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明朝历史
很简单的一句话:明月根据历史中的明皇宫写的
而现在的明皇宫是历代君主加以修缮的,故不同!
『贰』 明朝历史知识问答
1 朱元璋定祖训,规定自己的后代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偏旁必须是以五行为首,那么从他的孙子那代算起,这个五行偏旁是什么样的顺序轮回的? 火土金水木
2 郑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么时期?当时哪位皇帝执政? 永乐时期/成祖朱棣
3 于谦被哪位皇帝所杀? 明英宗朱祁镇
4 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位后宫的皇帝是谁? 明孝宗朱佑樘
5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宦官(至少三位)。 王振、刘瑾、魏忠贤
6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首辅(至少三位)。 解缙、杨士奇、张居正
7 明成祖朱棣总共几次亲征蒙古? 五次
8 请列举明朝历史上的盛世(至少三次)。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 万历中兴
9 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哪位皇帝自缢身亡?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10 明朝的都城是在北京,但是明朝还有一座陪都,请问明朝的陪都是哪座城市? 南京
11 1619年明朝与女真展开了一场大战,这次战争的名称叫什么? 萨尔浒大战
12 明朝实行三种征兵制度,是哪三种? 世兵制、募兵制、征兵制
13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共分几级?从级别大小顺序来回答。 共分五级/镇、卫、所、堡、路
14 明朝历史上使用年号最长的是哪个年号?使用了多少年? 万历/48年
15 明朝经济在万历前期是不是达到了最顶峰? 是
16 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是谁? 明武宗朱厚燳
17 明朝皇位继承的制度是什么?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无子嗣,兄终弟继
18 明朝存在的时间现在有争论,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灭亡,持这种说法的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第二种说法是明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之后明朝灭亡,而持这种说法的又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 277年(1368——1644)/316年(1368——1683)
19 崇祯皇帝当初封吴三桂什么称号? 平西伯
20 朱元璋建国后,派了两名大将北上灭元,这两名大将分别叫什么名字? 常遇春、徐达
21 请列举明朝的武将(至少十位)。 徐达、常遇春、秦良玉、戚继光、吴三桂、李成梁、刘綎、郑成功、满桂、赵率教、毛文龙
22 广宁之战后,明朝哪两位官员退保山海关,导致辽西全部沦陷? 王化贞、熊廷弼
23 李定国在清军侵入中原后与南明合作,誓死抗清,请问李定国原隶属于谁的部下? 张献忠
24 标志着明朝在关外的统治权全部丧失的一战是哪场战争? 松锦大战
25 请按在位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答出明朝皇帝的在位时间、年号以及皇帝的名字。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 48年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45年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31年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 23年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 22年
明英宗正统/天顺帝朱祁镇 22年(两次登基)
明孝宗弘治帝朱佑樘 18年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17年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燳 16年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 10年
明景帝景泰帝朱祁钰 8年
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 7年
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 6年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 4年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10个月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1个月
『叁』 明朝的历史
在大明帝国近300年统治期间,创建了许多制度,“内阁制”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项。 大明帝国创建初期,为了巩固政权,洪武帝废除了宰相,把宰相的权力收归自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上分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等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样就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能力等因素,皇帝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六部百司的政务,因此,在永乐帝期间,内阁制就应运而生,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所担任的官员其官阶比较低,权力也很有限。但从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到了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经过大明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阁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明朝分内廷、外廷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完全对称。外廷有内阁,内廷有司礼监,外廷有三法司,内廷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 其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这样就形成了决策权归皇帝,议政权归内阁,行政权归六部的权力平衡局面。 在内阁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权力平衡这一主线,而且君主和臣属自觉不自觉地逐渐把内阁塑造成了实际上代替宰相的机构,但又和以往宰相不同,内阁在制度上始终没有监督六部百司执行皇帝诏令的权力。其最大特点: 内阁拥有“票拟”之权。也就是代皇帝草拟各种文书,以及批答六部、百司各类政务奏请的文书。它可以是先与皇帝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也可以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呈送皇帝审批。其结果便是: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和限制。同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其做法是:各类文书全归口于内阁票拟,疑难者由皇帝召阁臣一起商议决定;但必要时皇帝也可在禁中主动提出自己关干政事和用人的意见,通过手诏、中旨(或宦官传口谕)下内阁票拟。对于这类手诏等,内阁可以奉行,也可以拒绝,全都合法。这就使内阁在限制皇帝滥下诏令的斗争中,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而且内阁在大明从形成到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在中期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制度惯例,即在这种制度惯例下,内阁成员不是皇帝直接可能任命的,而是必须经过推选,不经过推选的内阁没有合法性。这样就保证了内阁成员的稳定,也直接增加了文官集团对抗皇权的筹码,这也是大明内阁制的一大特点。在明代,表面上废去宰相,君主独断专行更加厉害,实际上发展的结果是,君主行使权力时在制度上受到的限制比过去更大,想要独断专行的困难更多了。在明代,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经常不得不向内阁低声下气,甚至发生向内阁成员行贿的千古奇谈,而且还常常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终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就不足为怪了。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连当时的利玛窦曾这样评价内阁的作用: “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得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从前面所述应该已经很明显,而且下面还要说的更清楚,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有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否则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大其权力。当然皇帝可以对和他家族有关的人进行赏赐,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但这笔赏赐不能列为公家赠款,皇帝所做的赠礼也不能从公款中提取。” 几年前,当今皇上想册立他的次子而不是长子为储君,因为这个幼子受到他和皇后的宠爱,这一更易违反了国法,皇上收到了大量指责他的陈情书,……最后皇上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在大臣们以集体辞职为威胁的条件下,不得不表示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改变了主意。”选取《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 在中央政权高度集中及王权高度专权的明代,能产生内阁制这一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体制,无疑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由于本人的知识有限,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很是肤浅,非常欢迎各位战友发表高见。
『肆』 明朝历史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因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称朱明。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元末蒙古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到元顺帝时期,暴发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接到了好友汤和的邀请信,思量再三,参加了当时的濠州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分支,先后南征北战。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为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元朝 明太祖朱元璋
,攻占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原历经97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进入明朝统治。 明朝初年国力强盛,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励精图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间,明朝以北进蒙古高原,南征安南,伐锡兰,羁绊马来诸岛族。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一个接一个,一派盛世景象。 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有“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万邦来朝”。1442年后,宦官王振开始擅权,1449年发生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并使国力大损,景泰帝果断任用于谦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后又经历景泰、天顺两朝的经营恢复,国力有所回升,到明中叶孝宗弘治时期再次大治,此时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对外复立哈密等卫,重新确立对西域的羁绊和控制,历史上称此时期为“弘治中兴”。 正德朝开始逐渐中衰,至嘉靖时推行新政,政治国力一度有所恢复,但因嘉靖末年君臣矛盾突出,又开始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至隆庆年间徐阶,高拱等人推行新政,罢海禁,册封俺达等人,史称隆庆新政。到万历朝时,在著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辅政之下实行改革,再度中兴。此时期海内清平,又先后平定甘肃,贵州叛乱,并为援救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史称万历中兴。 此时明朝经济文化极其发达,后世计当时朝廷岁收,明朝的经济规模世界第一。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更加腐化,地主阶级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江南民变的发生。万历末年,关外建州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中官黄门集团的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因为连年灾害,明廷因财政破产,无力镇抚,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后金的军队也突破长城防线,五入关内。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同年清军入关。 在南方一些明朝大臣拥立明朝宗室建立几个政权,史称南明。1662年,吴三桂将永历帝绞杀于云南昆明,南明灭亡。台湾郑氏政权继续沿用永历年号,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郑氏投降,监国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 明朝疆域 宣德时期
疆域
明朝疆域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后期约570万平方公里,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南海诸岛,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正式管理台湾全岛,台湾收归中国版图。
年号简表
编辑本段明朝皇帝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长陵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裕陵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庆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编辑本段南明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键 绍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节皇帝 绍武(1646年) 绍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历(1646年——1662年) 永历陵
现在故宫
注:明太祖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与安宗葬处不明,景泰陵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于福州罗汉岭,绍武陵位于广州越秀公园内,永历陵位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其余十三位皇帝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明十三陵。词条图册更多图册明朝皇帝御图集(13张)
明开平王常遇春像(1张)
明神宗万历皇帝(1张)
明延平王郑成功(1张)
『伍』 哪些书对了解明朝历史有帮助
《明朝那些事儿》《这个历史挺靠谱》都很好,可以去读读,不仅书写的幽默,还能学到些真知识和课本上不讲的知识
『陆』 怎么样学习明朝历史
快餐式:买本《明朝那些事儿》
正统式:通读明史、明实录、以及所有能找到的有关回明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答后世传说野史不要看,名臣自传、士子笔记、西方传教士见闻等比较有价值),并参考英美日等国高等学府对明朝的研究,尤其是英美的研究,很具有参考价值。会很累,但会相当有成就感,对自身知识的充实程度会超过你的想象。
强烈建议不要看大陆官方教科书,就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历史而言那书的价值为零。
『柒』 怎么用最快时间梳理明朝的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武力强大的秦朝、名扬海外的唐朝。不管是哪一个王朝,都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
『捌』 给我三十个明朝历史题目
闲着无事,自己编了一套明朝历史知识题,比较简单,看看哪位皇汉能在5分钟之内解答出来。
1 朱元璋定祖训,规定自己的后代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偏旁必须是以五行为首,那么从他的孙子那代算起,这个五行偏旁是以什么样的顺序轮回的?
2 郑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么时期?当时是哪位皇帝执政?
3 于谦被哪位皇帝所杀?
4 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位后宫的皇帝是谁?
5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宦官(至少三位)。
6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首辅(至少三位)。
7 明成祖朱棣总共几次亲征蒙古?
8 请列举明朝历史上的盛世(至少三次)。
9 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哪位皇帝自缢身亡?(回答出该皇帝的姓名、庙号以及年号)
10 明朝的都城是在北京,但是明朝还有一座陪都,请问明朝的陪都是哪座城市?
11 1619年明朝与女真展开了一场大战,这次战争的名称叫什么?
12 明朝实行三种征兵制度,是哪三种?
13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共分几级?从级别大小顺序来回答。
14 明朝历史上使用年号最长的是哪个年号?使用了多少年?
15 明朝经济在嘉靖朝前期是不是达到了最顶峰?如不是,请说明。
16 明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是谁?
17 明朝皇位继承的制度是什么?
18 明朝存在的时间现在有争论,一种说法是指从太祖朱元璋南京建国开始至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灭亡,持这种说法的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第二种说法是指太祖朱元璋南京建国后至明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后明朝灭亡,而持这种说法的又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
19 崇祯皇帝当初封吴三桂什么称号?
20 朱元璋建国后,派了两名大将北上灭元,这两名大将分别叫什么名字?
21 请列举明朝的武将(至少十位)。
22 广宁之战后,明朝哪两位官员退保山海关,导致辽西领土全部沦陷?
23 抗清名将李定国在清军侵入中原后与南明合作,誓死抗清,请问李定国原隶属于谁的部下?
24 标志着明朝在关外的统治权全部丧失的一战是哪场战争?
25 请按在位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答出明朝皇帝的在位时间、年号以及皇帝的名字。
26 明朝最后一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是谁?
27 朱元璋原名叫什么?
28 朱元璋当初在皇觉寺当和尚时,元廷早已风雨飘摇,各路起义军风起云涌,所向披靡。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儿时的一个朋友给朱元璋送去了一封信,建议他参加起义。那么给朱元璋送信的这个朋友是谁?朱元璋后来加盟了谁领导的起义军?
29 朱元璋的正妻、也就是后来的皇后是谁?
30 朱元璋当初为何立其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
31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明朝是在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后灭亡的,国祚277年。但是也有的观点认为,1644年的明朝虽然被李自成攻破了国都,但实际上只是理论上的灭亡,而在长江以南,明朝还有半壁江山,史称“南明”。那么在南明历史上,先后有四位朱明皇亲登基称帝,请问他们分别是谁?
32 1644年二月,李自成攻打宁武关,死伤无数,终于攻陷了宁武关。那么,当时镇守宁武关的守将是谁?
33 明朝有个独特的特务机构,那么这个特务机构是什么?是谁建立的?
34 明成祖朱棣创建了一个由宦官掌权的机构,请问这个机构是什么?
35 明朝中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通常称之为什么?
36 明末党争活动十分严重,各党纷争不已。那么当初攻击楚、浙党的组织是哪个?
37 魏忠贤与宫内的哪名女子狼狈为奸?
38 建议明惠帝朱允炆发动撤藩行动的是谁?
39 明朝不乏有痴情的皇帝,如明孝宗朱祐樘,一生只有一个老婆。但是朱祐樘的父亲也是个痴情的人,请问他的父亲是谁?而他又偏爱哪位女子?
40 “勇冠三军,孝闻九边”说的是谁?
41 1645年四月,清军攻打扬州城,扬州军民誓死反抗,清军攻了数日才攻破扬州城池。清军入城后为了泄愤,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屠戮,扬州数十万生灵遭到了灭绝性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请问,当时镇守扬州的总指挥官是谁?而他的结局又是怎样?
42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在什么时候?
43 明英宗朱祁镇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宦官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对手是蒙古的瓦剌部。此战之后,明朝50万大军全军覆没,而朱祁镇也被对手俘获。那么该历史事件被称之为什么?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的这名宦官是谁?而这名宦官的结局又是怎样?
44 请列举著名的抗清英烈(至少十位)
45 请列举明朝著名的文学著作(至少三部)
46 请列举明朝著名的科学著作(至少三部)
47 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上奏折骂皇帝的是谁?他骂的是哪位皇帝?
48 明朝辽东的关宁锦防线(又称关锦防线)是一条抵御后金进犯中原的防线,那么这条防线是谁建立的?
49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明清之间爆发了松锦大战,这场战争历时三年多,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结束,战争的结果是明军惨败。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明军方面的总指挥官是谁?他的结局怎样?这场战争又是谁发起的?
50 明朝与清朝之间有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请列举出双方之间爆发的至少五次战役。
51 女真人是怎么称呼汉人的?
52 女真人的发型统称为什么?
53 明宫三案指的是哪三案?
54“心学”创始人是谁?
55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抢夺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的,原因就是建文帝草率撤藩。朱棣身边有很多谋臣,他们在辅佐朱棣起兵造反时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当初鼓动朱棣起兵造反的人是谁?朱棣起兵造反的理由是什么?这场战争称之什么?而这场漫长的战争又是在哪年开始的?
56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货物。那么,这一历史事件称之什么?
57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驾崩后,葬在哪里?
58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继位时,他的二叔汉王朱高煦早已密谋造反。后朱瞻基御驾亲征,擒汉王朱高煦,后用大瓮杀之。那么,朱瞻基是在哪里擒住朱高煦的?
59 永乐九年(1411年),明朝政府在东北设立了什么地方军政机构?
60 文学家吴伟业曾经写了一首诗,该诗有四句话是最著名的: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请问,诗中所描述的红颜指的是谁?出生于哪年?她的男人是谁?而前两句诗又是什么意思?
61 西厂机构是谁建立的?
『玖』 求有关明朝的历史资料
明朝(英译:Ming)(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
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朝前期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后来国力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甚至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但后来南明政权又延续了十多年,直到最后被清朝消灭。
明朝历史
元朝末期
元朝末期,朝政腐败,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导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明朝建立
至正十一年(1351年)5月,农民起义爆发。次年,郭子兴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不久,贫苦农民出身的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屡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器重和信任。至正十四年(1354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执掌该部的领导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府,然后攻下周围一些军事要地,获得了一块立足的基地。此时的朱元璋“地狭粮少”“孤军独守”,远不及其他起义军势力,处境十分艰难。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经过几年努力,朱元璋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朱元璋先后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灭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降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了明朝,同年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一方面惩治贪污的官吏,即使是皇亲国戚,开国功臣也不手软。又分封皇子镇守各地,他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兴建了北京城,于1421年迁都北京。其间还派郑和七下西洋;又编纂《永乐大典》。成祖之后,又有仁宣之治。
1435年,不满9岁的明英宗继位,崇信宦官王振。结果导致1449年的土木之变,皇帝被瓦剌俘虏。但是在于谦的率领下,明廷另立明景帝,并发动全国军民抗战,打退了入侵的瓦剌军,明朝一度复兴。明孝宗弘治年间是明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这位皇帝勤勉而不专制,信任大臣,内阁权力大为上升。
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大臣严嵩把持朝纲,致使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以至海瑞称“嘉靖嘉靖,家家皆尽”。
万历年代
万历初年,神宗得到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使边境安然。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形势。
张居正逝世之后,中兴之象消失,明朝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神宗是个贪婪的君主,大肆侵占土地,搜刮民财。神宗又废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黩货、臣下贪污、党争激烈的状况。
明末三案、魏忠贤专权、李自成起义都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神宗的腐败招致国库空虚,边关危机。这一时期,位于东北的后金的崛起,形成了与明王朝相对立的地方政权。此时的明王朝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明王朝灭亡的危机已然形成。
明朝灭亡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迫害异己、镇压人民。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主宰中国的明朝至此灭亡。之后清兵入关,并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残余势力大多投降清朝或与清朝合作共同对抗起义军;而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建立了数个流亡政权,史称“南明”,在随后的十多年间被清朝逐一消灭。
* 直隶:京师、南京
* 布政使司(省):山东、山西、河南、 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 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管黑龙江流域——西起阿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1409年建立,共持续25年,后废弃。
官吏制度
* 中央官制:
o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o 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
o 御史台
* 地方官制
o 承宣布政司
o 提刑按察司
o 都指挥使司
明朝设有特务机构监视大臣的言行。太祖有锦衣卫,成祖设东厂,宪宗设西厂,武宗有内行厂。
军事制度
明代早期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发的,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籍选,亦即垛集军,是由户籍中抽丁而来。除此之外尚有简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后又有强使民为军的方式,不过都属于少数,整体而言,卫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军制。
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准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因此在嘉靖年间,在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戚继光在浙江地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
外交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
明成祖即位后,在永乐年间,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体现了永乐时明王朝的鼎盛。明成祖之后,其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他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朝中后期,倭寇逐渐平息,才重新开放禁海。
公元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中国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西方国家的东来,使不少新鲜东西也传入中国。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罗马教皇派出利玛窦去中国教区工作。由于万历援朝之战的爆发,利玛窦一行没能及时到达中国。后来战争中国得胜,利玛窦才能进入中国境内,由于利玛窦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后来他被举荐到北京,颇得神宗信任。他向中国进献坤舆万国地图、自鸣钟、日晷、西洋炮、望远镜、火枪、西药、圣母像、十字架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利玛窦不仅传播天主教,还启发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学习西学,另外他还将中国各种文化传入欧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学说、围棋等,可谓“贯通中西第一人”。 另外,明朝军队而大量使用火器,火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不比西方国家小,但是随著满清入主中原,火器的使用返而减小了。
明朝的农业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工具,都高于宋元时期,为明朝中叶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然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随着明朝纸币“大明宝钞”的流通失败,整个货币体系转向为以白银为主。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也进一步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明嘉靖、万历时候,各地出卖丝绸、酒肉、蔬果、烟草、农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计其数,外国的不少东西,如欧洲的西洋钟,美洲的烟草,中国城市都有卖。当时商业大都会有北京、南京、扬州、苏州、广州、西安、成都等,著名的商业集团有徽商、川陕商、苏商、京畿商、粤商等,在世界上,明朝是16世纪、17世纪时期手工业、经济最繁华的国家之一。
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金瓶梅》亦是此时作品。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至今仍在演出。
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明朝的民间文学很发达,唐伯虎是杰出的代表人物。民间盛行对联,还有锁南枝等山歌,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思想上,王阳明的新哲学“心学”在嘉靖以后盛行,形成一股反对传统束缚的思想浪潮,塑造了新的社会风尚,也使明代后期的士大夫有一种别于其他时代的生命哲学。如“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最好的例子。
科技
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直至16世纪,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这一时期出现的科学著作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还有《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是我们现在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
于谦写得《咏煤炭》诗歌说明当时煤炭已经普遍应用。计成的《园冶》则是园林建筑的专著。
明朝的军事科技也较发达,明末已经出现了火铳枪,还有威力巨大的火炮。据说有个叫万户的人,坐在绑满火药棍的椅子上,试图利用火药的推力飞上天空,可惜失败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探索太空牺牲的人。
明朝时期的名人
王阳明 刘基 * 常遇春 * 解缙 * 张居正
* 魏忠贤* 郑和* 海瑞* 于谦* 戚继光* 袁崇焕
* 郑成功* 袁宏道(“三袁”)* 归有光* 朱载堉* 文征明
* 唐寅* 黄宗羲* 李贽* 徐光启* 汤显祖* 史可法
* 李时珍* 宋应生
耕地面积世界第一: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在万历年间,明朝的耕地总面积是七百万顷,明末时达到七百八十多万顷,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被打破。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形容明朝的,中国的耕地像花园一样井井有条,没有一块荒地,中国产的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美。
人口世界第一: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议。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份人留离失所,但有户可查的人口仍然达五千万,所以保守估计当时明朝的人口大约在七千到八千万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过四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冶金工业极其发达,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后来的两百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这个纪录。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在16和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并在那里得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当西班牙和葡萄牙贵族得到这些财富后,他们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向中国买丝绸,瓷器和茶叶,到最后这些白银和黄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国。美国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种说,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军队数量世界最庞大:
据记载在明初,明朝有二百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到了明末,长江一带的经济圈为皇侯和军阀把持,中央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明朝政府已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在山海关防守后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万。但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朝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中国多。
军工产值世界第一:
明朝军工业极其发达,一营5000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一千挺,鸟枪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门,除此之外明军还有鬼头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装备。跟宋朝不一样,明朝在每代皇帝执政期间,都会发生大规模战事,所以明朝的军工业为了应付战争所生产出来的武器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间谍机构世界最庞大:
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组织和最旗帜鲜明的间谍组织,在鼎盛时期人数达到六万人。在武侠小说里面,锦衣卫,东西厂常常被描写成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杀人机器。但实际上,明朝间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打击贪污,叛臣,维护国家稳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跟专门从事颠覆敌国政权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来,明朝的间谍组织其实并不太可怕。
船只总吨位世界最大:
在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最大的宝船长150米,宽3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宝船外,郑和的船队还有二百多艘平均长度达七,八十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叶,虽然朝廷再没有进行像郑和那样的大航海,但中国的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整个南太平样,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致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到了明末,由于要抗击倭寇,联朝抗日,明朝政府无瑕南顾,最后被葡萄牙和荷兰钻了空子,把势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这样,荷兰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政权进贡。
第三产业世界最大:
据阿拉伯旅游家记载,当时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产业,在北京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者保守估计就有近两万人。跟欧洲和回教世界不同,当时第三产业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员不以扫荡第三产业为政绩,明朝读书人又独爱风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数巨大,第三产业为世界之最并不奇怪。
国土面积世界最大:
明朝的国土面积在大部份时间都保持在90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鼎盛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都要大,明朝在东南亚的海外殖民地也绝不比当时的英国要少。
防御工事世界最多: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排第二长的防御工事,据传教士记载,中国的城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墙保护,城上有大炮,城墙外还有沟,战争时灌满了水,中国人认为那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帝王年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陵墓
太祖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孝陵
惠宗[1]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成祖[2]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乐 长陵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 1425年 洪熙 献陵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 1436年-1449年 正统
1457年-1464年 天顺 裕陵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钰 1450年-1457年 景泰 景泰陵
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朱见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茂陵
孝宗 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泰陵
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康陵
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厚熜 1522年-1566年 嘉靖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载垕 1567年-1572年 隆庆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钧 1573年-1620年 万历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常洛 1620年 泰昌 庆陵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启 德陵
思宗[3]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 1628年-1644年 崇祯 思陵
南明 (1644年-1662年或1664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备注
安宗 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 1644年-1645年 弘光 史称弘光帝,也称福王
朱常淓[4] 1645年 潞王
朱以海[5] 1645年-年 鲁王
绍宗 襄皇帝 朱聿键 1645年-1646年 隆武 史称隆武帝,也称唐王
朱聿【钅粤】 1646年 绍武 史称绍武帝
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1646年-1662年 永历 史称永历帝,又称为桂王
* 注:
1. ^ 此为南明弘光年间追崇,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恭闵惠皇帝。
2. ^ 本作“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3. ^ 清朝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愍帝。南明政权谥为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唐王谥为威宗。
4. ^ 潞王、鲁王政权均称“监国”,而未称帝,故无年号。
『拾』 明朝的历史
如果你想看个热闹,推荐《明朝那些事》,如果你是出于严谨的研究目的,希望你能看得进去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