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79事件的历史背景!
南宁79事件简介:2006年7月7日,被告梁某在南宁时空网发帖召集网友进行户外探险活动,帖子内容为:“7月8、 号赵江泡水FB,……要一起的报名了哦!好定人数,费用AA,应该每人60元左右,明天周六8点……集合。[1]”受被告陈某邀请,受害人骆某(系两原告之女)答应与陈某一同参加。7月8号,各参加成员共13人在南宁市安吉客运站集合。每人交付给梁某60元活动费用后,乘坐梁某提供的车辆前往活动地点。7月8日晚,该团队扎帐篷于赵江河谷裸露的石块上,骆某、陈某同住一个帐篷。7月8号晚上至7月9日凌晨,该地区普降暴雨。7月9日上午7时许,山洪爆发,骆某被冲走,其他成员在自救或者互救脱离危险后,电话报警。事后,于河流下游发现骆某遇难遗体。骆某父母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将梁某、陈某及其他同行成员共十一人告上法庭。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2]:梁某是此次活动的发帖人,且随后的一系列行为也具有组织行为的特征,应认定为组织者,对此次活动应具有前瞻意识,负有指导队员认识困难、克服困难的责任,由于对天气形势判断失误,应当预见没有预见;选择扎营地点不当,且在天降暴雨的情况下,没有安排队员守夜,也不组织队员及时撤离,最终发生骆某死亡的后果,其行为具备疏忽大意、疏于防范、未尽职责的重大过失,且具有明显主观过错,必须承担本案中最大的责任,判决承担60%的责任。同时,一审法院认为,基于相约进行户外探险行为的关系,各参加人之间在发生危险时,具有对自身及其他人进行救助的义务。对除梁某之外的其他被告人而言,已完成自救义务,但考虑到救助他人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仅需承担本案最轻的责任,判决承担15%的责任。对受害人骆某而言,法院认为在本案中既未完成自救义务,也未完成救助他人的义务,应承担25%的责任。
从一审法院的判决中可以看出,法院认为被告之所以应该承担责任的关键在于其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被告负有对被害人的救助义务。救助义务是理论界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救助义务可以分为公法上的救助义务和私法上的救助义务,下面仅就私法上的救助义务即主要是民事救助义务谈几点。
民事救助义务问题的提出始于詹姆斯·巴尔·埃姆斯(James.Barr.Ames)1908年发表于《哈佛法律评论》的名为《法律与道德》的经典之作。他在文中提出,假设你过桥时,正好有人掉到河里并大声呼救,你有义务扔给他一条绳子来救助他们吗?答案是此事归良心管辖,法律规定人们无须承担这种救助义务。因为“法律不能强迫人们之间主动的行善。人们是否要当好人撒马利亚人[3]取决于他们的良知。”虽然这些年来,救助义务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司法实践中认可了强加给行为人救助陌生人义务的例外;二是扩大了积极义务的解释适用范围。但是在侵权法上,我们仍不将救助义务看作人们承担的普遍性质的义务。虽然人们有时认为,该规则之所以存续仅因为在操作上难以界定和强制执行救助义务,但真正的解释似乎更为深刻,即我们无法确定,从原则上为人们设定救助义务是否正当。反对的理由如下:
(一)救助义务与法律的自由原则相悖
洛克和康德认为,法律的固有功能是保护人们的权利免受侵犯。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可以为所欲为。法律无法要求人们为他人利益作为。政府如果科加救助义务于他人,将未经其同意并违背其意愿迫使他们进入可能的危险或不便,就干预了其自治和个人的自由[4]。这与道德上负有救助处于困境之人是两个问题。
(二)传统法律的立场
一直以来,传统的私法理论认为,市民是以自己为目的,以他人为手段的人,“个别的人,作为这种国家的市民来说,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益当作自己的目的”[5]。市民的原则就是利己的。到后来的康德认为,行为规则可以分为法律的规则和伦理的规则。前者仅仅约束人们的行为,后者除此之外,尚约束人们的动机。我们把前一种称为合法,后一种称为符合道德。伦理的规则无法纳入到法律调整之中,法律只能规定前一种规则[6]。这一点可以从古罗马法及德国民法典中看出来[7]。所以延续发展至今的民法理论一直认为,被告仅对自己的滥作为或者是不正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对其不作为不承担责任,或者不对其没有为其他人利益作为承担责任。当然传统私法所坚持的这一立场并不当然表明其是正确无误的。
(三)救助义务与私法结构格格不入
近年来,美国学者恩斯特·丁· 温利伯提出了形式主义的私法理论[8]。他认为,私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促进个人或者集体的善,不管这种善是从工具主义者的角度还是非工具主义者的角度加以理解。私法建立在自治、自决的人的基础之上,在外部世界中,人的自由表现为对人身或财产享有权利。私法是人们之间外部交往的规范框架,这种规范框架能够保护与整体自由相一致的个人的外部自由。因此,私法所强加的义务其实是消极的,它禁止人们损害他人的权利,但并不要求人们为他人的利益而行为。因此,温利伯主张,对个人强加救助的积极义务势将与私法自治的结构相冲突。
故而,法律制度的设计中着实不应该对民事个体强加以救助之义务。就本案来看,在南宁79事件法院的一审判决中,法官认为,应根据“受害人骆某、被告梁某与其余十一名被告在本次户外活动中的主观过错大小、事发当时的客观条件及其行为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民事责任。”显然,法官系将其看作是一起共同侵权行为来看待的。但是法官没有说明作为侵权产生前提之民事救助义务之存在及为何存在,在这一点上,法官的做法有耍滑头之嫌疑,抑或法官自己也很难说清楚这样判的理论根据何在。我们还可以在判决书中看到这样的矛盾:在判决书中,除梁某之外的其余11名被告承担的是25%的连带责任,理由是这些被告违背了对彼此的救助义务,构成共同侵权,故应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却把梁某的责任单独划出,让人不解。按照判决书的思维,难道不应该是梁某与其他被告一起承担25%的连带责任,然后再就其应该多承担的部分负责?在这里,一审法院判决思维过于简单,没有很好的理顺这一关系。此外,在判决书中出现了最自己的救助义务这一说法,笔者实在不能理解。法律何时能对个人强加了对自身的救助义务。一般说来,任何人都会使自己避免或者逃离危难之境地,这是一种本能,而绝非属于法律结构中的义务范畴。难道我们还能够对那些见义勇为、为了救助他人而使自己陷于危险环境的人们施以惩罚?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法官在判案的时候思维中当然的附加给了被告人以民事救助义务之重责,这种思想是危险的。
我们必须尊重司法程序的正义性,而且就个案来说,案件的判决结果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证据。但是即便如此,在一审判决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反思。私法领域中的救助义务的设置将会束缚个人神圣自由权利之伸张,不宜确立。
-------------------------------------------------------------------------------
* 陈昊,广西大学法学院。
[1]活动召集帖子见网址 http://bbs1.nnsky.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829011。访问时间2006年12月27日。
[2]一审法院判决书见网址http://bbs.auly.com/dtl.asp?pid=18685&cid=20。访问时间2006年12月27日。
[3] 好人撒马利亚人语出《圣经·路边福音》10:30-37记述的一个故事,讲一个人受难,很多人视之不顾,唯有一个撒马利亚人对其实施了救助。后来,人们使用此词来指称帮助他人的人,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中救人的人,自20世纪60年代起,好人撒马利亚人成为一个法律术语。
[4] Sheldon Nahmod,The Duty to Rescue and the Exos Meta-Narrative of Jewish Law,In 16(199) Arizo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P762.
[5] 【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201页。
[6] 【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32页。
[7] 徐国栋著《人性论与市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48页,106页。
[8] 参见恩斯特·丁· 温利伯《救助和补偿》1990年;《侵权法上的特殊道德》1989年;《侵权法的理性》1989年;《私法上的权利和利益》1989年:《私法理念》。在早期作品中,温利伯在道德基础上赞成救助义务,然而,今年来,他形成了法律建立在优先于伦理概念的权利概念的基础上的观点,而且仅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并不能为法律分析提供好基础。
本文由法律思想网整理。
㈡ 中国1949至1979年历史大事记及其内容和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人民才能过安宁的生活,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这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㈢ 1979年有什么大事件
1979年 [编辑本段]大事记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宣布从这一天起停止自1958年开始实行的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行动。同日中国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月8日 中国与吉布提共和国建交。吉布提位于非洲东部,首都吉布提。 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暨中美建交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的访问。 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举办工业区,由香港招商局集资并组织实施。 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被迫对越南侵略者发起自卫反击,保卫边疆。自2月17日起至3月16日止,我边防部队攻克了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击毙越军3.7万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给了越南侵略者以严厉的教训和惩罚, 1月18日─4月3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举行。会议对“两个凡是”和思想僵化现象进行了尖锐批评,对一些理论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月,1978年开始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 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3月30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月5日─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李先念作《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讲话。会议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决定从1979年起,用3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6月15日─7月2日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6月16日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讨论批准有关宝钢建设的问题。陈云讲话指出,宝钢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一个特大项目,要同心协力把宝钢建设好。 6月18日─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7个法律。 6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竹入义胜委员长为团长的日本公明党第八次访华团谈话时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强调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0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的宴会上讲话,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们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优点和特点。 10月26日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 10月30日─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邓小平致祝词,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方针。 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网络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 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㈣ 中国1949至1979年历史大事记及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㈤ <<春天的故事>>中的1979年发生了什么事
已故的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可说是“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总设计师”。1979年他首先提议,并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确定成立深圳经济特区。他在1984年和1992年均有到访深圳,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
邓小平关于深圳的谈话
尽管邓小平主张中国要改革开放,要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是,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中国政府高层不断忧虑深圳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地方。邓小平以发表讲话和到访行动,表明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和发展是正面的。以下有一些关于邓小平对深圳发展的看法:
1984年邓小平南巡三个己发展了5年的经济特区,他对各经济特区的成就表示满意,并分别为三个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1984年1月26日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发表讲话:“……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
1985年8月1日“……现在我要肯定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句话是,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
1987年6月12日“……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深圳,他明确表示:“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㈥ 1979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1、中美建交,积极促抄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和日渐走向复兴强盛繁荣的中国。
2、1979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始酝酿讨论。
3、公元1979年,是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改革开放正确道路的第一年。
拓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 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抓住机遇, 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㈦ 197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抓住机遇, 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二、中共中央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
197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富、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委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人民公社社员待遇。
地、富家庭出身的社员,他们本人成份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与其他社员一样待遇。凡入学、招开、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现。
三、邓小平访美
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于1979年1月29日─2月5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邓小平在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和西雅图等城市进行了参观访问,并在华盛顿与卡特总统进行了诚挚的和富有成果的会谈。
访问期间,邓小平、卡特总统分别代表中美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方毅副总理、普雷斯总统科学顾问签署了两国在教育、农业、空间方面的合作的谅解的换文;方毅副总理、施莱辛格能源部长签署了两国在高能物理方面合作的协议;黄华外长、万斯国务卿签署了关于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双方还同意签订贸易、航空、海运协定。
四、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 。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简称第四届全运会,1979 年9月15日在北京开幕。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参加了开幕式。
这届运动会由共青团中央、国家体委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举办了“新长征火炬接力”,7月1日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点燃火炬,50多万名青少年参加接力跑,途经15个省市,历时77天,行程25000 里,于9月15日把火炬传到北京第4届全运会开幕式会场。
参加这届运动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单位评选出来的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338人,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单位的15189名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部分项目的比赛在外地进行,到北京参加比赛的运动员3824人运动会上,有5人5次打破5项世界纪录,2人3次打破3项世界青年纪录,3人3次平 3项世界纪录, 36个队204人376次打破102项全国纪录, 2个队 6人10次打破5项全国少年纪录。
㈧ 1979年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中美建交
中国与美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5、邓小平出席庆祝我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权利茶话会
1979年11月28日,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茶话会,祝贺我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邓颖超在会上发表讲话。
中美建交 - 网络
邓小平访美 - 网络
对越自卫反击战 - 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 - 网络
邓小平出席庆祝我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权利茶话会 - 人民网
㈨ 1979的历史大事件
这年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改革开放,埃及总统萨达特历史性的访问了耶路撒冷,满意的话就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