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曹丕历史事件

曹丕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2-11 21:51:50

1. 三国重要的历史事件

三国的主要战役宛城之战: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内城,张绣迎降。曹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用贾诩之计成功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
易京之战: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并于第二年发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袁绍势力衰退,曹操统一北方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中国三国时代,地点在荆州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乱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潼关之战: 扫荡马超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
合肥之战: 吴魏之战,结果魏胜吴败,曹操以后就没有到过吴了。
夷陵之战: 使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姜维北伐: 双方互有胜负,同时导致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魏灭蜀之战: 使蜀汉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 孙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西晋统一中国。 希望对你有帮助

2.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曹丕建立的魏朝

有。

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2)曹丕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曹魏的重大事件:

1、高平陵事件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2、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

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魏太尉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于淮南,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令狐愚卒,嘉平三年(251)王凌以讨孙吴为名表求发兵,又遣杨弘说兖州刺史黄华共同举事。杨弘、黄华告发,司马懿率中军征讨。

王凌见事败,降于丘头(今河南沈丘东南),饮药自杀。正元二年(255)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今安徽寿县),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率军渡淮,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

司马师率军10万征讨,大破淮南军。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入孙吴。甘露二年(257)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向孙吴称臣,攻掠淮河南北郡县。

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兵败被杀。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曹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平陵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淮南三叛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1、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今河南荥阳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义元年),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册立元姑娘和元钊为帝。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兴兵攻打洛阳,守将望风而降。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2、高平陵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3、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4、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因该事件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

永嘉三年(309),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5、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

4. 请问下三国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84年 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 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 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 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 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 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

260年 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却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

土山关公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了刘备,并未发生过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道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关羽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逃,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

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了,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后,也未对貂蝉作交待。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另外,张飞之子张苞未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却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死后就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

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很可能是虚构人物;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也是子虚乌有。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粮是史实,其他的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用兵如神:历史上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专长。

火烧播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诸葛亮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他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诸葛亮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来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岐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岐山。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后出师表》:乃后人托伪,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蒋干中计: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一说。

5. 曹丕的故事!您是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人物

金戈铁马间的多愁善感
——论曹子桓

一.曹丕生平

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人,作为曹操的儿子,没有才华是得不到赏识的,更谈不上立为太子,《典论·自序》中说道:“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难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曹植《魏德论》中也说曹丕:“既游精于万机,探幽洞深;复迫遥乎六艺,兼览儒林。抗思乎文藻之场固,容与乎道术之疆衅”。正因为曹丕的好学博学,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二.曹丕的文学理论

曹丕在称帝之前,就以“副君之重”主持文坛,与吴质书说道:“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可见当时曹丕和文士们是很亲密也是很投机的。从他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可以看出曹丕对文学是很重视的。而他的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乃至整个文学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典论·论文》便集中的表达了他的见解:
首先,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其中说道:“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即是从根本上说,文章具有共通性,但因体裁不同又各有要求和特点。且看曹丕之前,先秦时代,文史哲相互夹杂,浑然一体,着眼点在“本”而不在“末”;两汉时期,虽然儒家著作被排除在了文学之外,但也没有系统性的提出文学的体裁和类别。把“本”,“末”结合起来提出文体论的这一创造性观点的,就是曹丕。当然,曹丕对文体的阐述也并不十分具体,但他的观点对后来文体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唐魏征的《群书治要》收集的桓范的《世要论》中的《序作》、《赞象》、《铭诔》就可以说是对曹丕的观点的详细阐释与发展, 其中“不尚其辞丽,而贵其存道”就是曹丕的“书论宜理”的意思,桓范批评汉碑铭文之虚妄就是对曹丕“铭诔尚实”的阐释,又如刘勰《文心雕龙》从《辩骚》到《书记》二十一篇都是从文学本身出发对文体论的研究,后来宋文帝元嘉十六年所分立的“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科也完全与曹丕的“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类似。可见曹丕文体论的提出,既划清了文艺作品与其他思想类,历史类等作品的界限,有推动了后世对文体的研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曹丕所认为的“尚实”的不仅局限于铭诔之中,他在《答卞兰教》中说“赋者,言事类之因附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也,故作者不虚其辞,受者必当其实”,可见他认为其它文体的作品同样应该“尚实”。其实曹丕本来就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的人,《折杨柳行》中明说了“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这样的思想在封建统治者的身上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在《典论·论文》中,曹丕提出了“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抽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子弟”。 在此曹丕提出了以“气”来论作家及其作品的观点,在《典论·论文》中他就以“气”来论建安七子:“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察之匹也。如粲之《初征入《登楼》、《槐赋》、《征思》,于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作“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时有]所善,扬、班〔之〕俦也”。那么曹丕所说的“气”到底所指为何呢?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中说道:“夫 翟备色,而 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之乏,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这里刘勰所提出的“风骨”其实就是对曹丕的“气”的具体阐释,纪均评道“气即风骨,更无本末”。《风骨》篇说:“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还说“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乏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念也”,也就是说作品没有了思想感情是不会有风骨的,也就不会有气,可见曹丕所说的“气”,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也就是作品的风格。

作者: 他年眸 2006-2-8 13:29 回复此发言

--------------------------------------------------------------------------------

2 金戈铁马间的多愁善感(论曹子桓)
通过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论王粲所说的“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论徐干时所说的“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可以发现,曹丕认为作品的风格差异的根源是作家的个性,作家们的个性不同,写出来的文章的风格就不同(“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而社会形式对各种作品的需求又不同。所以,曹丕是把作家的个性、作品的风格、社会的形式联系起来分析的,这为我国文学批评的风格论开了先河,对后世的文学批评风格论影响甚大:陆机谈到风格时所说的“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述者唯旷”;钟嵘《诗品》评曹植“骨气奇高,词才华茂”,评张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是以笔区云谀,文苑波诡者矣”,他将文章分为八类,称作“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而这“八体”都是因作家个性而不同的,“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这都继承了曹丕的作家的个性与其作品的风格的统一性的观点,当然,刘勰对此的论述比曹丕更进一步了。
再者,中国古代,“文人相轻”普遍存在,这是由于文人“善于自见”、“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封建王朝对百姓思想上的禁锢,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文人们恃才傲物,轻视他人,二是古代信息不发达,由于地域的差异而造成了思想意识的不同,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谈到这个问题就说道:“ 虽在普天率土大一统之代,此疆彼界之殊,往往为己长彼短之本。至于鼎立之局,瓜分之世,四始六义之评量,更类七国五胡之争长,亦风雅之相斫书矣”。这种“文人相轻”的现象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则是见识短浅,反映在文学批评上则是所论偏激。曹丕对这“自古有之”的现象,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不能以己为善,强加于人,而应该以“审己以度人”的观点来对待文学评论。当然,文人相轻是一种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曹丕此论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具有预见性和超越时代性的。
最后,对于文学的社会价值,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情操,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为世用”的观点,称其“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一言以蔽之,就是说文学是为思想服务的,而在封建时代,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当时辞赋一类的作品知识用来“作乐”的,扬雄甚至说它“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但曹丕则所见与前者不同,他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作为一个“专业”提了出来,认为文学虽然可以为政治服务,但绝非政治的附庸,所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很客观的,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他才能对文人们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优游案衍,屈原之尚也;穷侈极妙,相如之长也。然原据托譬喻,其意周旋,绰有馀度。长卿子云,意未能及已’”;也正是曹丕以其九五之尊的地位肯定了文章也可以“经国”,可以“不朽”,把众多知识分子从皓首穷经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从而造就了建安文学蒸蒸日上的空前盛况。另外,曹丕对文学的价值的肯定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后,范晔《后汉书》首创了《文苑论》,再后来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当然,曹丕作为封建统治者,他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除了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之外,还可以认为是对文士们的一种警告,他明确指出,文人的最佳处世方式是“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要想着什么立功扬名,以免招来杀身之祸。我们知道古代所说的“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而曹丕的观点至少有两点与此不同,他直接把“立功”排除在外,然后又以“著篇章”代替了“立言”,这显然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的。自古以来,帝王对人才可以说是又爱又怕,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敌破臣亡,曹丕此举,较之二者无疑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是难免落其窠臼,这大概就是时代的局限,历史的深积,才高如曹丕者,也未能超脱其外。

作者: 他年眸 2006-2-8 13:29 回复此发言

--------------------------------------------------------------------------------

3 金戈铁马间的多愁善感(论曹子桓)

三.曹丕的诗歌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善哉行》(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燕歌行》是曹丕通过“男子而作闺音”的性别变换写成的“代言体”诗歌。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讲,《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七言诗。在它之前,《诗经》中的七言诗非常少,而且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用韵上讲都与真正的七言诗相去甚远,而《楚辞》中的七言诗又沿用了诗经中的“兮”等字眼,不能与后来大规模发展的七言诗相提并论,汉代乐府中虽然七言句从规模上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只是夹杂在各种句式之间,没有真正的独立。再回过头来看《燕歌行》,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而且都是押的平声韵,这是典型的近体诗风格,到了唐代才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和更新,所以在诗歌史上,《燕歌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曹丕的开创之功是毋庸置疑的。从内容上讲,它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秋夜遥望银河,见牛郎织女而怀念远出未归的丈夫,它真实的反映了战乱给社会、人民带来苦痛,情意悱恻,悲不自胜,清人吴淇说它“风调极其苍凉”,这句话很能代表曹丕的诗的整体风格,作为曹操的后继者,他少了曹操“济天汉,至昆仑”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多了“草木摇落露为霜”那种对离悉别恨的幽沉感伤。众所周知,曹丕与曹植争宠,表现得工于心计,善于伪饰,掌权后的一系列对诸王进行严密控制与无尽迫害的政策也表现了他残暴的一面,但通过《燕歌行》这一系列的作品我们又发现了曹丕多愁善感、浮华浪漫的一面。元稹说他的诗“遒文壮节,抑扬哀怨,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清人陈祚明也说其“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所以说曹丕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矛盾性的。试想,一个人处心积虑的想登上权利的颠峰,这必然导致他善于伪饰,刻薄寡恩,这让他不能随意的把自身感受体现出来,而同时他内心本来又是体恤多情,所见所感极多,这样就很容易发出“人皆处兮欢乐,我独怨兮无依”的感慨。所以,在曹丕“贵公子”、“同根相煎太急”的表面下,藏着一颗孤寂又无奈的心。
或许正是曹丕内心的多愁善感与孤寂,使得他对思妇“伤茕独之无恃”的心情览之无余,同时又借之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这样的作品在曹丕的诗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寡妇赋》、《出妇赋》、《离居赋》、《感离赋》等。
也正是由于内心的孤独,使得曹丕对人生“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感慨良多。“人生如寄,多忧何为”,另外《大墙上篙行》:“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为何自苦,使我心悲”,《芙蓉池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邀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等等都表现了曹丕对人生苦短的无奈。曹丕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感慨在古代帝王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不要说在他失意时,就是在“延宾高会,酒酣乐作”之后,也会“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丹霞蔽日,采虹垂天”之前,也会哀叹道“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就现代看来,这样的思想似乎有些消极,但首先,这种消极是来自于当时社会的动乱,经天纬地如诸葛亮者,躬耕之时尚且“苟全性命于乱世”,其二,曹丕虽然认为“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但作为帝王之尊,他不象李煜那样文而不治,不象福临那样出家为僧,更不像刘彻那样“不问苍生问鬼神”,在政治上,他也力求励精图治,刘克奘《后村诗话》中就说他“忧至死未终,何时而可乐乎?”更何况即使是雄才大略、戎马一生的曹操不也一样感慨“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所以,曹丕这种对人生看似有些消极但实际上很客观的看法显然是无可厚非的。
从整体说来,曹丕的诗歌虽然也有“伐灵鼓之硼隐兮,建长旗之飘摇;跃甲卒之皓旰兮”(《述征赋》)那一类描写出征的壮观的,但不具有代表性,他的诗大多属于悲沧凄凉的风格,作为一个政治家,也许这有些和身份不符,比如陈严肖就评论曹丕道:“遒壮抑扬,而乏帝王之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政治家而能体恤人情,更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我想引用陈寿《三国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曹丕:“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文,博文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以旷达之度,迈志存之道,克广德之心,则古之贤王,何远之有哉!”

6. 曹丕有关事件

逼曹植做“七步诗”

7. 有关曹丕故事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曹操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曹丕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

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曹丕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这一天,曹丕想出了一个阴招。曹丕把曹植找来,对曹植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内成诗,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你!”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走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着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曹植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

(7)曹丕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故事主人公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为了传之久远,曹丕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8. 魏文帝曹丕简介 历史上的曹丕是怎么死的

魏文帝来曹丕(187年冬—源226年6月29日),字子桓,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9.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我个人认为,曹丕聪明,狠毒,懂得察言观色,又极其能忍,只不过生性多疑。

曹操在世时,版曹丕挺害怕他的,曹操这人,一代奸雄,看人又特别准。曹权丕为了继承父亲的位置,放毒蛇咬死了小曹冲,每个皇帝登基之前,都免不了要跟亲兄弟争个你死我活,曹操很喜欢他的小儿子曹冲,所以,曹丕容不下他,其实,如果曹冲年纪跟曹丕一样大的话,还真不一定谁拿到帝位。

他的几个兄弟里,最有威胁力的,应该是曹植,一个风流才子,不过论心机,十个曹植也比不上曹丕,即使曹丕当了皇帝,也没能容忍他,逼他写出七步诗,便赐死了。

曹丕能当上皇帝,最大的功劳要给司马懿,他俩相似的地方挺多的,都很能忍,但是曹丕的军事才能远低于司马懿,所以即便他觉得司马懿有反意,也还是需要他的帮助。这也是司马懿能够一等再等,笃定会等到起兵那天的原因。

不过曹丕好像也没当多久的皇帝,他一直就身体不太好,加上人又多疑,适逢乱世,四十岁左右便去世了。

10.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曹丕

从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到易中天的品三国,到这两年火热的卑鄙的圣人,曹操一点点从过去的奸人转化为奸雄,甚至是英雄,而最终称帝代汉完成曹魏霸业的曹子桓却显然没有这么走运。如果他的后代再稍微给力一点,即便只是他本人或者他的子孙们稍微长命一点,形势也许大不相同,他也许会成为开国明君,退一步讲至少不会承受如此多的骂名,然而历史总是不容假设,这大概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永远遗憾的一点吧。我似乎从没回答过如何评价某某这样的问题,总是觉得自己功力不够,但是放过这样一个安利的机会实在可惜,初答送给子桓。理了理思路还是决定从三方面来简单讲讲~1、性格
(1)少年公子哥儿
早年的子桓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肥马轻裘的公子哥儿,有《善哉行》中两句“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另有《与吴质书》中一段“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可证。(2)大魏真文青
但显然后面世子之争愈演愈烈之后,子桓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严厉的父亲,被远调的好友,深深的不安全感无一不是子桓心中忧思的源头。然而子桓又是一个忧愁来得快(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去得也快的人(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说他没心没肺似乎不太妥帖,然而说他率性豁达又好像总也不对味。从子桓的《与王朗书》里的“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以及《典论·终制》里的“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我们发觉子桓考虑的是人之生死,国之兴亡,带着某种人力无可抗拒的无奈,却又充满深深的自省,这像是一个国君说出来的话吗?不像,放到现代,倒是有点像个文艺青年,所以总是开玩笑地称呼子桓为大魏文青。这样的子桓,这样莫名的忧伤,这样独特的思考,让人无法不对这样一个人感兴趣,进而为之动容,对子桓的认识,从他的文字开始,由此一发不可收拾。(3)爱憎分明
也许是因为年少时的快乐时光与后来世子之争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总是独自陷入思考的子桓似乎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于家人朋友,他可以抱有最真挚的情感。首先逃不开的总是要说说子桓和子文子建的关系,这一点在别的问题里间或说过一些(参考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 其实单从子桓没有对子建下杀手以及最后的“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我们就没有理由责怪子桓了,毕竟他做的已经比大多数君王要好了。还有题主提到的七步诗基本可以肯定是后人伪作,见在历史上真的有七步诗这件事吗?至于曹彰之死阴谋论毒枣事件又是出自不靠谱小说集《世说新语》,诸位无视之就好。他对于家人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体现,例如建安十六年曹公出征,母亲与诸弟皆从写下的《感离赋》,还有怀念父亲所写的《短歌行》等,最爱“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几句,对于时间逝去的无奈,对于父亲去世的哀思,完美地寄托于寥寥数语间,余味无穷。另外说两件子桓与家人之事作为这一部分的补充。曹公听闻丁仪的才名,虽未得见,就打算把清河公主嫁给他,子桓听闻却说:“女人比较注重外表,丁仪眼睛不好,恐怕清河不会高兴的,不如把她嫁给夏侯惇的儿子。”生在帝王家原本就要做好被政治联姻的准备(隔壁东吴家的孙小妹笑而不语),而子桓却能站在妹妹(?还是姐姐不确定)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实属难得。当然丁仪因为这件事恨上了子桓,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子建的怀抱这是后话。另外一件是关于曹公的另一个儿子曹干,一名良。母亲陈氏生下他后不久就去世了,他五岁的时候曹公也病重就对子桓说:“这孩子三岁失去了母亲,五岁怕是要失去父亲了,之后就交给你抚养了。”子桓就一直自己亲自养着他,比对其他弟弟都好。曹干年纪比较小分不清楚,总是叫子桓“阿翁”(父亲),子桓总是纠正道:“我是你哥哥~”每次他叫错,子桓总是要感慨一番,至于哭泣。子桓的眼泪让人唏嘘,也许是想起了疏离的父亲,亦或是早逝的兄长,也可能是那个远在彼方的同母弟弟,会因为一句“阿翁”哭泣的子桓无疑是一个性情中人。关于家人说的有些多,朋友就简单说说了,他给吴质写的几封信都是魏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语言流畅,情真意切,值得一读。另外还有一个子桓吊唁王粲时学驴叫的故事,不过出自《世说新语·伤逝》,可信度不明,就不细说了。然而正如前文所说,子桓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有爱自然就有恨,谁一生之中没做过几件操蛋的事?子桓也逃不过如此。杀甄姬、罪曹洪、讽于禁这些子桓的黑点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说了。其实个人觉得曹洪这件事的真伪值得怀疑,因为从头到尾想想这件事你会发觉明显得不合逻辑,我倾向于认为曹洪的确因为某事得罪了子桓,但绝对不可能是钱财这种肤浅的理由,身为富二代官二代的丕子,呃,不对,子桓,怎么会缺钱花?缺钱不问爹娘要,问叔叔要?虽然子桓有时候有点二(后面详说),但也不至于这么二吧!还有于禁这个事情也不能单纯怪子桓,之前我有就这件事提问过,比较赞同吴易大神的观点,子桓的处理不能简单得以小心眼来评价,因为于禁当时既不能用,也不能杀,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觉其实子桓的处理十分巧妙。另外还有鲍勋忠言逆耳被子桓一怒咔嚓,戴陵被降罪等事件,让人感觉子桓略有昏君的嫌疑,这边还是要为子桓辩解一下。子桓并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但是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的方式,如果是真心为他好,站在他身边支持他的人说的话,子桓还是会听的。例如一直支持子桓的崔琰劝谏阿丕烧了弓箭,扔掉骑服一段(文帝纪里可以看出子桓对狩猎那是绝对情有独钟的,可怜的戴陵就因为劝谏这个被降罪了),子桓竟然就乖乖听话照做了,完全没有半点熊孩子的模样!还有辛毗不同意子桓迁民到洛阳的做法,坚决反对,一再劝谏,子桓很生气地表示不想与他谈论此事,辛毗不依不饶抓着子桓的衣服,差点把子桓扒了(此处为答主脑补),子桓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这一段真的很有画面感有木有!?),最后还是部分听从了辛毗的意见。而辛毗也劝过子桓少打猎,子桓此后就真的很少打猎了。从这边可以看出子桓并不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什么忠言也听不进去的昏君啊~说到辛毗顺便插另一件事,当子桓被立为太子后,非常高兴地搂着辛毗的脖子说了一句:“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结果又被后人批说是得意忘形。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高兴到了辛家姑娘宪英那里也是成了如此不堪的形状,当然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是最好,然而子桓毕竟不是圣人,将心比心一下,自己花了很多功夫做成了一件事开心一下,感慨两句,又有何罪?(4)二逼青年
这一段比较少,但特别逗。说是魏晋时流行熏香,最有名的当然是名满天下的令君那个荀令留香的故事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子桓也有这么一出,不过比较囧。《魏书•方技传》载曰“马恶衣香,惊啮文帝膝”。这……同样是熏香,怎么放到不同人身上结果如此不同,默→_→另一件事是黄初六年打孙权的时候,“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我已经无力吐槽了。另外就是文帝纪最后那段《典论·自叙》里子桓被令君夸了一句后,兴致勃勃地自夸自己的骑射本领的那一段实在是太可爱了~还有令君的倾城一笑(我去,话题偏了→_→),别说阿丕,连答主我都根本把持不住啊!还有用甘蔗和邓展比武以及在诏书里宣传他此生挚爱——葡萄,这些奇葩的事情不一一详说了。2、个人能力
(1)文
要工科女来做这样的评价,实在为难我了,好在有先生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这边贴一篇叶嘉莹 《汉魏六朝诗讲录》——曹丕,私以为讲解得那是极好的,这边结合叶嘉莹先生的讲录和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两句。子桓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燕歌行》;最早的文学与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在这里要顺便提一句,子桓是邺下文人实际上的领袖,通称“白雪公子与七个小文人”(口胡);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撇开曹公不说,子桓和子建的作品历来总是被人拿来比较,我个人倒是更加同意刘勰的“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之说,但是王夫之所谓的曹丕、曹植的作品有“仙凡之别”又似乎是过了。读两人的诗文,风格体裁不尽相同,二人擅长的部分也不同,很难作出客观的比较,若是喜欢玲珑词笔型自然是爱子建,若是喜欢直抒胸臆型自然是爱子桓。我个人是觉得子建的文字功底绝对强悍,但总有为文字而创作之感,不像子桓是为情感而创作,所以王夫之觉得子建的诗是可以学的,而子桓的诗是学不来,这也就可以理解了吧。(2)武偷个懒直接贴《典论·自叙》里的原文吧,太累了→_→乱世中的可怜小孩啊,几岁就开始学骑射了!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
另外还有给令君炫耀的这段: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
跟邓展用甘蔗打架的这段: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原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原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考虑到是子桓自己写的,自夸的部分打个折应该也不会太差到哪里去,反正也用不着他亲自冲到前线杀敌,这个程度算是不错了,担得起文武双全四个字了。(3)战
老实说子桓实战履历不佳啊,就建安二十四年KO造反的魏讽一战赢得漂亮,为父亲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就是三次不辞辛苦,亲征孙权,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守成之君,还是有开拓进取之心的。第一次南征提高了威望,第二次南征兵分三路各有斩获,第三次就是前面提到的最囧的河水结冰那次。总的来讲打仗不够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渣吧,跟孙权有的一拼。但是顺道一提,据《旧唐书·经藉志》所载,曹丕著有《兵法要略》十卷,可惜此书已散佚,无法更多的了解其军事思想与谋略。
补充阅读:曹丕三路伐吴(4)政老实说这也不是我擅长的部分啦,吴易大神分析了一部分,我从另一个角度讲讲,那就是看他上台后发布的一系列诏令。例如禁止拜谒老子庙,禁止“非祀之祭,巫祝之言”,而白孔子的后裔孔羡为“宗圣侯”,修正被战乱毁坏的孔子家庙,回复以前的制度规模。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在短时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得以复兴。
还有下令除禁轻税,说关口渡口是用来便于商旅通行的,池水林木是为了防御灾害的。设置禁令,家中税收,于百姓不利,于国家不利。这对战乱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贸易,发展经济,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他还下令殡葬死亡将士,禁诽谤,禁复私仇,议轻刑,以收拾散乱的民心,使逛到北方地区出现多年不见的安定和平。
以及明令凡宦官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向太后奏事,太后家族不得当辅政之任,更不得接受茅土分封的爵位,使得魏一代没有发生因宦官、女主干政而造成的政治危机,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明鉴。
在用人问题上,继续推行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大政方针,使两汉的差距制度得以维持,特别强调不要在年龄和资历上限制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发展,并以吕尚和周超的太子晋作为例子。虽然后来接受陈群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培养新的士族,单核吸金以后的“九品中正制”严格士族与庶族的门阀制度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参考:魏文帝集全译.pdf_免费高速下载3、评价
挑几条比较有内容的历史评价:
陈寿:“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张溥:“霸朝初创,力更旧辄,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比起某些样板式的明君,子桓无疑是一个更有血有肉的人,会得意,会失落,会开心,会伤心,那个种着甘蔗思考着生死的男人,叫人如何不爱?

阅读全文

与曹丕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