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名单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已于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许揭晓,获奖者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作出的贡献。
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合办,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于1961年第16届联大和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决定成立,原定于1963年开始运作,但因1962年多地遭遇粮食危机,提前投入运作,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出版有《世界粮食计划署新闻》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年度报告》。
诺贝尔和平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1901-2019历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名单:
1、1901年 琼·亨利·杜南(瑞士) 红十字会创办人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国) 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
2、1902年 埃利·迪科门(瑞士) 国际和平局局长
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瑞士) 国际议会和平局局长
3、1903年 威廉·兰德尔·克里默(英国) 推动国际和平运动
4、1904年 国际法研究院(总部当时位于比利时)
5、1905年 贝尔塔·冯·苏特纳(奥地利) 著名女作家,和平运动的代表人物。
6、1906年 西奥多·罗斯福(美国) 美国总统,调解日俄战争
7、1907年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意大利) 记者、政论家
路易·雷诺(法国)国际法专家
8、1908年 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瑞典)作家、新闻记者、政治家 因主张以和平方式解散瑞典-挪威联盟而获奖。
弗雷德里克·贝耶(丹麦) 和平主义者、政治家
9、1909年 奥古斯特·贝尔纳特(比利时) 国际法协会主席
保罗·德康斯坦(法国) 法国政治家、促进美法和解
10、1910年 国际和平局 (总部位于瑞士)
11、1911年 托比亚斯·阿赛尔(荷兰) 国际法庭的创建人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奥地利) 记者
12、1912年 伊莱休·鲁特(美国) 律师
13、1913年 亨利·拉方丹(比利时) 法学专家、国际和平局局长,被誉为“欧洲人民和平运动的忠实领导人”。
14、1914年、1915年、1916年均未颁奖
15、1917年 国际红十字会 (总部瑞士日内瓦)
16、1918年 未颁奖
17、1919年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 美国总统、国际联盟的最初倡导者
18、1920年 莱昂·布儒瓦(法国) 国际联盟大会主席
19、1921年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瑞典) 瑞典首相
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挪威) 历史学家、国际议会联盟秘书长
20、1922年 弗里乔夫·南森(挪威) 北极探险家、国际难民事务先驱。
21、1923年、1924年均未颁奖
22、1925年 奥斯丁·张伯伦(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洛迦诺公约》的倡导者。
查尔斯·盖茨·道威斯(美国) “道威斯计划”计划的制定者。
23、1926年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法国) 因在《洛迦诺公约》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奖。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国) 因在《洛迦诺公约》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奖。
24、1927年 费迪南·爱德华·比松(法国) 人权联盟的创立者。
路德维希·克魏德(德国) 历史学家
25、1928年 未颁奖
26、1929年 弗兰克·凯洛格(美国) 因倡议缔结《九国非战公约》而获奖。
27、1930年 纳坦·瑟德布卢姆(瑞典) 神学家,因倡导世界基督教会间的团结而获奖。
28、1931年 简·亚当斯(美国) 芝加哥赫尔宫协会的创始人。她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而获奖。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美国) 卡内基争取国际和平奖励基金会主席。
29、1932年 空缺
30、1933年 诺曼·安吉尔(英国) 作家、经济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成员。他因为自己的大量反战著作得奖。
31、1934年 阿瑟·亨德森英国) 政治家,工党创始人之一。1932年世界裁军会议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
32、1935年 卡尔·冯·奥西埃茨基(德国) 政治记者和政论家,反法西斯主义者
33、1936年 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阿根廷) 时任阿根廷外交部长,因成功地调停查科战争而得奖。
34、1937年 罗伯特·塞西尔(英国) 国际联盟创始人
35、1938年 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
36、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均未颁奖
37、1944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瑞士日内瓦)
38、1945年 考代尔·霍尔(Cordell Hull,美国) 美国国务卿,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
98、2007年 阿尔·戈尔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美国)唤醒人们对地球暖化问题的重视。
99、2008年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芬兰) 三十多年来在各个大陆为解决国际冲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
100、2009年 奥巴马(美国现任总统) 其致力于加强国际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101、2010年 刘晓波(中国)
102、2011年 塔瓦库·卡曼(也门),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亚)与莱伊曼·古博薇(利比亚)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因“她们以非暴力斗争方式来维护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参与和平建立的权利”,卡曼获奖时年仅32岁,为历届和平奖最年轻的得主。
103、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Thorbjoern Jagland)在颁奖词中称,欧盟在过去的60年中为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作出了贡献。
104、2013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其为销毁化学武器做出的“巨大努力”。
105、2014年,巴基斯坦女孩Malala Yousafzai(马拉拉·尤萨夫扎伊)以及印度人权活动家Kailash Satyarthi(凯拉什·萨塔拉蒂)。颁奖词中称此二人“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捍卫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106、2015年,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The Tunisian 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获得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在2011年“茉莉花革命”之后,为建立多元民主、稳定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107、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以表彰其为结束该国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108、2017年,非政府组织“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
109、2018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德尼·穆奎格和伊拉克的纳迪娅·穆拉德获奖,他们致力结束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使用性暴力作武器。
110、2019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比·艾哈迈德·阿里获奖,表彰他为了实现和平与国际合作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其果断倡议解决与邻国厄立特里亚的边界冲突。
B. 学者斯图尔特·霍尔主要从事什么研究
近年来,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因为“文化研究”的发展而受到广泛的注意,关于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关于雷蒙·威廉斯的思想和理论的研究,关于特里·伊格尔顿的文论及其贡献的研究,关于斯图尔特·霍尔和佩里·安德森有关文论和美学思想的研究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专业杂志和书籍中。与20世纪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布拉格学派、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思想相比较,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有自己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自己的理论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在我们研究和总结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时,不能不认真思考和研究20世纪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不可绕过的。
在20世纪文学理论和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形态的形式主义和现象学理论占据着主导的和支配性的地位,以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互动关系见长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也往往通过对形式问题、对审美体验问题发表意见而获得自己的学术地位。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就以对形式问题和现代审美体验的独特研究著称于世。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学术界,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以及对现代审美体验问题作重新研究和思考,这种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审美问题和艺术问题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批判和剖析审美意识形态遮蔽作用的同时,积极思考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通过艺术和审美认识社会关系,获得启蒙意识的条件,以及对社会现实做出批判的能力和机制。由于审美问题、形式问题已经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敌对”的力量转变成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现象,与现实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因此,在理论上,对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研究就十分尖锐地提出来了。1967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发表了著名的《论艺术的一封信》,与此相呼应,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出版专著《漫长的革命》(1961年),不约而同地将理论的目光聚焦于审美意识形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特殊性这个意义上说,对审美意识形态的不同研究,以及不同的理论模式,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对形式主义美学、浪漫主义美学的积极超越。[①]
一、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
20世纪西方美学和文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语言学转向”,文论和美学的研究中心转向文学形式和文学语言。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启蒙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丧失了,形式主义成为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主流。与这种潮流相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论家,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卢卡契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等著作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在启蒙主义理想破灭,悲观情绪浓重的文化氛围中,重新研究和思考了文学的意义和作用问题,整体上说,可以把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主流看作启蒙主义精神上的继承者。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在根本上的思想来源还是马克思。马克思的文论和美学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1)审美活动和艺术作为以想象和幻想为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形式,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规定的,但是又有极大的相对独立性;(2)真正的艺术和审美意识形态是与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关系相联系的,当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艺术和审美文化可以继续存在,但其社会意义和功能随之发生实质性的颠倒,成为一种遮蔽现实生活关系的意识形态;(3)古典艺术和审美形式的“永恒魅力”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在于古典艺术和审美形式表达了人的最根本的内在要求,是一种符合“美的规律”的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曾经与人类生活的某一阶段社会现实高度一致,是人类真正掌握世界的对象化形式;(4)艺术和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或者说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世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民族文学必然发展,并形成新的、当代的意义。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散见在他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呈现出不系统、以及大量借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概念或隐喻来表达的弱点。但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刻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特殊提问方式,使之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文论和美学思潮的理论源泉。
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不同,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面对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艺术和现实生活特别是充分商品化的现实生活已经从启蒙主义时代的相敌对关系转变成一种实质上是相协调、相一致的关系,艺术和审美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变得十分复杂而且充满着辩证的丰富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陌生化”或者说“审美变形”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中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陌生化”和“审美变形”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陌生化”概念在内涵上有重要的区别。后者是将日常生活语言、日常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陌生化,通过差异和距离产生“美”;前者则是将已经形式化的艺术和美或者说已经日常生活化的艺术和美“再陌生化”,通过差异和解构产生出对美化了的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批判。真正艺术所具有的启蒙作用,以及对这种启蒙力量产生根源的思考和研究成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的基本问题。
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理论,萨特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及阿尔都塞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不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主要是从工人阶级、少数民族等被压迫的社会群体的角度,以及这些群体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来研究和说明大众传媒与审美规律相互结合、共振的文化条件下审美启蒙的机制和可能性问题。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发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并不是简单的异化现象或者说只有消极的否定性意义。从五十年代的雷蒙·威廉斯、霍加特,到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特里·伊格尔顿、斯图尔特·霍尔、佩里·安德森、托尼·本尼特等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通过研究指出,商品经济、传媒技术、现代文化机制本身是一个丰富而充满多种可能性的现实,理论的任务不是高傲地对这个现实下判断,而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丰富意义和多种可能性做出切实的、有说服力的研究和阐释。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艺术和审美的“陌生化”和“变形”作用,其实质不是割断艺术与现实的联系,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活动和审美来实现审美启蒙。区分两种艺术、两种美的根据,不是精英式的自上而下的“批判能力”,而是以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审美交流能力。[②]
审美意识形态问题和文化研究问题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也是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取得较大成绩的领域。由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与工人阶级生活、与工人运动关系较为密切,由于英国文化重视经验、重视感性存在的学术传统和文化传统,也由于马克思曾经长期侨居英国,对英国的学术研究具有较为深广的影响,还由于在20世纪中叶以来,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落后于美、法、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英国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文化矛盾十分复杂,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势力相对薄弱的环节,也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德、法的新的现象,加上其他原因,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始终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产生了许多有创见的观点和理论模式。在我看来,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模式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这就是关于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英国作为雪莱、拜伦、柯勒律治、华兹华斯,以及莎士比亚、狄根斯、哈代、乔伊斯等文化巨匠的故乡,对文学的研究和阐释一直被置于很高的地位,这也是艾略特、利维斯等学者强调文学性和精英文化的传统方面的原因。对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而言,在20世纪,一个新的、重要的现象出现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碰到也没有预料到的,这种新的现象就是大众文化的出现,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现象。在20世纪,所有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都以不同的形式思考和回答了大众文化所提出的新的问题。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20世纪新的文学关系和审美关系,对以大众传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以及不同形式的亚文化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发现在大众文化中所实现的交流对于认识现代生活、把握现代社会的现实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古典艺术、浪漫主义艺术所无法取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者们,从对当代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和审美活动的深入研究中,努力寻找一条建设新的文化和新的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道路。文化的领导权问题事实上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事实证明,这个方面的革命是十分漫长的过程,其重要性决不亚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革命,但其艰难的程度却远远大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革命。
从这个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区别审美意识形态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异同之处。我们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和文化研究都是20世纪文论和美学研究对当代艺术和审美经验做出积极反映的理论方法和理论模式,两种理论有着大致相同的研究对象,这就是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对以大众传媒为基础和媒体的当代文学艺术现象的研究,以及对当代艺术形式、审美活动与当代人的生活经验、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主要区别在于,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方法为基础,不仅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的产生及其规律,而且分析其中的审美关系和社会关系,有着十分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以及理论上的批判精神;相比之下,“文化研究”是包容性比较广的概念,作为一种学术思潮,“文化研究”强调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开展各种模式的跨学科研究,因此,“文化研究”通过中性的“文化”概念,模糊了学术研究的理论立场问题,在“文化研究”的旗帜下,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方法和理论流派。[③]
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以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随着无线电技术、电影、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近十年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情感交流和表达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理论上说明和分析这种变化,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创造力以及适应时代变化能力的考验。法兰克福学派是最早对现代大众文化做出系统研究的理论学派,他们的贡献是透彻地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用大众文化制造审美幻觉,进行文化控制的复杂机制。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霍克海默、弗洛姆等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对电影、、广播剧、流行音乐的深入研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现代社会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和掌握着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情感表达模式的控制和影响,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成功地实现了对现代社会大众的深层控制——情感控制或者说无意识层面的控制,文学艺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敌对力量转化为意识形态控制的主体。法兰克福学派用“文化工业”等概念,说明了大众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谋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指出,德国法西斯的兴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效地控制和利用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的结果。法兰克福学派运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理论,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异化,包括情感和审美活动的异化状况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对“文化工业”等大众文化形式的虚幻性、蒙蔽性作了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即便现在看来也仍然有合理的和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对新的审美关系和艺术形式的积极作用缺乏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把审美启蒙的可能和希望寄托在先锋派的文学艺术身上。当先锋派艺术证明自己负载不了批判理论的革命的要求时,法兰克福学派很自然的陷入浓重的悲观主义情绪之中。一直到了哈贝马斯、墨菲等这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手中,这种偏颇才得到了调整和改进。
阿尔都塞学派是1968年“五月风暴”失败后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学派。在哲学上,阿尔都塞批评了法兰克福学派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简单化错误,对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实践性,以及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更深入全面的论述。在美学上,阿尔都塞明确地提出了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思考了有没有不是意识形态的艺术,以及真正的艺术的实质和基础等理论问题。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直接影响了马歇雷、克丽斯蒂娃、福柯、詹姆逊、伊格尔顿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论家,在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对审美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作用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较大的发展。一方面将批判的对象从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肥皂剧等简单的大众文化形式,扩展到所有的审美文化领域;另一方面,超越了文艺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注重从学理上分析和剖析审美意识形态的机制和作用,以及超越审美意识形态的可能性等等。阿尔都塞学派的意识形态理论,吸取了多种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其中的“多元决定论”、“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等观点,都受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启发和影响。[④]我们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美学的具体理论框架,是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到具体的美学理论的中间环节。阿尔都塞学派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诸多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阿尔都塞学派的兴起大体同时,在英国,由雷蒙·威廉斯、汤普森、霍加特等人开始,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英国发展起了另外一种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其理论上的重要特点是高度重视对现代大众文化的研究,深入研究了大众文化的若干重要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威廉斯以及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理论工作是从批判艾略特、利维斯等人的精英主义文学观点开始的。威廉斯认真研究了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发展的关系,指出少数人代表的精英主义文学观不可能解释文学的新的发展,特别是不能解释和说明大众文学的活力和社会意义。学院派的文学观点把活的文学与社会割裂开来,窒息和扼杀了文学的生命力。威廉斯在《文学与社会》、《漫长的革命》、《城市与乡村》等一系列著作中,论述了新兴的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审美意义以及强大的生命力。
雷蒙·威廉斯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建立在其文化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威廉斯将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主流文化、剩余文化、新兴文化,其中只有新兴文化与现实生活中最内在、最真实、最丰富的生活经验保持着直接的联系,是真正有生命力并且与未来相联系的文化。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的这样一种文化。作为一位富于原创力和理论激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威廉斯对以工人阶级的生活、情感为主要对象的大众文化所具有的潜在革命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众文化作为现代都市社会的文化现象,不仅与技术、传媒等物质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发展相联系,而且与现代都市社会的主体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情感和愿望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模式中,工人阶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模式,无疑具有值得重视的新的东西。雷蒙·威廉斯的学生,著名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文化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他最近的论文《再论基础与上层建筑》中提出,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不仅仅是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在后现代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应该重视人类满足了物质方面的要求之后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与人的剩余需要以及人性的内容相联系的。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意识形态)就显得更为复杂,内涵上也更为丰富。[⑤]
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是继法国阿尔都塞学派之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化理论的重要发展,其理论研究的成果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虽然十分重视技术和媒介在当代文化和文学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但只把它作为基础和条件,其理论思考和研究的重心在于对文化(意识形态)与当代日常生活经验关系的研究,特别注意新兴文化与工人阶级生活关系的研究,重视少数民族和被压迫群体情感和愿望的审美表达,重视对文化中超越直接的经济利益的若干因素的研究,将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机制问题作为解决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案和途径,初步实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批判模式向建设性模式的转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的时代,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能给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
英国《新左派评论》杂志主编佩里·安德森在1976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曾经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走向低潮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基础上与工人运动相脱离,研究问题从政治和经济问题转向文化和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风格表现为浓郁的悲观主义等等。
在80年代后期出版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佩里·安德森分析了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指出在1968年之后,欧洲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和理论版图的中心已经从德法转移到英国,理论研究的重心也从较为简单的艺术和审美问题转向对政治、经济、社会学、文化研究的广泛兴趣。安德森写道:
在过去10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理位置已经从根本上转移了,今天,学术成果的重心似乎落在说英语的地区,而不是象战争期间和战后的情形那样,分别落在说德语或拉丁语民族的欧洲。这种地域性转移表明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历史性变化,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上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突然间很多方面都已变成最先进的了……[⑥](P24)
这个现象曾经在很长时间里让佩里·安德森和许多左翼学者困惑不解,安德森自己的解释是,一方面,英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随着英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研究重心重新转向政治、经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英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编年史的研究方面有深远的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基本问题的研究始终处在领先的位置。[⑦]P24~26)而另外一个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则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文化。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文化方面的丰厚以及极为深刻的矛盾性,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某种前提。[⑧]我们认为,把佩里·安德森的解释和特里·伊格尔顿的观点结合起来较为全面与合理,也就是说,其中的原因既有社会基础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20世纪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特殊性,文学理论和美学事实上成为学术思潮十分重要的风向标。在文学理论和美学方面,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大体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考德威尔争论”,1960年《新左派评论》创刊及其逐渐扩大的影响,1963年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成立及2002年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关闭,80年代引起广泛讨论的“葛兰西转向”,2001年伊格尔顿离开牛津大学等等,这些事件说明,英国马克思主义没有脱离现代政治生活和社会矛盾的前沿,逐渐探讨和接近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立场这个“阿基米德点”,从文学批评和审美经验的角度对当代社会生活的重大现象作出理论反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思想。
考德威尔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他在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相对落后的英国,经过自己孤独的努力,成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最后一位“最博学的人”,他的代表作《幻想与真实》达到了他那个时代马克思文学批评的最高水平。弗朗西斯·马尔赫恩这样评价考德威尔:
考德威尔也许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最后一位知名的博学学者了。他用最新掌握的理论工具,重新处理从自然科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分析与文学等领域获取的广博知识,试图对现实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物理学与诗歌——基础科学与最高贵的语言艺术——是他最精心钻研的课题……考德威尔不仅是一个激进的文人,还是一个忠诚的,普通的人,他参加了西班牙的国际旅。在西班牙,不过几个星期,就在战斗中牺牲了,当时他还不满30岁。[⑨]
在20世纪30年代,考德威尔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虽然还处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支配之下,但以其新颖的创新和理论的激情预示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模式的转型。
考德威尔英年早逝,但他以一个社会主义者和人的勇敢,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思想。这种知行统一的理论模式,对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但考德威尔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新的理解,包括对幻想和想象在个人经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强调,也引起了左翼阵营和员内部的一些理论家的不满,从而引发了在30~40年代十分著名的“考德威尔争论”。这场论争在时间上与德国的“表现主义论争”几乎同时,表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发展了的现实和文学艺术实践条件下的某种不适应状态。
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和福利主义的兴起,使英国老牌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广播、电视、电影、流行音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大众文化与社会不同阶层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以及与青年的关系,逐渐引起了一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理论家的高度重视。1963年,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成立,首任中心主任为理查·霍加特。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与在剑桥大学任教的雷蒙·威廉斯相互呼应,提出了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学与艺术,把文学艺术与当代社会生活,与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和社会经验联系起来研究和阐释的工作思路,努力为都市社会工人阶级以及其他受压迫者阶层的审美经验和情感意义辩护并做出理论上的说明。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把文学艺术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对流行音乐、电影、、广告等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这些新的文化形式的审美意义。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开创了后来称为“文化研究”的学术方向。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1958)、《漫长的革命》(1961)、理查·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1958)、E·D·汤普森的《威廉·莫里斯:从浪漫到革命》(1955)、《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等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转变。从此,变化着的审美经验,亚文化群体中的反抗和文化冲突,大众传媒与审美形式的新变化等问题,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批评的重要主题。在伯明翰大学CCCS被关闭之后,曾经长期在该中心工作的Gargi Bhattacharyya 在接受中国学者访问时这样描述了CCCS发展的社会条件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1968年之后的几年对英国来说仍旧是艰难的时代。经济发展异常迅猛,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马上直接从中受益,但人们开始感到生活正在变好,正在变得越来越富裕,人们突然得到了他们的父辈做梦也没有想过得到的东西。Popular Culture也开始流行,英国在人们心目中突然变成一个很有希望的国度。然而,紧接着,1973年的石油危机,又将英国和许多西方国家抛入艰难境地,出现许多工业争端,大批劳工组织相当不满并开始罢工,英国似乎一夜之间就能被摧毁。很多大城市出现腐臭的垃圾,人们意识到,如果工人阶级对生活状态不满,生活质量就会改变。而且,当时的货币也很不稳定,很脆弱。此前的乐观和幸福的生活昙花一现之后,似乎从未有过地离他们远去。这时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进一步的思考:如何生存?日常文化空间是什么?反抗的空间在哪里?当人们特别是女性对他们的权利拥有危机感时,如何重新组织群众运动或任何形式的运动?经济危机时期,人们更容易走向右翼意识形态,因而,种族主义骤增,各种类型的种族冲突不断。人们不仅用马克思主义传统来分析,同时也受到其他哲学人文论争的广泛影响,比如,后结构主义。当然,关于马克思主义和,欧洲人接触更多的可能还是前苏联意义上的,而非中国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和。[⑩]
C. 心理学家霍尔的观点
1.开创发展心理学研究 虽然霍尔在莱比锡大学接受过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训练,回国后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心理学实验室,但他的真正兴趣却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他认为,就心理学以研究人性韦目的观点言,实验心理学所能研究的问题太狭隘。因此,他采取达尔文进化论和当时美国新兴的功能主义所倡“适应”和“应用”的观点,强调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1893 年,霍尔在芝加哥世军诶博览会的一场演讲指出:“过去我们都到欧洲去研习心理学,从现在起我们应建立属于美国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的特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霍尔提倡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目的,并非将发展心理学作为纯基本科学的研究,而是为了配合教育的需要。霍尔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摆脱实验法,改采取观察法和调查法搜集资料,而且研究范围包括儿童、青年、老年、奠定了今日发展心理学以生命全程发展(life - span development)为研究取向的基础。
2.倡复演论解释人类身心发展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理论,霍尔在其 1904 年出版的《青年期》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复演论(recapitul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他认为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时期;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霍尔采 18 世纪文学运动的狂飚期(storm - and - stress period)名之;成年后身心成熟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霍尔认为青年期之情绪不稳是必然现象,故而他主张应特别重视青年教育。
(三)主要著作:
l content of children's minds:1883
l 青年期: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1904
l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耶稣基督:1917
l 一个心理学家的消遣:1920
l 衰老:1922
l 一个心理学家的生平和自白:1923
二、理论观点及贡献
霍尔是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先驱,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之称,他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重视心理的功能,与詹姆斯同为机能主义的前辈。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1、理论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很广,当时在生物学中已经发现人类的胚胎发展史是动物进化过程的复演。霍尔接受了这种进化论和复演说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学说上来。
2、基本观点 霍尔认为应把个体心理的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的历史。他认为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在个体生活早期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性比以后表现出来的遗传特性古老,因此它不如前者稳定和强大。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中最先表现出来,比较高级,出于意志的活动,要到年龄较大时才有。
3、具体学说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1)霍尔分析了儿童与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
a、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腮裂(鱼类)等。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D. 霍尔波恩1934年到了美国哪所大学
关于钱学森的知识.
钱学森(1911~今)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
1934年毕业于中国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59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2.下面的两条公益广告用于很有创意,请选择一例,用简要地话语加以分析.
(1)图书室: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引用著名诗句,容易使人联想。
(2)关爱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劝诫的口吻入手,引起众人思索。
3.京张铁路的竣工,使全国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请你给铁路其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爱国铁路,因为这条铁路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4.想一想,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来中国游览的外宾会怎么说.
Great!Great!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使受耻辱.( 羞辱)
(2)地位低下而渺小.(卑微 )
(3)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
6.在句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1.]( 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 )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7.关于林肯的资料.
1816年(7岁) 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 同年 (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0年(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861年(52岁),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
??1864年(55岁),再度当选总统。
8.补充诗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
[3]竹外(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春风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江水绿如蓝.
9.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无意中发现了一段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勉。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E. 世界伟大哲学家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G.W.Leibniz 1646-1716)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莱布尼茨博览群书,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地质学,哲学等,在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莱布尼茨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他善于用访问和通信方式与人们讨论问题,一生中曾与千余人有过书信交往,留下了一万五千多封信件。与他通信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士,既有科学界、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有各国的王侯皇妃,距离远至中国。内容涉及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等。这些信件记载着他的思想、见解和种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生前未发表,大量的手稿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汉诺威图书馆中。法国科学院准备在20世纪末出版《莱布尼茨全集》。
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一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儿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笛卡儿后来回忆说,这所学校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着。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恩格斯称他为“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朗格勒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曾学神学和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政府当局下令焚毁。1749年发表《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触怒教会而被捕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着手主持编写《网络全书》,用了近30年时间,完成这部科学巨著,从而成为网络全书派的领袖。
他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提出物质具有“感受性”,说明人的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认为万物由物质元素构成,元素数日无穷,性质相异,由此组成各种不同事物。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静止只是相对的,“移动”和“激动”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提出发展进化观点,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认识论上,旨定自然界是认识的唯一对象,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主张把感觉和思维结合起来,认识应当“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但否认抽象的作用。提出认识的三种主要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
主要著作还有《对白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淡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拉摩的侄儿》等。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能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30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霍尔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应伯父邀请,随同父亲移居巴黎。曾就学于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回巴黎取得法国国籍。不久即结识狄德罗等人,成为《网络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
最大成就是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界观加以系统化。认为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具有质的多样性。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形式作了分类,但最终又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与肉体同生共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宗教起源于人们的恐惧和无知以及神学家的欺骗,提出消灭宗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无神论,教育人民,启发人的理性。
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的体系》等。
黑格尔(1770年一1831年)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早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曾经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畏惧雅各宾派专政,并与普鲁士专制王朝妥协。从1801年起,先后在耶拿大学、纽伦堡中学,海得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1830年升为柏林大学校长。
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其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黑格尔把个人意识的阶段、社会意识的阶段以及观念在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形式之下最终达到其自我认识的最高阶段都列入第三阶段。他宣布哲学是“绝对知识”,并认定自己的哲学就是观念自己发展的最后阶段。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辩证方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辩证法的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摈弃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等。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的厂主。1837年中学没有毕业就被父亲所迫去经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小组。
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会见了马克思,结成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亲密战友。同年合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845年3月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并和马克思合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77—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对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杜林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沦》第二、第三卷等文献的工作,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89年亲自参加领导第二国际的建立,指导它的活动,并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列宁(1870.4.22-1924.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大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法国秘密工人团体建立联系。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5年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顾忌。(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个事件,使许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名言: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F. 不同的法学流派对法的本质是如何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一)法的正式性
1、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又称法的官方性、国家性
2、法的正式性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
3、法的正式性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
4、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是国家一=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阶级性(法的国家意志性和阶级意志性)
1、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有整体性
2、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三)法的社会性(法的物质制约性)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统治阶级赖以建立其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2、从根本上说,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
3、法不是统治阶级任性、专横的表现,它不违背客观规律
4、法的社会性是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
其他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一、神意说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又是智慧的化身。神的智慧本身具有法律性质。
二、理性说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指出:法是最高的理性;理性在人类智慧中稳定而充分发展之时,就是法律。五大法学家之一的盖尤斯更明确的说: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就是万国适用的法。
三、主权命令说 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说:国法对每一个臣民来讲,是那些由国家通过口头、文字或其他足以表示意志的方式下达给他的规则,离开主权权利的命令,便不可能有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
四、意志说 法国思想家让卢梭指出: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意志。人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
五、自由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法就是那些使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黑格尔指出: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是法;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
六、事物性质说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事物的性质”就是法的精神
七、民族精神说 德国历史法学派学说,其创立人卡尔冯萨维尼指出:法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
八、利益说 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强调法的目的,认为:法是以强制作为保障的社会目的的体系。
G. 求哲学家及文学大师的大名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
古罗马哲学家回:卢克莱答修
中世纪经院哲学:奥古斯丁(忏悔录,论自由意志,上帝之城)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霍布斯(论人性),休莫(人性论)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梅叶(遗书),拉美特利(心灵的自然史),爱维修(论精神)
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幸福论)
狄更斯(荒凉山庄),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莫泊桑(一生)
霍桑(红字),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果戈里(死魂灵)屠格涅夫(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列夫.托尔思泰(复活,安娜.卡列尼那),绥拉菲莫维奇(铁流),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高尔基(母亲)
紫氏部(原氏物语),泰戈尔(戈拉)
H. 智能题目和一个著名的作家他为什么没有作品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1805年4月,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抗议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并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1805年4月,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抗议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并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1786年2月24日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1859年12月16日卒于柏林。1803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1829年威廉担任了大学教授。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 免去教授职务 ,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1840年底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教。1848年雅科布被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去世后葬于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
从1806年开始,致力于民间童话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两卷集)和《德国传说集》(两卷)。
威廉·格林(1786-1863)与雅科布·格林(1785-1863),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是德国的两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但他们最卓越的成就,却是作为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搜集家,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均脍炙人口。由于这些童话源自民间故事,作为学者的格林兄弟又力图保持它们的原貌,因此其中篇章大多显得比较粗糙,更适合低幼儿童阅读。
I. 猎人笔记 人物形象
1、霍利(黄鼠狼):农奴,聪慧能干、有精明的头脑、是个实用主义的人物、但为人很邋遢;
2、卡里内奇:农奴,为人忠诚、心里非常的善良,人物有自由主义,也非常的浪漫,属于妻管严;
3、卡里内奇:有精明的头脑、为了一切达到目的,是一个很贪婪的人物(一直想提高霍利的租金);
4、霍利的老婆:欺软怕硬(惧怕丈夫,欺压儿媳妇们,殴打家里的狗)。
(9)历史学家霍尔扩展阅读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
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