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门票多少
参观票价目表
(1)上海历史博物馆新馆扩展阅读:
一、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为上午8:50至下午5:15,遇周一闭馆(假日黄金周期间除外)
售票时间为上午8:40至下午4:30。
如有调整或其他安排,我馆将另行公告。
二、参观须知
1、观众入馆请出示参观票或相关证件,并配合接受安检及验票。
2、入馆时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管制刀具及宠物等。
3、拍照留念时请注意自身、他人及展品、标本安全,勿在馆内使用自拍杆、摄像三脚架拍照。
4、身高1米3以下儿童、高龄老人及行动不便者请在亲友的陪同下入馆参观。
5、有意观看宇宙大爆炸剧场、逃出白垩纪剧场和参加探索中心活动的观众,请通过官方网站或在现场提前预约。
6、本馆为禁烟场所,请关爱自身与他人的健康。
7、请自觉保持馆内清洁卫生,勿将开启的饮料和食品带入展区和影院。
8、参观时请尽量保持安静,不在馆内奔跑、嬉戏或大声喧哗。
9、请爱护公共设施,避免与标本、模型的亲密接触,操作展品时请按照提示或咨询工作人员。
10、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按指定线路撤离。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三、新老馆
新馆
新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外形似一只巨型鹦鹉螺,故被称为“绿螺”。新馆建筑面积45257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由美国帕金斯威尔设计师事务所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建筑东侧外立面以绿化铺筑与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的出入口相连接。
老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于1958年开始在老馆址筹建,位于延安东路260号原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大楼内。动物学、植物学分馆分别于1960年、1984年建成植物学、动物学分馆。开办初期接受了英国亚洲文化协会上海博物馆以及震旦博物馆的一些自然标本。老馆自2014年5月12日起闭馆。
博物馆主馆展厅面积5700余平方米,曾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超过26万件。陈列内容分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个部分,共九个陈列室。馆内陈列有马门溪龙模型、黄河古象模型等。动物学分馆内设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个陈列厅,陈列各种保护动物、野外绝灭动物的模型。由于多年受到忽视,20世纪中叶布置的标本和展厅严重老化,科研工作基本停止。
⑵ 上海自然博物馆 新址在哪里现在已经建造好了吗
141岁上海自然博物馆迁建新址
2009-06-27 10:06:00 来源: 文汇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记者任荃)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昨天在静安雕塑公园内启建新馆。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副市长沈晓明,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等领导与社会各界代表共同为新馆开工奠基培土。
141岁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最早可追溯至1868年法国天主教神父韩德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1933年更名震旦博物院)和英国人创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几度辗转、合并、重建、更新,馆名不断更迭,至解放后整合成上海自然博物馆,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自然博物馆之一。2001年,根据市政府统一规划,上海自然博物馆归并入上海科技馆,继续对外开放。由于基础设施老化、展厅面积狭小、发展余地有限,位于延安东路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迫切需要迁建。
由美国帕金斯威尔设计师事务所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外形酷似鹦鹉螺,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层,高18米;地下两层,深15米,预计2012年建成。不会说话的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代言人”——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自然导光、雨水回收等节能生态技术,将使博物馆达到可持续环境设计和绿色建筑的一流标准。在巨大的“鹦鹉螺”内部,一项项展品将不再是简单陈列,而是围绕“自然·和谐·未来”的主题,巧妙融合于九大展区,用一个个小故事揭示生命的起源、演化及生态多样性等自然奥秘。
开工典礼上,市领导与科学家代表共筑“城市记忆墙”。记忆墙由6块寓意深远的雕塑砖组成,每块砖上都记录着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故事,其中包括:博物馆收藏最早的一批自然史标本代表——1870年采集的褐翅鸦鹃;作为馆内核心展品之一的长须鲸骨架;记录上海城市发展和环境变迁的大杜鹃和松江鲈鱼;博物馆两代植物专家发现的新物种——小叶蓝丁香;首次走出国门巡展的主要展品——马门溪龙化石骨架;见证5亿年进化史、触发新馆设计灵感的鹦鹉螺化石。据悉,待新馆建成后,这些承载着自然历史记忆的镇馆之宝,将随大批珍贵标本一同迁入“新居”。
⑶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怎么停车
可以停在688广场地下车库.
⑷ 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区别在哪,为什么还分开在人民广场的南侧和北侧
1、地点所在:
上海历史博物馆位于东方明珠塔内。
上海博物馆位于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2、展览内容:
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专门介绍上海近百年来发展史的史志性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文献、档案、图片,以先进的影视和音响设备,形象生动地反映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
馆内陈列分国中之国的租界、旧上海市政建设和街景、近代城市经济、近代文化、都市生活、政治风云等六大部分,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文景点。
(4)上海历史博物馆新馆扩展阅读:
上海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1950年4月,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1953年7月,上海博物馆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
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
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会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仍旧划归市文管会领导。
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
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
1995年,新馆局部建成,试行开放。
1996年10月12日,新馆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
2016年,翁万戈把南宋画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给了上海博物馆。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⑸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筑布局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总建筑面积45086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层,高18米;地下三层,深15米。据介绍,建筑的整体灵感来源于鹦鹉螺的壳体形式,这一简单而又经典的生物形式在地球上已持续存在几百万年,寓意着博物馆人“管理自然遗产、守护地球家园”的神圣使命。螺旋上升的绿色屋面“冉冉升起”,而博物馆的功能区便置身于这一绿色长带下。一座巧妙围合的椭圆形水池,成为整个建筑的参观流线的中心焦点,象征着71%的地球表面以水覆盖,水面带来了水波的波纹、质感、动感、声音和反射,则成为博物馆体验的一部分。博物馆的铺地和外墙表面由多方向的石头图案组成,使人联想到地球的地质构造层。岛状植物组群起伏地分散其间,被喻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原始森林”。入夜后,“森林”被灯光照亮,也反射灯光,减少了室外灯柱的需要。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不仅要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将成为上海市节能建筑示范项目,争取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级标准。
开工共筑“记忆墙”开工典礼简洁、别致——市领导与科学家代表共筑“城市记忆墙”。“城市记忆墙”寓意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由6块意义深远的雕塑砖组成。每块砖上都记录着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故事,它们分别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最早的一批自然史标本代表——1870年采集的褐翅鸦鹃;曾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核心展品之一——长须鲸骨架;记录了上海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的大杜鹃和松江鲈鱼;上海自然博物馆2代植物专家发现的新物种——小叶蓝丁香;上海自然博物馆首次走出国门巡展的主要展品之一——马门溪龙;5亿年进化历史的见证、新馆外形的灵感源泉——鹦鹉螺活化石。当最后一块砖镶嵌完毕,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模型登场亮相。
⑹ 上海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1950年4月,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在南京西路专325号,隶属上海市文物属管理委员会。
1953年7月,上海博物馆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
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
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会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仍旧划归市文管会领导。
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
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
1995年,新馆局部建成,试行开放。
1996年10月12日,新馆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
⑺ 上海博物馆介绍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
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7)上海历史博物馆新馆扩展阅读:
展馆介绍
1、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厅面积640平方米展厅,其中有120余件展品。展厅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
3、历代绘画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共陈列历代绘画精品120余件,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有所体现。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
4、民族工艺馆:展厅面积700多平方米,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表现了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奇异风格。
⑻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发展历史
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主承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工程顺利完成竣回工验收,全面布展工作答正紧序展开。
被业界誉为“城市绿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本市静安雕塑公园地块内,总建筑面积4.51万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2层,地上总高度18米。其建筑形态的设计灵感于绿螺的壳体形式,秉承“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整座场馆展现出传统建筑文化精粹与整体环境相融合,优美建筑形态与良好节能效果相融合、空间布局实用性与永续发展的前瞻性相融合的建筑风格。由于在场馆建设中充分融合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精神,集成了与场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建筑节能幕墙、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自然光导光技术等12项生态节能技术,该馆已成为绿色、生态、节能、智能建筑的典范,从而成为目前国内领先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其在建设规模、展品存量、展示手段三个方面,将在国内三大自然博物馆中名列前茅,每年将有超过120万的参观者造访。
⑼ 上海的博物馆有哪些值得去
细数下上海那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Let's go!
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伫立黄浦江畔,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从地铁4号线和8号线西藏南路站步行一刻钟。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
地址: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近苗江路)
2. 中华艺术宫
中华艺术宫将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通过向公众提供普及性的艺术讲座、艺术教学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普及民族艺术、传承文化精神,使中华艺术宫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近国展路)
3. 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等五大展馆为基本内容,以人、科技、自然三者关系为主题,成为兼具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等四大功能的新型科技中心。上海科技馆由天地馆、生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设有地壳探秘、生物万象、智慧之光、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儿童科技园、自然博物等七个展区和立体巨幕、球幕、4D等三个影院。
地址: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
4.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上海博物馆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钱币、玉器、雕塑、查印、少数民族工艺等,展示以珍贵文物为主。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天圆地方”之说。
地址: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近武胜路)
5.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发起并资助建立,这个见证了上海玻璃工业发展的企业,用心保存和承载了百年历史和玻璃文化。上海玻璃博物馆执行总裁张琳看到了这个平凡玻璃厂拥有的非凡历史魅力,于是,在这个曾经火与热交融的玻璃工厂厂区孕育出一场熔炉车间到艺术空间的非凡转变,生活中平凡的玻璃以创意的姿态诠释着非凡想象力和无尽分享。
地址: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6. 上海震旦博物馆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第一个完成的改建设计项目,2月起向公众开放。这座位于上海黄浦江畔、陆家嘴的金融区的建筑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震旦博物馆。干净利落的线条、光影错落、铅灰色楼梯还是处处铭刻着“安腾造”的标记。珠宝盒是安藤的设计灵感,夜幕下,借助灯光,从外面看建筑体还真有点魔幻之气。
⑽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新馆开放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地址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由美国帕金斯威尔设计师事务所(PERKINS+WILL)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参与设计。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总建筑面积45086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层,高18米;地下两层,深15米。
141岁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最早可追溯至1868年法国天主教神父韩德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1933年更名震旦博物院)和英国人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几度辗转、合并、重建、更新,馆名不断更迭,至解放后整合成上海自然博物馆,成为我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自然博物馆之一。2012年,它将告别延安东路上日显狭小和简陋的老洋楼,搬入静安雕塑公园(山海关路—南北高架—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围合)西北部的巨大“鹦鹉螺壳”内,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上海科普建筑。
据介绍,建筑的整体灵感来源于鹦鹉螺的壳体形式,这一简单而又经典的生物形式在地球上已持续存在几百万年,寓意着博物馆人“管理自然遗产、守护地球家园”的神圣使命。螺旋上升的绿色屋面“冉冉升起”,而博物馆的功能区便置身于这一绿色长带下。一座巧妙围合的椭圆形水池,成为整个建筑的参观流线的中心焦点,象征着71%的地球表面以水覆盖,水面带来了水波的波纹、质感、动感、声音和反射,则成为博物馆体验的一部分。博物馆的铺地和外墙表面由多方向的石头图案组成,使人联想到地球的地质构造层。岛状植物组群起伏地分散其间,被喻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原始森林”。入夜后,“森林”被灯光照亮,也反射灯光,减少了室外灯柱的需要。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不仅要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将成为上海市节能建筑示范项目,争取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级标准。
开工共筑“记忆墙”开工典礼简洁、别致——市领导与科学家代表共筑“城市记忆墙”。“城市记忆墙”寓意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由6块意义深远的雕塑砖组成。每块砖上都记录着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故事,它们分别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最早的一批自然史标本代表——1870年采集的褐翅鸦鹃;曾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核心展品之一——长须鲸骨架;记录了上海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的大杜鹃和松江鲈鱼;上海自然博物馆2代植物专家发现的新物种——小叶蓝丁香;上海自然博物馆首次走出国门巡展的主要展品之一——马门溪龙;5亿年进化历史的见证、新馆外形的灵感源泉——鹦鹉螺活化石。当最后一块砖镶嵌完毕,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模型登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