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主干知识

历史主干知识

发布时间:2021-02-03 16:50:52

① 什么是主干知识

1、(1)从宏观层面看:它是指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版史结论或历史认识。(权2)从微观层面看:它是指能鲜明体现历史阶段特征,处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重要地位的知识点或群,它同时蕴涵着一定的历史理论,同时可以由此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历史认识。2、怎样整理主干知识?(1)熟悉分类要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2)循序渐进的做好归类工作:从一个单元做起,逐渐积累形成主干知识群。3、怎样复习主干知识?(1)重视因果关系分析(多角度分析因果,其中注意因果链的形成。)(2)重视具体内容的记忆(3)重视比较方法的运用。(4)明确理论或方法。(5)提炼历史认识。(历史或现实均可。) 4、举例说明(必修Ⅰ专题一;选修4第一单元第2课) 编号分类主干知识理论和方法历史认识时期史实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世官制(贵族政治) 秦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 汉代: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 上层建筑和经济、阶级基础之间的关系;多角度评价科举制;辩证认识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和考试制度;制度和社会环境、统治者实施、制度本身之间的关系。

② 高中历史必修1每个单元的核心词,线索和主干知识

这个去网络文库找比较好,因为太多,知道里面不好答。

③ 学习历史要掌握哪些要点

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历史嘛,多背是应版该的,但要有技权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何况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历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④ 政治历史地理3可文综各科的主干知识是什么 敬告:请不要随便上网复制过来

政治最主要的你要把哲学方面的远离什么都要活学活用,在下来把经济知内识学好,最后学习容第三部分国家公共关系;历史最只要的是我国古代适合近现代史。你可以把他们按照时间顺序表排列学习,就会很省时间和精力。地理最重要的是高中第一册—自然方面,想自转公转,气候,洋流等,你要把他们连成一条线,看到他们有怎样的排列的。然后是要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买份地图册看吧,希望你可以学好。

⑤ 历史三要素是指什么

时间 地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⑥ 怎么背历史和政治知识点

有效的考前复习,是提高历史高考成绩的必要环节,怎样才能提高历史科考前的复习效果呢?
一、牵线复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历史,就是指人们追求预期目的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过去的事。而任何一段历史都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牵“线”复习,就是利用“红线”组织学生把所学的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使之成网,以便于记忆、掌握和理解。牵“线”法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把历史书中的有关知识以“线”带“面”,由“面”织“网”,使他们在最后复习阶段有章可循,有纲可依,使学习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标,以达到活记、活用各历史知识。如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关系,可用下面线索来指导学生复习。

二、归类复习。归类复习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归类,来提高复习效果。历史知识(诸如时间、性质、对象、任务、作用、人物等),往往存在着凑合,事件之中也会存在着类同的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复习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以提高学生的分类、辨别能力和准确选择能力。如中国近代史上和世界史上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历史的凑合,以此来归类:第一:六十年期(即时间相差六十年的事件)。鸦片战争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上半世纪的前十年,即1840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鸦片战争的十年之后,即1851年;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开始正好六十年;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正好六十年,即1911年;第二:四年期:(即时间相差四年的事件),在辛亥革命的第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即1914年);第三:二年期:(即时间相差二年的事件),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即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结束的第二年,巴黎和会召开和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即1919年)。“五四”运动的第二年,中国先进分子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又是第二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和华盛顿会议召开(1921年),这样,通过年代相关的归类,学生就很容易把中国近代史上的九个重要年代和历史事件以及“一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年代都记住了。还如指导学生复习历史人物时,可把古代史的名君、名臣分别进行归类在一起。名君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帝、乾隆帝等。名臣有管仲、商鞅、诸葛亮、魏征、房玄龄、杨炎、赵普、张居正等。通过归类,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得与失,功与过。这样,学生对我国古代名君、名臣的认识就加深了。同样,还可以把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诸如戚继光、郑成功、渥巴锡、林则徐等归类在一起,分析他们的功绩和民族英雄的含义,防止以大汉族主义来评定历史人物,即以汉族英雄来替代民族英雄,这样,通过努力,学生的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就良好。

三、发现知识复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知识,是学生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获得知识的一个步骤,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易于理解,便于掌握。通过对知识的发现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教师在讲史料分析这一题型时,可点明解答史料分析的关键在于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词不达意(题头、注解的出处、有关重要的字句)。其次确定材料所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问题是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再次根据以上的要求来确定该解决的知识内容。做到运用知识能层次分明、切中要害。还如解决历史人物对社会影响这一问题,其关键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史观中的时世造英雄的观点,即历史人物对社会虽能产生极大影响,但却不是决定因素,他毕竟还受到时代的制约,社会的制约,只能是时世造英雄。如果以此来解答92年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高考问答题第48题时,随时就可判断该观点是错误的,观点判断正确了,余下解答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练习题指导。高考前的时间有限,而各种模拟题铺天盖地,各类信息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各类习题各种信息进行筛选,精选出有代表性的供学生使用、参考,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如练习题方面,目前较有权威的有陕西师大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的《中学历史报》高中版,天津历史教学出版社、华南师大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等习题专刊。教师可选定其中一种作为基干,结合高考信息筛选出部分习题供学生练习,并加以讲评,帮助学生活用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学习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热点问题自编习题,以加深能力的提高。

考前历史科的复习,既易又难,如何提高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还须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较佳复习方案。拙文所述之策是否可行,还须同行鉴证。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

误区之一: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

复习课内容多、容量大,再加上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给教师们提供了发挥潜能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好的复习课就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复习课的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发展的总趋势。把握住了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也能够解决学生答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而这一点正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尤其是回答问答题时洋洋洒洒万言,却很少能扣住得分点的最主要原因。二是要针对课本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重点与难点知识是高考出题比较集中的区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瓶颈”,其记忆与理解的难度都比较大。只有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才能突破这一课本中的“瓶颈”,以求在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三是要针对基本的历史理论。相对于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来说,历史理论的教学难度更大,而学生如果没有基本的历史理论,其答题就只会罗列史实而不能达到史论结合这个档次。四是要针对热点知识。所谓热点知识指的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现在仍然存在着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与现象。比如我国的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政治和地理知识是紧密相联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回答综合性试题的能力。五是要针对学生的一些习惯性的错误。

误区之二:以练代教,敷衍了事

复习阶段既要温故又要知新,同时还要检查学生有哪些薄弱环节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但是如果练习题过多,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就会造成以练代教的现象。以练代教的弊端较多。首先是使学生陷入题海,疲于应付,没有一个消化过程,久而久之,教师与学生都会产生懈怠情绪。以致学生抄袭答案以敷衍教师;教师没有了对练习的创造性而成为一个只会照搬照抄别人题目的文抄公,其复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题目的难度系数难以把握,难度大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推动练习与考查的目的。一到复习阶段,各地的试题满天飞,但是能考虑一下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地把握试题难度的练习是不多见的。再次题多必滥,题目的科学性大失其水准,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况且每一个出题者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与立场来出题,对同一个知识点,会有自己不同的认识,这样就会产生同一个题目会有不同答案的现象。所以对待复习阶段的练习一定要精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绝不能让那些速成题来干扰教师的视线,浪费学生的时间。

误区之三:猜题押题,投机取巧

复习阶段已临近高考,但往往有一些教师会根据自己以往带毕业班的经验和对近年高考趋势的不确切的研究,进行猜题与押题,这是不可取的。首先从理论上讲,猜题与押题是一种投机行为,因为要冒猜押不中的风险。比如1997年高考在材料题中出了清朝前期的经济这一部分的题,便有人预测,第二年明清部分不会出主观题了,结果1998年出了明清文化特征及其原因一题。连续两年出了中国古代史的主观题后,有人预测1999年绝对不会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再出主观题,而去年却出了唐朝的用人政策这一题。这些都令猜题、押题者大跌眼镜。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猜题与押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以往经验和成绩的信赖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很少会有学生对教师的经验及观点产生怀疑,再加上复习阶段经常会有一些高考信息发布会,打着考试中心的幌子,发布一些模棱两可的所谓的高考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加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所以复习阶段切忌猜题与押题。当然教师会对课本知识中的某一部分情有独钟,认为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思维是积极的,关键是我们只能把这种思维在备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针对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或是知识面加深拓宽备课,不仅备内容也要备形式,不仅备史实也要备所涉及到的史学理论,以达到或接近高考的高度与水平。

文综模式下的历史复习应抓好四个“点”

由于近年实行“3+综合”的考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个学科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抓好以下四个“点”。
一、把握立足点
首先,应立于足于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它们。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以及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现今综合能力测试虽然强调“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但能力立意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离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比如,2001年文综卷18~22题试卷的40题(1)问等都是直接考查“是什么”这类基础知识性问题。这种情况在2002年试卷中也多有体现,如试卷的5、16、17题分别问城市、机构、成果是什行,40题(1)问西汉和唐朝在现今天山南北设置的军政机构名称,(3)小题问敦促莫高窟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哪种宗教成就等,都说明高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其次,立足于与高考相关的理论知识。一些哲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政治理论与历史题考查的知识密切相关,其中主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人民群众和个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论等。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历年高考题都会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到的。例如,2001年卷的13~17题、18~22题、38题、40题(2)问等都有体现;在2002的试卷中,26题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37题体现了政治下论,38题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
第三,立足于创新搞好复习。“能力立意”是高考的原则,创新能力要求在高考试题中有明显体现。如2001年卷18~22题引导考生认识“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作用”,28题(3)小题可以二选一以及可用历史或政治学科知识解答,39题(2)问的评分标准亦具开放性。2002年卷39题北宋商业兴衰和40题“丝绸之路”等题,注重考查历史与现实联系,题目活,时代感强,不具开放、创新思想难以应对。这告诉我们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求异探新,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寻找综合点
首先,寻找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点。综合考试仍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集中主要精力搞好学科内综合复习尤其要注意那些有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或为当今提供鉴的专题史知识。
其次,寻找历史与政治、地理学科间的综合点。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由地缘、事实、意识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完整地描述社会现象,展示社会发展规律,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因此,文科综合测试中强化历史、政治、地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渗透、迁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如2001年卷23~25题卷,26~29题涉及政史综合;40题、41题涉及政史地综合;2002年卷18、22题体现了史政综合,39、40题则是史地政三科相互渗透。
因此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注意选取那些能够与地理、政治有机结合的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复习,从而克服文综训练中的题海战术及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的缺陷。
第三,寻找历史与时政热点问题的综合。综合考试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思想,这就使试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反映社会科学研发展变化、注重人文素养的特点。例如,2001年题涉及科教兴国战略(13~17题)、中美关系(26~29题)、科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38题),40题、41题则分别与“三农”、中非合作论坛等政热点问题有密切联系。2002年试题中15~18题体现改革开放,20~22题体现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23~27题体现科技是生产力,37题渗透国家主权问题,40题暗含西部大开发问题。这些无不体现对今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人文意识。所以,历史复习一定要注意与热点问题结合,当然也不能一味追逐热点,必须考虑这类试题的命题主意。
三、找准切入点
在前面两个“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是解题的关键。高考命题思想决定了一些文综的试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作为切入点进行政史地三科相关知识或能力的考查。如2001年26~29题以美国频繁在我国近海侦这一热点,联系考查了“门户开放”政策历史知识;40题以“三农”政策调整这一时事考查了中国近代土地纲领史实。2002年27题以“入世”影响为背景,40题以西部开发、中外交流等为背景分别进行了科技革命和新疆地区历史知识考查。这就要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以时政热点切入点联系相关历史知识,培养运用书本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和学科间综合能力。
四、做好解答点
对考生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最终是以试卷和考生答案表现出来。在历史学科强调的10条能力中,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准确严谨,简明扼要”。这主要是指答案中的史实、概念、论证等要表述准确、简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主旨明确。这一点从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中一看便知。所以,做好解答点,于复习中精选题目,强化文字表述训练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答题中做到史完全面,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卷面整洁,从而获得高分。

熟悉考纲,明确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备考的依据。人们在解读《考试说明》时,比较关注考试的范围、增减的内容,这固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及所附样卷。样卷展示了大概的题量、题型的大致比例,能使我们对未来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有所了解,同时它又是往年高考题的精选。《示例》题是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们认为比较成功、可资借鉴的高考试题,认真阅读、领悟《示例》题,可以窥视高考命题的走向。时下流传着种种高考信息,其实最重要、最直接的信息就蕴藏在《示例》题和样题中。

比如,《示例》题中共8条问答题,其中5条是比较题,甚至将我们认为互不相干或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形成网络,提升思维

当前,高三历史复习应该对知识重新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达到思维品质的提升。

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读书不宜翻开即读,不妨先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章、节甚至子目的标题,因为标题是“纲”,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便形成了“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由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所谓“纲举目张”。

其次,要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横向方面,如学习中国史,一定要以世界史为大背景,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外历史浑然一体;而中国史、世界史本身也要时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和科技文化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思维。纵向方面,不拘泥于政治史、经济史等传统模式,在每个大专题下面,要进一步细化,形成若干小专题,这对文科综合考试尤为奏效。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当前,我们要从题海中跳出,留出更多的时间回归课本。越临近高考,越要求我们“返璞归真”。《考试说明》列出了10项能力要求,第1条就是“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种再认、再现的能力是实现一切较高层次能力的基础。

当然,这种回归绝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笔者认为,回归课本应该重视以下内容:①重视理解,融会贯通。只有理解了的记忆才能持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时明晰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②重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指对历史进程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典章制度等。全面地、深层次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就掌握了历史发展的脉搏。③重视历史概念、结论。这是《考试说明》的第1条能力要求,我们要从内涵、外延等方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④重视原因、影响。原因和影响往往比较抽象,许多人觉得难记,也不太重视,但它们却是命题的“亮点”。⑤重视查漏补缺。平时一些没有注意的盲点、盲区,此刻决不能放过。

掌握技巧,提高成绩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备考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

首先,审题技巧。审题正确与否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目前历史学科的高考主要包含三种题型,现以问答题为例简述审题的注意事项。

请看高考题:“简要说明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第一审时间。该题时间限定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乍看起来跨度很大,但“1789年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两个点又将前面较大的跨度缩小,难度也相应降低。所以,我们要静下心仔细读题、反复推敲。第二审关键词、求答项。上述试题的关键词是“社会经济”、“阶级关系”、“主要变化”,即在经济形态、经济现象、阶级构成及其关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求答项是:比较两次革命的“不同之处”。审题准确了,思路也就明朗。第三审题意。即解读命题意图。为了使考生有充足的思维空间,考试中心对试卷的长度作了适当的微调。考生切忌将题目稍一扫描,提笔即答。借用一句古话:读题三遍,题意自现。

其次,答题技巧。对待材料解析题,笔者建议: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将材料分清层次,再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教材中。对待问答题,笔者主张:首先明确求答项,回答的内容一定要紧扣求答项,不能答非所问;其次分层作答,一个层次答完就是一段,切忌一气呵成;再次注意主观答案客观化,不要围绕某一要点长篇大论,要善于抓关键词、句,要注意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搜寻其他要点;最后看分答题,高考试卷主观题后面都有分值,分值的多少基本体现着该题的难易和答题量的比重,留意它有助于我们把握答题的分寸。

第一,加强复习的主动性、计划性。

就某一章节而言,通过上课听老师讲立即理解和记住的历史知识也许只有20%,而你在听课或有自学提纲辅助情况下认真复习中理解和记住的历史知识可能达90%以上。因此,必须有极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自主学习,就必须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制定计划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高考及相关大考的时间安排,二是自己的学习情况,三是老师的复习进度。对模拟考以前的考试,都可视为小考。对小考,不一定过于重视,自己该复习到哪就复习到哪,不要完全被老师的测验或考试内容牵着走。
在上课时,如果觉得自己对这一问题或专题已完全有把握理解了,可以不听,但必须自学。这点只适用于的确学得好、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

第二、熟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教材章、节、重要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历史发展线索及重、难点所在。

本人精心拟的历史教学内容自学提纲,有以下功能,一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二是将教材中的文章分解出一个个知识点,三是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组合,形成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组或专题,四是解决了一些难点,五是给同学们一定的练习与思考的机会(填空为主)。因此,同学们应用好它,可以按自学提纲进行复习。
这一复习环节一般应在一模前两周左右完成(最好更早),其关键是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时空感和对课本知识点的方位感。

第三、勤记忆,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 记忆难免有所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会逐步上升。但是,记忆过(在数分钟以上时间内记得起来)的知识,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复习后快速恢复记忆。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就必须记住所有可能考的知识点,这样,在总复习时,即使一时想不起来,也可以通过再复习迅速恢复记忆和思维活力。切不可指望到总复习时来个临急抱佛脚,因为那时你时间更紧,心情更急燥,记忆力可能比平时差。因此,应在有效时限内(如上课或复习当天、第二天、一周内)连续几次识记和回忆若干次。第一次重在识记,第二、三轮重在回忆环节。记忆的两个环节中,回忆更加重要,更加有效巩固记忆,因此,在任一复习过程开始之前,提倡首先回忆知识,或尝试思考某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带着问题去学。在复习过程中,亦应多运用回忆方法。如果不回忆,你看课本一万遍也不会记住它。

第四,进行知识归纳,积累复习资料

 这一复习环节包括对基础知识的归纳,也包括对(纵向或横向)综合性历史知识、历史系统、历史现象的归纳。
 归纳出的复习资料应有如下特点:存于一、二份材料中;简洁明了,减少干扰;系统、全面;重难点显眼。目前已有许多课外复习资料(书或网页)可资参考,但非常零星,且未经自己加工消化,本人不够熟悉,需要自己进行整理和消化。这一环节应在一模(4月初)前完成。

第五,适当练习,查缺补漏选一本课外参考书,认真系统地自学,包括练习答题。

 对学校所发的练习认真对待,不懂则问。
 注意研究试题,掌握解题要诀,不要盲目练习;将易错的问题标注清楚,适当分类(归错),避免再错。

第六,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首先,高强度的学习,不可能持续好几个月,在经过一个月左右高强度学习,也许需要适当放松,减少学习量,减轻学习强度。
其次,通过体育文娱活动,可以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达到休息的目的。
其三,在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时,应快马加鞭,连续作战;在脑子不灵活,心情不好,不断打瞌睡时,就果断少学,赶快休息或运动。

第七,选一本课外参考书,认真系统地自学。创造条件下载课件,认真复习。参考书介绍:优化设计学生用书;《综合能力测试备考指导.历史》(宾华主编);《高考总复习专题训练》(华南师大附中)。

没有坚实系统的基础,能力将成空中楼阁,无所依靠;没有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高分只会是一种梦想,无法实现。
一般来说,第二、第三个复习环节是同步进行的,第四、第五个环节也应适当穿插其间,在复习的后期及总复习阶段,就应逐步转向以第四、五个环节为主。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⑦ 历史知识点的重点是什么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二、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
三、 远古的传说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制)。禹的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个夏王是桀(暴君)。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商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最后一个王商纣(暴君)。
五、 西周的兴亡
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都于镐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六、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即洛阳)——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4、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5、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七、战国争雄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
2、战国时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齐国孙膑)、长平之战(秦将白起)
3、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以苏秦为代表,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以张仪为代表。
八、商鞅变法:
1、背景:①战国时生产力发展,标志为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②秦国相对落后。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2、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影响:①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秦国战斗力提高。③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4、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九、秦朝的统一:
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②秦王赢政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2、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都咸阳。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内容:①确立皇帝的称号,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铜钱)。②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
十、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秦的暴政。表现在:①“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②残酷地剥削。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
2、开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曾攻到咸阳附近的戏。
3、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十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术兴太学。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③经济方面: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军事方面:北方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南方控制海南岛和“西南夷”。
十二、张骞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
2、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3、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十三、两汉时期的外交
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平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 金印。
3、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国鼎立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
3、 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开发
1、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工具、技术和种子。
2、 吴国的经济: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临海、番禺)。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
3、 诸葛亮治蜀:堰官,锦官,平定南中地区(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
4、 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南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③社会相对安定。④自然条件优越。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内迁到黄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趋势增强。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③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内容: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②迁都洛阳。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十七、青铜工艺
1、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铜、锡、铅)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2、 主要青铜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后期铸造,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商朝残品的典型风格。②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于成都附近岷江上。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 郑国渠:战国后期秦国建于咸阳附近,由郑国主持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
3、 秦长城:秦朝为防御匈奴,在秦、赵、燕三国北方防御工程基础上修筑而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4、 灵渠。秦朝修建,联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世界最早),用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2、 数学:①《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期,书中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圆周率”:南朝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100年。
3、 医学:①“医圣”张仲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②华佗,东汉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
4、 农学:贾思勰,北魏时期,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5、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著有《水经注》。
二十、汉字的演变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意义: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3、 金文: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4、 小篆和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后发展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
5、 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
二十一、学术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②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原因: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和农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道家:庄周(宋国,《庄子》)。墨家:墨翟(鲁国,《墨子》)。法家:韩非(韩国,《韩非子》)。兵家:孙膑(齐国,《孙膑兵法》)。
二十二、文学、史学与宗教
1、 诗歌: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品《离骚》、《天问》。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2、 史学: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3、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对我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正式创立,尊老子为教主。
二十三、艺术
1、 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制作于战国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3、 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东晋,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⑧ 请问,如何背历史

其实历史,如果是要想应付毕业会考,那就只用背一些课本的主干知识,如一场战争我们要了解背景(其中根本原因和导火线考得比较多)其次是影响或者意义(比如战争的性质或者给交战双方带来在政治、 经济、军事和文化带来怎样的影响),经过一般了解一些重要战役和人物即可。主干知识一般老师上课都会板书出来,注意记好笔记,多看几遍,就会记住。那些太细的知识,会考一般是不会考查的。
再说高考,高考考查的知识面更加广和深(如课本中小字、插图、前言都有可能考查),甚至于考查课本没有的知识。所以历史高考的备考复习,背是背不完的,背了也会忘(除非你记忆力超强,高中历史大大小小的知识点约有3000多个)。我的建议;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把它主干理清(就像我前面举战争的例子一样,事件 地点 原因 条件 内容 经过 影响 性质 意义等)这是第一步 是基础,第二、学会往主干知识里填充隐性知识(如课本是对这场战争的插图或是某位人物的话语、评论)这些看似微小,但你掌握了,做起选择题来会显示很大的优越性。第三、要常常复习回顾,有事没事就那草稿纸出来划一下结构图,使一个历史事件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提到一个事件就可以把它所有的知识点给联想出来,这样对你材料题会有很大提高。
所以,我想说的是 高考历史的复习千万不能死背,要活学活用(这就是我们历史备考中所说的“死去活来”) 以多练题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练代背),多阅读课本的小字和插图甚至注释(高考往往会从这些不被人注意的问题来考查,我想你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体会)。
我说的这些,是我去年参加高考的备考方法,如果有其它学习历史或复习疑问,欢迎加我的QQ(369111537).

⑨ 历史基础知识汇总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1842年
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时间: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
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 时间:1900-1901年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签订的主要条约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战争、签订双方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1842年 鸦片战争、中英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 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个国家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浙江宁波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 1898-1900年
1898在山东兴起;1900年与八国联军在廊坊交战,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最终遭到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课)
一、 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欣,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二、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
兴起: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开始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反败,谭嗣同被杀
意义:既是一声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
简介: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3、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其后各省纷纷独立,后称为“辛亥革命”
****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辛亥革命意义: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评价:成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没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四、 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
简介:1915年兴起,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杂志是主要阵地;后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前期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进步性-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足-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0-13课)
一、 五四运动(无产阶级)
简介: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6月以后以上海的无产阶级为主。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革命阶段划分-1840至五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

二、 共产党成立
会议名称 时 间 地点 内 容 意 义
**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 1大会确定建党,制定了党的纲领。2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3选举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和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大 1922年 上海 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
国民党一大 1924年 广州 国民革命的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
三、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的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
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进军(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经过: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叶挺独立团: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人称“铁军”;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是赣南闽西根据地。

五、 长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六、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系统分类:

归类:八年级复习资料

⑩ 关于历史的知识点

1、d 黄道婆是海南人
2、d 士农工商,四民之末
3、甲骨文开始中国历史有文字专记载,有据可考
4、春秋、战国属、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夏
5、秦、晋、隋、宋、元
6、开国-人口少-土地多-治世-人口多-土地兼并-战争-人口减少-开国
7、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主干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