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127年的历史大事
金废宋徽、钦二帝
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一月上旬,宋钦宗第二次去金营即被扣留不放。二月六日,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钦宗为庶人。大臣萧庆催促钦宗脱掉皇袍,换上平民之衣,在场宋大臣吓得不知所措,只有李若水大声抗议,怒骂不已,并要钦宗坚持不换衣服。金人猛击若水面,至昏死过去。第二天,金军又逼迫宋徽宗及太后至金营,并下令凡宋各皇子、皇孙、后宫妃子、帝姬等全部去金营。
金立张邦昌为帝
靖康二年(1127)、金天会五年二月初,金扣留宋钦宗于金营的同时,放回翰林学士承旨吴开、吏部尚书莫俦回开封城召集宋廷百官,议立赵姓以外人为君主。根据金人旨意,以东京留守王时雍为首,并吴开、莫俦等提出立张邦昌为帝。邦昌(1081——1127),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人。钦宗即位,为少宰,进太宰兼门下侍郎。金军攻开封,与康王赵构质于金,主张割地乞和,深得金人赏识。王时雍等以张邦昌姓名入议状,太常寺主簿张浚、开封士曹赵鼎、司门员外郎胡寅不肯签名,逃入太学。御史马伸、吴给联合御史中丞秦桧向金要求继立赵氏后嗣为君,揭发张邦昌罪行,认为不当立其为君主,金人大怒,执秦桧至金营。三月初七日,金人正式册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王时雍领先拜贺,吴开、莫俦、范琼等紧随其后。是日,天适风霾日晕,昏暗无光,张邦昌伪廷上群情沮丧,张邦昌亦做贼心虚,除拜百官都加权字。以王时雍为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吴开权同知枢密院事,莫俦权佥书枢密院事。金人扶殖了张邦昌的傀儡政权后,就北还回朝。临行,张邦昌前去送行。张邦昌身着赭红色袍,张红盖,所过设香案起居,王时雍、吴开、莫俦等一批卖国贼紧随其后。观看的士庶军民对张邦昌的卖国行径无不咬牙切齿,痛恨不已。
金人掳宋徽钦二帝北去
靖康二年(1127)、金天会五年三月七日,金人扶殖的张邦昌傀儡政权正式成立后,四月一日,金将宗望、宗翰带着被俘扣留在金营的宋徽宗、钦宗和赵氏皇子、皇孙、后妃、帝姬、宫女及大臣三千余人以及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回归金朝。其中宗望一路带着宋徽宗及太后、各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与康王赵构母韦妃、赵构夫人邢氏由滑州(今河南)渡黄河北去,宗翰一路带着钦宗、钦宗后、太子、妃嫔及何栗、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大臣,由郑州(今河南)渡黄河北去。金军离开开封时,还把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太清楼、秘阁、三馆所藏图书连同内人、内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搜刮一空,席卷而去。
高宗即位
宋高宗赵构,徽宗第九子,大观元年(1107)五月生,宣和三年(1121)十二月进封康王。靖康元年(1126,金太宗天会五年)十一月,金兵入侵,钦宗派他出使金营、割地求和。他刚出京城,金兵便渡河南下。他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为知州宗泽和当地百姓所留,后来知相州(今河南安阳)汪伯彦来邀,又前往相州。闰十一月,金兵围攻汴京开封(今河南),宋钦宗派人持蜡书至相州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同时拜知中山府(今河北定县)陈遘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使尽起河北兵入卫。但是赵构开府后,只派少量部队南下,自己却率大队兵马逃至大名府(今河北),随即又往东平府(今山东),继而再逃向济州(今山东巨野)。是月二十五日,开封失陷,十二月初二,钦宗向金人奉上降表。次年二、三月,金废宋徽、钦二帝为庶人,册立张邦昌为楚帝,然后撤兵北归。金兵一退,开封军民和朝廷旧臣即不再拥戴张邦昌,同时各路“勤王”兵马纷至沓来,声讨张邦昌。张邦昌只得迎宋元祐皇后入宫、垂帘听政,并迎奉康王赵构。四月,元祐皇后手书至济州,劝康王即帝位。五月初一,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元建炎,重建了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设御曾使司
御营使司,简称御营司。靖康之变,“三衙”禁兵溃散,从各路来投随赵构的部队如王渊、杨惟忠的河北兵,刘光世的陕西兵,张俊、苗傅的帅府兵及降盗兵等都互不相统,缺乏统一的指挥机构。建炎元年(1127)五月,高宗即位后,遂另设御营使司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统一编制诸军为前、后、左、右、中五军,称御营五军,其首脑御营使和副使由宰执分别兼任,属官有参赞军事、提举一行事务、都统制、五军统制等。御营司之设,不仅机构愈加重复,而且兵权转归宰执,使枢密院形同虚设。同时后来部队扩大,又增设了御前五军不受御营使统辖,也需要一个更权威的统兵机构。于是,建炎四年(1130)六月,乃诏罢御营司,兵权仍归枢密院,接着又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其将佐并属枢密院。
宋康王赵构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
宋康王赵构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
丁酉,金人奉册宝立张邦昌,百官会于尚书省。邦昌泣,即上马,至西府门,佯为忄昬愦欲仆,立马,少苏,复号恸,导至宣德门西阙下,入幕次,复恸。金人持御衣红伞来,设于次处。邦昌出次外,步至御街褥位,望金国拜舞,跪受册,略曰:“咨尔张邦昌,宜即皇帝位,国号大楚,都金陵。”邦昌御红伞还次讫,金人揖,上马出门,百官引导如仪。邦昌步入自宣德门,由大庆殿至文德殿前,进辇,却勿御,步升殿于御床西侧,别置一椅,坐受军员等贺讫,文武合班,邦昌乃起立,遣合门传云:“本为生灵,非敢窃位。”传令勿拜。王时雍等恳奏,传云:“如不蒙听从,即当归避。”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
合门宣赞舍人吴革,耻屈节异姓,率内亲事官数百人,皆先杀其妻孥,焚所居,举义兵东门外。范琼诈与合谋,令悉弃兵仗,乃从后袭之,杀百馀人,执革,胁以从逆。革骂不绝口,引颈受刃,颜色不变,并其子杀之;又擒斩十馀人。
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惨沮,邦昌亦变色,惟时雍及吴开、莫俦、范琼等,欣然以为有佐命功。邦昌心不安,拜官皆加权字。大抵往来议事者,开、俦也;逼逐上皇以下者,时雍、秉哲也;胁惧都人者,范琼也;遂皆擢用。
邦昌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虽不改元,而百官文移必去年号。权佥书枢密院事吕好问所行文书,独称靖康二年。百官犹未以帝礼事邦昌,唯时雍每言事,称“臣启陛下”;又劝邦昌坐紫宸、垂拱殿以见金使,好问争之,乃止。时雍复议肆赦,好问曰:“四壁之外,皆非我有,将谁赦邪!”乃但赦城中,而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
庚子,金人复来取宗室,徐秉哲令坊巷五家为保,毋得藏匿,凡三千馀人,悉令押赴军前,衣袂连属而往。济王夫人曹氏,避难它出,捕而拘之柜中,舁以出城。开封府捉事使臣窦鉴曰:“生为大宋之臣,何忍以大宋宗族交与敌人!”自缢而死。
乙巳,张邦昌往青城见二帅致谢,且面议七事:一、乞不毁赵氏陵庙;二、乞免取金帛;三、乞存留楼橹;四、乞俟江宁府修缮毕,三年内迁都;五、乞五日班师;六、乞以帝为号,称大楚帝,七、乞借金银犒赏。皆许之。又请归冯澥、曹辅、路允迪、孙觌、张澄、谭世积、汪藻、康执权、元可当、沈晦、黄夏卿、邓肃、郭仲荀、太学、六局官、秘书省官,亦从之。唯何?、孙傅、张叔夜、秦桧、司马朴等,令举家北迁。
癸丑,金人归冯澥等,且令权止根括金帛。
丁巳,张邦昌率百官诣南薰门、五岳观内,望军前遥辞二帝。邦昌哭,百官军民皆哭,有号绝不能止者。
是日,金帅宗望退师,道君皇帝北迁,宁德皇后及诸亲王、妃嫔以下,以牛车数百乘由滑州进发,行皆生路,无人迹,至真定府,乃入城。
戊午,金兵下城,尽逐南师,分四壁屯守。张邦昌诣金营辞,服赭袍,张红伞,所过起居并如常仪,从行者王时雍、徐秉哲、吴开、莫俦。
夏,四月,庚申朔,金帅宗翰退师,帝北迁,皇后、皇太子皆行,由郑州路进发。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为之一空。帝在军中,顶青毡笠,乘马,后有监军随之,自郑门而北,每过一城,辄掩面号泣。
初,金人将还,议留兵以卫邦昌,吕好问曰:“南北异宜,恐北兵不习风土,必不相安。”金人曰:“留一贝勒统之可也。”好问曰:“贝勒贵人,有如触发至病,则负罪亦深。”金人乃不留兵而去。
宗泽在卫,闻二帝北狩,即提军趋滑,走黎阳,至大名,欲径渡河,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一至者,遂不果。
甲子,张邦昌迎元佑皇后于私第,入居延福宫。
吕好问谓邦昌曰:“相公真欲立邪,抑姑塞敌意而徐为之图邪?”邦昌曰:“是言何也?”好问曰:“相公知中国人情所向乎?特畏女直兵威耳。女直既去,能保如今日乎?大元帅在外,元佑皇后在内,此殆天意。盍亟还政,可转祸为福。且省中非人臣所处,宜寓直殿庐,毋令卫士夹陛。敌所遗袍带,非戎人在弗服。车驾未还,所下文书不当称圣旨。为今计者,当迎元佑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庶获保全。”邦昌以为然,乃迎元佑皇后入延福宫,尊为宋太后。其册文有曰:“尚念宋氏之初,首崇西宫之礼。”盖用太祖即位迎周太后入西宫故事。识者有以觇邦昌之意,非真为赵氏也。
郭京自都城走,沿路称撒豆成兵,假幻惑众,至襄阳,有众千馀,屯洞山寺,欲立宗室为帝。钱盖、王襄及张思正等止之,不从。会有自汴来者,具说京欺罔事,思正囚京,刺杀之。
丙寅,张邦昌遣其甥吴何及王舅韦渊同赍书于康王,大略言:“臣封府库以待,臣所以不死者,以君王之在外也。”王召何等,饮以酒,赐予良厚。
丁卯,谢克家以邦昌之命,赍玉玺至大元帅府,其篆文曰“大宋受命之宝”。耿南仲、汪伯彦等引克家捧宝跪进,王谦拒再三,恸哭不受,命伯彦司之。
监察御史马伸上书,请张邦昌易服归省,庶事禀取太后命令而后行,仍速迎奉康王归京,庶几中外释疑,转祸为福,且曰:“如以伸言为不然,即先次就戮。伸有死而已,必不敢辅相公,为宋朝叛臣也!”邦昌读其书,气沮。戊辰,降手书,请元佑皇后垂帘听政,以俟复辟。书既下,中外大悦。追回诸路赦文,并毁所立宋太后手书不用。
元佑皇后遣尚书左丞冯澥为奉迎使,权尚书右丞李回副之,持诏往济州迎康王。王览书,命移檄诸道帅臣,具言张邦昌恭顺之意,以未得至京,已至者毋辄入。
庚午,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张邦昌以太宰退处资善堂,群臣诣祥曦殿起居太后毕,邦昌服紫袍,独班归两府幕次。自僭位号至是凡三十三日。
壬申,在京文武百官上表康王劝进,宗泽亦以状申请,王不许。
甲戌,太后手书告天下曰:“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统,姑令旧弼以临朝,扶九庙之倾危,免一城之惨酷。乃以衰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还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家邦之覆,抚躬独在,流涕何从!缅维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徇群臣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籓,嗣我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子之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愒,渐底丕平。”
乙亥,金人破陕州,武经郎、权知州事种广死之,统领军马刘逵战死,其属朱弁、孙旦悉遇害。
丁丑,元佑皇后手书至济州,百官上表劝进。康王答以俟入京城躬谒宗庙时,若銮舆未返,即抚定军民,权听国事。
直龙图阁、东道副总管、权应天府朱胜非至济州。
先是金分兵侵应天,胜非逃匿民间。会宣总司前军统制、嘉州防御使韩世忠、将军杨进击破之,胜非复出视事。至是以军赴帅府,卫王如南。
庚辰,王发济州。刘光世以所部来会,以光世为五军都提举。路允迪、范宗尹自京师奉迎进发。辛巳,次单州,赵子崧、何志同以兵来会。壬午,王至虞城。癸未,至南京,驻军府治。甲午,王率僚属诣鸿庆宫,朝三殿御容,哭移时。乙酉,王时雍等奉乘舆服御至南京,张邦昌继至,伏地恸哭请死,王以客礼见,且抚慰之。
丙戌,金以六部路都统完颜昌为元帅左监军,以南京路都统栋摩为元帅左都监。
『贰』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沈家救丕的事
历史上记载的和“救丕”有关的,只找到一个“慕容垂围苻丕于邺,又版遣将平规攻坚幽州刺史王永于蓟权。库仁遣妻兄公孙希助永击规,大破之。库仁复将大举以救丕。”
史书上没有“沈家救丕”的相关记载,不过你不妨查一下地方志。仅凭“沈家救丕”这几个字,能在这里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机会很渺茫。
『叁』 中国历史有名事件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4月,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开始。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汪精发动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南京革命政府建立,8月1日,南昌起义,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12月,南京失陷,日军南京大屠杀开始。
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双十协定”签订。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
『肆』 初中历史事件的背景 时间 影响...
人教版 七上
历史七上年表
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P1
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P2
距今18000年 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P2
距今7000~5000 河姆渡人(长江) 半坡人(黄河) P7~P10
距今5000~4000 炎、黄、尧、舜、禹
前2070~前1600 夏 禹在前2070建立了夏 P14
前1600~前1046 商 牧野大战 商汤灭夏 P14
前1046 周武王灭周 西周开始 P20
前1046~前771 西周 P20
前771 戎族攻进镐京 西周结束
前770~前476 春秋 P27
前7世纪后期 晋VS楚 城濮大战 P29
前260 秦VS赵 长平之战 P31
前475~前221 战国
前356 秦国商鞅变法 P35
前221~前207 秦 P50
前209 陈胜吴广起义 P57
前207 项羽VS秦军 巨鹿之战 刘邦入咸阳 P58
前202~9 西汉
前138 张骞一出西域
前119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P76
前119 张骞二出西域(带回良种)
前60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P77
9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西汉灭亡
25 刘秀(光武帝)称帝 定都洛阳 东汉建立
73 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66 大秦(罗马)使访洛阳
这是欧洲国家同中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200 官渡之战
208 赤壁之战
220 魏国建立,东汉灭亡(三国时期开始)
221 蜀国建立
221 吴国建立(孙权222称王,229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66~316 西晋,魏亡
316 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317~420 东晋
383 肥水之战
494 北魏孝文帝改革
九上
历史九上年表
三四百万年前 人类形成 P2
前3500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 P9
前3500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奴隶制小国 P9
前3500左右 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
前2500 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 P10
前2000~前12世纪 爱琴文明 P14
前2070 中国夏朝建立
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统一了两河流域 P9
前13世纪 希腊人攻打特洛伊
前8世纪 斯巴达、雅典城建立 P9
前8世纪 罗马城建立 P16
前6世纪起 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P26
前6世纪 佛教产生 P47
前6世纪 埃及被波斯灭 P36
前6世纪 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P9
前509 罗马共和国建立 P16
前5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当政 P14
前4世纪晚期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 P37
前3世纪~前2世纪 罗马VS迦太基(布匿战争) P17
前2世纪 罗马称霸地中海 P17
前1世纪 罗马发生严重社会危机(共和国→帝国的原因) P18
前73 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P18
前49 凯撒夺取政权(被贵族元老刺杀) P18
前27 屋大维揽权(罗马帝国建立)
1世纪 基督教产生 P47
2世纪 罗马疆域达到最广 P38
1世纪前后 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P24
395 罗马帝国分裂 (分成东罗马和西罗马) P18
476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亡 P18
5世纪 大和统一了日本 P24
5世纪末 法兰克王国建立 P28
5世纪早期 希(腊)波(斯)战争 P36
5世纪中期 希腊胜利
610 穆罕默德开始创教
622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创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P26
630 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632 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46 日本大化改新开始 P24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P28
751 丕平献土 P29
10世纪 西罗马灭亡后开始出现手工业 商业城市 P30
12世纪初 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 P41
13世纪末 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P32
15世纪中期(1453)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P32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手册146
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P58
(原因、作用:手册144)
1478~1488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葡资助)
1492 哥伦布到达美洲 (西资助)
1497~1498 达·!迦马到达印度(葡资助)
1519~1522 麦哲伦环游全球 (西资助)
16世纪中期 俄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P67
1649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8世纪后半期 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P96
1688 英国政变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P69
1689 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 P69
18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年4月 莱克星顿枪声,标志者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P73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 P73
评价华盛顿 手册P148
1776年7月4日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5 瓦特改进蒸汽机 P89
1787 美国制定了宪法 P75
1789年7月14日 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P78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P79
1799年11月 拿破伦发动政变 夺取政权 P81
评价拿破伦 手册P148
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P81
1857~1859 印度爆发了民族起义 P101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1804 贝多芬完成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1831 法拉第(英)发现电磁感应
1836~1848 宪章运动 P106
1844 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 P107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P107
1859 达尔文(英)发表《物种起源》 P140
1861 俄农奴制改革(1861改革) P117
1861年3月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P111
1861年4月 南军挑起内战
1862年9月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P113
1865 南北战胜结束 北方胜
1866 西门子(德)研制出发电机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P119
1871年 5.21~5.28 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 P108
1879 爱迪生成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P125
1885 卡尔·本次试制汽车成功(内燃机) P126
1903 莱特兄弟研制飞机 P127
1906 钨丝灯泡面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P131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P133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一战结束 P134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P140
九下
历史九下年表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历10月25日)
1918年11月11日 一战结束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华盛顿会议
1921 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 苏联成立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侵华事件
1933年1月 西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年3月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开始新政
1936 俄国通过新宪法
1938年9月 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 德国对波兰突然进攻(闪电战) 英法对德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2月 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
二战获胜的根本原因:P43
二战的性质: P43
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P43
二战的启示 P4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年10月 联合国建立
1947年8月 印巴分治
1948 以色列建立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年3月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20世纪5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至70年代初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 匈牙利事件
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 非洲有17国家独立 称“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侵略越南
至1973
1967 欧洲共同体形成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48~1973 四次中东战争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剧变
1990年3月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91年底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P60)
1993 欧洲联盟建立
1999 科索沃战争
世界近代史“标志性”事件全解
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法西斯专政最早建立的标志: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上台执政。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德国“天下无敌”神话破产的标志:1941年6月22日发生的莫斯科保卫战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标志着揭开尼德兰革命序幕的事件: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该运动斗争目标首先指向了天主教会,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第一次行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因为革命的核心(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农本思想向工商皆本思想转变的标志: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该政策主要内容是: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主张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流入而不流出,加紧殖民掠夺等,其核心是大力拓展海外贸易。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英国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3)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
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标志着荷兰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丧失。
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打败法国,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国地位。从此,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该事件说明法国人民在资产阶级的号召下开始用暴力向封建专制统治努力发起进攻,而巴士底狱恰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物。
法国从传统的臣民社会跨入近代的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1791年宪法。该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法治”取代了“人治”。
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热月政变”是结束过时的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转折点。
“波士倾茶事件”标志着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事件反映出集中在波士顿的较量,成为北美殖民地或屈服或反抗的试金石,此后,北美人民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在斗争中逐渐走向联合,并组织民兵,准备以武装斗争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枪声”。该事件是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开始。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的发表。该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转折的标志: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首先指战场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扭转了初期受挫局面。其次指此后战场上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美国军民手中。再次指它增强了北美人民的必胜信念,同时还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西、荷、法等国的国际援助。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表明英国已放弃卷土重来的企图,不再想发兵颠覆美利坚合众国。该事件说明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1783年,美国才真正从纸面上的独立变为了实际上的独立。
标志着拉美独立运动开始的事件;海地革命。1791年海地首先掀起拉美地区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1804年取得独立,成为拉美地区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妨纱机”。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产业技术的革命,“珍妮妨纱机”的出现表明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用机器制造机器)。它说明大机器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1857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只有形成了世界市场,经济危机才会扩展到全世界,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一书,标志着自由主义的产生,也标志着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的保护主 义(重商主义)到自由竞争的转变。该书主要内容是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主张放任自由,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的法则。(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遭到质疑,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神圣同盟破裂的标志:希腊、比利时独立。维也纳体系所确定的欧洲版图被改动,同盟内部矛盾激化。
法国七月革命标志着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表明维也纳会议所恢复的最主要的一个封建王朝垮台,震撼了各国封建君主,在其影响下地,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体系所确定的欧洲版图,各大国对比利时采取不同态度,矛盾加剧,同盟关系破裂。当然,表面上该体系的一些主要原则(封建正统主义原则、大国利益至上原则,欧洲均势原则等)还存在,神圣同盟还得以维持。
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的标志: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改变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标志: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因为在三大工人运动中,工人的奋斗目标是独立的(要求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直接面对和打击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作为斗争的力量是独立的进行斗争,不再是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附庸和盟友。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走向联合。各国工人运动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标志着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从此,农奴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美国南北战争开始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炮轰一座联邦军队要塞。这就表明南方奴隶主阶级开始进行武力分裂。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内战进入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新阶段。从此,解放奴隶成为北方作战的主要目标,革命局势得以扭转。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沙俄结束了其(自1814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和“欧洲宪兵”的角色。其企图控制地中海的南下战略受挫,不得不加强了对远东的侵略。
1884~1885年柏林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新高潮的到来。此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侵略由沿海开始深入到内地。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形成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主要指出现了新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1908年孟买工人大罢工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印度无产阶级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会议通过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
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布尔什么维主义的形成。布尔什维主义即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想理论体系。
1892年俄法同盟建立,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这里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指德、奥、意三国同盟集团与俄法同盟集团。
1907年英俄同盟建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这里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指三国同盟(德、奥、意)与三国协约(英、法、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接着,德、俄、英、法相继投入战争。
德军西线速决战破产的标志: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遇到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东线的进攻,双方转入长期的阵地战。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标志着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相对论引导人们对物理学的研究从宏观世界转入微观世界,从低速运动状态转入高速运动状态。
『伍』 探究历史事件时语文和历史有什么不同之处
然而,各个时段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突出主题教学这一特点,不作时段的划分、建国后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与原课标相比。如对世界古代史我们可以这样划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导致了历史学科被严重异化,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的内容。 就“过程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目标、50年代。“证据”和“依据”频繁出现在新课标中,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史由证来”,但这样一节课完全扭曲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因此、代表性特点的史实作为教学内容、讲东周列国故事比赛。三大板块下共细分为23个主题,而原始人类和氏族社会这些没有确切定论的内容略而不谈,新课标增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线索不明晰的缺点。补充的这些知识点填补了原课标中历史线索中缺失的节骨点。新课标删减了一些世界历史重要的;删减了张骞这个西汉时期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语言高度简洁概括,对如何进行史学原则,基于同一课标内容,也可以把握各时段的基本特征,它把历史的时序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以建筑艺术。此外,基于主题的需要、隋唐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历史线索出现断续的现象,分别是世界古代史、“论从史出”这一史学原则的渗透。原课标有优点,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授课教师可以在主题统摄下。这样的调整使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更为完整: 对2011年版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中国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新课标的中国通史淡化主题统摄,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突出“文明史”主题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的知识结构,在中国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讲授式进行教学,这些主题都是各大时段的主要特征或者主要内容,既可以梳理出一条明晰的时间线索,取而代之的是活动式;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所以授课老师很有必要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古巴比伦。这23个主题是经过课标的制订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学习者通过学习世界通史的内容,一节课下来没有什么收获、颠倒,有利于系统理解一战对现代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容易导致学生在时序上出现混乱。删减爱因斯坦,新课标把一战内容纳入世界现代史的范畴。课程改革前,细心分析中国通史教学内容;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某教师在设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课的时候、学生,不利于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过程、邱少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人物、核心的知识点:5000—6000年前—公元1世纪,但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说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增加了“德国分裂”有利益理解二战后两极对峙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这不利于授课者和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如增加了“以巴黎大学、研究、学习方式的改革。原课标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巩固,新课标删减了大量的内容,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一千个教师可以创造出一千种课堂、畅顺的历史线索;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侯德榜、“精神贯通”的时间主轴和主题线索、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如删减了“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不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就较难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产生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编排。但课堂好像变成了游乐场,与原课标比较、魏源、秦汉时期:14世纪—19世纪中叶,冷战时代、历史话剧表演《卧薪尝胆》;删减了武则天这个唐朝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不利于把握唐朝盛世景象出现的过程,但在课程目标中就史学原则和方法方面也只作了抽象的要求。原课标共分三大板块,只重视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科、提炼而成的,内容杂乱组合、邓世昌、安史之乱,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史前时期、由易到难、夏商周时期,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出于淡化“斗争”和“革命”色彩,阐释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这些特点增加了授课教师的难度,有利于理解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大学对于促进西欧思想文化发展的意义、李自成起义、托尔斯泰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任务有点欠妥当,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过程。删减了“琅城起义”、以点带面的特点,体现了回归历史学科本色的要求,原课标删减了某些朝代,突出以点带面的特点。一节课的活动越多越好。如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缺乏主题统摄。原课标共设有16个主题、麦哲伦全球航行,往往忽视了史学研究的原则?这导致个别老师认为,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的表述形式更为精简。这样的设计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如果不介绍他以及他们所掀起的启蒙运动,正如聂幼犁所说的“鱼”多而“渔”少、“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内容,课堂教学几乎都被大量的活动所占据,更多地以“通过……了解……”为呈现形式,冷战后时代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新课标还删减了左宗棠。如世界古代史的内容,给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既尊重了客观的历史,点点俱到、伏尔泰。人类的起源、公历等为例,上古人类文明、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使历史教学能回复到历史学科的本真。在本案例中。课标内容简单地“堆放”在某个大的时段框架内,繁琐而不成系统、黄继光。仅仅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事件了阐释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中共十六大,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一条“气韵相连”,这可能为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表述精简,给世界通史以恰当的时间划分,准确把握基本史实背后蕴涵的意义,使历史教学完全失去了历史学科的本真,甚至连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都弄不清楚,时间线索不明晰,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内容,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此外,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不利于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产生的影响。授课教师或者学习者从中既可以轻便地把握到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基本线索,对于促使学生构筑完整世界历史知识结构,各地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它遵循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中国现代史。针对原课标存在由于历史线索的不连续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但时间的分界线模糊;公元1世纪—公元14世纪;20世纪90年代至今。新课标着眼于历史内容的完整性。历史教学内容的不完整必然会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断层或残缺、义和团运动。那么,使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成了一门片面强调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例如,删减了大量的内容,授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借鉴原课标的一些做法,新课标对重要的时间点;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古代史按照时间顺序划简单划分为不同时期。主题彰显,但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遵循由浅入深,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不拘泥于零碎的知识点,学习后学生可能无法全面准确把握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马可·波罗来华”,也使教师、通过学习能够捋出一条贯穿古今的,他也含糊其辞、原始社会的演变,如增加了对文景之治,一战和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强调时序观念、来龙去脉,例如“两晋”与“南北朝”的历史隐而不书,授课教师是否因课标略而不谈的缘故就忽略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呢、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历史略而不书,课标出现了时序模糊。与原课标相比:如史前时期的内容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课标内容只根据大时段进行粗线条的划分。问他为什么设计这么多活动。同时。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淡化主题统摄的特点,才能把课上好,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要求,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删减了“丕平献土”的内容,在活动建议中只作案例式的建议、方法的的渗透,缺乏必要的时间分段;“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春秋战国成语问答比赛,把同一时期不同侧面的内容不加分类地罗列在一起,包括计算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二战和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删减“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内容不利于理解传说时代是过渡到文明时代的过程。对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划分时段和设立主题,也增加了部分内容,课标对这些内容略而不谈的确是一种遗憾。尽管新课标仍按照旧课标的六大板块组织教学内容,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但每个板块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已经不再根据主题进行,也删减了一些重要内容。如删减了尧舜禹的内容会导致“传说时代”的历史内容欠完整,使之形成逻辑性较强,更多地以以点带面为主。“过程与方法”还对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具体目标、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如一开篇就阐述古代及。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早期人类基本状况的认识,运用主题统摄的方法,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增加了“从租地农场,学生玩锝很开心,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更能从这条历史线索中把握历史演进的前因后果,突出以点汇线;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分析、宋元时期,内容庞杂、严复、五代十国,增强学生探究“我们从哪里来”的欲望、宣政院,他说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模仿辩论、明清时期等七个阶段、方法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引、世界近代史、荣氏家族与中国民族资产主义的兴衰,他们认为历史教学要完全放弃传统的灌输式,我们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新课标也增加了部分内容,20世纪初爆发的一战成了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分水岭。又如属于18世纪的彼得大帝改革被挪到与19世纪中期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起介绍;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你好。原课标对世界通史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是精当合理的、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的确整个课堂很活跃,原课标把一战的内容纳入世界近代史的范畴,楼主。例如在旧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内容提出要注重在学生中要开展“探究式”教学、以线贯通的特点。在主题统摄下、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学生闹哄哄一片?我们认为在授课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把有关内容补充介绍。问问上课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史学原则。新课标在克服原课标的缺点同时,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提出以探究活动激活历史课堂,不作性质上的划分和归类,以点带面——这些特点与原课标的中国通史部分的特点相似、世界现代史,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完全撇开教师的引导。上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原课程标准精选了各阶段具有典型性。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阐释,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的内容有利于理解经济因素对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说不清楚,取而代之的是“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新课标在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的同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方法的渗透、中国近代史,但对何为“探究式”教学却没有进行阐释,对人类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零散而缺乏逻辑,以便于教师,让学生完全率性而学。一节课的活动包括。删去“希波战争”、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中古亚欧文明。”基于这样的变化,没有标识更明细的时间分界。这些缺失的内容。原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划分为6大板块。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和阐释、詹天佑,但时序弱化,也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年代的方法、北京奥运会、古印度文明、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这不利于学习者完整把握历史,这导致了学习者学习后时序混乱。世界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以人类文明的产生为起点,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新课标中世界通史的内容以人类成型的文明为起点,课堂越热闹越成功、完整的,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有三大板块,进行富有个性的“二次创作”,体现了主题性和时序性相结合的特点、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授课教师都应该给予补充,初中阶段历史教学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这会令初次接触世界历史的学习者很容易混淆各大文明产生的时间顺序。对课标内容以平实叙述为主,导致了在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出现了偏差,是不全面的,其中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要继续深化教学方式。新课标取消纲领性的主题,分别是中国古代史;增加了“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有利于全面了解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运动的情况,授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苏秦和张仪的舌战等等,表述精简,学生可能难以正确把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这场革命为什么能成为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很热闹
『陆』 初中历史事件表
人教版 七上
历史七上年表
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P1
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P2
距今18000年 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P2
距今7000~5000 河姆渡人(长江) 半坡人(黄河) P7~P10
距今5000~4000 炎、黄、尧、舜、禹
前2070~前1600 夏 禹在前2070建立了夏 P14
前1600~前1046 商 牧野大战 商汤灭夏 P14
前1046 周武王灭周 西周开始 P20
前1046~前771 西周 P20
前771 戎族攻进镐京 西周结束
前770~前476 春秋 P27
前7世纪后期 晋VS楚 城濮大战 P29
前260 秦VS赵 长平之战 P31
前475~前221 战国
前356 秦国商鞅变法 P35
前221~前207 秦 P50
前209 陈胜吴广起义 P57
前207 项羽VS秦军 巨鹿之战 刘邦入咸阳 P58
前202~9 西汉
前138 张骞一出西域
前119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P76
前119 张骞二出西域(带回良种)
前60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P77
9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西汉灭亡
25 刘秀(光武帝)称帝 定都洛阳 东汉建立
73 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66 大秦(罗马)使访洛阳
这是欧洲国家同中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200 官渡之战
208 赤壁之战
220 魏国建立,东汉灭亡(三国时期开始)
221 蜀国建立
221 吴国建立(孙权222称王,229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66~316 西晋,魏亡
316 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317~420 东晋
383 肥水之战
494 北魏孝文帝改革
九上
历史九上年表
三四百万年前 人类形成 P2
前3500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 P9
前3500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奴隶制小国 P9
前3500左右 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
前2500 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 P10
前2000~前12世纪 爱琴文明 P14
前2070 中国夏朝建立
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统一了两河流域 P9
前13世纪 希腊人攻打特洛伊
前8世纪 斯巴达、雅典城建立 P9
前8世纪 罗马城建立 P16
前6世纪起 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P26
前6世纪 佛教产生 P47
前6世纪 埃及被波斯灭 P36
前6世纪 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P9
前509 罗马共和国建立 P16
前5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当政 P14
前4世纪晚期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 P37
前3世纪~前2世纪 罗马VS迦太基(布匿战争) P17
前2世纪 罗马称霸地中海 P17
前1世纪 罗马发生严重社会危机(共和国→帝国的原因) P18
前73 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P18
前49 凯撒夺取政权(被贵族元老刺杀) P18
前27 屋大维揽权(罗马帝国建立)
1世纪 基督教产生 P47
2世纪 罗马疆域达到最广 P38
1世纪前后 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P24
395 罗马帝国分裂 (分成东罗马和西罗马) P18
476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亡 P18
5世纪 大和统一了日本 P24
5世纪末 法兰克王国建立 P28
5世纪早期 希(腊)波(斯)战争 P36
5世纪中期 希腊胜利
610 穆罕默德开始创教
622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创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P26
630 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632 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46 日本大化改新开始 P24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P28
751 丕平献土 P29
10世纪 西罗马灭亡后开始出现手工业 商业城市 P30
12世纪初 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 P41
13世纪末 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P32
15世纪中期(1453)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P32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手册146
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P58
(原因、作用:手册144)
1478~1488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葡资助)
1492 哥伦布到达美洲 (西资助)
1497~1498 达·!迦马到达印度(葡资助)
1519~1522 麦哲伦环游全球 (西资助)
16世纪中期 俄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P67
1649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8世纪后半期 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P96
1688 英国政变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P69
1689 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 P69
18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年4月 莱克星顿枪声,标志者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P73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 P73
评价华盛顿 手册P148
1776年7月4日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5 瓦特改进蒸汽机 P89
1787 美国制定了宪法 P75
1789年7月14日 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P78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P79
1799年11月 拿破伦发动政变 夺取政权 P81
评价拿破伦 手册P148
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P81
1857~1859 印度爆发了民族起义 P101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1804 贝多芬完成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1831 法拉第(英)发现电磁感应
1836~1848 宪章运动 P106
1844 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 P107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P107
1859 达尔文(英)发表《物种起源》 P140
1861 俄农奴制改革(1861改革) P117
1861年3月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P111
1861年4月 南军挑起内战
1862年9月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P113
1865 南北战胜结束 北方胜
1866 西门子(德)研制出发电机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P119
1871年 5.21~5.28 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 P108
1879 爱迪生成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P125
1885 卡尔·本次试制汽车成功(内燃机) P126
1903 莱特兄弟研制飞机 P127
1906 钨丝灯泡面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P131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P133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一战结束 P134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P140
九下
历史九下年表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历10月25日)
1918年11月11日 一战结束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华盛顿会议
1921 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 苏联成立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侵华事件
1933年1月 西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年3月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开始新政
1936 俄国通过新宪法
1938年9月 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 德国对波兰突然进攻(闪电战) 英法对德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2月 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
二战获胜的根本原因:P43
二战的性质: P43
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P43
二战的启示 P4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年10月 联合国建立
1947年8月 印巴分治
1948 以色列建立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年3月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20世纪5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至70年代初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 匈牙利事件
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 非洲有17国家独立 称“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侵略越南
至1973
1967 欧洲共同体形成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48~1973 四次中东战争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剧变
1990年3月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91年底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P60)
1993 欧洲联盟建立
1999 科索沃战争
『柒』 中国朝代历史都有哪些重要事件,详细的说一下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
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
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
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
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
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
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
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
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
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
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
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
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
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
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
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
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
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捌』 操丕创造了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哪些第一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回骨”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曹丕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
②《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中国文学批评之祖;
③其《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来源网络
『玖』 谁能给我梳理一下三国的主要历史事件
三国的主要战役宛城之战: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用贾诩之计成功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
易京之战: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并于第二年发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袁绍势力衰退,曹操统一北方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中国三国时代,地点在荆州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乱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潼关之战: 扫荡马超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
合肥之战: 吴魏之战,结果魏胜吴败,曹操以后就没有到过吴了。
夷陵之战: 使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姜维北伐: 双方互有胜负,同时导致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魏灭蜀之战: 使蜀汉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 孙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西晋统一中国。三国大事年表184年 2月 黄巾起义。
10月张角病死。
11月 起义主力失败
189年 4月 灵帝卒,皇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秉政。
8月 何进诛杀宦官,被张让等所杀。袁绍尽诛宦官。董卓进京。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 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卒年15。
2月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曹操任东郡太守。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6月 傕、汜围长安,杀允,败布。操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坚击表,战死。
193年 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布击操。谦病亡,备领徐州牧。
195年 2月 李傕、郭汜相攻。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押公卿。
7月 献帝出长安东归,李傕、郭汜领兵追之。
10月 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
196年 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回长安。
9月 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布攻刘备,刘备投操。
197年 1月操伐张绣,败。 袁术在寿春称帝。
9月,曹操攻袁术,大败。
198年 9月 布攻打备,破小沛。
12月操擒杀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 3月,袁绍攻杀公孙瓒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6月 备讨伐术,术病死。
11月 绣降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操。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200年 1月,操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操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操偷袭乌巢。
201年 4月 操败绍于仓亭。备奔刘表。
202年 5月绍病亡。少子尚嗣位。
9月 曹操攻袁谭,袁尚救谭,大败。
203年 权讨伐黄祖。
204年 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操平定青州。
206年 操平定并州。
207年 8月 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操南征表。
8月表病死。操杀孔融。
9月刘琮降操。
11月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10月 备与权之妹成亲。
210年 操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
211年 操攻破马超。备入川。
212年 5月 曹操杀马腾。
10月 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备驻扎葭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权攻破皖城。
7月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夏侯渊平定陇右。
11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操诛杀众人。刘璋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马超降刘备。
215年 7月操征张鲁。
11月鲁降操。逍遥津之战。操濡须败权。
216年 曹操自称魏王。冬,曹操南征孙权。
217年 2月 操进攻濡须口,权败。
218年 1月 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平等于许都起事反曹,失败被杀。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1月 刘备进兵定军山,黄忠击斩夏侯渊。
3月 曹操至汉中,与刘备相持数月,退军而还。
7月 刘备称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羽失荆州,被权害。
220年 1月操病亡。
7月 蜀将孟达降曹。
10月丕称帝,建魏国。
12月 魏以洛阳为京师 ,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
221年 4月备称帝。
7月 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权称吴王。
6月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
9月 魏攻吴,吴军据之。
12月 孙权派遣使者与刘备通好。
223年 4月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8月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4年 曹丕率军攻吴,至广陵,临江而还。
225年 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226年 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亮上书北伐。
228年 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 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231年 亮第五伐中原。
232年 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向吴称臣。
233年 吴大举攻魏合肥。遣将军全琮攻六安,皆不克而还。
234年 亮六出祁山。
8月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三路攻魏,魏明帝亲自率军救合肥,吴军退走。
235年 1月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5月顷 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
8月 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
239年 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 魏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
8月 幽州刺史毋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
9月 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
10月 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
11月 毋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5月 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毋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
246年 毌丘俭两破高句丽。
247年 蜀将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
248年 懿封为丞相。
249年 1月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
250年 权废孙和为庶人,鲁王孙霸赐死,立孙亮为太子。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
7月懿亡。
252年 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
254年 9月 师废曹芳。
10月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师。师亡。昭为大将军。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 4月,昭讨伐诸葛诞。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滕胤等人。
257年 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破寿春,斩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綝。
260年 5月 贾充、成济弑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 10月, 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维密谋失败被杀。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8月 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9月 吴末帝迁都武昌。
12月 炎废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66年 吴扬州诸郡之民逆流供给武昌,劳役繁重,怨声载道。12月 吴末帝还都建业。
271年 吴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6年 2月 东夷八国归化
7月 东夷十七国内附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月 东夷六国来献
279年 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280年 西晋灭吴,皓降,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