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改革开放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2-19 06:56:05

⑴ 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改革开放40年,其主要发生以下主要大事:

1978-2018年,共40年。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6.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

⑵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回顾

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4、1995年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1999年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 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5、2005年 农业税条例废止  26、2005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7、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8、2006年 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9、2007年 《物权法》出台  30、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⑶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历哪些重大事件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段话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那么,改革开放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重大历史作用呢?

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当时,我们党之所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正如邓小平所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5]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带领人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社会主义的中国尽快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举起了改革开放这面伟大旗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所以才逐步引导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我们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今天,可以说是中国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国力程度增强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基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9%,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不断焕然一新。

3.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它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我们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由于受我国国情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很长一个时期中还很不健全和完善。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们从根本上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上摆脱了“苏联模式”,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制度、新体制。在经济领域,我们成功建立健全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大胆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重视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配置市场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有序中的优越性;在政治领域,我们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力地加强和改进了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积极促进政协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建立和逐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等等,不断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在文化领域,我们全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步伐,通过文化市场化建设与所有制变革、文化产业化与财政投入机制变革以及全面制度创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社会建设领域,我们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制度措施,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所有这些,都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4.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党在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深化和完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的同时,也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主要标志的经济、文化“两位一体”的布局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把社会建设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创新性地作出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从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清晰地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发展演变的轨迹。这个新布局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5.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球化发展规律和执政党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认识。这种规律性认识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更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本身。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概括了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结合”,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全面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可逆转,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⑷ 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4)改革开放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2、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

3、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⑸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哪些重大事件

给你举10件大事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3、内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容责任制确立 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9、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

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表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改革开放1985·裁军百万,推进军队改革1997·香港回归祖国 1999·澳门回归祖国2003·抗击非典 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神舟七号飞天,四川汶川大地震

⑺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1980年正式开始

阅读全文

与改革开放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