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专业理论知识试题

历史专业理论知识试题

发布时间:2021-02-13 23:53:36

⑴ 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我是09届江苏的,就拿我们那一届高考来说吧。09年的高考尘埃落地,全国二卷历史高考试题犹如当头棒喝,震惊了全国师生及家长。紧接着全国痛骂二卷的声音铺天盖地,就是那些不用全国二卷的地方也加入了声讨队伍,甚至有人把出题老师的名字放在网上供人有的放矢的谩骂。学不学一样,教不教相同,尤其是一些平时功夫下足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成绩差不多,觉得实在不公平,怒火熊熊。
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之际,高考试题在逐年变化。07年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因为当时试题偏离主干知识,师生不满之余,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08年有了更大的变化,比如第12题就是一个信号。师生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有整体性的调整,以为还会是渐进式的变化,尤其高三的师生根本不敢做太多的变动。结果09年做了干脆彻底的调整,让师生、家长无法承受。那么09年试题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09年高考全国二卷试题确实有偏、冷、怪之嫌。
1、试题内容忽略了学科具体知识。统揽试卷,试题几乎全部是根据试题给出的材料有效信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只有第15、19、21题,算是与教材有隐性联系。以往试题如果给出的材料是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如果给出的是与教材脱钩的材料,试题答案与教材内容有隐性联系。但今年的试题所给材料是与教材脱钩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09年的历史考纲与08年相比一字不差,没有变化。以为在向新课程转型时期,会保持稳定性。实际上是因为今年试卷不依据考纲所列考试范围出题,所以没用也就不用变。
2、试题立意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无法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如第39题与学不学历史无关,只要学过初中语文课文《隆中对》,作答就可与学过三年高中历史学生的答案相媲美。再如第37题所给材料是没有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背景是20世纪初教材没有涉及的思想领域,内容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考查的是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多种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中学生既要翻译又要组织答案,实在难以做到。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的历史教育,应该尽力避免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从整体来看,试题显然是把中学生当作大学生来对待,不从实际出发,测试过于“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所以缺乏区分度,不能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
3、试题形式刻板、不活泼,构思不精,有故作高深莫测之嫌。试题大部分是文字性材料,且主观性试题所给材料全部是文言文,其他客观性试题表述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非常浓厚,仅第14题、15题用了一幅图、一个表格作为点缀。整体来看,试卷板着面孔、冷冰冰的样子。试卷缺乏时代感,第39题考查三国时魏蜀吴的关系,让这种特点尤为突出。第37题试图体现热点“国学热”,但因为背景是20世纪初,材料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隐性涉及当今社会对“国学”的看法和认识,所以其时代感就大打折扣。试题构思不精,欠缺严密。如第37题,所给材料过于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在试题给出材料前先介绍一下邓适其人,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容易读懂材料,也就易于作答。
总的来说,全国二卷历史难得让师生绝望。那么,为什么命题中心会以全国二卷做这么干脆彻底的调整呢?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些专家脱离实际,脱离中学教学呢?我分析这实际上是高考命题组有意为之,全国二卷相对全国一卷来说适用于边疆相对落后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历年相对简单,但今年是过分的难。是因为命题组就是想从这些考生成绩相对差些、人数相对少些的地方入手,进行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第二,09年高考二卷试题强烈的导向性
1、高考测试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
全国二卷历史到底是怎么调整的呢?仔细解读09年高考试题,你会发现这种调整实质是脱离现行某一教材。这种调整几乎贯穿了整个试卷,只有21题、22题、37题(1)、(2)问的部分与老教材有一定的隐性联系。脱离教材的实质是教材职能的变化,教材的职能也许很多,但我认为过去教材最实用的职能就是考试,教材既是考试依据也是考试目标,也就是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熟读了教材、理解了教材,考试就没问题了。试题的难度体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问法上或思维上的转化,所以过去我们老是担心出题人会在问法上为难学生,绝不担心超出教材范围。教材就是考试的工具。但是当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新课程高考试题不可能依据某一教材、某一版本,只能在《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制。摆脱教材、版本的束缚是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的必然结果。
2、测试依托《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三维目标的考查。测试首先考查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即“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看,13题考查了唐朝的经济,14题考查的是明清民族关系,15题是经济体制改革,16、17是早期英美资产阶级革命,19题是德国统一,21题是雅尔塔体系,22题是亚洲经济,23题是全球化,37题是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等,可见考查的基本是重大历史问题。试题通篇都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考查的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尤其37题和39题两道主观题,在设问中就明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词语体现其对能力目标的考查。
其次测试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我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看,试卷所有的试题都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并且是自求教材中没有的结论。实际就是运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第37题的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且在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学生必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否定另外的观点。体现了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第三测试渗透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例如第37题试图通过对“国学热”的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并且与文艺复兴运动进行比较,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意识。
依据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的特点,我认为今后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正确把握方向,教学目标要围绕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正确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研读史料,获取信息、辨别真伪、运用材料论证探讨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用教材中的史料和其他途径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而不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以“提出问题,提供或收集材料,解决问题”的流程展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高考改革也在进行。我们要及时转变理念,把握课改和高考方向,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需要,向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⑵ 大学历史专业课考试都靠什么,试题类型有哪些,答题技巧与高中一样吗

我知道简答有个技巧,比如:
XXX事件为什么失败?(有3个或者3个以上的答案项)
可以这样内答 1,因为没有容正确的领导思想
2,没有正确的领导阶级
3,XXXXXX(各题有各题的不同)
XXXX时间为什么成功?(有3个或者3个以上的答案项)
同上 1,因为有正确的领导思想
2,有正确的领导阶级
3,XXXXXX(各题有各题的不同)

⑶ 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博仁教育参考建议:

Ⅱ、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全部内容分为中国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两大范围。

-、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2.夏商西周
3.春秋战国
4.秦汉
5.魏晋南北朝
6.隋唐五代
7.宋、辽、西夏、金、元
8.明清(前期)
二、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对华侵略
2.清统治的衰落
3.近代化的启动
4.清末 改革与社会变迁
5.辛亥革命
6.民初政局
7.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8.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苏维埃革命
9.抗日战争
10.国共内战
1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
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4.拨乱反正(1976—1978年)
1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16.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
17.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

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史前人类
2.古代西亚诸文明
3.古代埃及文明
4.古代印度文明
5.古代希腊文明
6.古代罗马文明
7.中世纪的西欧
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9.中世纪的东欧
10.中世纪东亚与南亚
11.古代美洲文明

四、世界近现代史

1.近代初期的欧洲
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3.近代的亚非拉
4.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5.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两战之间的世界
8.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以上是博仁教育提供信息

⑷ 2007历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试卷

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成功三套题(一)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发现的猿人化石主要有( )。

A.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B.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

C.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D.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2
C
A.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本质是重新瓜分世界

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

C.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主权

D.为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归还中国”。出自哪一个文献(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20、北约和华约两个组织对峙近半个世纪,这( )。

A.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B.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

C.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会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国人暴动

22、张居正

23、子口税

24、近卫声明

25、圣像破坏运动

26、幕府制度

27、开明君主制

28、黑幕揭发者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掌握的历史只是,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往,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野。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下赦:“于诸色征人及客户重,丁召募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此后,更番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制的职业兵……于是,“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

——王仲荤《隋唐五代史》上册

材料三:北宋沿用开始于唐后期的雇佣兵制度,并希望充分利用这种制度,把破产的农民收容到军队中去,免得他们铤而走险,武装暴动。(北宋政府对将领)常加以易置和更调,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师”,借以防范兵士和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军队的驻屯地区也时常更换……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府兵制的特点。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唐朝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史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北宋对唐兵制有哪些继承和改革?并发生了哪些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作战,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敌人消灭为止……任何为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国家或人民,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过去25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一致地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决不收回。

——摘自邱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

材料二:我希望看到德军葬身于坟墓之中,而且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

——摘自《邱吉尔的广播讲话》(1941年6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邱吉尔的立场?

(2)材料一,邱吉尔为什么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3)根据材料二的有关内容,说明英国首相邱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

四、解答题: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释中国科举制度从唐朝至明清的发展和演变及其特点

32、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33、评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其异同。

34、简述美国从一战参战到二战对外政策的变化

一、选择答案

1~5 CBBBD 6~10 ABCBC

11~15 DDBAC 16~20 CCB CB

三、材料

29题

(1)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将帅临时委派,平时不能掌握军队,

(2)表明唐朝的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

主要原因: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经济基础

(3)继承了唐朝后期的募兵制度。但改变了唐朝后期兵将结合的方式,实行兵将分离。

影响:防止兵变和军事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军队战斗力底下的“积弱”现象。

30题

(1)邱吉尔作为一个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捍卫者、斗士,坚持其既反对纳粹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的一贯立场。自从社会主义苏俄建立,邱吉尔就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曾经把苏俄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里”的言论,积极支持协约国一战后对苏联的武装干涉。邱吉尔还是一个反纳粹的战士,他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坚定支持者,还是大英帝国既得利益的维护者,他反对纳粹的侵略。

(2)当英国与整个欧洲面临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威胁时,作为一个灵活的政治家,邱吉尔认识到需要抛开对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意识形态的偏见,联合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的利益。

(3)做为一个狡猾的政客,邱吉尔希望通过战争的延长,看到法西斯德国与社会主义苏联两败俱伤,这体现了邱吉尔既痛恨侵略自己国家的法西斯德国,又顽固地坚持发对共产主义的顽固立场。邱吉尔一贯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英国的利益。

2007年海文考研学校历史学成功三套试题(二)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 ( )。

A河姆渡文化 B仰韶文化 C那家窑文化遗址 D红山文化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再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有( )。

①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建立察举制 ③昭君出塞 ④铸造五铢钱 ⑤西南夷地区并入汉朝版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大批北方农民南迁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采取了相对经济的措施

A. 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元世祖在评定了东北诸王叛乱后,设置了( )。

A.东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辽宁兴省 D.东北布政司

5、努尔哈赤即位后,金明进行的三次大的战役是( )。

A.萨尔浒之战、辽西之战、宁阳之战 B. 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宁阳之战

C.萨尔浒之战、辽西之战、宁远之战 D. 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宁远之战

6、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 )。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

7、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C.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十月革命的影响

8、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蒋介石政治态度表现出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影响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D.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战局的变化

9、1939年,国民政府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B.汪精卫集团叛变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主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10、重庆谈判签署的协定是( )。

A.政协决议 B.停战协定 C.双十协定 D.北京会谈纪要

11、下列关于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指从亚历山大东征到托勒密埃及被并入罗马帝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

B.仍属于希腊文化的范畴,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有明显不同

C.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相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

D.希腊化时期的文化中心在雅典

12、元首制的建立者是( )。

A.恺撒 B.屋大维 C.苏拉 D.马略

13、莫卧儿帝国时期柴明达尔的构成与德里苏丹国时期有不同的是( )。

A.土著部落酋长 B.印度封建王公

C.贵族应遵守的政治规范 D.穆斯林战士

14、到十九世纪蒸气机时代资本主义取得了决定意义的胜利,意思是说( )。

A.一系列国家通过改革进入资本主义 B.蒸气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C.工业革命前的旧体制已被彻底摧毁 D.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得以确立

15、直接促成第一国际成立的事件是( )。

A.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B.1860年英国工联伦敦理事会的出现

C.1863年德国工人联合会成立 D.1863年英法工人集会声援波兰民族起义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联盟盟约》内容的是( )。

A.裁减军备,并规定了对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或领地实行“委任通知”

B.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

C.凡会员国之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符的条约均应废止

D.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17、30年代,美国政府对一系列国际问题执行中立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军事政治实力不及英法 B.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盛行

C.着手应付经济危机 D.以图避战自保

18、二战中,中国进行百团大战时,欧洲战场正在进行( )。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的 B.重新划分了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带来了进步意义

20、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①政府都推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注重发展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都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④都接受国外大量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占田荫客制

22、胡三省

23、公车上书

24、二次革命

25、诺曼征服

26、《君主论》

27、克里米亚战争

28、基洛夫事件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掌握的历史只是,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兵)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初置府兵皆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勇武有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

——《玉海》卷一三八

材料三:(贞观十年)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每人兵甲粮装各有数,皆自备,输入库,有征行则给之。

——《资治通签》卷二一二

材料四:初,诸卫府兵,自成丁(成年)从军,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杂徭,浸以贫弱,逃亡略尽,百姓苦之。(开元十年)张说建议,请招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免除各种徭役),优为之制;逋逃者争出应募。上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

——《资治通签》卷二一二

材料五: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势使然者,以此也。

——《新唐书》卷五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此兵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对唐朝前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此兵制与当时所行土地制度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此兵制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唐中后期政局的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掌握的历史只是,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时,西欧医生的地位还很低,尽管主要的宫廷医生有很高的经济收入,但医生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很光荣的职业,,直到17世纪中叶,一位绅士还拒绝同一位有钱的医生的女儿结婚。律师职业虽然不被视为低等,但也不受人尊重。20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

材料二:1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时已有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材料三:18世纪,社会底层的人民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个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19世纪中叶开始,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别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成了各阶层人士喜爱的消遣。

——吴于廛,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从16世纪到20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表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解答题: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32、对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的认识。

33、简述中世纪西欧的文化。

34、维也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一、选择

1~5 ACDBD 6~10 CBCCC

11~15DBCDD 16~20 DBABB

三、材料阅读

1.(1)兵农合一:府兵自备武器和其他装备:士兵、将帅管理分离。影响:在府兵制下,将帅不能长期控制士兵,不易拥兵自重,有利唐朝前期中央集权和统治的稳定

(2)关系:均田制是府兵制存在的基础。政府从受田农民中选拔士兵,士兵自备军械从军征战。均田制的破坏后,农民难以承受当兵从征的负担而逃亡,府兵制破坏。

(3)唐玄宗时,府兵逐步演变为募兵制。职业兵长期受将帅控制,成为叛乱割据的工具,形成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2.(1)人们在价值观上的择业标准和生活方式上的饮食结构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经济联合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法律意识、科学意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3)要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是不断向高境界发展的。

四.简答

31、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明初赋是以土地为对象征收的,按田亩计算。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应运而生。

具体内容: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把力役部分摊入田赋征收;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

意义:统一赋役;有利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摆脱国家的劳役束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32、(1)相同点,都是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

(2)不同点:

第一,背景不同:前者是在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喜爱,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后者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逐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

第二,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实现中国统一;后者是同张作霖争夺全国统治权。

第三,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后者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旧军阀之间的争夺战。

第四,组织领导者不同:前者是以国民党左派为核心,当时的国民党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后者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

第五,参加军队不同:前者是国共合作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后者是帝国主义帮助建立的反革命军队

33、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教会哲学家搜集若干条正统教义中明显的谬误,利用形式逻辑进行繁琐的论证和诡辩,最后证明这些谬误是“正确”的,这种哲学或神学的论证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阿拉伯世界的交往,西欧人逐渐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大学开始兴起。

中世纪西欧的建筑以格特式教堂为主要表现形式,一般用石头建筑,以雕刻和绘画加以装饰。

中世纪西欧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主要是教会文学,公元11~13世纪,骑士文学流行,13世纪,城市的兴起使城市文学开始出现。

34、(1)维也纳会议召开的背景。1814年5月30日,法国与同盟国家签订《巴黎和约》,条约规定交战列强派出全权代表到奥国维也纳,举行国际会议。英、俄、奥、普鲁士掌握了会议。

(2)维也纳会议上主要大国的目的

(3)维也纳会议的原则
(4)《最后议定书》

2007年海文考研学校历史学成功三套试题(三)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 D.共和行政

2.王莽改制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王莽篡位“名不正,言不顺” B.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

C.改称“王田”倒行逆施 D.不许买卖奴婢,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3、下列关于唐朝均田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和隋朝相比,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的授田

B.取消了对妇女、奴婢、部曲的授田

C.法令上允许买卖口分田

D.触动了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

4、南宋学者郑樵著有( ),是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与唐杜佑、元马端临的作品合称“三通”。

A.《通典》 B.《文献通考》 C.《通志》 D.《通史》

5、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针对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张居正推广了( )。

A.赋役合并 B.田粮摊派 C.赋税征银 D.清查土地

6、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朝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7、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其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适合中国国情

B.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主义思想影响

C.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复辟势力

D.帝国主义的支持

8、1935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宣言是:( )。

A.《国共合作宣言》 B.《八一宣言》 C.《开罗宣言》 D.《共产党宣言》

9、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由合作转为对抗,其原因是( )。

①国内主要矛盾变化 ②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③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统治 ④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1949年,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主要是为了( )。

A.夺取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B.解决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C.解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D.解决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问题

11关于伯罗奔撒战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两个同盟伯罗奔撒同盟和提洛同盟的争霸战争

B.公元前405年的高加米拉之役,雅典海军被全部歼灭

C.战争导火线是斯巴达的盟邦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普拉体亚

D.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历史进入城帮危机阶段,希腊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12、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武力的征伐得以实现的,与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有关的征战是(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十字军东侵

13、最早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

A.《德政令》 B.《养老律令》 C.《大宝律令》 D.《飞鸟净御原令》

14、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美国内战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的根本依据是( )

A.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B.有利于资产阶级加强政治统治

C.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15、巴黎公社革命的最主要经验是( )。

A.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

B.实行无产阶级的真正民主

C.建立工农联盟

D.取消高薪制,防止工职人员由公仆变为社会主宰

16、关于一战后构筑的凡尔赛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宰地位

B.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D.国联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7、20世纪20年代日本实行“协调外交”的外务大臣是( )。

A.币原喜重郎 B.田中义一 C.滨口雄幸 D.广田弘毅

18、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在内容上一致之处是( )。

A.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B.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

C.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D.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

19、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平的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B.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0、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

A. ①② B.②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文景之治

22、绍兴和议

23、中山舰事件

24、“一二•九”运动

25、斯多葛派

26、《航海条例》

27、威尔逊十四点

28、邱吉尔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掌握的历史只是,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根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力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郑观应《盛世危言》第4卷

材料三:早期维新派如郑观应等人呼吁由“民间自立公司”,“不使官吏得其肘”,要求兴建铁路,开矿,纺织。制造等近代企业一律准许民间兴办,并“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以官场体统。”

——《中国政治思想史》

结合材料回答

(1)简述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与洋务派“体、用”相比较有何区别。

11~15BBDAA. 16~20 AAADC

三、材料

29、(1)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体”,各种技术设备是“用”。早期维新派认为在一种社会制度下,“体”和“用”。而洋务派认为“体”和“用”是可以分离的,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是“体”,西方科学技术是“用”

(2)主张:“官督商办”;准许民办;企业按价值规律严格管理,追求利润。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原因:因为“商”已不是旧式商人,而是投资近代企业的实业家。

30(1)这是1922年列强在华盛顿会议签订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一战后,战胜国列强之间实力消长变化很大,需要重新确定统治秩序。通过巴黎和会,列强基本解决了在欧洲、非洲及中东的统治问题;而存在激烈的矛盾,新的海军军备竞赛使矛盾尖锐化,亟待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解决。

(2)有利美国。美国确立了自己的海军优势,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削弱了英国的海军实力,使之逐步退出在亚太地区的争霸;使日本的海军实力处于二流水平,抑止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⑸ 历史学基础18年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是什么呢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专
答题方式为闭卷属、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
世界近现代史约3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⑹ 历史学考试都考什么,有往届的试卷可以

中国史专业考近现代史和古代史,世界史专业考世界史,往届试卷在可以在一些考研的qq群里买到,这个可以到想考的大学贴吧里去问问。

⑺ 谁能给我提供华东师范大学914历史学基础真题啊,苦

历史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
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
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
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
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
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
A.成祖 B.仁宗
C.宣宗 D.英宗
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
A.伟烈亚力 B.傅兰雅
C.合信 D.李提摩太
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第一任台湾巡抚是
A.姚莹 B.沈葆桢
C.刘铭传 D.唐景崧
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
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
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
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
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
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
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
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
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
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
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
A.图拉真 B.哈德良
C.奥列略 D.涅尔瓦
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
A.飞行寺 B.超岩寺
C.那烂陀寺 D.大寺
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
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
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
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
A.麦迪逊 B.富兰克林
C.杰斐逊 D.潘恩
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
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
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
A.捷克军团叛乱 B.英军进入巴库
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
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
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 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
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
二、名词解释:第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北府兵
22.青苗法
23.《筹办夷务始末》
24.《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5.提洛同盟
26.耶稣会
27.彼得一世改革
28.弗莱明
三、史料分析题:第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徵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四九,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壬午
材料二
丁口之输赋也其来旧矣至我朝雍正间因各疆吏奏请以次摊入地亩於是输纳徵解通谓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是古来夫布之徵口率之赋一切取之农夫而户册所谓富民市民者拥赀千万食指千人不服田亩即公家一丝一粟之赋无舆焉
——王度云《熙朝纪政》卷三《记丁随地起》
回答问题:
(1)在答题纸上对材料一、二加以句读。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措施。
30.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以下为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 “十四点宣言”的部分内容:
X.对于我们希望保障其国际地位的奥一匈帝国治下的各民族,必须给予最自由的机会,使之获得自治的发展。
Ⅺ。必须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第内哥罗撤退军队;被占领的领土必须归还;塞尔维亚应获得自由而安全的出海口;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应以历史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归属和民族界限为准则,通过友好的协商来决定;对巴尔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亦应予以国际的保证。
Ⅻ。必须成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11页。
材料二
以下为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
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 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0~21页。
材料三
以下为1937年11月19日希特勒与英国枢密院长哈利法克斯谈话的部分内容:
所有其余一切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关系于大概迟早定会发生的欧洲秩序变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指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
伐克而言。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1页。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十四点宣言”和凡尔赛体系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原则是什么?
确认了哪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2)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扩张的步骤。分析凡尔赛体系在民族
问题上的历史影响。
四、问答题:第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
32.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33.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
思想特征。
34.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

⑻ 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此文字与下列哪一次革命有关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46、黄遵宪诗作中“一夕狂奔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江”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A、平壤战役 B、黄海战役 C、辽东战役 D、威海战役

47、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中的重要转折是

A孙中山逝世 B、中山舰事件

C、“整理党务案”提出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8、下列既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又反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清军将领是

A、丁汝昌 B、聂士成 C、邓世昌 D、林永升

49、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幅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50、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51、我过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

A、元谋人、蓝田人 B、元谋人、北京人

C、北京人、山顶洞人 D 、蓝田人、山顶洞人

52、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羯 D、氐

53、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 、维新派 D、义和团

54、“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起义 D、广州起义

55、《敕勒歌》中唱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敕勒歌》是哪一个民族的民歌

A、蒙古族 B、敕勒族 C、鲜卑族 D、匈奴族

56、李白诗:“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该诗怀念的是作者的哪一位友人?

A、鉴真 B、阿倍仲麻吕 C、玄奘 D、僧一行

57、林升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的是哪朝的统治者?

A、南朝 B 、后周 C、北宋 D、南宋

58、林升的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A、杭州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B、杭州城的繁华富裕

C、人民收复北方失地的愿望 D、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

59、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讽咏的是

A、西汉王国势力衰落 B、士族势力的衰落

C、春秋时期王室衰微 D、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

60、20世纪初,近代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主要去向是

A 、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61、明代以茶叶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城市是

A、武昌 B 、扬州 C 、成都 D、福州

62、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A、都江堰 B、秦长城 C、唐长安 D、明皇宫

63、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护国运动 (网络上有,搜到的……)
A、平壤战役(同上)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聂士成
B、左宗棠
A、帝国的彷徨
B、元谋人、北京人
A、鲜卑
C 、维新派
B、南昌起义
A、蒙古族
A、鉴真
D、南宋
D、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
D、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
D、美国
D、福州

B、秦长城
D、1978年
http://..com/q?word=%C0%FA%CA%B7%D6%AA%CA%B6%BE%BA%C8%FC%CA%D4%CC%E2&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专业理论知识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