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羽死后,刘封罪不至死,为什么刘备还要处死他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关羽大意失荆州是重要的转折点。对于蜀汉来说,关羽战死,荆州被东吴占据,促使自己走向了衰落。而对于偷袭关羽的东吴,刘备自然痛恨不已,所以发动了夷陵之战。而在夷陵之战之前,刘备还选择处死了自己的养子刘封。
根据史料记载,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在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那么,问题来了,关羽死后,刘封罪不至死,为什么刘备还要处死他呢?
在明朝文学家李贽看来:“刘封虽不出救,其罪正与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对于刘封来说,没有救援关羽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自己刚刚占据上庸三郡,不能轻易出兵去支援关羽。在此基础上,李贽还表示“若傅士仁,孟达,则反国之贼也,罪不容诛矣。
和刘封相对应的是,孟达背叛了蜀汉,投靠了曹魏,所以应该诛杀,而刘封虽然没有救援关羽,但是其没有背叛蜀汉,所以是罪不至死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是因为不救援关羽,那么刘封被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对此,诸葛亮的一句话道出了关键。
❷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为何刘备后来要狠心杀了他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为何刘备后来要狠心杀了他?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关羽大意失荆州是重要的转折点。对于蜀汉来说,关羽战死,荆州被东吴占据,促使自己走向了衰落。而对于偷袭关羽的东吴,刘备自然痛恨不已,所以发动了夷陵之战。而在夷陵之战之前,刘备还选择处死了自己的养子刘封。
刘封之死与其说是刘备冷酷无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政治不成熟,既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还误以为刘备会顾念父子之情。
❸ 刘封与关羽有何过节,为何他眼见关羽落难也不出手相救
《三国演义》身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然而毕竟是文学作品,罗贯中为了追求戏剧性的情节,难免和真正的历史有冲突,因此我们看待问题还是要从正史上寻找答案。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可谓是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便是历史上刘封没有去救关羽的真实原因。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以上便是刘封没有出兵救关羽的原因。总结来说就是,本来就有点小过节,开始是不需要去救的,到后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难看出,即使刘封出兵救援,荆州还是保不住,因为当时的局势荆州必失,已经不可逆转,而且去救了上庸还得丢(虽然最后上庸还是丢了),不过或许刘封出兵相救了,看在他的态度上,刘备能留他一条性命吧。
❹ 云长败走麦城和刘备的养子刘封有关系吗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只能说荆州来兵家必争之地,孙权、刘备都想要这一块地,刘备自然是派出得力大将关羽镇守,但关羽却没有预料到吕蒙的袭击,加上刘封这一个不安定因素,这才造成了关羽之死,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刘备、关羽将自己推向了必死之局。
❺ 刘封被刘备杀掉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刘备在夺得汉中后不久,就派遣刘封乘沔水而下助孟达攻打上庸,其实是将其调离汉中,远离了政治权力中枢。也就是在刘封为刘备开疆拓土劳碌时候,刘备在汉中称王,刘禅被立为王太子。
此举,等于是宣告了刘封从此与嗣位无缘。
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称益州东三郡,因其地势闭塞,远离中原繁华地带,一直以来,就是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上庸平定后,刘封以副军将军之职统领整个东三郡,对于这个任命,史书隐讳地记载为“先主阴恐(孟)达难独任”,即对孟达不大放心。其实,刘备真正不放心的人不是孟达,而是养子刘封。刘封不但被疏远,还沦落为刘备看守大门的狗。
此后,刘备视刘封为未来的继承者,并很注重培养他的能力。
刘封亦不负刘备重望,他“有武艺,气力过人”,又多有战功,在军中威望颇高。
公元207年,刘备的正室甘夫人生下了刘禅。虽说刘备终于有了亲儿子,但想到以前“子嗣艰难”,再加上又是缺兵少将的时候,刘备对刘封的器重丝毫未减,疼爱亦如旧。
然而,随着刘禅长大,刘备又攻下益州夺取汉中之后,情形却发生了变化。
❻ 刘封是刘备的儿子
刘封抄 - 简明历史传记
刘封本罗侯袭寇氏之子,刘备入荆州,收为义子。封武力过人,性刚烈。率军协诸葛亮向益州,战而胜,益州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封与达克上庸备守。关羽麦城困,求救于封、达,令发兵助。封、达不承羽命。羽身死,先主恨之。又封与达不和,达惧罪,又忿封,率所领降魏。修书于封,劝之降。封拒之。魏徐晃等与孟达等袭上庸,封以内叛败归成都,刘备数责难之,后赐封死。
刘封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入荆州后,收刘封为义子,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创业。博望、新野、赤壁、入西川定益州累立战功。入西川后黄忠征讨汉中,刘封率兵接应。汉中平定后,又随刘备在汉中抵拒曹操。刘封和孟达等攻取了上庸而驻守。关羽被困麦城,向刘封求救告急,刘封误听孟达离间挑拨没有发兵救援,关羽败死麦城,刘备十分怨恨他。孟达惧罪降魏。与徐晃等兵伐上庸,修书于刘封,劝刘封归降魏。刘封大怒,扯书斩使。决战因为内叛败走,逃回成都,刘备责难他,后来杀了刘封。
刘封的历史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❼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杀刘封,用马谡,究竟是为了什么
诸葛亮是三国最有名的人之一,如今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虽然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代表,但他一生也犯过两大错误,第一就是用马谡守街亭,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成为诸葛亮一生的污点,诸葛亮还有另一件事,做得不仅是人生污点那么简单了,甚至有点令人发指。
❽ 刘封是刘备最喜欢的养子,为何刘备要赐死他
首先,刘封是刘备唯一的养子,无论他喜欢不喜欢,刘备都要依赖他作为事业继承人,假如刘禅等亲儿子没有出生的话。但是随着亲儿子的出生,刘封作用就每况愈下,越来越尴尬,甚至有一些多余。
刘备出于私心肯定会选自己的亲生子,而不是首选刘封,毕竟当初的利用关系没有了,谁不希望自己子孙万世都是皇帝?
而出于礼法,刘备也必须的选择刘禅,因为他是庶长子。刘封无论是嫡长子还是庶长子都不占,唯一的优点就是年长,勇武有能力,可是对于蜀汉集团来说这一些都不是必要的。
所以最后刘备选择了刘禅是出于私心也是出于礼法。既然这样,刘禅年幼,刘封孔武有力,刘备出于对儿子的考虑,最后听从诸葛亮的谗言处死刘封。
❾ 为什么刘备一定要杀了刘封
说到刘封,可能人们对他并不熟悉。而要说他的义父刘备,那恐怕就家喻户晓了。
常言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封因为刘备而引人关注,又因为刘备而命丧江湖。
刘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孩子成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些都要归功于刘备的提携。但是,刘封最后死在了义父刘备之手。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刘封,为什么被义父刘备所杀?他的武功到底如何呢?
刘封最为让刘备生气的就是拒绝援助关羽,导致关羽丧命。
❿ 刘封与刘备的关系
刘封,本是罗侯寇家的儿子,母亲姓刘,和后来的义父刘备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后来刘备被曹操击败逃到刘表的荆州后,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才将其收为义子。按照这个时间计算,应该在刘备入荆州的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到后主刘禅出生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之间。根据《三国志·刘封传》中“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的记载,刘封从被刘备收养直到率军入川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这几年间,一直留在荆州驻守,这时的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备“自葭萌还攻刘璋”,刘封得以一鸣惊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刘备平定益州以后,刘封也因战功被任命为副军中郎将。关于这个职务的任命,被引何焯理解为“尊宠太过”(见《三国志集解》),为刘封日后的骄横埋下了伏笔。 不过仅仅以刘备的这次任命就判定此举是“拔苗助长”,似乎有欠公允。刘封的官职,是靠他“所在战克”的战功得来的,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就算刘备这是特意栽培刘封,也是刘封应得的。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是刘封所意料不到的,也是后来的史学家们所疑惑的问题。《三国志·刘封传》中的记载是: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
大概是陈寿的记载太过简略,一直就没有人明白所谓的“先主阴恐达难独任”究竟是什么原因,所以在《资治通鉴》里,司马光的记载则是:
刘备遣宜都太守扶风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杀房陵太守蒯祺。又遣养子副军中郎将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郡降,备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
原本陈寿的“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变成了司马光的“又遣养子副军中郎将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攻上庸”,同一路人马在司马光笔下变成了两路。看来司马光是被难住了。那一个接近历史呢?笔者认为还是陈寿的记载有道理。从陈寿后面的记载分析,“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连降将都封官,刘封也得到了升迁,惟独孟达不见封赏,显然刘备对孟达不怎么信任。也正因为如此,以刘封“刚猛”的性格和对义父的忠心,自然对孟达也就不会怎么客气了,因此就出现了《三国志·刘封传》中的“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及《资治通鉴》中的“蜀将军孟达屯上庸,与副军中郎将刘封不协;封侵陵之”这种情况了。刘封的举动很可能就是受义父刘备暗中指使的。《三国志·刘封传》中说的“先主责封之侵陵达”这个罪状的确令人怀疑,而且,从后来刘备杀了刘封后“为之流涕”的记载推测,当时的刘备还没有打算除掉刘封,只是后来事态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困樊城,反而被东吴端了老窝。无奈之下,关羽只好向刘封、孟达求救。《三国志·刘封传》中说“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由于缺乏其它资料的印证,所以是一段历史之迷。日本学者林田慎之助先生在《诸葛亮》一书中说:“关羽镇守荆州时,出兵攻打魏军守卫的樊城,并利用大雨的机会,采用水攻。此时,宜都将军孟达率蜀军的一支队伍在汉水中游配合作战。”对于这个说法,笔者比较怀疑,不知道这位日本学者的结论从何而来。但如果真的有过配合作战,那么就不太可能出现“不承羽命”的记载了,估计可能是这位日本学者把两个不同战线上的战役绞为一谈了。
关于刘封的死,《三国志·刘封传》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三国志·刘封传》说:
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申耽降魏,魏假耽怀集将军,徙居南阳,仪魏兴太守,封(真乡侯)〔员乡侯〕,屯洵口。一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资治通鉴》云:蜀将军孟达屯上庸,与副军中郎将刘封不协;封侵陵之,达率部曲四千余家来降。达有容止才观,王甚器爱这,引与同辇,以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 南之任。行军长史刘晔曰:“达有敬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孙、刘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王不听。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刘封。上庸太守申耽叛封来降,封破,走还成都。初,封本罗侯寇氏之子,汉中王初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之为子。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汉中王因此际除之;遂赐封死。
两个史料的记载没有什么歧义,对于刘封的死说法一致。但是逐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个疑问:刘封的死似乎和没有援救关羽关系并不大。
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时间推算,关羽向刘封、孟达求救的时间应当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十二月间,由于刘封、孟达拒不发兵,间接导致了关羽的兵败被杀。而刘封被杀的时间大约是在第二年的七月。《三国志·刘封传》中说“会羽覆败,先主恨之”,这里有个疑问:从关羽被害到刘封被杀,中间相隔的时间竟有近一年之久,这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刘备对刘封的行为真的有那么恨吗?如果有的话,这一年时间里,刘备随时可以找个理由把刘封除掉,也用不着等到一年之后呀?!笔者怀疑:刘备之所以没有在这一年时间里处理刘封,说明刘封“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的理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国志·刘封传》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的刘封之死是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的缘故,目前已经是史学界之共识,这一点不容置疑。不过就算不是这个原因,单单丢失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就可以判处刘封的死刑。因为这三个郡的位置对于蜀汉的战略意义实在是重要了。此地处蜀汉的东北边陲,东临襄阳,北靠长安,是汉中的门户,占据此三郡,无论是对曹魏,还是对孙吴,都有一种威慑作用。荆州失手以后,这个地区可以作为进攻的桥头堡和防守的前沿。有专家指出:三郡的丢失,意味着在战略上失掉了由汉中东出、沿沔水而下东击曹魏、威胁孙吴的地理优势。历史影响仅次于失荆州。三郡的丢失使得以后诸葛亮进攻曹魏的道路只存北出汉中一途,在战略上失去了选择。因此,刘封丢失房陵、上庸、西城三郡,是对蜀汉政权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就算诸葛亮没有“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的考虑,刘封的死也是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