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发布时间:2021-02-18 20:13:13

『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具体总结(具体具体啊)

高中历史必修(Ⅰ)课程标准校本解读
(一)条目的理解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
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发动。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日本蓄谋侵略中国。1894年7月——1895年4月。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内容; 割地、赔款、通商、开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了。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1900年6月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运动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体现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概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罪行。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名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国名政府抗战初期组织了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正式政权。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导火线);经过:前期运动中心在北京,学生充当先锋。高呼口号。6月5日起运动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条件。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内容:党的名称,领导机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对象三排军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6年10月胜利结束。
1946年6月内战爆发,中共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秋——1949年1月中共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改变了世界政治结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顺利,是毛泽东思想的顺利。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的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作为统一战线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最高权力机关。
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民主政治中断。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确立了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形成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
4、概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国两制”的理论提出、含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海基会、海协会的成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有重大历史意义。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表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时提出。对当时及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述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4、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城市国家。社会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雅典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内容广泛,条纹清晰。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议会的权利超过了国王的权利。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一种模式,为其他国家所效仿。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规定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评价: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均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异: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政府产生的方式不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内容: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体会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八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1871年3月28日成立。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917年3月爆发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过渡已成为不可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947年提出的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冷战的表现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立“北约”加剧了冷战的程度。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年“华约”成立。至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二战后世界全面冷战、局部热战(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991年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力量的加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汇总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题汇总答案
一 1 禹、夏朝、2 相、卿士、师、候、伯 3 宗法制和 分封制
二(一) 1 周武王、2 、有效的统治、分封制 3 土地、人口、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4 周王室 5 楚王问鼎(二) 1 互为表里、分封制
2父系家长制、嫡庶 3 嫡长子继承制 4 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 郡县制
第二节
一 100多年的角逐
二 1 皇帝、朕、制、 诏、玺、虎符
2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I。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九卿。
3 (1)战国、郡县制 (2)郡 36 40 郡守(3县、县令、县长(4)互相配 合又互相牵制、
皇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 1 (1)匈奴,岭南(2)封建经济文化、国家统一、中华民族(3 中央集权制度
2 大泽乡
第三节
一 1 汉承秦制。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三公。中朝。丞相政务机关、外朝。
2尚书省(行政),中书省(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三省 3 内史省
中书省、门下省 4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宰相。皇权。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记得点采纳哦!!!

『叁』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二、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

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肆』 (急)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汇总答案

我有近似的资料应该能帮你填大部分的空 需要的话留个邮箱地址我发给你

『伍』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1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二)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分封: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实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朝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①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③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④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①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是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全面推行郡县制。
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二)发展科举制:
(1)科举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
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作用: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自秦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巩固疆域,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2、消极影响:因为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后来,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中
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人们思想,妨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专题二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1)背景:雅典城邦旧氏族贵族专横统治,引起新兴工商业者和普通民众的不满,社会
矛盾尖锐。
(2)内容: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①根据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的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等。
(3)作用: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1)内容: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⑤实行“陶片放逐法”等。
(2)作用: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②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二)古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2)意义: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
保护,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6世纪编成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
①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③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④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
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⑤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国家 政治体制(政体) 重要法律
英国 君主立宪制 1689年的《权利法案》
美国 联邦制共和政体 美国1787年宪法

(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颁布《权利法案》:
(1)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2)意义:
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2)作用: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3、代议制含义及其作用:
(1)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2)作用: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4、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作用: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作用。
(二)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
1、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严峻形势:
①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国家权力很微弱,而各州的权力很大。
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美国对外贸易也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美国1787年宪法及评价
(1)主要内容:(参见教材P41图)
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并对宪法负责,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2)特点:
①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过度集权。
②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又相互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以防止专制。
③总之,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评价:
①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③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严重,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3、华盛顿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后来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3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名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自然灾害严重.
《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不能实施的原因
历史意义: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原因:1.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主观上,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功绩
原因:1从主观方面说,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从客观方面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功绩: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2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对外国侵略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4后期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能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 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最具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兴起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
兴起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中国资本主义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向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妥协的一面。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是由于日本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战争爆发时间:1894年7月
第一阶段: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欺压山东人民。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辛丑条约》的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打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初期的主要内容及后期的新内容、意义。
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
初期的主要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简述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口号和三大成果。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三大成果: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卖国贼职务。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伟大意义。
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②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的援助。
历史意义: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④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和两党合作的意义。
原因:①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分化孤立敌人。② 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有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意义:对国共两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前进,都是有利的;为大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条件。
2、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⑴原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⑵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阅读全文

与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