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历史的选择题
初一历史第一册选择题专题练习年01月09日 星期三 08:14 P.M.1.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A.食物 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 D.劳动
4.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大汶口原始居民 C.河姆渡聚落 D.山顶洞人
5、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里受到尊敬,是因为她们:
A 善于打猎和捕鱼 B 性情温和 C 是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者 D 心地善良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A.尧B舜C禹D启
8.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于( )
A.公元21世纪 B.公元16世纪 C.公元前21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9、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
10.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1、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的人是( )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3、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 A、形成 B、发展 C、鼎盛 D、瓦解
14、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5、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6、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学说是:
A 儒家学说 B 墨家学说 C 道家学说 D 法家学说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8.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的人是( ) A.启 B.禹 C.尧 D.舜
19、西晋的建立者是: A 司马昭 B 司马迁 C 司马炎 D 司马懿
20.约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夏桀
21.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2.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24.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
25.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26、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27.问鼎中原的诸侯国是( ) A.齐国 B.楚国 C.晋国 D.秦国
2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指的是( )
29.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辽河流域
30.主张“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
31、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32、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3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34、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3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6、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3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38、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39、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B、禹时期C、启时期D、汤时期
40、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
41、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A、齐 B、吴 C、楚 D、秦
42、我国奴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禹时期 D、汤时期
4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44、商朝时,国王盘庚将都城迁到: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45、公元前356年开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君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齐桓公
46、军事格言“知彼知之者,百战不殆”是谁说的:A、墨子 B、孙武C、孙膑D、荀子
47、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属于: A儒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道家
48.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越国
49、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私田的增多 D、水利的兴修
5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5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 巨鹿之战B 长平之战C 楚汉之争D 城濮之战
5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 汉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汉武帝
54、 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5、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 )
A、为了北伐匈奴B、为了显示皇威C、用来抵御匈奴 D、为了统一全国
56、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5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 公元前60年
58、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59、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6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61、推翻秦朝建立西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62、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6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B.加强思想控制C.限制人们的言论D.禁止儒学传播
64.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65、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举行起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67、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萧何 B、韩信 D、董仲舒
68、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接受了( )的建议。A董仲郐 B刘濞 C晁错 D主父偃
69、公元前119年,带兵打败匈奴的是:A 窦固 B 窦宪 C 卫青、霍去病 D 蒙恬
70、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原因有:
①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巩固西汉政权;③吞并匈奴;④确保北部边郡的安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71、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是( )。 A 卫青 B 霍去病 C 张骞 D 王昭君
72、“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A 东汉元帝时B 东汉明帝时C 西汉文帝时D 西汉武帝时
73.西汉时,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 汉文帝B 汉景帝C汉元帝D 汉武帝
74、我国最早的造纸术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初 C、东汉初 D、三国时
75、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著是: ( )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 D、《本草纲目》
7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汉书》B 《史记》C《论衡》D 《神灭论》
77、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
78、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宗教,它兴起于: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7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书写和绘画用的纸出现在:
A 东汉后期 B 西汉后期 C 西汉早期 D 秦朝前期
80、制成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的医学家是:A 扁鹊B 张仲景C 华佗 D李时珍
81、东汉末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的主要目的是:
A 振兴汉室 B 效忠朝廷 C 笼络民心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8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83、公元208年,促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84、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 曹操 B 孙权 C 曹丕 D 刘备
8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6.魏国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87.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兵精粮足 B.战术得当 C.政治优势 D.取得民心
88、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 骄傲轻敌 B 军心涣散 C 准备不充分 D 士兵不习水战
89、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 澳门B 台湾C 日本D 印度
90、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是:( )
9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两大原因是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④南方没有战乱(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93.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氏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
94、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95.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A.东汉末年 B.三国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
9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
97、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地有:
A 苻坚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率军攻晋 B 发生在公元383年
C东晋打败前秦 D 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98、5世纪初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 前秦 B 北魏 C 西晋 D 北周
99、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B 加速北方民族大融合C 巩固北魏统治D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00、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背景是:
A 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B大臣们的支持C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各族人民的起义
② 历史选择题有哪几类比如 材料分析题……
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4.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四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型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型选择题(情境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9.概念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10.图画型选择题
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主,形式多样新颖,角度独特,不仅提供了生动灵活的试题意境,使试卷出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为考生答题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综合性地考查了多种能力。图片型选择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历史读图能力,也有利于考查学生处理图片资料的处理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把图片和题干进行仔细准确的“对照”。在仔细读图和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把两者的有效信息相对照,联系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很容易就可得出正确结论,就一定能够顺利选出正确的答案。
③ 初二上学期历史选择题100道(要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了 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 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 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4.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事发突然,来不及逃走
5.“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 指“这个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
A.袁世凯 B.李大钊 C.孙中山 D.周恩来
6.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井冈山会师
7.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8.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9.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戊戌政变
10.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 地合适?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11.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 慕,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了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A.荣宗敬 B.张謇 C.荣德生 D.孙中山
12.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13.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进步观点的思 想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1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哪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16.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希望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2014初中期末考试题库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17.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
A.1871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18.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19.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 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20.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1.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马关条约》签订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2.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结束了中国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3.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有( )
①《庶民的胜利》② 《青春》③ 《狂人日记》 ④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 ①②④ B. 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4.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25.下列人物中,即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又参加了五四运动的是 A李大钊、陈独秀 B鲁迅、胡适
C毛泽东、周恩来 D刘少奇、李立三
26.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陈炯明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7.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 ①周恩来 ②陈毅 ③瞿秋白 ④朱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是( )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29.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是在
A、 一、二八事变后 B、 八一三事变后 C、 七七事变后 D、 九一八事变后 30.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C、 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D、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八•一宣言”发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2.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 济南惨案 B、 皇姑屯事件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34.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35.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 ) A、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讨论如何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C、讨论抗战胜利后国中由哪一个政党执政的问题
D、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36.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 ) A.1945年8月14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37、 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38、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是( ) A、严复 B、林则徐 C、魏源 D、李鸿章
39、洋务运动之所以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顽固派的阻挠 B、西方列强的破坏
C、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0、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是( )
A、《屈原》 B、《棠棣之花》 C、《虎符》 D、《雷雨》 41、宣布中国科举制度废除是在( )
A、1905年 B、1906年 C、1911年 D、1919年 42、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43、“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首民歌中的“红头军”指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 B、宁波的黑水党 C、徐骧组织的义军 D、刘永福的黄旗军
4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C.复旦大学D.燕京大学
45、状元实业家指的是( )A·张謇 B.严复 c.詹天佑 D.魏源 46、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是( )
A.人民出版社 B.中国少年出版社 C.商务印书馆 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7.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普及是在( ) A.清朝前期 B.清朝后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新中国
48.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中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相对应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49、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闽西革命根据地 50·1940年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的是( )
A.聂耳 B.李四光 c.侯德榜 D.竺可桢
51·以画马而著称,且多次捐款资助抗战的著名画家是( ) A·齐白石 B.张大千 c.洗星海 D.徐悲鸿
52、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A.鄂西 B.皖北 c.川北 D.大别山
53.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 ) A.一大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4.“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55.1927年,毛泽东写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诗赞颂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5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七七事变 ②八一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57、根据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所示,中央红军依次渡过的四条大河是 A、赤水河—乌江—金沙江—大渡河 B、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乌江 C、赤水河—大渡河—乌江—金沙江 D、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58.大破“洋枪队”取得青埔大捷的太平军将领是( ) A.石达开 B. 陈玉成C.李秀成 D.冯云山
59、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60、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陈炯明反动势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B、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产阶级 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D、进一步多大国共合作的基础
61、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 淞沪铁路 B、滇越铁路 C、京张铁路 D、 京汉铁路 答案1-30CDDBC ADBCA BDDAB DDBDA ABCBA BCBDD 31-61DCDDD BDCCA AAABA CCAAC DDABD CDCACA
④ 历史选择题
D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专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属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西欧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罗马帝国分裂还不能说明灭亡,因为帝国还是存在的,只是被分了...
⑤ 历史的选择题
一、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二、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
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1)议会组建“新模范军”(2)国王宣布讨伐议会(3)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4)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2143 B.4213 C3412 D1234
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
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对两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事件,A项是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例:唐中期以后,藩镇割据的特点是1藩镇不向中央缴纳赋税2节度使自委派官吏3节度使死了,由儿子或部将继任4藩镇可铸造货币
A1234 B.123 C234 D23
解析:如果考生能断定④藩镇可铸造货币不符合题意,使可排除含④的备项A、C两项。然后,比较B、D项,发现B、D项均含②③,即②的特点,最后只要能确定①符合题干要求,便可得出正确答案B项。
答案:B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例:“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加富尔 C.俾斯麦 D.尼古拉
解析:本材料选自1859年5月俾斯麦(时任普鲁土驻彼得堡公使)写给阿文斯勒伯爵的信。通过提取材料提供的奥、法及言论者的信息,再联系当时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和所列人物,先判断出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战争,再据“南下”这一指示语而做出判断
答案:C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8. 概念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例: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闭关政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教材对这一概念并没有予以明确阐释,只能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外国交往活动方面进行概括。从实际看,此时,中外交往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所以A、C、D项都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而“允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的规定,与B项是相符合的。
答案:B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⑥ 历史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二、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
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1)议会组建“新模范军”(2)国王宣布讨伐议会(3)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4)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2143 B.4213 C3412 D1234
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
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对两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事件,A项是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例:唐中期以后,藩镇割据的特点是1藩镇不向中央缴纳赋税2节度使自委派官吏3节度使死了,由儿子或部将继任4藩镇可铸造货币
A1234 B.123 C234 D23
解析:如果考生能断定④藩镇可铸造货币不符合题意,使可排除含④的备项A、C两项。然后,比较B、D项,发现B、D项均含②③,即②的特点,最后只要能确定①符合题干要求,便可得出正确答案B项。
答案:B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例:“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加富尔 C.俾斯麦 D.尼古拉
解析:本材料选自1859年5月俾斯麦(时任普鲁土驻彼得堡公使)写给阿文斯勒伯爵的信。通过提取材料提供的奥、法及言论者的信息,再联系当时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和所列人物,先判断出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战争,再据“南下”这一指示语而做出判断
答案:C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8. 概念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例: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闭关政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教材对这一概念并没有予以明确阐释,只能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外国交往活动方面进行概括。从实际看,此时,中外交往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所以A、C、D项都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而“允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的规定,与B项是相符合的。
答案:B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⑦ 历史选择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
这个问题是啥意内思啊?
1.维新容派掀起戊戌变法
2.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革命派开展武装反清斗争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掌
为什么不选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吗?
导致近代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原因( )
1.大量赔款使清政府缺乏资金
2.政府目光短浅 不能引进外资和技术
3.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
4.列强取得采矿权 中国矿藏资源遭掠夺
A 123 B 234 C 13 D 134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目的的主要原因
1.洋务派力量薄弱
2.局限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3.外国资本的挤压
4.没有相对稳定的环境
⑧ 四十道简单的历史选择题,急用,感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l、下列规定中,哪一项不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C、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3、清朝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活动有……………………………………………( )
①改组军机处②设立翻译馆 ③筹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① D、①②③
4、1899年,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①其他列强瓜分中国时,它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②它要帮助清政府进行经济建设,与其他列强抗衡
③因为其他列强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它必须设法插足进来
④它想依靠经济优势,使自己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膨胀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②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
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它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1858年的《天津条约》 B、1860年的《北京条约》
C、1894年的《马关条约》 D、1901年的《辛丑条约》
7、洪秀全用来宣传和发动群众的组织是……………………………………( )
A、白莲教 B、太平教 C、拜上帝教 D、道教
8、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创办《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9、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龚自珍 D、魏源
10、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A、《聊斋志异》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官场现形记》
1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谁颁布的?……………………………………( )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黎元洪 D、袁世凯
12、下列事件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勋复辟 ②“二次革命” ③护法运动 ④护国运动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1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孙中山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埔军校的创办
15、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罪魁祸首是—……………………( )
A、张作霖 B、汪精卫 C、许克祥 D、蒋介石
16、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A、 中英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在中国近代史上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 )
A、辛亥革命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9、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20、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A、邓世昌 B、徐邦道 C、丁汝昌 D、左宝贵
21、戊戌变法在当时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
①开明地主 ②民族资产阶级 ③农民 ④爱国知识分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五四运动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当代史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3、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24、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市民 B、新军 C、学生 D、工人
25、为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而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是…………( )
A、李大钊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独秀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发生在中法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有………………………………………………( )
A、马江战役 B、镇南关大捷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率领太平军北伐的将领是………………………………………………………( )
A、石达开 B、李开芳 C、林凤祥 D、陈玉成
3、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将领有…………………………………( )
A、陈化成 B、左宝贵 C、丁汝昌 D、 关天培
4、在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中,被北洋军阀吴佩孚杀害的有…………( )
A、李大钊 B、陈潭秋 C、林祥谦 D、施洋
5、省港大罢工坚持斗争16个月,取得重大胜利,其主要领导人有…………( )
A、邓中夏B、彭湃 C、苏兆征 D、刘少奇
⑨ 急!100道历史选择题
1.主张将来的理想社会实行“和谐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莫尔 B.傅立叶 C.圣西门 D.欧文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制度弊端也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 D.巴黎公社革命
4.下列哪项不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解决了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文献是: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论俄国革命》
6.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
C、建立了历史第一个的无产阶级政权 D、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中国共产党“二大”将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这个“现阶段”是指:
A.发动工人运动时期 B.国共两党合作时期
C.进行武装斗争时期 D.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9. 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
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10.中共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最早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遵义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后
11.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主要体现在:
A.统一领导了全国抗战 B.抗日战场的相互配合
C.两党军队间避免冲突 D.发动民众一致抗日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3.抗日民族统一战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
C. 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 D. 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1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盟军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制定 D、全民族抗战
15.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述最符合事实本质的是:
A 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不可待 B 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 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 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1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腐朽
C. 战略战术正确 D. 拥有一支人民军队并开展武装斗争
17.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①标志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②标志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
A.讨论建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共同纲领》
C.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③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人。这最能说明: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1.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B.多党执政、互相监督
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22.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各民族共同繁荣
23.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悲剧的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
2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地方人大制定
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
A.基层民主选举 B.人民代表大会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26.“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特别行政区
27.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28.“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B.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C.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开明
D.国际和平的发展潮流
29.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是以哪一事件作为标志:
A、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B、全国“九大”的召开
C、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D、1999年通过《行政复议法》
30.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自治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监督 ⑥民主立法 ⑦民主审判
A、①②⑥⑦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⑥
31.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始于
A.关税协定权的确定 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中日《马关条约》的设立 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定
3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3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这在当时最有利于
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B.法国金融资产阶级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广大消费者
34.西方殖民者得以贩卖华工的主要条件是
A.美国加利副尼亚发现金矿需要劳动力
B.美国修筑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需要劳动力
C.澳洲新西兰发现金矿需要劳动力
D.西方经济的入侵加剧中国农民的破产
35.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并能依此创立拜上帝教,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其根本原因是
A.劳动人民的愚昧无知 B.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
C.人民对现实深感失望 D.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
36.《天朝田亩制度》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B.突出地反映了农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37.下列关于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军进军南京路途中曾出兵干涉
B.一度伪装“中立”
C.清政府“借师助剿”后才开始进攻太平军
D.充当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38.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把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结合起来
B.后期斗争的目标是实现《资政新篇》的蓝图
C.土地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领导集团的分裂是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9.从对时代的发展来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40.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历次农民运动均未遇到的新情况是
A.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B.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
C.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 D.领导集团发生分裂
41.《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
42.近人《世载堂杂记》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4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的最紧迫的军事任务是
A.制订革命纲领 B.进行北伐 C.进行西征 D.进行东征
44.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重要标志是
A.攻占南京 B.东征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附近 D.取得三河镇大捷
4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争夺 D.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
46.太平军未曾占领的城市是
A.武汉 B.南京 C.天津 D.安庆
47.李大钊曾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天主教的传人 B.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产生
C.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D.农民阶级精神上对宗教的需要
48.“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49.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表现在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方式 D.革命任务
50.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所信仰的拜上帝教 B.与清政府的对峙政权
C.提出平分土地的改革方案 D.实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新举措
51.所谓“师夷长技”的“技”是指
A.科学技术 B.经济政策 C.政治制度 D.练兵方法
5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标志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 B.奠定了维新运动的基础
C.推动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D.传播了依法治国的思
53.从适应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54.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代表人物主张
A.关心时局 B.向西方学习 C.抵制外来侵略 D.自强求富
55.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C.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D.树起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56.1904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A.中国、日本 B.中国、俄国
C.日本、俄国 D.中国同日本、俄国
57.《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
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②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③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特权 ④扩大投资设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8.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包括
A.抗捐抗税斗争 B.农民武装起义
C.收回利权运动 D.进行“新政”改革
59.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60.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点是
A.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B.宣传民主科学理论
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61.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创立民国”是指
A.用暴力革命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增加的地价归国家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62.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63.对保路运动的历史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收回了大量的铁路建筑权
C.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革命派武装推翻清政府的斗争开辟了道路
6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对袁世凯的独裁起了限制作用的是
A.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D.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65.表明清朝统治在中国完全结束的是
A.武昌起义的成功 B.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朝统治大权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66.袁世凯登上正式大总统宝座是在
A.孙中山辞职后 B.镇压二次革命后
C.修改总统选举法后 D.改民国为帝国后
67.1915年5月,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旨在
A.支持袁世凯称帝 B.灭亡中国
C.同德国争夺山东 D.争夺东北
68.历史上,曾明确规定广大蒙古地区是中国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布连斯奇界约》 B.《中俄爱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69.下列各项中,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的是
A.外蒙古独立 B.麦克马洪线
C.日本占领山东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70.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高涨
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1.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的是
A.《每周评论》 B.《民报》
C.《新青年》 D.《游学译编》
7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校长是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73.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是
A.《敬告青年》 B.《庶民的胜利》
C.《狂人日记》 D.《呐喊》
7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思想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75.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中国外交失败
76.五四运动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运动
B.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学生、工人、市民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77.下列哪一斗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五四运动 B.就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 D.省港大罢工
78.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政党不同,她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在当时表现为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79.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市由于
①当时两党的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 ②共产国际的支持
③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④中共三大的正确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0.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A.它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它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制定的
81.北伐战争得以展开的历史背景是 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③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④直奉军阀的勾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
83.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是指
A.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工农革命运动走向低潮
D.中国共产党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84.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要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B.要联合全世界全切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C.要加强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密切联系
D.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85.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B.中国共产党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C.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86.英国成为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殖民国家,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政治日益腐败
B.英国确立了治本主义制度
C.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对华贸易一直入超
87.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大量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店小二身心健康
B.打开中国市场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88.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屈辱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社会制度落后
89.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了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90.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91.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92. 二战后,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
A.美元与黄金价值相等 B.美元的地位高于其他国家货币
C.实行固定汇率制 D.美元取得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9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94.1989年,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发展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95.《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① 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 假冒伪劣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 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 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6. 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97.戊戌变法时期,有人做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98.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加高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这条电报线位于今天的
A.广东 B.北京 C.台湾 D.江苏
99.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拍摄成功 B.《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C.《渔光曲》拍摄成功 D.《风云儿女》拍摄成功
100.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AADA CDDDC BACDC ABADA DACDA CCACB BAADC DBCDB CACBD CCBDA ACDBB CADAC BBCAC BBABB CACBA CAAAC BDBDC CDDBA BDCBB CB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