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
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2、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3、王莽篡政
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
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4、西晋八国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5、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2. 宿州的历史是什么
宿州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 秦汉时,已成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隋开“通济渠”遂成为“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军事重镇。秦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决战均发生于此。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双堆集大决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粟裕都曾在此战斗过。 沧桑历史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宿州市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孔子弟子闵子骞,“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后梁皇帝朱温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等均是宿州人。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和遗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就是青年白居易在宿州古符离吟成。 当代宿州英才辈出,声名卓著者有雕塑大师刘开渠、书画家王子云、萧龙士、卓然、李百忍、尉天池、梅纯一,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杨在葆、刘世龙等。萧县是著名“国画之乡”,埇桥区被誉为“书法之乡”、“杂技之乡”。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1917-1921年间生活在宿县(当时名称是宿县),她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小说《大地》的素材。此后的几十年里,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当日宿县郊外贫穷的黄土地。在民国期间,南京作为中国的中心的年代,这里是距离南京最近的北方地区,于是,美国基督教会希望向贫穷的北方中国传播教义的首选之地,就是宿县,他们以农业、医疗、教育的方式配合教堂的工作,在宿县很快建立了能够与由来已久的天主教抗衡的力量。现在市立医院(当日名称是民爱医院)中存有一栋教会建的洋房,赛珍珠应当来过,现在辟为赛珍珠纪念馆(2006)。
3.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历史
秦至清末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砀郡及砀县,砀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芒山西麓。
汉高祖五年(前202),废砀郡,建梁国,砀县属梁国。
王莽建新朝时(9),改砀县为节砀县,光武帝时改节砀县为砀县。
东汉建初二年(77),大旱,诏令勿收田租。
三国(魏)革梁国,砀县属徐州。
西晋泰始元年(265),复梁国,砀县并入下邑县。
南朝宋时,复置砀县,县治所在今永城县保安镇。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废砀县。
北朝北魏景明元年(500)七月,徐、兖、豫、东豫等州郡大水,平隰1丈5尺,民居全者十之四五。
北魏孝昌二年(526),复置砀郡及砀县。县治所在鲁城(其址查无考)。
北齐(555),废砀县,置安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阳县为砀山县,治所在下邑城,即今砀城东3里毛李庄处。
唐贞观四年(630),于县城西北隅始建儒学。
唐天宝三年(744)秋,诗人李白游砀,写诗《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嬉亭池》。
金大定八年(1168),黄河于李固渡决口,河分流,其一由单县之南,虞城、砀山之北,经萧县至徐州入泗。
南宋时,黄河改道,由砀山城南流向徐州。
南宋绍定年间,砀山县城为洪水荡没,治所迁至今永城县保安镇。
元宪宗七年(1257),县治所迁回下邑城。
元至元十四年(1277)六月雨,水平地丈余,损禾。
元至大元年(1308)七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
元延元年(1314)三月,济宁路霜,杀桑无蚕。六月大雨,伤禾。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砀城毁于兵燹,至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砀城遭火焚,至永乐三年(1405)知县郝王已重建。
明正德七年(1512),砀城毁于兵燹,正德八年,砀城筑土城。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黄河改道,流经砀北部(城北20里),出戎家口流向徐州。
嘉靖四十一年,砀城为洪水淹没,迁治于小神集(今砀城东南陈寨北门外小神集)。
嘉靖四十四年,县治迁回原址(今砀城东3里毛李庄处)。
嘉靖四十五年,大雪伤禾。
砀山其实有很多历史,不过可以用监控来保护他们,砀山早城攀升科技183-1881-2951
4. 在宿州发生的战役有哪些
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萧县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及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战略取向转向防御,华北、徐蚌两大重兵集团都有撤退倾向。徐州总部所属八个兵团级单位采取“攻势防御”的战场态势,力图确保徐州,情况不利时南撤淮河再筑防线,再次之,可退过长江。
淮海战役一开始,由于老西北军部队在台儿庄一带战场起义和国民党军判断错误,使解放军围歼7兵团的第一阶段构想迅速实现。但消灭黄百韬后并不意味在长江以北解决国军主力的战略目标的完成,完全可能出现国民党军整体依次南撤,在新的地域重新形成战斗集群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线的中野于十一月十五日,在华东部队对7兵团攻坚之时,以4个旅(师)的绝对优势,突然攻占宿县,使战场主动倒向解放军一面。
占领宿县后,整体一块的徐州国民党部队被分割,宿县以北杜聿明集团在有着山东根据地支撑的粟裕的强大压力下与蚌埠周边的李延年、刘汝明被断割为两个战场,不能相顾,迫使国民党将战役目标转向策应杜集团南下。
中原部队在坚决阻击李、刘北援同时,在华东部队战略支持下,果断将第二阶段的拳头砸向孤师东援的黄维,代价虽然巨大,但国军重占宿县,连成一体,策应杜聿明南下的战略落空,杜集团陷入死地。
攻克宿县,使国民党徐蚌战场的战略方向发生了大的变化,地利人和尽失,从军事、后勤基本势均力敌转变为全盘被动,宿县实际上成为淮海“龙眼”。
在国共军事斗争中,国民党老大心态害了自己,喜欢“城池”,顾忌一城一地得失,不敢运动野战,一但像辽沈的锦州、平津的新保安和天津、淮海的宿县情况出现,则无力回天。
5. 中国历史上所有起义
从秦统一六国开始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来被压了下去但是缺点起了燎原之火)、之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汉朝末年张角黄巾起义又被镇压但是也带出了曹操、孙坚、袁绍这样的军阀。之后曹丕篡权建立魏国,司马氏又篡权建立晋朝。(这几个都是属于篡权应该算不上起义)之后南北朝动乱就什么人都出来了,都往自己身上撤大旗谁又能说的清是真是假。隋朝建立以后隋炀帝昏庸民间造反很多起义也很多,当时起义军中以“瓦岗寨”翟让为最。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唐朝末期动乱出现了“黄巢”起义。(武则天、安史之乱不算)五代十国动乱,起义建国的也不少。宋太祖赵匡胤建宋之后宋朝昏庸,元朝入侵执掌天下。元朝因为是外人不被中原人接受,这个时期起义造反的也不少,不到百年就忘了,最后朱元璋坐拥天下建立明朝。明朝后期起义闯王李自成为最大推翻明朝,后来被多尔衮率八旗和吴三桂合兵击败。努尔哈赤建立清朝清朝后期动乱又起,先是洪秀全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灭亡。接着义和团又兴起闹的也挺大,死了很多人。紧接着辛亥革命爆发(不过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后来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建立国民党。孙中山死后蒋介石接掌国民党,后来国民党被共产党打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基本就这些了。
6. 安徽宿州出了哪些名人
古代:
闵子骞、子张、赵孝、桓潭、陈胜及追随其起义的骁将葛婴、朱内鸡石,“竹林七贤容”中的两位文学家巨子刘伶、嵇康、勇贯三军“鹤立鸡群”的嵇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戴逵、戴禺页、、薛综、恭莹等,五代后梁开国皇帝朱温、被唐明皇封为辟邪将军的钟馗、明朝开国贤后马秀英、段祺瑞的文胆智囊徐树诤、倾向革命坚持进步的国民党将领李明扬
当代:
一代巨匠刘开渠为中华雕塑之泰斗;画家萧龙士为白石大师之高足,吴燃、卓然、梅纯一、欧阳龙、薛志耘、郑正等丹青高手。著名书法家刘惠民、尉天池、李百忍、孟凡青。著名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作家刘亚洲;著名新闻工作者郑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刘士龙、欧阳儒秋
7. 近现代史中,安徽宿州的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
主要原因有:a、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安徽是比较富裕的,经济上在全国处于“强省”之一版。只是在改革开权放后,安徽才逐渐落后的(不要听某些文盲的“穷山恶水出刁民”之谈)。就其原因我认为应该是近现代史中,农业是中国的经济基础,而安徽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平原多、土地多),所以在当时是比较富裕的省份。例如,李鸿章就是一个有权优势的“地主阶级”。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比较好,那么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近代史中,安徽文人也出现不少与此是息息相关的。另外,安徽的文化底蕴及中国政治的“裙带关系”也是其原因之一。不过,不是主要因素。
8. 安徽宿州有那些历史
安徽宿州历史沿革:
宿州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
1、春秋战国时期:
又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
2、秦朝一统后:
地属泗县郡、砀郡,置有苻离县、蕲县、相县、取虑、铚县、僮县等县。
3、西汉时期:
西汉高祖五年,革砀郡为梁国,设砀县。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改砀县为节砀县,改苻离县为符合县。不久复原称。更始帝更始三年,封刘秀为萧王。
4、东汉时期: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迁梁国于下邑,砀县属之。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析沛国置谯郡,以的“邑、相城、苻离等县属沛国,以铚县、蕲县等县属谯郡。
5、三国时期:
三国魏明帝太和三年,追封曹熊为萧王,称萧国。太和六年国除。青龙二年,复置萧县,属豫州谯郡。景初二年,分沛国置汝阴郡,阳城废。
6、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惠帝无康五年砀山并入下邑县。东晋建武元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穆帝升平元年,沛郡、谯郡陷于前燕。太和五年,燕灭,宿地尽入前秦。大元九年,东晋北伐,夏宿地。义熙七年,泗县地属南兖州,治夏丘。
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废下邑,置场郡,下设砀县、安阳两县。东魏武定六年,改夏丘县为晋陵县,旋又改名泗州。北齐天保七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
7、唐朝时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析夏丘县置虹县;武德六年夏丘县入虹县,夏丘县废。唐太宗贞观八年,虹县属泗州。唐宪宗元和四年,置宿州,治虹县,辖苻离县、蕲县和虹县;元和九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宿州废;太和七年复置宿州,迁治今埇桥区。唐昭宗光化四年,于砀山县置辉州、砀山县属之。
8、宋朝时期: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宿州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析虹县属零壁镇巡检司置零璧县,隶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县名零璧为“灵璧”。
9、元朝时期:
元宪宗七年(1257年),迁回旧治。至元二年(1265年),废蕲县、临涣、苻离三县入宿州。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因砀山县屡遭水患,人口稀少废入单县。至元三年复置砀山县,属济州。至元四年,拨宿州属之灵璧县归泗州。
至元十二年,复置萧县,属河南行省归德府。至元十三年,拨泗州属虹县入宿州。至元十七年复拨虹县属泗州,灵璧属宿州。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行故汴渠仍与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没,埇桥亦废。
10、明朝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
11、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八年,宿州属江南左布政使,以宿州之灵璧属凤阳。雍正三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迁泗州于虹县,并虹县入泗州,初称泗虹州,后为泗州,原虹县降为虹乡。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2月16日宿州光复。
(8)宿州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宿州历史文化发展: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宿州市境内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秦汉设立蕲县。隋大业年间,通济渠(汴水)开通,古城宿州随着汴水漕运的兴盛逐步发展起来。
唐宪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余年间,宿州一直是历代州府的治所,史称这里“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
秦末,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宿州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之战,霸王别姬在此发生。
南宋时期,这里又是张浚、韩世忠抵御外侮、抗击金兵的“戎马之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在宿州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刘、邓、陈、粟指挥的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宿州开辟了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扭转了内战的形势,奠定了渡江战役的胜败。
参考资料:网络-宿州
9. 在宿州有哪些古代名人
所谓地灵人杰。丰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必然会孕育出一代代叱咤风云的威王猛版将和“权峨冠博雅”的饱学之士。闵子骞、子张、赵孝、桓潭、陈胜及追随其起义的骁将葛婴、朱鸡石,“竹林七贤”中的两位文学家巨子刘伶、嵇康、勇贯三军“鹤立鸡群”的嵇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戴逵、戴禺页、、薛综、恭莹等,五代后梁开国皇帝朱温、被唐明皇封为辟邪将军的钟馗、明朝开国贤后马秀英、段祺瑞的文胆智囊徐树诤、倾向革命坚持进步的国民党将领李明扬等各领一代风骚。今天的宿州市依然人才辈出,一代巨匠刘开渠为中华雕塑之泰斗;画家萧龙士为白石大师之高足,吴燃、卓然、梅纯一、欧阳龙、薛志耘、郑正等丹青高手为世人所注目。著名书法家刘惠民、尉天池、李百忍、孟凡青也是艺声远播。著名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作家刘亚洲;著名新闻工作者郑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刘士龙、欧阳儒秋也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卓有建树,使桑梓生辉父老自豪。今天萧县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国画之乡”,砀山为“武术之乡”,宿州市被誉为“书法之乡”和“马戏之乡”。
10. 山西宿州的历史
朔州,山西省辖抄地级市,国家历史文袭化名城,新型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国农区最大的奶源基地,日用陶瓷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避暑休闲胜地。位于山西省西北部, 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这里寒来暑往,四季分明,拥有众多各类规模的旅游景区景点。著名景点有崇福寺、应县木塔、杀虎口、朔州老城等。历史上先后涌现出西汉著名诗人班婕妤、三国名将张辽等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