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有那些
吕思勉先生,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生于1884年2月27日,卒于1957年10月9
日,享年74岁。他和陈垣先生、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一起被推重为现代史学四大家。"
吕先生的一生,不仅是刻苦钻研、勤奋著书的一生;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一生。
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的较经典的著作。
还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李鼎声《中国近代史》
林增平编《中国近代史》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77年初版,1979年再版,1982年三版,1993年四版),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间八十年的历史。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纽约牛津大学1970年版
“中国近代史”教材与参考书:
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华书局。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
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
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陈书麟《中法战争》,海洋出版社。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
廖一中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金冲及等《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❷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陈寅恪(1860——1969)江苏义宁(今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张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是中国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者,造就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文心雕龙讲疏》《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等,带有党性政治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史学研究家,在《诗经》《尚书》以及史前史阶段颇有研究,曾发表论文《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汉代学术史略》、《王肃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三统说的演变》、《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夏史三论》、《九州之戎与戎禹》、《鲧禹的传说》等篇。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钱穆 (1895~1990)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江苏省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儒家人文主义史学家的代表,他从历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学认识的独特性对历史认识问题作了阐述。钱穆力图把传统史家从事考据所揭示的个别事实的真实构成一个前后连贯、有因有果的时间序列,力求从时间上把历史综合为一个发展的整体,着眼于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统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史学本是史料学”是傅氏史学思想的最基本点,应建设绝对客观的历史学。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 (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中国历史学家,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等。雷海宗认为真正的史学不是繁琐的考证或事实的堆砌,于事实之外须求道理,要以哲学的眼光,对历史作深刻透彻的了解。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吴晗(1909~1969) 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 中国历史学家,著有《历史的镜子》、《史实与人物》、《朱元璋传》、《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带有实用史学的观念。
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裔,祖籍湖南长沙,《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放宽历史的眼界》《十九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❸ 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国古代史》专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属《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1877年—1927年)
柳诒征(1880年—1956年)
陈垣(1880年—1971年)
陈寅恪(1890年—1969年)
胡适(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范文澜(1893年—1969年),《中国通史简编》
顾颉刚(1893年—1980年)
钱穆(1895年—1990年),《国史大纲》
徐养秋(1896年—1972年)
❹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各擅长领域
吕思勉、雷海宗、张荫麟、章太炎、梅贻琦、梁启超都是史学家。吕思勉主要是研究秦汉和专通史的,著名著作属有《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我正在看)、《先秦史》、《隋唐五代史》等。雷海宗先生的大作《国史纲要》被誉为是近代四部史学巨著之一。另外还有非常有名的史学家有翦伯赞、袁行霈、邓广铭、罗尔纲(他写的《太平天国史》是最重要的研究太平天国的史料,他本人对那段历史的研究使得他能称为“泰斗”);胡绳(研究近代史的),北大的傅斯年,冯友兰、然后还有王国维。胡适对于哲学史的研究是很出名的,再有就是黄仁宇,大历史系列闻名海内。黎东方开华人售票讲史之先例,被林语堂誉为“幽默大师”。还有很多人,暂时想不起来了!
❺ 近代的著名历史学家有哪些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幼年在乡读私塾,后到中学,1914年到日本留学,学习医学。此间改名为沫若,以取家乡两条大河——大渡河(古称沫水)、青衣江(古称若水)之名。五四运动对他产生了较大影响,1919年到1920年,他创作了几十首充满革命激情的白话诗,1921年以《女神》为题,结集出版,这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建了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帝国大学医科毕业,但他认为“要使祖国早日觉醒”,“必须创立新文学”,乃弃医继续从文。这期间,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解决世局的唯一的道路”,并表示马克思、列宁是“我辈青年所当钦崇的导师”。1924年,他回到国内,参加了1926年的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任职。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前夕,1927年3月31日,郭沫若撰写《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动面目。南昌起义后,他赶赴南昌,并在南下广昌的路上由周恩来介绍入党。此后,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悬赏缉捕,党组织安排他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郭沫若克服经济上的拮据和资料的匮乏,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很多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国内。此时,第二次国共合作业已开始,郭沫若在陈诚任主任、周恩来任副主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担任厅长。1940年以后,他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一批历史剧,其政治性、艺术性都十分强烈,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稍后,他又写了《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史学论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这时期他又写了《奴隶制时代》等历史论著,主编了《中国史稿》,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本。教材中所举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作于1930年。郭沫若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当时社会生产状况出发,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说明了古代社会阶级和阶级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他不容置疑地指出,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对于马克思的那个铁则并不是例外”,从而对否认中国没有奴隶制时代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少年时受同乡章炳麟影响,拥护辛亥革命。1913年入北京大学,毕业后一度担任校长蔡元培的秘书,后到沈阳、河南任教,1922年任天津南开学校教员,后升教授,出版《文心雕龙讲疏》。五卅运动爆发后,参加反帝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失去联系。1927年后,在北京一些大学授课,写作了一些考据和文学史方面的著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河南任教的范文澜积极宣传抗日,因受校方干涉,愤然辞职,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再次入党。1940年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和延安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受中共中央委托,编写中国通史。1941年和1942年,《中国通史简编》分册出版。1947年,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这两部著作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说明中国通史的著作。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界担任领导工作,1969年7月病逝。其所著论文编为《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于1979年出版。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学电机工程,1926年大学毕业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30年代参加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撰文阐述马克思主义观点,著名的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等,其著作多被当局列为禁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30年代的一些观点,如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殷周奴隶制时代的生产工具是青铜器等,至今仍有一定影响。40年代,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界、中央党校任职。著有《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等。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赴美留学,归国后研究马克思主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出版名著《历史哲学教程》。1940年到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其间写了大量史学论文和《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任职,领衔编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8年含冤去世。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四书五经,1922年到北京,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留学,1930年回国,先在东北,后到北京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到重庆,边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边进行史学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教授历史,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❻ 中国当代十大历史学家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翦伯赞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专案组以交代“有关刘少奇的问题”为名对翦伯赞进行逼供,时年70岁的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药自杀,以死抗争。
❼ 全国比较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钱穆抄(1895年7月袭30日—1990年8月30日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❽ 近代历史学家有哪些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❾ 中国 近代史学家都有哪些
上古史(先秦至两汉)王先谦(1842年—1917年),《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罗振玉(1866年—1940年),《殷墟书契考释》王国维(1877年—1927年),《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顾颉刚(1893年—1980年),《古史辨》董作宾(1895年—1963年),《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马非百(1896年—1984年),《秦始皇帝传》、《秦集史》、《秦史纲要》徐中舒(1898年—1991年),《甲骨文字典》、《古诗十九首考》、《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的问题》、《论〈战国策〉》张荫麟(1906年—1942年),《中国史纲-上古篇》许倬云(1930年—),《万古江河》、《西周史》、《汉代农业》、《历史分光镜》张光直(1931年—2001年),《中国青铜时代》李学勤(1933年—), 《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字学初阶》、《新出青铜器研究》李民(1934年—), 《〈尚书〉与古史研究》、《夏代文化》、《夏商史探索》、《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殷商社会生活史》杜正胜(1944年—),《编户齐民》、《古代国家与社会》李开元(生年不详),《汉帝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复活的历史》、《历史的镜像》
❿ 全世界比较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特奥多尔·蒙森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语: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关于罗马历史的作品对当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个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鲁士和德国的国会会员。他对罗马法和债法的研究对德国民法典有着重大的影响。
2、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由于他的伯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也叫阿诺德·汤因比,为了区分两者,人们通常都称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3、詹姆斯·哈威·鲁滨逊詹姆斯·哈威·鲁滨逊(JamesHarvey Robinson,1863.6.29-1936.2.16)美国历史学家,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他曾兼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办的“美国历史评论”副主编,1929年他当选为美国历史学协会主席,1936年在纽约去世。
4、克罗齐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又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罗马上大学。20世纪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尔哲学体系。1903年起主编《评论》杂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政治思想上一直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领袖人物。哲学上深受黑格尔影响,但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不够彻底。他把精神作为现实的全部内容,认为除精神之外单纯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学就是关于精神(全部存在着的现实)的科学,即纯粹的精神哲学。他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美学原理》中。
5、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历史学家。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岐阜县出身。1891年东京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成为满铁研究员,接受白鸟库吉的指导。1945年后他开始享誉日本学术界,1947年成为日本学术院院士,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勋章,1951年获文化功劳奖,1960年被美浓加茂市授予名誉市民。他的否定神话的“津田史观”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历史学的主流。日本史学家对津田左右吉推崇备至,奉他为历史学的巨匠。
6、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斯宾格勒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邮政官员的家庭,先后在慕尼黑、柏林、哈雷等地求学,最后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文:Der metaphysische Grundgedanke der Heraklitischen Philosophie, The Metaphysical Fundamental Thought in Heraclitean Philosophy)为博士论题于1904年4月6日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先是在中学任教,后专事学术研究和私人写作。主要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没落》之外,还有《普鲁士的精神与社会主义》、《人与技术》等。
7、费尔南·布罗代尔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 —1985 ),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长时段理论。主要著作有《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区》、《法国经济社会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论丛》。
8、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希腊族,美国男学者、教授、历史学家,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荷亚去世。
9、钱穆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0、赫伊津哈赫伊津哈,荷兰文化史学家。1891年考入格罗宁根大学学习文学和梵文,1915年起任莱顿大学教授,1932年任校长。1942年被德国纳粹逮捕囚禁,1945年荷兰解放前夕病逝。通过描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强调指出世界文化的相互关联。主要著作有《我的历史之路》、《中世纪的衰落》、《明天即将来临》、《游戏的人》等。
11、伊曼纽尔·莫里斯·沃勒斯坦伊曼纽尔·莫里斯·沃勒斯坦(1930年9月28日—),美国学者。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社会学系。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现代世界体系》、《历史资本主义》、《知识的不确定性》等。
12、费正清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国籍,盎格鲁-撒克逊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于美国剑桥,享年84岁。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
13、陈寅恪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14、陈垣陈垣(1880.11.12-1971.6.21),汉族,广东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15、吕思勉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