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是毛泽东那部著作提出的
最早见于: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
——《毛泽东选集》第二回卷,人民出版社答1991年6月第2版,第618页
其他请见: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2/13/content_10812805.htm
② 1880到1920间中国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改变是什么样的动力导致了这样的改变
由敌对态度转向学习,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失去人心。2.先进知识分子回(相当一部分是留过洋答的)的推动。3.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西方国家的侵略使中国开明人士看到了差距,放弃对西方的轻视态度。5.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的影响以及洋务运动的兴起。
③ 总结中国历史上某个时期国家对知识分子态度转变的过程与前因�
比如汉朝时
西汉初建时,刘邦对知识分子可是非常讨厌的
但是呢在那些儒者帮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之后,她体会到了帝王的威严,所以开始对知识分子有了好感
所以应该是汉朝,尤其是西汉
④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按世界历史的划分,近代是指1637年笛卡尔发表《解析几何》到物理学出现量子力学期间版,即二十世纪初。这个近代权,实际上是西方崛起,或者说中国衰落。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盲目迷信到怀疑、抛弃的过程。具体地来说,在西方列强打败清朝之前,处于盲目迷信阶段;在西方列强打败清朝之时,处于怀疑阶段;到二十世纪初,处于抛弃阶段,例如打倒孔家店。
⑤ 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有哪些怎样进行思想改造
知识分子是社会阶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少不了知识分子的推动作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发动了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
一、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开展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它是建国初期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的要求。按照党七届三中全会:“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总方针的要求,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社会改革运动。由于历史原因,从旧社会跨越到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买办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颇深。所以,建国初期各项事业的改革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剧烈的震动,少数知识分子持有“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不利于改革的进行。因此,在知识分子中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成为推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事业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
其次,它是改革文教事业的要求。新中国成立时,文教事业百废待兴。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及旧的教育制度亦不能新社会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党中央于1951年10月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为改革教育制度指明了方向。这项决定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队伍。在当时,大部分教师是支持共产党、拥护新社会的,但仍有少数教师受资产阶级教育影响较深。同时,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思想浓厚,还存在轻视劳动人民的问题。这些错误思想成为建国初期教育事业改革的障碍。因而,要彻底的改革教育事业,必须消除上述错误思想影响,促使知识分子转变政治立场。
(二)主观原因
第二,知识分子自身具备了全面改造的条件。首先,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的领导下,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从变化中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影响了其政治立场的变化,奠定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政治基础。其次,建国初期,通过开办政治夜校、业余大学,讲授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促使知识分子掌握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武器。最后,通过政治学习及实践,一大批先进典型和积极分子的出现,影响了其他知识分子投入到思想改造运动中去。
二、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过程和内容
三、对思想改造运动的评价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这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也不例外。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通过对旧社会的知识分子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自愿自发到政府引导和组织,基本达到了“团结、教育、改造”的目标,促成了众多知识分子投入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去,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项运动所存在的问题。第一,在思想改造的过程存在形式主义,出现了为批判而批判的现象。第二,批评和批判过于政治化,甚至庸俗的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并运用到了此项运动中去。第三,为了追求思想改造结果的统一性,迫使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服从政治的需要,抑制了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影响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进而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我们应以史为鉴,重新审视和调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以促进其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作出更多更重要的贡献。
⑥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实现彻底的思想变革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中国启蒙运动》这部书对于读者来说最大的指示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就在于此书对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定格以及其领导阶层到底是谁的问题的讨论上.我们过往的历史课本对于五四运动的阐述都是经过国内政党的“选择性回忆”而实现的.政党对于这场思想运动的宗旨——理性批判实际上并不感兴趣并不认同.他们更关心的是如果去利用五四运动的政治价值.所以我们今天要客观的评价五四运动.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当时的政治气氛.去除其对五四评价的干扰和歪曲.而舒衡哲女士的《中国启蒙运动》清楚的告诉我们.五四运动先于无产阶级而出现.五四运动最多是由一群“小资”的爱国青年学生和激进反传统主义的老师所领导进行的.其性质就是一场思想变革运动.意在通过宣传西方的进步思想(主要是理性批判思想)已达根除国民内心深处的封建落后思想的目的的思想运动.
2.
至从1910年代开始.“五四一代”就致力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激烈反对传统.以求中国能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情况下得以一场彻彻底底的思想变革.从而走上复兴之路.然而.知识分子的道路一直没有舒坦过.他们在实现自己的主张的任何时候.都遇到了各种不同的阻力.
我们在说到“五四一代”的师辈们那一代像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人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阻力就是对封建礼教的束缚的依然无能为力.失望的他们被迫接受指腹婚姻、顺从自己的父亲等等.对于封建的全盘否定却无能为力使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投向学生一代.鲁迅在当时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经蔡先生的努力.这些老师们能够进入北大教书.创办一些社团杂志.吸引了当时的“五四一代”.两代学生合作、分歧就此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后.“五四一代”并没有像他们老师那样坚决的全盘否定传统.而是通过不断引入西方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具体科学知识来对自身和传统进行理性批判.
⑦ 明治维新后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还是错
勿谈国事
⑧ 明治维新后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了吗
是啊,那时候“哈日”的都是大人物啊,由于近代苦难史使得新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失望回到极点,便产生极度崇答拜日本的现象,那时以能娶到日本女人做老婆为很大光荣,日本的高度发展使得中国人的自卑心理也发展到极致,侵华时,这些人很多都成为日本的走狗文人和代理人,奴颜婢膝,奴态十足,使得日本人非常厌恶中国人.
满意请采纳
⑨ 分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魏源:全盘照搬照抄,崇拜。不过只是改革表面,但并不喜欢他们的制度
孙中山:开始了对制度的借鉴
后来的人:开始有所反思,批判的接受。
鲁迅的《拿来主义》后,人们开始开始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