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找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试卷(填空题)
【知识体系】
一.隋唐时期的对外交通和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1.陆路:
2.海路:
3.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1.唐与新罗交往频繁的表现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三.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隋朝:
2.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表现及影响:
3.突出人物:
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
2.和天竺:
3.重要人物:
五.和西亚、中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波斯的交往:
2.和大食的交往:
3.和东罗马及欧洲的交往:
4.和非洲的交往:
【重点、难点】
一.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二.唐对外交往的新特点
三.唐代对外交往的影响
【知识联系】
汉唐对外交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
【知识巩固】
1.隋唐时期陆路、海路都可到达的国家是
A.朝鲜、日本 B.朝鲜、印度
C.印度、日本 D.印度、南洋
2.唐代与西汉对外交通状况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交通路线既有陆路,又有海路
B.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
C.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往来密切
D.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
3.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表现为①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②任用外国人在唐朝做官 ③同意外国人与中国人通婚 ④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唐朝前期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包括
①政治清明促进经济文化繁荣
②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交往
③对外交通的发达为交往提供了条件
④指南针的应用促进航海业的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是因为
A.唐朝统治者开明,重视对外贸易
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交通发达
C.“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D.唐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当时领先于世界
6.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7.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8.新罗和日本同唐朝的友好交往中,相同的历史现象的是①都有来唐留学生②都仿效唐朝的制度③都学习儒学④贸易往来频繁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所体现出的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影响巨大 B.世界领先
C.高度繁荣 D.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10.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11.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①一行 ②义净 ③玄奘 ④法显 ⑤鉴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2.唐朝和天竺的友好往来主要表现在①天竺一再遣使唐朝 ②两国交往以佛教为纽带 ③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天竺数学发展 ④天竺各级学校教授儒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14.下列关于汉唐时期对外交往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欧洲没有直接往来
B.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
C.长安是对外陆路交通中心
D.对外贸易既有陆路,又有海路
15.与汉代相比较,隋唐对外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是 ①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了②陆上丝绸之路继续向西延伸 ③海上丝绸之路已远达波斯湾 ④一些国家同隋唐交往的程度加深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2: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 3: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料 4: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
依据上述材料,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评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17.唐朝的对外关系有何显著特点?原因何在?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作用?
答案
【知识体系】
一.隋唐时期的对外交通和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1.陆路:
从长安出发向东出发,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
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
3.唐政府的对外政策:
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留学生以新罗人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
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及制铜技术传入新罗;姓氏、服饰、节令、风俗受唐影响
三.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隋朝:中日互遣使臣
唐朝: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日本大化改新仿唐制度;日本都城建造仿照长安城;日本各级学校教授儒学;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往中突出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中国的鉴真
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彼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2.印度被称作“天竺”。和天竺的交往以佛教为纽带;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重要人物是玄奘和义净。
五.和西亚、中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波斯:隋时已互遣使节,唐时,其王及其子来中国,其商人在中国开“波斯店”
2. 大食:唐高宗时与唐通使,造纸术传入大食
3.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东罗马的杂技、医术传入中国,
4.唐的丝绸、瓷器运往欧洲
5.和非洲:和非洲也有来往
【重点、难点】
一.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①唐朝政权的强大,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
②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④唐朝比较发达的对外交通线(海、陆)。
⑤唐朝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唐对外交往的新特点
(1)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且具有连续性:
(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往是双向的,但内容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艺术;
(4)对外交往的渠道众多,有使节、留学生、民间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
(5)从唐对外贸易来看,海路贸易与陆路贸易并举;对外贸易与外交同时进行等。
三.唐代对外交往的影响
①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亚、欧、非洲诸国土特产品输入中国;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唐与各国遣使往还,接纳外商和留学生。民间贸易交往不断。玄奘和义净到天丝探求佛学;鉴真东渡日本;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客死唐朝都城,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a.新罗参用唐朝制度,行科举、设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和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中华文化色彩。
b.日本大化改新即是由留唐日本人回国策动的。其中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是以唐制为蓝本;律令大体采用唐律;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材;佛教受到中国影响;文字、建筑、生活风尚都留有唐文化风范。
c.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算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传人大食;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知识联系】
汉唐对外交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
不同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日,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成功。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才有了中西使臣的往来。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者往来通好。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原因:
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条件。
唐朝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
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盛况。
【知识巩固】
1-5 BDACB 6-10 BBADC
11-15 DBBAA
16.唐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中外交往频繁。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唐朝与亚洲邻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17.特点: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与亚洲、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之间的往来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2分)
原因: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线;疆域辽阔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开放的对外政策。(4分)
作用:使唐文化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4分)
② 高三历史基础知识点填空 5个空!
范围: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新近解放的地区
目的:满足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
性质: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③ 帮忙填空 (历史七年级下知识点),要完整的。填得好加分!
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时间:___581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杨坚
南北重 都城:_长安_
新统一 南北统一:_589年,隋灭陈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隋文帝(皇帝)时,出现“文帝之治”盛世局面。
一与 目的: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朝的统治
大运河 大运河 时间:605年开始
的开通 皇帝:隋炀帝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000千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官员选拔主要看门第。
创立 出现: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 唐太宗:使之成为选拔人才制度。.
的创立 完善 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
开明的 皇帝: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_”。
民族政策 作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有利于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开明 发生在唐太宗(皇帝)时期
的民族 与吐蕃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 作用:加强了汉族同藏族之间的联系
政策 的关系 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表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的关系“和同为一家”了。
_唐太宗(皇帝)时,玄奘从长安_出发,,前往天竺寻找佛教真谛,
他玄奘西 行 在那烂陀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开放的 贞观后期,回到长安。
对外关系 遣唐使与 早在汉朝朝代,中日就有交往。
鉴真东渡 __唐玄宗(皇帝)时,鉴真__6___次东渡日本.。
中外交往: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多达70多个。
④ 历史知识填空
1.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 )。绝句每首(4)行诗,律诗每首(8)行诗。
2.《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宋 )代 诗人(苏轼 )。本诗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以一句“(惘然)”表现对美好而又即将消失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6.《商山早行》作者(.唐)朝 诗人(温庭筠)。此诗描写(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之情。整首诗虽然没出现一个“早”字,却通过(霜)、茅店、(鸡声)、板桥、(人迹)、(月)这六个意象,……
7.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这个道理。
8.报答母亲深恩用孟郊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感情。
9.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思乡感情。
10.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⑤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填空
1、221 嬴政 统一 中央集权 咸阳
2、适应新的统一形势 封建统治 中央集权 皇帝 全国一切版军政大权 丞相、太尉、御史大权夫 行政、军事和监察 皇帝 郡县制 36 县
3、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圆形方孔铜 尺寸、升斗、斤两 小篆 隶书
4、加强思想控制 焚书 医药、占卜和种植 儒家诗书 活埋 焚书坑儒
5、匈奴 临洮 辽东 东南、岭南 灵渠 中原 岭南
6、东海 陇西 长城一带 南海 统一 多民族
这些在书上都能找到
⑥ (急)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汇总答案
我有近似的资料应该能帮你填大部分的空 需要的话留个邮箱地址我发给你
⑦ 求教 历史 一些基础知识填空 帮帮忙吧 很着急
1,朱元璋,南京,明
2,努尔哈赤,盛京,皇太极,清,满,北京内
3,丞相,锦衣卫,东容厂,《四书》,八股文
4,雍正,跪受笔录,文字
5,郑和,非,红
6,明朝,戚继光,民族
7,农,小农自然,减少,广州,落后
8,李自成,崇祯
9,郑成功,荷兰,台湾,康熙,东南,统一
10,顺治,康熙,驻藏大臣
11,乾隆,回,伊犁将军
12,大一统
13,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14,文学,曹雪芹,乾隆,道光
15,耕地,玉米,资本,(没看懂让填什么),,三亿
16,山海关,嘉峪关,元,宫城,皇城,京城。
⑧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汇总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题汇总答案
一 1 禹、夏朝、2 相、卿士、师、候、伯 3 宗法制和 分封制
二(一) 1 周武王、2 、有效的统治、分封制 3 土地、人口、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4 周王室 5 楚王问鼎(二) 1 互为表里、分封制
2父系家长制、嫡庶 3 嫡长子继承制 4 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 郡县制
第二节
一 100多年的角逐
二 1 皇帝、朕、制、 诏、玺、虎符
2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I。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九卿。
3 (1)战国、郡县制 (2)郡 36 40 郡守(3县、县令、县长(4)互相配 合又互相牵制、
皇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 1 (1)匈奴,岭南(2)封建经济文化、国家统一、中华民族(3 中央集权制度
2 大泽乡
第三节
一 1 汉承秦制。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三公。中朝。丞相政务机关、外朝。
2尚书省(行政),中书省(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三省 3 内史省
中书省、门下省 4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宰相。皇权。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记得点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