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冯尔康的清代史学研究
冯尔康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清史、中国社会史暨史料学的教学与研究。研究状况、成果及历史认识论概要如次。清史领域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研讨。一是政治史及人物传记,撰著《雍正传》(1985),系我国大陆学者第一部较系统地论述雍正帝及其王朝的政治改革与历史地位,兼述清代历史分期。二是清代社会史,有专书三部:论文集《顾真斋文丛》(《清代社会群体史论》,2003),为清代社会经济史、社会史方面的论文汇集,所收《清代地主层级结构及经营方式述论》、《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等文,均较全面地开展地主、婚姻、妇女史的论述;《清人社会生活》(合著,主要作者和设计者,1989),20世纪下半叶第一部断代社会史之作,探索写作断代社会史的结构和方法;《清人生活漫步》(1999,《生活在清朝的人们》2005)。三是宗族史,著有《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2005),除了讲述清代家族史,还讨论20世纪的近当代家族的走向。四是文化史,发表《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红楼梦>》(1974)、《曹雪芹和<红楼梦>》(1986)两个小册子,《清世宗的<悦心集>与曹雪芹的“好了歌”》(1988)等文。五是清史史料学研究,前后作有《清史史料学初稿》(1986)、《清史史料学》(1993)、《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2000),皆系较全面、较系统的研讨断代史史料学专著。
㈡ 怎么自学清朝历史
自学清朝历史?
首先,界定一下你是要具体学习哪个方面。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果,外交关系。学习整个清朝通史还是清朝前期(1840前)后期,义和团,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清朝皇室还是社会民生?确定具体的目标才好下手。
其次,要对清朝的制度有全面的了解。爵位制度,宗法制度,官位制度,军队制度,外交制度,商务制度。。。这样分项的研究,更有利于了解的具体而微,为以后的具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对清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三,历史要博学而精。不能偏听一家之言。多读读不同方面的书。读正史——清史稿,这是清朝官方的说法。读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这是太平天国的说法。读外国专著有关清朝的部分——这是外国人的说法,尤其注意日本和英国。……多从官吏,士子,百姓,皇家,革命党等不同方面入手,比较,得到比较可信的结论。对一个历史事实的多方面考察,是得出其起因经过结果的必经途径。
第四,掌握必备的文言功底。读史多读原稿,读第一手材料。像我看过琼林幼学什么的启蒙读物,但是还是对其中的典故,引用不太清楚。读史一定要有对古代社会,文字的基础。
第五,对清朝历史要有一个总括的了解,了解具体的历史事实。什么发生在先什么发生在后。有时候就通过这一个简单的方法,都能推断出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
以上是综合的讲了,具体来说,
1可以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部门,事件。如曾国藩等来了解历史的演变。
2读专著是注意剔除其政治观点
3对其后金,明末,民国要有一定了解。
其他种种,不足而论罢。
推荐的清朝文献:如《清实录》《清史稿》《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清史列传》《满汉名臣传》《清鉴易知录》等。
现当代研究性著作:孟森《明清史讲义》《明元清系通纪》等,王锺翰《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考》《清史余考》《清史补考》等,郑天挺《探微集》《清史简述》,萧一山《清代全史》《清史大纲》,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清朝全史》《满洲发达史》
国内最权威的该是始于2002年开始编撰的《清史》,由国务院编撰的。
如果仅是需要粗略的了解,建议看高中历史课本古代史,近代史上册。
㈢ 最近想研究清朝的历史,请问应该看什么书
1、《清实录》
《清实录》是中国现存历代实录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清实录》告成后,精写五部,其中四部为满、蒙、汉三体文本,另外一部为满、汉两体文本,藏于盛京宫殿。
2、《清朝兴亡史》
《清朝兴亡史》是一部多卷本历史学著作,对清代很多重要问题阐发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见解,并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现有学术观点进行了商榷。
著作以严谨的态度、详实的考据、客观的笔触,全面记录了清朝自开国、兴盛至衰落的历史。著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对清朝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既包括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也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纪要、评说。
同时对当今史学界的一些错误观点予以反驳、纠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为规范现代清史教学及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严谨的资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4、《满文老档 》
《满文老档 》是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记载天命纪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聪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后金汗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翻译典籍,记注政事。巴克希库尔缠等奉命用老满文纂修史书,遂以为制。
天聪六年改用有圈点满文(新满文)修撰,岁岁相继,至崇德年间蔚为巨帙。原本37册,用明代旧公文纸或高丽笺书写,各册长短不齐,厚薄各异。
乾隆六年(1741)内阁大学士鄂尔泰、徐元梦奉命将无圈点字档册中难以辨识的无圈点老满文捡出,附注新满文,按十二字头序列编成《无圈点字书》一部,存于内阁。
5、《星源集庆》
《星源集庆》为《爱新觉罗宗谱》嘉庆二十二年(1817)以后记载皇室本支世系的汉文本谱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满文男女横格谱牒一份,送大内收存。
嘉庆二十二年奉旨著玉牒馆按照每年宗人府所进十六房满文男女横格谱牒式样,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汉文男女横格谱牒各一份。
玉牒馆当即遵旨修毕呈进大内,并奏明今后每年于封印时从内领出旧本,将应加添改之处,于另缮之新本内添改毕,再于明年开印后,仍行送入大内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满文横格谱牒,则不再另行缮写。
嘉庆二十二年封印时,玉牒馆从大内领出了新修汉字横格谱牒,准备添改另缮,发现在其卷帙签上有仁宗御笔“星源吉庆” 四字,以后遂以此四字作为新修文宗以后历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汉字男女玉牒的名称。
㈣ 我想具体的了解一下清朝的历史,应该看些什么
1、《清史大纲》
《清史大纲》作者是萧一山。本书以广义的“民族革命”之演进为线索叙述考察有清一代的历史大势、人物沉浮,于政治、经济、文化无不措意而多独到精深的见解,最后以反帝爱国为依归,反映了全民抗战的时代精神。
2、《清朝前纪》
作者是孟森。本书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满洲历史时的讲义,全书分纲领、女真纪第一、建州纪第二、建州左卫前纪第三、肇祖纪第四、褚宴充善纪第五、妥罗纪第六、兴祖纪第七、景祖纪第八、显祖纪第九、附王杲纪等十一篇。
3、《清朝全史》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所著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论清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
这部学术名著,曾一九一四年出版,对学术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贡献,从它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学界重视,被学者专家作为权威性的引征之据,在学界长期享有它应得的学术地位,梁启超将其列为了解清史的必读书,梁漱溟、萧公权等也都称引及之。
(4)清代历史学扩展阅读: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清代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共有12位君主,如果从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则有11位君主。清朝入关以后共有十个皇帝。
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绵宁,后改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㈤ 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清代主要诗人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
㈥ 我想了解一下清朝历史,请学历史的推荐几本书能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清朝历史.
正史可以看《清史稿》,不喜欢看纪传体史书的可以看《清史编年》内,喜欢看按事件专题容编写的可以看《清史纪事本末》。
能耐得下心的还可以看《实录》《起居注》《圣训》《朱批奏折》等。
喜欢看轻松一点的可以看《清稗类钞》《清朝通俗演义》《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清宫述闻》,好吧《正说》系列(12帝、12妃、12名臣什么的)虽然不是很正,作为了解也是可以一看的。还有《清朝那些事儿》之类轻松系的。
挑几个著名的比较喜欢的皇帝或大臣的专著或者比较尊重历史的小说看看也可以。p.s.二月河系列不适合以“想了解清史”为目的的人看,有一定基础后或许能看出些有感触的东西来,但对不了解清史的人来说只有误导和灾难。
㈦ 你了解哪些不为人所知的清代历史文化
雍正短短在位13年 ,可谓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皇帝,可是历史上关于“雍正”的死内也有多种多种样容猜测 ,猜测最多的的就是雍正的头颅被人割去,雍正下葬是一具无头尸身,不过不可能无头,那样也有失皇家颜面,脑袋则是用黄金打造的,进入棺椁并埋入地宫, 就是“清西陵的泰陵”。
㈧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1、《细说清朝》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2、《正说清朝十二帝》
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3、《正说清朝三百年》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
“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5、《太监谈往录》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
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
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㈨ 有专门学清朝历史的学校吗
没有的,你可以上历史系研究生,有专史。
㈩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是哪三部
《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
《廿二史札记》,清代赵翼(1727年—1814年)专着,三属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条目约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当时尚未明确为正史的《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名为二十二史,但实涉及全部二十四史。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着。
《十七史商榷》,史考类史书,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1722—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居士 ,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后辞官不仕,定居苏州;擅长经学、史学、小学、目录学等多种专门学问,撰有《十七史商榷》、《尚书后案》、《蛾术编》等书,成就卓著,是乾嘉时期著名的考史学家。
《二十二史考异》又称《廿二史考异》,中国训诂书。清代钱大昕(1728—1804)撰。100卷。系统地考证二十二部正史及其注释的史实、文字、训诂,订正了很多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