稷”为其命名。

《诗经》中另一首诗《小雅·斯干》则是周人工匠所唱,为祝颂周王宫室落成。其中,后四章是祝祷主人有吉梦生下贵男贤女,真实的反映了周人的生子观念。全文如下: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蠹蠹。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这两首诗分别叙述了周人的始祖及其生子观念。而我们知道,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和生子信仰密切相关。现在,试从这两首诗出发,结合其他史料,从以下几个方面推断论证周人的图腾观。
一、 周人以何为图腾
祖先崇拜是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其崇拜对象不再是动植物或者自然现象,而转变为人。作为被崇拜的人往往是自己部落、氏族的祖先、头人、巫师等有影响的人物,并将他们超人、超自然地加以神化,作为祖先神灵来祭祀。“古籍中有不少关于某位女子感生始祖的传说,说明中国远古各氏族部落均有其图腾。”
因此,探寻周人的图腾信仰,应从其祖先信仰着手。上文提到的第一首诗《大雅·生民》中写道:“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我们可以看出,周人认为其最早的祖先是女祖姜嫄,姜嫄“履帝武敏”,诞下了周人男祖后稷。“履,意为践,踩。武,指足迹。敏,拇也,指拇指。” 姜嫄因踩踏了“帝”脚印的拇指之处而受孕。既然姜嫄是周人信奉的最早的祖先,那么,使其受孕的“帝”是否就是周人祖先崇拜中的“神灵”呢?“帝”确切来说指的又是什么呢?《郑笺》云:“帝,上帝也。” 而上帝,显然是指上天神灵。但众所周知,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上帝信仰,上帝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此生于原始社会的周人始祖姜嫄又怎会“履帝迹而生子”呢?显然,此种说法疑为后人讹传。至此,试进一步追溯此说法的真相,来发掘周人的图腾信仰。
既然“帝迹”之说不成立,那是履何物之迹呢?对此,不同文献中均有相应记载。《史记·周本纪》中叙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此说中以“巨人迹”替换“帝迹”,是一大显著变化。另《史记·三代世表》中亦记载:“文王之先为后稷,后稷亦无父而生。后稷母为姜嫄,出见大人迹而履践之,知于身,则生后稷。” 至此,“巨人迹”进一步得到彰显。并且在众多古籍中,结合民间说法,认为姜嫄是履“大人之迹”,而非“帝迹”。如《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五引《楚辞·天问》王逸注曰:“后稷之母姜嫄出见大人之迹,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后稷。”《竹书纪年·周武王》中提到:“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论衡·吉验》篇亦有后稷之母履大人迹之说。由此观之,“履大人(巨人)迹”乃是常见通用之说法。
由此可见,姜嫄是“履大人之迹”而生后稷。姜嫄所履之迹,其实就是图腾之迹。现在,我们将进一步探寻此中“大人”的真相,假设并推断周人的图腾。
二、推断周人图腾的依据
“大人之迹”究竟为何物呢?孙作云先生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提出:“‘大人之迹’就是熊迹,姜嫄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就是履熊迹而生子,周人以熊为图腾。”我亦赞同此种说法。以下,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周人以熊为图腾的正确性。
(一)地域因素
在我国远古社会,不同地区的氏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图腾。“在东方沿海一带,诸部落多以鸟为图腾,即所谓‘鸟夷’者是。如舜族以凤鸟为图腾,丹朱族以鹤为图腾,后羿以乌为图腾,殷先祖以燕子(玄鸟)为图腾等等。在中原诸部落,多以两栖动物或鱼类为图腾,如蚩尤之族以蛇为图腾,鮌族以鳖为图腾,‘应龙族’以泥鳅为图腾等等。在西北高原诸部落多以野兽为图腾,如黄帝之族以熊为图腾,黄帝伐炎帝时所率领的‘六兽之师’—一熊、罴、貔、貅、貙、虎,即以六种野兽为图腾的民族。又西北的羌族以羊为图腾,猃狁、犬戎、(赤秋、白狄)等以狗为图腾。”而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周族克商前夕的根据地是陕西岐山,其活动中心在泾、渭二水流域,夹杂在戎狄之间。据此可初步推断周人的先祖应以野兽为图腾。
(二)族源姓氏
周人与黄帝同姓姬,而后人说姬姓出自黄帝。《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 渭河流经地区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由此可见,黄帝为姬姓之祖,周人与黄帝一脉相承。 “在中国古代,图腾标志便是氏族成员共同的名字,又是其成员个体的名称……所谓伏羲氏、金天氏、神龙氏、有熊氏等等,在最初不仅是其氏族的名称,而且是其每个成员的名称。”而黄帝号有熊氏,逆推可知,黄帝所在的氏族亦名有熊,且该氏族的图腾标志即为熊。由此可进一步证明,周人以熊作为图腾 。
又因姓亦出自图腾。“姓是生人之物(即图腾),人生下来就有姓。”姓由图腾产生。又汉代王充在其《论衡·诘数篇》称:“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而生,则姓姒氏。商吞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氏其立名也。” 夏人“姒”姓来源于“薏”,是由于夏人最初曾以薏苡为图腾。“姒”形似“苡”,而薏苡为同种植物。同理,“子”姓来源于“燕子”,是由于商人以燕子为图腾,而“子”字,取“燕卵”之意。足以见得,姓氏是出自图腾的。而现在仔细分析“姬”这一姓氏,除去女部,不仅在古音中与“亦”相似(“迹”从“亦”声),且含义从趾,为足迹之意。窃以为此足迹就是姜嫄所履之迹。且其在金文中的图像亦类似“熊迹”。由此可见,“姬”姓的来源、形义皆源自熊图腾。
“姬”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写法图示:

(三)生子迷信
“图腾崇拜与生子迷信有关,二者往往纠缠在一起。我们若能从周人的生子迷信之中,分析抉发,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
上文中提到的第二首诗《小雅·斯干》便体现了周人的生子迷信。“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这几句关键性的话语表达的是“梦熊生子,梦蛇生女”的含义。“梦蛇生女”较好理解。“原始夏人主要以龙蛇为图腾”,而周人多娶夏的后人“姒”姓女子为妻,既然“梦蛇生女”说由此间发展而来,那么我们与之类比,能否推断“梦熊生子”是源自周人以熊为图腾呢?

中国远古历史上存在不少“梦熊生子”的事例。研究中国象征文化的专家艾博哈德认为,“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便是是梦熊生子的产物”。 “熊图腾”起源说的资深研究者叶舒宪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和实地考察,在《熊图腾神话源流考》一文中说道:“黑龙江河谷地区有好几个以熊为图腾的部落,他们认为自己来源于熊,是因为其祖先曾在梦中与熊交媾的传说广泛流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梦熊生子”一说与周人图腾有着密切的联系。熊,便是周人的图腾。

(四)图腾避讳
既然,熊为周人图腾。那么,在诸多历史文献中,为何不直接称“熊”,而要以“大人”或“巨人”代替呢?窃以为,这是一种图腾避讳。
“图腾避讳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禁止直呼图腾名称,而改用亲属称谓称呼;而是禁止使用图腾名称,改用其他名称称呼与图腾同类的动物。这又称作‘图腾言语禁忌’。”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说:“北美印第安人,有许多氏族,不叫其本名,而以另外一种名称称呼之。……如维安多特人,由以下八个氏族组成。分别为1、狼氏,2,熊氏3.海狸氏……而注中他们又被称作噬骨者(指狼)、树栖者(指熊)、懦者(指海狸)。” 在我看来,这便是典型的“图腾避讳”。原始人类因为惧怕图腾的神奇力量,而以语言禁忌的方式来避免亵渎图腾,正如古代帝王姓名之讳。图腾避讳在中国古代社会亦有所体现。如商人祖先以燕子为图腾,但其称之为“玄鸟”(见《诗经》中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为图腾“燕子”之讳也。还有“东方的鹤族,不自称‘鹤’,而曰‘丹头’,此‘丹头’亦是讳。” 又何星亮在《中国图腾文化》一书中引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太昊帝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迹于雷泽,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此中华胥所履之“大迹”为“蛇迹”,不以实名称之,显然也是图腾避讳的结果。这与“姜嫄履大人之迹”之说如出一辙。
从以上事例看来,周人是因“图腾避讳”而不直呼图腾之名,从而反映出“大人”乃是对图腾本名的避讳。“熊”才是周人真正的图腾。

本文通过对《诗经》中两首古诗的详细分析以及对各类史实的探寻梳理,以设问、解答、论证的方式论述了周人的图腾观。其中,诸多结论来源于古文献的记载以及当代学者的考证,综合上述观点及推论,当知周人以熊为图腾的观念并非空穴来风,究其种种,皆源于图腾信仰。

㈡ 求先秦历史知识总结,分条答: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谢了!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义孝悌,一方面,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维护礼制进而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强调作为民众的独立人格。 孔子之后的孟子更将民众提到了高于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方面,儒家维护等级制度和君权,另一方面,他们主张君臣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一方都不该要求对方无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过分剥削压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张。先秦儒家并不主张禁欲,而是推己及人。“礼”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强调维护内部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竞争角逐激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不能得以特别的任用。但是人们如果因此就认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确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战国时代,已经遍布七雄诸国。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杀方士、术士时,公子扶苏就以其中有些人毕竟是儒生为理由,为他们辩护;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为臣。这些都说明秦朝是并不特别排斥儒生的。所谓“坑儒”,其实是坑杀包括一些儒生在内的方士、术士。一旦统一,维护政权统一就成了当务之急,儒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的思想骨干之一。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外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显著的、惊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并不像其他学派一样奔走诸侯之间,寻求任用。因为他们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学是其治国之道的理论基础。“道”即“自然”是永恒常在的、无所为的,天地万物都因“道”而生成,那么“道”又是“无不为”的。作为国家统治者,如果能够谨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与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杨朱认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然而“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慢而无所作为。道家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时顺应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家对战争等剧烈的社会动荡,十分反感。他们进而认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乐业,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们处处能感觉到管理者的痕迹,进而认为高质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赐的看法道家并不认同。在西汉初年,统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为主要管理思想,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一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所能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论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人。他们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法律统一,不分亲疏。但事实上法家这种“法治”与现在的法治大相径庭。因为在战国时代,由于各国以贵族世袭,贵族拥有特权,并把持国家政治,这造成了君权旁落和政治腐败。法家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提高君权,反对贵族特权而被君主所赏用。在法家理论中,君主同时具有立法和司法权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为民众遵守的同时,统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来对属下进行考核和考验,甚至动用一些“术”,目的是使权力显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使人畏君,从而战战兢兢。这也是后世君权被一再抬高的理论源头之一。而且统治者虽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响,比如吴起就主张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法家和儒家,对后世影响很深。有人说“阳儒暗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虽然尊崇儒教,却曾经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为诱饵贿赂官员,然后对这些不知是计的官员予以重罚,这其实是对“术”的一种使用。儒家是维护旧有的君权与贵族制度,法家则是抬高君权,压抑贵族的权力。 4)先秦其他学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 2先秦平民政治与士风的形成 先秦时代,失势贵族、布衣平民通过游说宣传自己政治观点和主张这个办法来影响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过采纳这些人的意见和政治理论,或提高君权的实力以更好地控制国家,或提高国家的实力以称霸。而一些贵族也迎合这个潮流,大量收养门客,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纵政局,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种参与政治的形态,我们可以称为“门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议论政治,而一跃成为官僚乃至贵族的门客政治形态,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没落贵族、平民百姓均用这种方式以图任用。这种风气在战国时代最为盛行。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变得并不森严。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格得到时人重视,“士风”盛行于人际交往、政治活动之中。士风具体体现在:一、重视个人尊严;二、个人尊严要靠个人道德来承托和维持;三、个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认同来达到。 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尊严是神所赋予,而中国人的个人尊严,则是通过众人的认可来取得的。春秋战国之士人,为了“士”的精神,可以抛弃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等成为了士人的信条,以“忠”、“信”作为个人准则。士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延续千年而不变。人们相对于对自我人格的认同,更倾向于使他人认同自我。表现在政治文化上,经常会倾向于忽略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不惜损失利益和退让或者进而以过激手段以求得到对方的尊重。士风传承千年,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时代,它的内涵,也有很大变化,但都不会离开以严守个人道德与价值观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个人意志。

㈢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

高 一 历 史 期 末 复 习 资 料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A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
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2、商朝的政治制度
A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通过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2)通过神化王权,强化商王的盟主地位
(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国有较大自主权
二、封邦建国(本节重点知识)
1、西周建立:
A周族以农耕著称,生活在陕西关中地区。
B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2、分封制(重点掌握)
A、目的:核心目的:巩固周王室;具体目的: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抚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便于监督管理;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B、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
掌握受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C、受封者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继续分封。
D、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E、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宗法制度(重点掌握)
A、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㈣ 先秦文化的知识有那些

1、歌谣神话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3、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4、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5、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4)历史先秦时期知识框架扩展阅读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

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

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㈤ 先秦时期的历史概述(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

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义孝悌,一方面,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维护礼制进而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强调作为民众的独立人格。
孔子之后的孟子更将民众提到了高于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方面,儒家维护等级制度和君权,另一方面,他们主张君臣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一方都不该要求对方无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过分剥削压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张。先秦儒家并不主张禁欲,而是推己及人。“礼”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强调维护内部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竞争角逐激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不能得以特别的任用。但是人们如果因此就认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确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战国时代,已经遍布七雄诸国。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杀方士、术士时,公子扶苏就以其中有些人毕竟是儒生为理由,为他们辩护;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为臣。这些都说明秦朝是并不特别排斥儒生的。所谓“坑儒”,其实是坑杀包括一些儒生在内的方士、术士。一旦统一,维护政权统一就成了当务之急,儒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的思想骨干之一。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外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显著的、惊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并不像其他学派一样奔走诸侯之间,寻求任用。因为他们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学是其治国之道的理论基础。“道”即“自然”是永恒常在的、无所为的,天地万物都因“道”而生成,那么“道”又是“无不为”的。作为国家统治者,如果能够谨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与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杨朱认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然而“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慢而无所作为。道家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时顺应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家对战争等剧烈的社会动荡,十分反感。他们进而认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乐业,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们处处能感觉到管理者的痕迹,进而认为高质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赐的看法道家并不认同。在西汉初年,统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为主要管理思想,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一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所能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论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人。他们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法律统一,不分亲疏。但事实上法家这种“法治”与现在的法治大相径庭。因为在战国时代,由于各国以贵族世袭,贵族拥有特权,并把持国家政治,这造成了君权旁落和政治腐败。法家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提高君权,反对贵族特权而被君主所赏用。在法家理论中,君主同时具有立法和司法权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为民众遵守的同时,统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来对属下进行考核和考验,甚至动用一些“术”,目的是使权力显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使人畏君,从而战战兢兢。这也是后世君权被一再抬高的理论源头之一。而且统治者虽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响,比如吴起就主张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法家和儒家,对后世影响很深。有人说“阳儒暗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虽然尊崇儒教,却曾经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为诱饵贿赂官员,然后对这些不知是计的官员予以重罚,这其实是对“术”的一种使用。儒家是维护旧有的君权与贵族制度,法家则是抬高君权,压抑贵族的权力。
4)先秦其他学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
2先秦平民政治与士风的形成
先秦时代,失势贵族、布衣平民通过游说宣传自己政治观点和主张这个办法来影响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过采纳这些人的意见和政治理论,或提高君权的实力以更好地控制国家,或提高国家的实力以称霸。而一些贵族也迎合这个潮流,大量收养门客,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纵政局,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种参与政治的形态,我们可以称为“门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议论政治,而一跃成为官僚乃至贵族的门客政治形态,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没落贵族、平民百姓均用这种方式以图任用。这种风气在战国时代最为盛行。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变得并不森严。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格得到时人重视,“士风”盛行于人际交往、政治活动之中。士风具体体现在:一、重视个人尊严;二、个人尊严要靠个人道德来承托和维持;三、个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认同来达到。
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尊严是神所赋予,而中国人的个人尊严,则是通过众人的认可来取得的。春秋战国之士人,为了“士”的精神,可以抛弃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等成为了士人的信条,以“忠”、“信”作为个人准则。士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延续千年而不变。人们相对于对自我人格的认同,更倾向于使他人认同自我。表现在政治文化上,经常会倾向于忽略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不惜损失利益和退让或者进而以过激手段以求得到对方的尊重。士风传承千年,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时代,它的内涵,也有很大变化,但都不会离开以严守个人道德与价值观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个人意志。

㈥ 先秦秦汉的知识结构框架

你这样问知识面太广,没法回答你,先秦秦汉那些知识结构框架?是科技?文化?绘画?监察制度?还是汉字形体演变?思想?经济?中外文化交流等。没法回答你的。

㈦ 中国古代史框架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的断限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的鸦片战争前夕,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又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战国到秦汉之际是封建社会的形成确立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代。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7)历史先秦时期知识框架扩展阅读:

如果想做到对中国古代史整个阶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就必须从某个朝代的的社会历史概况做起,也就是说对某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几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比如:要掌握唐朝的社会历史概况,在政治上,唐朝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两级制,同时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等10道。

科举制度、府兵制、唐律等。在经济上,均田制以及赋役制度相对于隋朝的变化,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等。

在思想文化科技方面,这一类知识也要重点把握,因为这几年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的考察。在民族关系方面,要重点掌握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㈧ 先秦时期的知识点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复习建议

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02、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03、考点聚焦

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

(一)政治:禅让制

(二)经济:原始农业

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

(三)文化:

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㈨ 中国古代史框架,详细点

中国古代断代史
夏朝
政治: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禹
暴君:桀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世袭制:启继承禹的王位,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商朝 又称殷朝,殷商
政治: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汤
暴君:纣
都城: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都到此
文化: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西周
政治: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建立者:周武王
暴君:周厉王
都城:镐,今陕西西安
制度:分封制——目的:西周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东周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政治: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旗号是“尊王攘夷”)。
思想文化:
孔子:春秋晚期。 主要贡献:①创立了儒家学派。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教育思想: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孔子地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武: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
战国时期
政治:战国七雄:七国名称:齐(史称田氏代齐)、楚、秦、燕、赵、魏、韩 (史称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 支持者:秦孝公。
主要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或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效果达到了统一,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需求,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动力。
经济:都江堰:秦国 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材料:“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使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之称。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
指南针:战国时,我国就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派别 战国时期代表 代表作 主张或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儒家
创始人:孔子 孟子 《孟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荀子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道家
创始人:老子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被秦始皇采纳)
兵家 孙膑 《孙膑兵法》

秦朝
政治:秦统一: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一、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制度的创立: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位独尊;
②建立了完备中央官制: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分管行 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设36郡。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使用半两重的圆形方孔铜钱。)
三、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上:“焚书坑儒”。(民间只许留下有关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其他都要烧掉。)
五、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了 “万里长城”;并且统一、开发了南疆。
作用: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 流,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个
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格局,以后中国社会格局没有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长城: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城防。 修筑目的:为了抵御匈奴。由蒙恬负责修建。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在今安徽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使用半两重的圆形方孔铜钱。)
思想:思想上:“焚书坑儒”。(民间只许留下有关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其他都要烧掉。)
军事:灭六国,反击匈奴,攻越族 筑长城,修灵渠
民族: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了 “万里长城”;并且统一、开发了南疆。
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陵兵马俑

西汉
政治: 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削藩”,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推恩令)。
经济: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军事: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公元前119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给了匈奴沉重打击,从而解除了北方边疆的危患,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民族:张骞通西域:第一次时间: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19年。 意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西汉元帝时)。作用(地位):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对外: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作用: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和平、友谊、文明之路。
文化: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发明造纸术: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 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佛教的传入 :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
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代表作是《史记》。 内容:《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
文化: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九章算术》:成书时间:东汉时期。 内容: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擅长外科手术。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道教的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三国时期
政治:赤壁之战: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曹操大败。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国号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称帝) 魏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称帝) 汉(史称蜀)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称王) 吴 建业(今南京)
经济:江南的开发:开发时期:主要在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东晋
政治:317年,司马睿建立,定都建康。
经济:江南的开发
文化:王羲之 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顾恺之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南朝
政治:宋、齐、梁、陈
经济:江南的开发
文化:祖冲之和圆周率:祖冲之是我国古代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主要成就: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
政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迁都(从平城迁到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
①说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穿汉服:官员与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与汉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用汉制: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
⑥学汉礼: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民族:出现民族大融合
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 代表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和《水经注》: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 代表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了宣传佛教。 云冈石窟——位于今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 地位:石窟里宏伟精巧的雕像,吸收了外来文化,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隋朝
政治: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605年。人物:隋炀帝。 三个重要地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材料一: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科举制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政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文化: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唐朝
政治: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加强,民族和谐,对外友好,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名句:“舟所以比人君,谁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唐太宗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
4、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殿试,并开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经济:见上面蓝字部分
民族:唐太宗民族政策: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数民族尊奉为 “天可汗”。
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郑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重视中原的汉族,请示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族一视同仁。)——唐太宗
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前期(唐太宗时)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吐蕃,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对外:
1.遣唐使:贞观年间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即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场需达。(意思是唐朝是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日本书纪》
2.鉴真:唐玄宗时,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传播了唐朝的文化。
3.玄奘:唐太宗时期,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学习佛法,取佛经。并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文化: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李白,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白居易;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等
颜真卿的书法人称“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的书法人称“柳体”,代表作《玄密塔碑》。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吴道子画技高超,人称“画圣”。
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北宋
政治: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以开封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民族:与辽、西夏并存。与辽有站,澶渊之战,和是〈〈澶渊之盟〉〉。与西夏议和
文化: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优点: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活字印刷发明作用:使文化传播的程度范围加大,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指南针: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材料:宋朝人记载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火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条件。
司马光: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苏轼:北宋文学家、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东坡
《清明上河图》: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画。描绘了北宋东京卞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社会生活:瓦子:是宋代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代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春节活动有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历、贴“桃符”、放鞭炮等。
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元日》
南宋
政治: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都城临安。
经济: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中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民族:与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并存,与金有战有和。
对外:对外贸易频繁,国家主要税收源于此
文化: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李清照:两宋之交的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
材料: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
辛弃疾:南宋的词人,把豪放的风格发扬光大。
材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元朝
政治: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材料: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情况。
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都城为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行省制度。西藏正式成为元中央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民族:元朝民族融合:表现: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回族。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材料:元末反映蒙、汉人民的融恰关系: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对外:元的对外贸易繁荣
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描写了元朝大都的繁荣。
文化:火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条件。
古典小说:
①《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
政治: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1)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2)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建立侍卫亲军锦衣卫,成为特务机构。
(4)采用“八股取士”选拔官吏。
2.明成祖加强君主权力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实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
对外:.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宦官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的远航是主动的、和平的外交,朝贡贸易,与新航路的开辟有本质区别。
材料: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民族英雄
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源海波平。——戚继光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付年华。——戚继光
葡萄牙于1553年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于20日回归。
荷兰于1624年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回
文化:北京城:明成祖朱棣时期,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是紫京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古典科技巨著:
①《本草纲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②《天工开物》: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材料: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意思是: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天工开物》
③《农政全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代表作,是一部农业网络全书,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古典小说:
①《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吴承恩,是一部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
政治: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
材料: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与其间。』——清代史学家赵翼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材料: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一把心肠论浊清。——清朝大臣胡中藻
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经济:实行“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
民族:册封达赖、班禅:顺治赐予西藏的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称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帝
伊犁将军: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设立台湾府:1684年,清朝设置,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对外: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38年)收复台湾,台湾从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康熙皇帝击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双方平等协商签定《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实施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影响: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作用: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拉大中国与世界的差距。(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决定,也是其实施的根本原因。
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
文化:④《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作者曹雪芹,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
如果不够详细,还有。。。

阅读全文

与历史先秦时期知识框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