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19191949重要历史事件

19191949重要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2-19 07:56:39

⑴ 历史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朝代表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西汉 新 东汉 春秋 战国 -2070 -1600 -1046 -771 -475 -221 -206-202 8 25 220 魏 十六国 439 东魏 北齐 蜀 北魏 西魏 北周 西晋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隋 唐220 280 316 420 589 618 907 五代 辽、夏、金 夏、金、蒙古 元 明 清 民国 十国 北宋 南宋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 【知识网络】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秦始皇确立世袭皇帝制度 央 中 秦 隋 明 古 官 央 朝 汉 唐 朝 清 代 僚 职 : 朝 : : 朝 三 : 三 内 : 中 机 能 公 中 省 阁 军 部 九 外 六 制 机 国 构 门 卿 朝 部 处 的 制 制 制 政 度 治 地方行政机构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制 度 秦:设御史 汉:设刺史 唐:在全国 明:设置按察 大夫监察 监察诸侯和 设立 10 个道 司,掌管地方 百官 地方官 作为监察区 的监察【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⑷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拓展: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 含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 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义 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广建封国的制度 目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的 的稳定 不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 同 特 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 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 点 点 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 治隶属关系。 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 作 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 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 用 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关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 系 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⑴皇帝制度①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②表现:A.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③影响:A.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④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⑵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②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③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拓展: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⑵郡县制①实行原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②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郡: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县尉(军事和治安),县丞(司法)③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④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 官员职责范围 权 权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 历史作用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主要政治制度⑴汉朝郡国并行制了解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⑵唐朝三省六部制①职能: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②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补充: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⑶元朝的行省制①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②内容: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③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① 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② 从地方来看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加强⑴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过程: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②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评价:⑴废丞相: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⑵设内阁: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⑵清朝军机处的设置① 时间.目的:清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② 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基本职能: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连建议权也没有。③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④意义: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拓展:比较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主要区别: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专题知识整合】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形成——秦朝;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空前强化(顶峰)——明清时期; 结束——1912 年宣统下诏退位。 B、中央制度:秦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元: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C、地方制度:秦:郡县制;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作用: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影响: A、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一、时间范围:1840 年鸦片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主权但不完整。19191949 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主要矛盾:1.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四、新旧民主革命分期界标:五四运动1.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2.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五、中国近代化的主题:1. 政治民主化: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民主革命。2. 经济工业化: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 思想科学化: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 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六、两大任务:1.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七、四条线索:1.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屈辱史)2.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近代化(抗争史)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4.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纵观列强侵华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①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 2100 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① 原因:主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因:列强修约遭到拒绝② 经过略③ 抗争:1859 年直隶提督史荣椿在大沽炮台壮烈牺牲④ 结果:签订了ltlt天津条约gtgt和ltlt北京条约gtgt⑤ 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3、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①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黄海大战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中国战败②《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与《辛丑条约》(1901 年)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结果: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②《辛丑条约》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③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激化中国社会矛盾,引发中国人民不断地抗争和探索。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也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C、思想文化上,冲击中国的旧思想旧制度,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1840 年至 1900 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

⑵ 1911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

1、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同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会议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7、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8、1924年至1927年,称为中国的“大革命”或“国民革命”时期。

9、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向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10、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1、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12、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

13、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开始长征。

14、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15、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中央红军行程2.5万里、纵横11省的长征胜利结束,实现了战略转移。

16、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系列严重事件,史称“华北事变”,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由此引发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抗日救亡斗争迅速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17、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向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公开放弃反蒋口号,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中共中央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出周恩来等通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9、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20、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改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从此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21、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澄清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22、从1942年春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提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整风运动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4、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刘少奇主持下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由中共中央批准公布。形成土改高潮。

25、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宣布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6、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村举行。提出了两个务必: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27、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28、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⑶ 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人民的 革命历程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坚持不懈,不怕牺牲

⑷ 有没有电视剧写1919年到1949年历史的

有啊,比如《大宅门》这部电视剧,就讲述的是清朝末期一直到解放后的事情

⑸ 1919到1949年之间的历史人物的故事100-200字

1、华罗庚立志回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1950年2月,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途中华罗庚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2、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3、李大钊为建党作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

4、张学良“西安事变”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5、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

⑹ 中国从1919年到1949年的具体历史

中国1919年-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7)

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1927~1937)

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37~1945)

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

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四阶段(1945~1949)

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归祖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6)19191949重要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1919-1949年这三十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的三十年。在这期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⑺ 1840到1949年中国历史事件和时间

1、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5、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6、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8、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9、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0、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11、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2、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1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14、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1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拓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⑻ 1919到1949年这段历史史称中国革命怎样阶段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8)19191949重要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1、实质是如何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须分两步走。其中,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即在新民主义国家基础上,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新民主主义革命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

3、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⑼ 为什么从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时期

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专开端。五四运动属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则是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现代史时期也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阅读全文

与19191949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