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陆扬的学历
1984年9月至1987年10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本科,专业梵文巴厘文。
1987年回10月至1990年4月,就读于答维也纳大学(Universitat Wien)藏学与佛教学研究系。
1991年9月至1996年8月,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东亚研究系。
1999年1月获博士学位。
② 陆扬的主要论著
1. 专书章节
“西方唐史研究概观,” 收入《北美中国学研究 — 概述、专题及资源》 (Chinese Studies in North America — Research, Teaching and Resources), 中华书局, 2010, 第83-110页
“Managing Locali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ngsha,” 收入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edited by Wendy Swartz, Robert Ford Campany, Yang Lu, and Jessey Choo (预期于 2012 年春由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2. 论文
“从新出墓志再论9世纪初剑南西川刘辟事件及其相关问题”,《唐研究》第十七卷,2011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碑志资料看 9 世纪唐代政治中的宦官领袖-以梁守谦和刘弘规为例,” 《文史》2010年第四辑,第93-146页
“中国佛教文学中祖师形象的演变—以道安、惠能和孙悟空为中心,” 《文史》2009年第四辑, 第 221-247页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影印版导言,”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 reprint,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以《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为中心,” 《中华文史论丛》84.4 (2006), 第95-127页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 中国学术(China Scholarship)21 (2006), 第30-90页(此为英文论文“Narrative and Historicy of Buddhist Biograph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的增订扩充)
“Narrative and Historicy of Buddhist Biograph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 Asia Major, Vol. 17-1(2004): 1-42.
“从西川和浙西事件论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 《唐研究》第八卷 (2002), 第225-256页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sa Sutra and Pure Land Buddhism,“ in The Proceeding to the Third Chung 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Taipei: The Chung-hu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1998.
“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史新论平议,” 《大陆杂志》 11/1995
3. 主编论著
与 Wendy Swartz, Robert Ford Campany, Yang Lu, and Jessey Choo 合编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早期中国中古文献导读》) (预期于 2012 年春由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③ 有哪些比较好的历史书值得推荐
推荐《明朝那些事》印象最深的是胡宗宪打海盗那段,最大的体会就是,人可以没有良心,但不能,没有理想,没有良心的人未必不能做好事,但没有理想的人,只是苟活,世间尔。
④ 陆扬的介绍
陆扬,1965年12月生。来北京大学中自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梵巴利文1984级本科学生,师从季羡林先生。后负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师从Ernst Steinkellner。最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杜希德(Denis C. Twitchett)、余英时。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堪萨斯大学。2011年获聘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⑤ 关于南开大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生
以下这些书你可以选读一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
A类:
1. [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
5.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3.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7.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
3. 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 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 谢冕:《1898:百年忧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 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 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潮流)史研究:计81种
A类:
1、 [美]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3、 [英]格兰特:《现实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 [苏]梅特钦科:《继往开来——论苏联文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薛君智主编:《欧美学者论苏俄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7、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版(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译本);
8、 [英]福克纳:《现代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资料》(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 [英]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 [美]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另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精校本);
13、 [荷]佛克马等:《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 [美]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7、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美]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9、 [美]詹明信(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 [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 [美]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2、 [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 [美]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4、 [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 [法]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6、 [法]利奥塔:《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 [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8、 [法]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何林:《近二十中国文艺思潮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贾植芳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6、陆贵山、王先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8、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 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7、周政保:《精神的出场——现实主义与今日中国小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 俞兆平:《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张趺:《圣地之外——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意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2、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5、尹国均:《先锋试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小江、孟悦:《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5年版;
3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3、陈慧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90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9、愚土选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0、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张德祥:《现代化与精神境遇》,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周伦佑:《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家新等编:《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计37种
A类:
1、 [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美]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另有译本,书名译名有别);
3、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 [英]贝尔西:《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1-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89、1991、1998年分别出版;
6、 [美]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英]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3年分别出版;
8、 [法]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 [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 [加]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冯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1949-1976)》(1、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於可训等编:《文学风雨四十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 夏中义:《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9、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程文超:《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20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烨编著:《文学论争20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5、《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16、《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7、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8、 伊沙等:《十诗人批判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9、白烨选编:《中国年度文论选·99卷》,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20、白烨选编:《2000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21、白烨选编:《2001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
22、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文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3、陈思和、杨杨编:《90年代批评文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24、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说部分):计37种
A类:
1、 [美]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 [美]布鲁克斯等编:《小说鉴赏》(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6、 [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 [捷]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爱略特等:《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 [美]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别出版;
3、陈美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白烨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作协创研室编:《当代作家论》,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王锦涛、林建法编:《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建法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下),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兴安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马原编:《中国作家梦——当代文坛精英访谈录》(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0、 季红真:《众神的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季红真:《忧郁的灵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5、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 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7、 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8、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20、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1、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当代文化与传播理论研究:计38种
A类:
1、[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美]沃林:《文化批评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法]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法]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英]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 [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 [美]鲍德韦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美]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常昌富等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B类:
1、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1997年版;
3、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 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0、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 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6、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⑥ 陆扬的任职情况
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
2. 《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中国学术》、《 唐史论丛》编委
⑦ A\Z一开始时身为下仆的斯雷因为什么会与公主认识公主既然是离开薇瑟来陆扬城修学和斯雷因有何关系
10年,斯莱茵跟作为博士的父亲前往火影薇瑟帝国打算研究aldnoah,但是发生了事故,斯莱茵坠落的地点刚好被公主发现,并且救了斯莱茵
⑧ 陆扬的学者访谈
曾江:中国印度学发展要靠真正的学术眼光——访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学学者陆扬
《中国社会科学报》
陆扬从梵巴利文专业转入史学专业,先后在中国、欧洲、美国接受教育,现在他在中古史和佛教史的研究中仍常以梵文作为研究工具,由于这种种独特或说殊胜 的助缘,作为“圈外”的“内行”,陆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察中国梵文学术的视角,这是记者执意对他进行访谈的原因。
三年前的10月底,记者曾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往北大二院(历史学系)旁听,领略陆扬谈史学问题的风采,在安谧的二院,史学系三代师生晤谈一室之内,砥砺往复,也许学术传承的因缘即在此时无声潜运。
此次,记者就一系列梵文学术相关问题采访了陆扬。这是一次愉快而很有收益的访谈,虽然记者在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上不一定完全赞同陆扬的看法。记者与陆扬先生的对话从他对金克木和蒋忠新两位师长的回忆谈起。
某:前几天拜访黄宝生先生,他给我看了金克木先生当年给他们授课时的梵文语法课本,是一本薄薄的油印小册子,他整理后还作为“附录”收入了他新近出一本书 ——《梵文文学读本》,以示“薪火相传”之意。金克木先生对你们1984级梵巴利文本科生有什么影响?对给你们授课的蒋忠新先生有什么回忆吗?
陆扬:印象中我们当时并没有采用金克木先生授课的小册子。但是金先生教授梵文的一些基本方式很明显影响了对我们的教授方式,因为当时直接担任授课的蒋忠新 和郭良鋆两位老师都深受金先生的影响,所以潜移默化也影响到我们,比如强调梵文的诵读和语言本身的文化特性。金先生对我的影响更多是通过他的各种著作以及 在北大时经常向他老先生求教而获得。这方面我将有专文回忆,这里就不再特别说明了。
教授过我梵文的蒋忠新和郭良鋆两位先生都是第一流的老师和纯粹的学者。有趣的是这两位老师都是上海人,据我所知郭先生更是出自旧上海富贵之门,却没有丝毫 的世俗之气,这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他们的方法都是循循善诱,让我体会到求学的温馨。隔了这么多年,我对他们的尊敬没有丝毫减退,这可以说 是我在北大最好的收获之一。
两位中当然蒋先生和我们的接触更多,可以说是我学习梵文和印度文化的真正的“亲教师”。蒋先生身体很不好是当时我们师生圈内都知道的事,但他不避寒暑,撑 着来上课,而最了不起的是他只要一讲起课来,就神采飞扬,忘情于此中,感人极了。当时他虽然身体很不好,但我猜那段岁月对他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他有机会重 返杏坛,我们这些学生虽然并不出色,但和我们年轻学子接触,还是会给他带来安慰。而可能更重要的是,在遭受那么多年对学术的摧残之后,他得以重新投身学术 工作。他的两项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本梵文《法华经》的转写和梵文《摩奴法论》的翻译,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教学加上研究,他的毅力 真是内在的。
蒋先生对我非常关心,不仅是学业上的也是个人生活上的。他住在离北大很远的劲松地区。我常跑他家去向他讨教,每次都会感到一种无比的放松和快乐。谈学问之 余,蒋师母每次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我,对于一个家不在北京的学生而言,这种照顾是很令我感动的。对我来说,最内疚和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去国之后,没能再 和蒋先生见面。他的突然去世使这种遗憾无法弥补。我1987年秋去国之后,直到 2000年夏首度回国到北京,当时行程极为匆忙。到北京我即向师友们打听蒋先生的情况,得到的讯息是蒋先生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改善多了,气色也好了,这让我 感到意外的欣慰。但正因为这一念,就没能及时安排时间去看望他。其实那些天住在北大,我也没有去拜访对我影响至深的金克木先生。这实在并非因为我不懂礼 貌,而是对这两位影响我人生的先生,我内心有一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不安,诚不足为外人道。可惜过后不久,两位先生都驾鹤西去了。
某:您在北大和维也纳大学接受的梵文训练,对您现在的研究工作中有何助益?
陆扬:我目前的学术工作和古代印度中亚的宗教历史还时时发生关联,因此梵文训练能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帮助。但梵文训练本身有其独立的价值,因为在接受这 种训练的过程中我能多多少少进入了另一种重要古代文化的核心,找到一种能够终身受用的参照体,对日后的学术思路有不能低估的帮助,即便我直接的学术工作不 再以梵文或印度古代文化为中心。而且由于北大维也纳诸位先生的影响,也能使我倾向于从印度文化历史的内部来了解这种文化的特点,而不是满足于了解其对于中 国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梵文训练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对这种语言不再有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崇拜感。同时对语言的掌握和人文学术之间的关系脉络也有比较客观的理解。
某:您曾留学欧洲,现在任教北美,能否向我们介绍下您所了解的国际上梵文教学和研究的现状,尤其是其与印度学之关系?
陆扬:我因为到美国后学术专业迅速转向中国古代史,因此没有再着意关心国际梵文教学和研究的现状,了解有限。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梵文教学和研究并不等 同与印度学的研究。在西方,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梵文都是作为一种学术工具附着在印度学的框架之下的,或者作为比较语文学附着在语言学的框架之下。但并不 等与说有印度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就一定强调梵文的教学和研究。我觉得中国学界对梵文和印度学关系的理解比较狭隘且单一,和国际学界在这方面认知上有相当的 距离。
和欧洲相比,美国以梵文文献为基础的印度学和佛教学研究相对较短,在学术体系中占有的位置也比较边缘,但还是有其特色。传统上重要的中心像哈佛、宾夕法尼 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等。这些学校中的梵文文献研究不只是在亚洲研究的系科里,也可以在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或宗教学系里。
欧洲梵文和印度学的中心很多,难以一一列举。仅以我曾学习过的维也纳大学而言,这是一个自19世纪以来的印度学重镇,出过Wilheim Geiger这样的巴利文大家,Erich Frauwallner这样的印度思想和佛教思想的研究大师以及Manfred Mayrhofer这样的印度伊朗语的语文学宗匠。我求学期间,维也纳的梵文文献研究其实分成三块,一是和佛教学西藏学结合,在Ernst Steinkellner教授领导下的藏学和佛教学研究所;一是和印度学结合,在Gerhard Oberhammer教授领导下的印度学研究所;还有一个就是在Mayrhofer影响下的印欧比较语文学研究所里。我记得我曾听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吐火罗 文的课(虽然当时所学我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就是在比较语文学所,主讲的是从德国请来的客座教授K. H. Schmidt。Schimidt是研究吐火罗的专家,对吐火罗语B方言(也被某些学者称为龟兹方言)造诣尤深。但我记得即便像他这样的专家,在德国也没 有正式的教职,挂在德国Hall-Wittenberg的马丁·路德大学的职位只是个Privat Docent的空衔,没有固定的薪水,好比日本的“非常勤讲师”。Gerhard Oberhammer和Steinkellner先生都是Frauwallner的弟子,后术业各有专攻,但都可以说是从Frauwallner的学术体 系里分流出来的。我上过好几门Gerhard Oberhammer的课,都是解读印度部派和印度教思想文献的,如弥曼差、数论和商羯罗吠檀多,等等。他当时在维也纳大学的地位很高,著作也多。以他的 造诣来上这种入门课,颇为难得。他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特别注重打通天主教神学和印度古典思想的关联。当然这种学术立场必然影响到他对印度思想文献的 解读,不过我通过上课获得了这种经验,到美国后再转读陈荣捷、狄百瑞等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就非常能引起共鸣。
某:我有一个关于国内梵文流别的问题。以徐梵澄先生为例,在接触中我发现,有的人很敬服徐梵澄先生,而一些梵文学者对徐先生之学则颇有非议,记得您曾经在跋《徐梵澄文集》的文章曾经略提及中国印度学存在分野的观点,能否在这里略展开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陆扬:我对您提的问题的理解是梵文研究在中国有派别倾向之分,这的确是存在的,虽然我个人对这种分别的理解和其他学者未必相同。在有些相关问题上这一领域 的专家更有发言权,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的意见仅供参考。我对中国印度学研究的分野在回忆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的文章里都会分别谈到。这里只就徐 梵澄先生说几句。
徐先生在现代学林中是非常特别的人物。他在人文学方面的很多造诣不是同辈所能企及的。这是他的一项优势,比如他对中西古典的掌握就远远超过了季羡林先生, 也比金克木先生有系统。他在这个基础上再转入梵学和印度思想研究,当然视野就会不同,领悟力也会很高。但徐先生又具有很强的艺术家和文人气质,有时不够冷 静,而且他对思想的理解也有古为今用,六经注我的意识在里头,这都会影响到他的学术见解。比如他对《奥义书》等的译注,就受到印度现代思想学问家阿罗频多 的诠释的制约,有时类似于熊十力对唯识的解释。我也读过他英译的《肇论》,发现译得很不精确,几乎不能采信。但徐先生和金克木先生一样,都注重从文化内部 去观察,而不仅仅是从外部做些观察或实验,这个态度我很欣赏。
某:有一个很多人包括学术界和公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古代高僧梵文水平很高,现代梵文学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等唐朝高僧相比如何?
陆扬:现代梵文学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时代的高僧相比如何,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玄奘的时代,梵文还是一种被文化精英所广泛使用的语言,并不是一种死语言。 这和罗马和中古时代的拉丁语一样,是印度古典文化的承载体,是名副其实的“雅言”。近年美国学者Sheldon Pollock发表了一部大著《人士间的天语》(The Language of the Gods in the World of Men),专门探讨在梵文的促进下印度文化的雅言化过程,有相当精彩的分析。现代梵文学者可能对梵文的历史变化有更好的了解,但不可能对梵文有像古代印度 文化之士那样的亲近的认知,更不太可能对这种语言有丰富的运用。当然我的印象中,西方优秀的梵文学者也并不完全将梵文作为死语言看待,比如不少学者能够从 事还原梵文文献的工作。当然即使印度古典时代的知识人梵文掌握水平很高,但这并不等于玄奘时代的中土高僧就一定能达到类似的水平。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学 术课题。玄奘和义净等游历过五天竺的中土高僧有相当高的梵文水平应该不成问题,但他们未必接受过当时印度声明的系统教育,所以我推测他们的梵文素养是会有 局限的。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僧人毕竟是极少数。以前学者常不加考虑的认为中国中古时代有很多精通梵文的僧人,但荷兰学者高罗佩就撰文打破这个迷思。他认为中 土僧人更多的只是懂悉昙而已,而非梵文。他的这个看法在西方学界颇有影响。他的见解我觉得过于偏颇,因为古代中印交流的丰富情况很多并没有在现存文献中得 到反映,而玄奘这样的僧人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
某:梵文在中国作为一种非常小众的研究语种,但是在普通公众中有时却拥有可以带来很大声誉的神秘感,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陆扬:在国际范围内,这种现象固然显得很特殊,但如果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学术生态来看就不太难理解。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依靠某种机遇。坦率的说,在长远的 潜因方面,梵文的神秘感恰恰产生于公众对梵文和梵文在研究古代文化中所具有的具体作用并不了解。其次是中国近代学术传统始终有过度强调某种工具或某种材料 的作用的倾向,仿佛有绝技或秘籍在身,便可纵横天下,这是幼稚的想法。这种想法其实最早存在于中国人文学界,原先普通公众并不关心这个。
我记得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季羡林先生曾多次对我们说,他80年代去开全国人大,和侯宝林一起,记者都只围着侯宝林采访,根本无人知道季先生。但这种情况 到了90年代以后完全颠倒过来了。可以说,梵文研究在普通公众中获得的声誉和季先生个人影响力的突然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种影响力的突然增加主要来自学 术圈以外。整个社会舆论对“国粹”的突然重视,而梵文虽不能算“国粹”,却也在公众的想像中和这种国粹主义挂上了钩,于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发而不 可收拾。这种潮流对梵文研究本身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我并不太乐观。当然说完全没有积极的作用也不符事实,但中国梵文研究和以梵文文献为基础的印度学研究 本身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真正的学术眼光。
⑨ 陆扬的学术活动
“冯道的世界: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边缘与核心”清华历史讲堂,4/19,2012.
“晚唐五代清流文化与唐宋社会的转型,” 第三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武汉大学, 9/17-18, 2011.
“作为一种史学研究对象的晚唐五代节度使墓葬,”第一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 四川大学, 8/18-26, 2011.
“现代学术史上的季羡林和金克木,” 国际汉学系列讲座,北京大学,6/17, 2011.
“Web of Knowledge: Itinerant Learning and Monastic Authority in Medieval China,”Ritual, Religion and Institution in Medieval China: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udan University, 11/6-8, 2010.
“万劫因缘会刹那-论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系谱的诞生,”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 (批评的中国学系列学术研讨会[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9/24-26, 2010.
“从节度使墓葬看唐五代河北文化的变迁,” 复旦大学文史讲堂讲座, 9/21, 2010
“枭雄的抉择 : 试析晚唐五代两座武人墓的构成,”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6/23 2010
“西方唐史研究概观,” 人大史学讲堂讲座, 5/31, 2010
“忆昔开元全盛年-论晚唐五代笔记中的历史记忆,” 实践中的唐宋思想和礼仪与制度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人民大学, 5/28-30, 2010.
10.“唐帝国为何会瓦解-一个老问题的新思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讲座, 5/24, 2010
“VisualizingWenin Early 10th Century China — Evidence from Mortuary Arts,”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I,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14-15, 2010.
“Veritable Records or Cultural Imagination: Xuanzang’s Account of India and Central Asia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sian Culture 2009, Kansai University, 6/27, 2009.
“A Civilized Warlord in Early 10th Century Hebei: The Tomb of Wang Chu a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 29-30, 2009.
Roundtable Panelist, “Archives and Sources Across Cultures,”MAMA XXXIII (Urban Life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Missouri — Kansas City, 2/27-28, 2009
“The Itinerary of Fame Building: Itinerant Learning and Abbotship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Buddhism Across Asia: Networks of Material,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6-18, 2009
“Dao'an, Huineng, and the Monkey King: The Birth of the Genealogy of Chinese Buddhist Patriarchs,”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1, 2009
“Prosopography in Medieval Chinese Studies: Information that are Database Friendly and Otherwise —Literacracy as a Case Study,”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graphical Databases for China’s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11/21-23, 2008.
Roundtable Panelist,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Global Community, Hall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9/25, 2008
“Imagining Buddhism: Xuanzang’s Journey to India Revisited,” invited lecture, University of the West,4/25, 2008.
“九世纪宦官官僚的形成-以梁守谦为中心,” 西安碑林 920 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安碑林博物馆, 10/24-25, 2007
“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座, 10/22, 2007.
“A Journey of Illusion? Re-examining Xuanzang’s Vision of Central Asia and India,”Workshop on the Kinetic Vi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5/25 - 26, 2007
“Views of Confucius and the Duke of Zhou in the Tang,”Conference on “TheRituals of Zhou(Zhouli) in East Asian History: Premodern Asian Statecraft in Comparative Context,”Princeton University, 12/8-11, 2006
“From Dao’an to Huineng: The Making of Buddhist Patriarchs in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7/14, 2006
“The Making of Literocrac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Literary Success in Late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e-modern China Lecture Series, Columbia University, 4/13, 2006
“The ‘Middle Kingdom’ that was India: Discourses on Indian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4/6-9, 2006
“Why did the Tang Fall: A Re-assessment of the Ninth Century,” invited lecture, East Asian Studies Semin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1/17, 2006
“Modernizing humanitie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hina from the 1890s to the 1940s,”The XIV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8/29-9/3, 2005
“The Rise of Buddhist Commentarial Tradition in Eastern Jin,”A Workshop on the Eastern Jin, Harvard University, 5/6-7, 2005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Monk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The 9th Conference on Redefining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the 21st Century, Fudan University, 4/8-10, 2004
“Literocra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ulture,”Chinese Medieval Studies Workshop, Columbia University, 12/13,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in Buddhist Biography: A Close Reading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 invited lecture, Seminar on Buddhist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12/4,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Voices of Inner Conflicts in Buddhist Biography: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etic Thought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Yale University, 5/1-4, 2003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onference on Buddhist Monasticis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2/21-2, 2003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Hualin Lecture Series,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10/31, 2002
“Rethinking Late Tang Culture: the Case of Literary Families and Social Concept of Purity,” invited lecture, Institut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0/30, 2002
“A New Reading of an Old Problem: The Origin of Chinese Buddhist Scholasticism in the Biographies of Foreign Monks of the Six Dynasties,”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Ancient Tim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n the 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Peking University, 10/25-26, 2002
“New Trend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A Survey of Western Sinology,”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10/23, 2002
“The Trends and Problem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Recent Decade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9, 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8, 2002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7, 2002
“Eunuch Power, Legitimacy, and Medieval Chinese Kingship: the Case of Tang,”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6, 2002
“Aristocracy, Meritocracy, or Literocracy: Re-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Mid and Late Tang Elite,”New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4/18-20, 2002
“Quest of Knowledge: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4/4-7, 2002
“A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in Ninth 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Shenqing'sBeishan lu,”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Rutgers University, 10/4-6,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High-Tang Project Lecture Ser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6/6, 2000
“Official Writ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Tang,” invited lecture, China Humanities Seminar, Harvard University, 4/17, 2000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Boston MA, 4/11-14, 1999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 invited lectur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22, 1999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a and Pure Land Buddhism,”The Third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aipei, Taiwan, 7/19-21, 1997
“The Legacy of the Yuan-ho Era (805-820):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Late T'ang Court,”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Honolulu HI, 4/11-15, 1996
⑩ 陆扬的任职简历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讲师
1999年专8月-2006年7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属系助教授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系客座教授
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历史系助教授
2011年6月起,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