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的。如果是想学文物鉴定,应该学考古学。中大这两个学科都很出名,分数也不太高
❷ 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哪个校区
大一大二的学生在珠海,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在南校区。
中山大学历史版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权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
本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❸ 中山大学的历史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是多少
如果是广东省的考生,700分都可以上了,如果是其它的省的话,就要750左右吧
可是如果是历史学研究生的话,就比较难考了.分数会很高.
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历史系和南校区有什么不同
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区别: 大一、大二年级在中山大学珠海回校区就读,大三、大答四年级回广州中山大学就读。一个是本部,一个是分校。珠海校区也是中山大学的一个校区,属于中山大学的组成部分,只不过中山大学把某些专业放在这个校区而已,有的专业只有该校区才有 中山大学照片如下: 设立的专业如下: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哲学系 人类学系 国际商务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学系 金融系 财政税务系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外语一系 外语二系 政治科学系 行政管理学系 社会学系 国际关系学系 公共传播学系社会工作系
❺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的什么,就业前途
学历史啊!就业的话,很多人出来都不搞历史这一块, 比如做编辑啦,记者啦,写些文章的人比较多。然后就是在学校做历史老师,不过留中大比较困难。再有就是去考公务员的。就业当然不是很好啦,除非你人特别能写,然后人际关系搞得很好,就可以往写作,文秘,作家,编辑方面发展,否则的话,硬着头皮读研究生读博士出来当老师教授吧。。。
❻ 中山大学有哪几个校区,分别是做什么的
中山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广州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区别如下:
1、占地面积不一样:广州校区分为南校园、北校园和东校园,占地面积分别是1.208平方公里、0.203平方公里和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面积3.571平方公里。深圳校区占地面积3.217平方公里。
2、院系设置不一样:广州校区南校园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
北校园设有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
东校园设有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心理学系、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
珠海校区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珠海)、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数学学院(珠海)、物理与天文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深圳校区先期开设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等。
3、建设情况不一样: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都已经建设完成了,深圳校区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正在建设中,还未建设完成。
❼ 80后教授谢湜拟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是为什么
谢湜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并于2009年获博士学位,由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至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央组织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基地刊物《历史人类学学刊》执行主编,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持项目
复旦大学第七批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博士论文项目“高乡与低乡:13-17世纪江南苏松地区开发史研究”(2007-2009)
2.中山大学人文社会青年桐山基金项目“区域社会经济转型中的行政区划调整——以11-16世纪的江南地区为例”(2009-2010)
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2010-2013)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明清时期浙闽沿海岛屿治理过程的研究”(2011-2013)
5.中央组织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南岭地区政治地理与民族文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2013-2016)
发表论文
1. 谢湜,〈清代杭州城市管理与社会生活——以火政为中心的研究〉。《华学》第7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319-332。
2. 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页12-27。
3. 谢湜,〈清代江南苏松常三府的分县和并县研究〉。《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11-139。
4. 谢湜,〈十五至十六世纪江南粮长的动向与高乡市镇的兴起——以太仓璜泾赵市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5期,页35-57。
5. 谢湜,〈陈坤《如不及斋丛书》与晚清潮州社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页224-248。
6. 谢湜,〈11世纪太湖地区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页94-106。
7. 谢湜,〈宋元时期太湖以东的地域开发与政区沿革〉。《史林》2010年第5期,页64-74。
8. 谢湜,〈太湖以东的水利、水学与社会(12-14世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1期,页17-31。
9. 谢湜,〈11世纪太湖地区的水利与水学〉。《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页98-105。
10. 谢湜,〈明前期江南水利格局的整体转变及相关问题〉。《史学集刊》2011年第4期,页44-49。
11. 谢湜,〈明代太仓州的设置〉。《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页29-43。
12. 谢湜,〈十五、十六世纪江南赋役改革与荒地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二分,2012年6月,页345-388。
13. 谢湜,〈16世纪太湖流域的水利与政区〉。《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页92-104。
14. 谢湜,〈治与不治:十六世纪江南水利的机制困境及其调适〉。《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页109-119。
15. 谢湜,〈十六世纪江南城乡商贸与市镇网络〉。《华学》第11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页173-184。
16. 谢湜,〈“以屯易民”—明清南岭卫所军屯的演变与社会建构〉。《文史》2014年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页75-110。
17. 谢湜,〈明末清初江南的“异乡甲”——嘉定、常熟垦荒碑研究〉。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编《民间历史文献论丛》第二辑《碑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页274-298。
18. 谢湜,〈千顷颇黎色:江南水利史之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2月4日第701期A05版。
19. 谢湜,〈14-18世纪浙南的海疆经略、海岛社会与闽粤移民〉。《学术研究》2015年第1期,页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