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刻骨铭心的异地恋
张帅和李英这一对曾经被看作是天造一对的恋人,因为俩人居住在不同的城市,而分手了。同学们都感到惋惜。这两个人是在大二那年相恋的,两个人虽然没有向其他同学恋人那样,从一开始就难分难舍,在外租房同居,但是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很稳定。大学毕业后,因为张帅的父亲身体不太好,他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城市,而李英则到北京去发展。为了保持感情,两个人约定每个月见一面,由俩人轮流到对方的城市探望对方。起初的两年,两
人都能坚持约定。但是到了第三年,张帅因为父亲病情加重、自己也得到升职承担更多的工作,而经
常爽约,倒是李英常过来看他和他家人。为了能够长久在一起,张帅希望李英回到他的城市工作,俩人一起打拼,可是,李英因为也得到老总的青睐而当上了总裁助理,事业也开始走向高峰,也割舍不了。于是,两人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得形同鸡肋。不久以后,又都有了新的感情寄托。这对相恋5年多时间的恋人终于经不住两地分居的熬煎,劳燕分飞。其实,张帅和李英的经历和感情结局,几乎就是很多异地恋者的写照。很多异地恋情人一开始都能
经受住这种分居两地的考验,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笑到最后”,可以说,在很多人看来,异地恋是叫
好不叫座。那为什么异地恋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粗略分析,大致有三大元凶:首先,是深度交往的欠缺。恋爱都是谈出来的。异地恋者因为客观上缺乏交往,特别是面对面的
交往,感情的交流多半停留在分别前的那个水平。很显然,这个水平明显不能满足由恋而爱这个方向
转化。有的人也说,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视频也好,手机也好,都能随时沟通,但是,恋爱不是谈业
务,只要条件符合就能OK、搞定,恋爱还有很多靠当面的交流、靠眼神传情、靠面对面的气息相交、
靠手牵手的体温相接、靠俩人气场的重叠等等,这些都是通讯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是相思之苦难解。像张帅和李英这样的恋人,分别之前感情已经很稳固但是后来慢慢变淡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相思难解,寂寞难填。恋爱的幸福与神奇,就在于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容易产生化
学物质而导致身心愉悦。这也是为何当一对恋人甚至夫妻短暂分别再相见后有“小别胜新婚”的感受
。而如果长久分别偶尔相聚,这样的感觉就会变淡,而如果此时有新的异性经常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那么,他(她)就很容易成为感情的杀手。再次,是肌肤之亲的欠缺。情到深处就献身,这基本上是恋情发展的普遍规律,现代社会,更回
归了人性,相恋之人,总是避免不了肌肤之亲,这也是恋爱的最高境界。但是异地恋很难做到这一点
,每月一次的见面,蜻蜓点水般的肌肤交合,断不能解性欲之苦,而且,情感和欲望又是随时发生,
需要随时化解的,尤其是年青人的欲望更加旺盛,经常排遣不了,并想着其他的排遣之道,于是遇到
合适的异性,并有可能从性伙伴发展到恋人甚至是爱人。两情如若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对异地恋最好结果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异地恋的那份无奈。
② 求CCTV-10的《百家讲坛》的节目名单,主讲人,主讲人的职称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 丹: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 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刘邦》录制中)、《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文景之治》(即将播出)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我的老师季羡林》(即将播出)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蒙 曼: 《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 大明嘉靖往事乔 良: 《新解三十六计》 康 震: 《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即将录制)、三苏父子(即将录制))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隋丽娟:《慈禧》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马 骏: 《二战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 张帅戈:《四大古国》(即将播出)、《亚特兰提斯》(即将播出)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王家兴:《透视地铁安全 》(即将播出) 王启涛: 蜀地探秘(多位主讲人)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姜安:《张仪》、《苏秦》 李炜光:《解码包公》 张颐武:《中国电影百年》 曾国平:《智商与情商》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马骝镭:《解密山水画》(即将播出)、《谜影穿越二十年》(录制中)、《老鼠爱上猫》(录制中)、《土龙传奇》(录制中)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公孙强:《凝固的梦想》(录制中)、《UFO追踪》(录制中) 福索音:《南京大屠杀》《即将播出》 第五杰:《一战风云》(即将播出)、《二战风云》(录制中) 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 王海峰:《八国联军》《录制中》 马援利:《走进非洲》(即将播出) 汪方迁:《苍蝇的绝密飞行》(即将播出)、《解密蝇子》(即将播出) 王新陆:《解读中医》 康 尔:《传奇紫砂壶》 周文顺:《焦裕禄》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 韩秀云:《身边的经济》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走近鲁迅》、《我读经典之〈的魅力〉》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阎崇年节目李 蕾: 《红旗渠的故事》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地域文化》 周岭: 《周岭解密曹雪芹》 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即将播出)、西夏(即将播出))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 郦波魏新:《东汉开国---刘秀》 莫砺锋:《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 商传:《永乐大帝》 于涛:《走近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 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高日晖:《范进中举》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刘强:《竹林七贤》 杨治国:《大年初一说经典》 周国平:《爱的四重奏》 高友鹏:《过年》 赵爱铎:《汶川地震原因初探》 朱翔非:《中华孝道》(正在播出)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罗大中:《大国医之王孟英》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 韩田鹿:《三言二拍》 梅毅:《鲜为人知的杨家将》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 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 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 蕾:海南师范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博士、教授 钱文忠 节目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 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叶广芩: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淳 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心武:当代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 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 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 张少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 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 大校军衔 郦 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第五寅教授大头照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王家兴:武汉大学教授 张帅戈:浙江大学教授 刘强:同济大学副教授
③ 张帅的媒体宣传
1、2003年7月许昌市电视台“文峰晨光”报道:《17岁学生叫板历史教科书》;
2、2003年7月河南省电视台“午间新闻”重拨:《17岁学生叫板历史教科书》;
3、2003年11月《许昌日报?社会晨刊》报道:《中学生张帅能否称“才”?》;
4、2003年11月《许昌日报?社会晨刊》报道:《是耶非耶话张帅》;
5、2003年12月许昌县电视台《古城时空》报道:《少年“历史学家”——张帅》;
6、2004年3月《许昌供水报》报道:《自古英雄出少年》;
7、2004年第2期《铁军》报道:《17岁的新四军研究会会员》;
8、2004年5月《教育时报》报道:《他渴望一个新支点》;
9、2004年6月《河南日报》报道:《“好苗子”的苦恼》;
10、2004年6月《光明日报》报道:《不畏清贫 痴心历史》;
11、2004年《改革论坛》报道:《许昌县中学生张帅被有关专家称赞》;
12、2004年10月《教育时报》报道:《他有了一个新支点》;
13、2005年1月《焦作日报》报道:《那小子真帅》;
14、2005年8月《焦作广播电视报》报道:《19岁的“历史学家”》;
15、2005年9月焦作电视台《零距离》报道:《19岁的“历史学家”》;
16、2005年9月“中国云台网”报道:《19岁的史学情结》;
17、2005年11月,《焦作师专报》报道:《19岁的史学情结》。
④ 全运会张帅为什么拒领银牌
北京时间8月19日,2017年全运会网球女单决赛落幕,尽管王蔷苦战三盘以6-3/6-7(4)/6-4险胜张帅,夺得生涯第一枚女单金牌,但焦点无疑还是聚焦于落败的张帅。张帅在一度看到逆袭翻盘机会情况下,关键分的判罚却因为裁判存在误判嫌疑导致落败,也让张帅泪洒颁奖台拒绝佩戴银牌。
张帅在结束全运会比赛征程之后,接下来将在下周奔赴纽黑文公开赛征战,而她的首轮对手是赛会3号种子捷克球员科维托娃。
张帅,1989年1月21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
1995年,6岁的张帅开始学习打网球。2001年,张帅离家打球。2006年,开始转入职业赛场。2008年,张帅在美网从资格赛突围第一次闯进大满贯级别的女单正赛。2009年10月5日,张帅在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单次轮中爆冷击败世界第一迪娜拉·萨芬娜。10月24日,张帅与彭帅、徐一幡、谢颜泽代表天津队夺得第11届全运会网球女子团体冠军。2011年10月,在中,张帅搭档日本选手伊达公子获得WTA大阪赛冠军,这是也其职业生涯第一个WTA赛事的双打冠军。2012年4月,张帅与中华台北选手庄佳容合作赢得WTA埃斯托里尔公开赛双打冠军。9月,张帅和泰国选手塔纳苏甘合作获得WTA广州网球公开赛双打冠军。12月,张帅选择单飞。2013年9月,张帅击败美国人金久慈获得WTA广州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同时也是职业生涯首个WTA赛事的单打冠军,也成为中国第五位获得WTA单打冠军的运动员。2014年2月,张帅与彭帅组合获得WTA泰国芭堤雅公开赛双打冠军。2016年初,大满贯澳网赛场上,张帅不仅在首轮击败世界第二哈勒普打破了14次大满贯正赛不胜魔咒,而且创历史的闯入澳网女单8强。
⑤ 谁知道关于张帅民的详细情况
<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 张帅民
转载:<虞城高中报>http://www.ycgz.cn/ycgzb/no59/09.html
回想整个高中,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高三。在那种充满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我确实有很大的收获,而且这一年生活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怎么说呢?我来人大,与其说是一种缘分,倒不如说是一种邂逅。能够来到人大读书,我感到很满足。现在坐在人大图书馆的心情和三年前走进虞高时的心情绝对不同。2003年秋天,虽然也进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天堂——虞高,但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高中开学第一周,我什么都没有做成。我一直在想,像我这样一个选校生,三年之后能考上大学吗,能考上什么大学,我将来能干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把借亲友的9000元钱还清,家里怎么办……当时我确实很茫然,准确一点,我是对我的前途感到茫然。就这样模模糊糊地过了几个星期。月考之后,我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后来,一个老师在上课时提到了毛泽东17岁离家外出求学时给他父亲留下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老师告诉我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满口湖南音的男子,日后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正是这首诗使我意识到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同是离家到县城求学的我当时便下定决心:三年后,一定要混出一个人样来。也许正如《步步高》中唱的那样,“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会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三年的经历证明,世间的确有其公道,虽然有时候显示不出来,但是终有一天,这种公道就会显示出来。 做学问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任,每节课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听懂了,听懂了多少,自己又掌握了多少,与规定标准相差多少。明白了问题所在,方可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能稀里糊涂地认为,老师只要讲了,就等于自己学会了。总之,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尽自己所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知识。童第周曾经说过,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还会做得更好。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失败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再一个,我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学习,没有什么其他理由可以阻止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珍惜拥有的,等到失去了却连连叹息、抱怨。这样一来,又在抱怨和叹息中浪费了今天,也没有对明天做好安排。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珍贵的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于时间,我们应该这样把握,对已过去的昨天,我们不应沉醉于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之中,而应该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今天,对我们来说,只有今天最有意义,也是最值得我们重视和利用的;对于明天,我们要充满信心和希望,在心中树立“我的未来不是梦”这种信念,坚信今日的努力、奋斗拼搏是明天成功的基石。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时间就如同春风一样,可以把你带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切记一定要把握好方向。
(作者系我校2006届毕业生)
铸剑为犁
——谈我的高中学习生活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叶修振
“铸剑为犁”,是《圣经》中的一句话,我不知道它原本的意思。“将毕露的锋芒化做细细的耕耘”是我对它的理解。细细想来,这也可以说是对我高中三年的一个写照:高一锋芒毕露,高二寻向探路,高三细细耕耘。梦想不付诸踏实的行动,只能是空想,而如果化为细细的耕耘,一切又都会显得顺理成章。在此以此为题写文,献给所有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
我的曲折路
2003年7月,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我以相当高的成绩来到了虞高。可好景不长,骄傲轻浮使我的高一学习生活变得非常痛苦。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就后退了三百多个名次,可惜这一棒并没有让我从梦中惊醒,我并没认识到这些致命的缺点。尽管老师多次给我以提醒,我依旧在碌碌无为中努力着。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时,我的成绩已后退到了班级四十多名,年级段九百多名。英语甚至只考了46分,一种不祥的预感使我越来越怕。面对一落千丈的学习成绩,我晚上躲在被子里默默流泪。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让我反思:我到底是怎么了,我到底错在了哪儿?通过几天的反思,我发现了自己的毛病所在:
一、学习上骄傲轻浮。(1)自以为自己接受能力强,课前很少进行预习。(2)听课后练习不到位,以至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自己以前的强项总在一百分左右摆动。(3)对老师的作业不重视,总以作业不合理等理由为借口不完成,而做一些自己找的题目,实质这是舍本求末的自欺行为。(4)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如上语文、政史地课时却去看数学、物理或化学等一些所谓的主科,最终的结果却是二者不得其一。高中各科没有主次,失任何一科都可以说是“街亭”之痛。
二、生活上不遵守作息时间,晚上在宿舍不按时睡觉,虽然有时在楼道或用手电筒看书,但收获与白天因上课精力不足而造成的损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三、心态上不知紧迫,自我放松。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
经过反思和总结,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另外高一下学期面临着文理分科,考虑到我的外语太差,而数学相对较有优势,再结合自己的未来志向就初步选定了文科。在高一最后的两个月里,我强迫自己改正不良的习惯。苦心人,天不负,高一的期末考试使我在分科后的班级排名11名,文科年级排名五十多名。高一一年,是我高中最痛苦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自己走了很多弯路,但这些教训也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如果高一是骄傲轻浮,锋芒毕露的话,高二可以说是在寻向探路了,在探索中固然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在探索中我逐渐认清了自己,也渐渐认清了走路的正确方法,那就是:踏踏实实,像耕犁一样细细耕耘。这也是我高三的主旋律。
我的学习生活
1、关于总结
说起我的学习,善于总结是我最大的特色。大家都知道,高中的科目较多,知识杂乱,让人无从下手,但如果你对各科进行细心归纳总结的话,你会发现每科就是那几块知识,再对其进行一一歼灭,加上稍微注意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则高分必拿无疑。总结一方面包括知识的总结,另一方面就是对自己的总结,也就是“反省”。
先说知识的总结。无论是理还是文,不会总结的人无法融入、适应高中的学习。在文科中,“总结”的作用则更加明显。高考结束后,我的大小总结本有二十个左右。如数学的几大专题和一些小题,先搜索、归纳出这类问题常用的知识点、公式、类型和解法,再附上一些习题,尽量找一些经典、有代表性的题目,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主要是一些专题:如古代各朝政治制度史、民族史、文化史……你尽可以跨章节、跨国度、跨课本。记得我那时每个专题做一个长长的纸卷,长的足有两三米,我把它们摊在地上、钉在墙上看,每看时就像历史长河在我眼前淌过一般。到最后每个专题我都能从原始社会到新中国默述一遍。另外历史总结一定要做到细,能多细就多细,现在文综历史考试越来越细化。如古今地名对照、各古代民族风情、图片、小字说明等都要熟悉。地理要总结各个考点、基本的解题方法和地理知识规律。另外地理由于书上介绍较浅,出题总是来源课本又高于课本,要多见题型、多看地图,当然这是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那时我对中国和世界重要城市的经纬度、大概地形和气候特征都能熟记于心,所以我文综地理一科几乎很少失分。
政治更是如此,高三暑假中,我用五天时间集中把经济、哲学、政治三大快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关题型分别总结于三张一米见方的新闻纸上(老校区大门南一老伯处有卖)。为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我常常熬夜到后半夜,不过完成之后,我一次用半小时可把高中政治复习一遍,另外各个知识点已是熟记在心,应用自如。后期我又用一张把时事热点进行了总结,通过系统的总结对比,我对可能考的热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2006年高考时事热点果然被我命中。政治大题解题方法总结也很重要,不可忽视。
试卷的总结同样重要,特别是高三。月考、小测验再加上练习试卷,每科一年都不下二十多次。每张试卷都要好好总结。我哪些题目做对了?是做出来的还是蒙出来的?哪些题目做错了?是会做因马虎出错还是根本没有思路?这样分析就很容易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然后针对性地补充就行了。另外各科试卷一定要整理装订放好,放于床头,随时翻看(对于错题和不熟题目一定要在试卷旁边写上标准答案和出错原因),就像一个错题集,而且在试卷上看更能加深印象。这对于语文的字、词、音、成语、诗词默写和后面综合题的积累更是有效。
有人说总结太花时间、太费精力。的确如此,总结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对于它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复习带来的便利,达到的效果来说,是绝对值的。高三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借我的总结来看,我都乐意相借,但我相信他们看的效果绝对与我差之甚远,因为总结的过程也是重要的一环。所以,总结一定要自己做。
再说说自我“反省”。在学习中,一段时间后的自我总结十分重要。可以是十分钟,也可以是五分钟,静静地坐下来想一想,这一段的学习情况怎么样?状态怎样,效果怎样?有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怎么来解决它?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总结——查找——分析——安排计划,这样一套下来,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总能保证你的前进方向通过不断校正,直指目标。
2、关于心态
良好的心态对于应对高考的作用,也是我高三一年感悟最深的地方之一。“铸剑为犁”更代表了一种心态。面对备战高考这一长期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风光也好,失落也罢,张狂、沮丧、骄傲、迷茫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坚持,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平静如水的心态才能造就你的成功。一时的挫败证明不了什么。争着一口气,每天学一点就好。闷的时候出去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或和好友神侃一会儿,心情自然就会好很多。
人生最高的智慧乃是每时每刻都能精神愉快地生活。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把它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在追求幸福梦想的同时,心中还能常有阳光。
3、其他
(1)习题还是要做的,数学和英语尤为明显,熟能生巧嘛。最好能单列出时间保证两天一套或一天一套。
(2)不要怕偏科,在尽量提高弱科(不可放弃不管)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强科的优势。我高考英语只得82分,但其它科还是相当好的。
(3)我跟我室友张帅民高考时都吃得香、睡得稳,结果考试时也是超常发挥。张帅民是2006年校文科状元,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4)远离网吧,我高中三年只去过一次网吧(查资料),毕业时不知什么是QQ,到现在仍不会玩任何电脑游戏,但我已学会了编程。
(5)对于爱情,你可偶尔想想,但千万不要表白。不是不能谈,而是谈的时机不成熟。
(6)要想和普通人一样轻松,就只能和普通人一样平庸。站在最高点的只有少数人,所以耐不住寂寞的人,就不可能得到成功。
你觉得苦吗?你可以抱怨,可以哭。但哭过之后,一切还要继续。
踏实努力,铸剑为犁。祝你好运!
(作者系我校06级毕业生)
⑥ 张帅的论文获奖
1、2003年河南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内室主办的“河南省毛泽容东抗日根据地建设思想研讨会”中,所提交的论文《浅谈毛泽东对茅山抗日游记根据地的指导》被评为大会发言论文;
2、2005年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焦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所提交的论文《浅谈许昌抗日保卫战》获三等奖;
3、2006年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焦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纪念建党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中,所提交的论文《六十年代初期焦作农业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获二等奖;
4、2006年《忠义救国军述论》被评为河南省社科联2006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⑦ 找人:河北师范大学汇化学院历史专业
同学,我是师大汇华学院的,我建议你从人人上直接查找吧,如果找不到就搜师大汇华“张帅”,他认识的人很多,而且热心,应该愿意帮助你~最后,祝找人成功~
⑧ 张帅的主要发表
《中国近代军校研究》2001年第2期发表《黄埔军校名将文强》;
1、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
2、河南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
3、许昌县作家协会会员;
4、许昌县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
《中州今古》2003年第3期发表《豫中会战之许昌作战的三个问题》;
《黄埔》2003年第4期发表《吕公良与许昌保卫战》;
《铁军》2003年第4期发表《戎马倥偬尽风流——记著名战斗英雄于泮宫》,此文后被“新四军网”转载;
《许昌县文史资料》(第15辑)发表《三一三高地阻击战中的于泮宫》;
《许昌文史资料》(第17辑)发表《我所调查了解的许昌抗日保卫战》;
《许昌县文史资料》(第16辑)发表《回忆许昌抗日保卫战》,(整理作者);
《河南文史资料》2004年第2期发表《回忆许昌抗日保卫战点滴》,(整理作者);
《许昌县文史资料》(第17辑)发表《抗日烈士黄永淮》;
《档案春秋》2005年第2期发表《解读关于蒋介石身世的两封信》,此文后被《中国档案报》、《作家文摘报》、《书刊报》、《读书文摘》等报刊转载;
《文史精华》(国家“双效期刊”)2005年第3期发表《郑发找蒋介石认亲的前前后后》;
《黄埔》2005年第3期发表《追忆抗日烈士杨尚武》;
《红岩春秋》2005年第4期发表《鲜为人知的抗日烈士黄永淮》;
《文史精华》(国家“双效期刊”)2005年第3期发表《血荐许昌的吕公良烈士》。
⑨ 张帅 能上户口吗
张帅为什么不能上户口呢因为现在好像是两个字了已经禁止了'
⑩ 非诚勿扰张帅牵手马江南是骗子吗
非诚勿扰马江南个人资料介绍 终于与张帅牵手...张帅终于迎来了她的专属告白,非姐真替她开心...历史上真的有法海吗?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法海 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