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历史选修都学那几本都是什么
高中人教版的历史书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别是: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书一共有九本书,必修书有三本,选修书有六本
历史人教版必修书分别是: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经济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1)高二历史学情扩展阅读
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考试特点是史论结合、知识点多而交叉,这也使得高中历史不光靠背一背就可以了。
1、听课方法
高中历史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听课效率往往决定你对基础知识掌握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是除了讲解知识,也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
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记录内容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2、阅读历史资料方法
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阅读高中历史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
比如一些资料中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学习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
在阅读课外书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而且要能够与课本上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3、建立知识系统方法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巩固、繁荣、衰败等记录为主要框架。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记录为具体内容。
㈡ 怎样进行历史学情分析
朋友你的问题太简单了,我不是很理解你的意思。
历史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问题
政治:
经济回
文化(答思想)
举个列子给你
英国为什么最先进行工业革命
政治:较早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
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行大量的殖民掠夺
文化: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㈢ 求问严凤成: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学情分析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从内容上说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分析,即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在认知、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或学生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层次上说,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的普遍性的分析,还要对学生个体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就目前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学情分析略作探讨。第一,提高对学情分析必要性的认识。首先,在理念上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强化学生学习准备的了解心理生理特点的分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孔子语),从而实施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和学习体验的正确策略。其次,要不断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具备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功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的层次上,既能从学生的普遍的心理特征来思考,又能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心理差异,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最佳的教学安排。还要关注到历史学科的特殊和心理学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实物呈现等直观方式来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最后,教师还要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生历史学科以外的学习内容,让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历史学习提供帮助。这样既便利了历史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在教科研活动中加强对学情分析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在备课组教学研讨中,不仅要注重教材分析、教法研讨,也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与研究。第二,要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从学生历史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中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因为历史这门课牵涉到的学科很多,如地理中的地图知识,对历史学习的帮助就特别大;还有语文的许多课文都有一定的背景,文史若能互通,对这两门课的学习都有帮助。我们历史教师要经常关心地理、语文等学科相关知识,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如以“必修三”文化模块“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为例,教学指导应根据知识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程标准对掌握层次的要求,采取不通的教学方法。“文学上的成就”部分属于识记层次的知识,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的能力,联系语文课本的相关知识来有条理地记忆。教师的讲授、点拨集中到理解层面的“时代背景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上,对此知识点,运用知识迁移和问题引导,在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今文学发展历程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文学影响的基础上,设问: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19世纪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有何发展?这些发展对文学有何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次重申“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的原理。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充分了解与分析,善于将学生学到的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为其所用,同时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人物为突破口来设计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层层展开,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记录、积累学生学习问题的习惯。可以从学生的作业或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将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和梳理,以备再次学习相关内容时作参考。找到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因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往往最能反映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梳理这些“原生态”的第一手学情资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注意积累,以此作为教学中制定对策的依据,教学就更富有了针对性。虚心倾听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真实感觉和要求,征求学生的学习意愿。关注学生课堂的表情反映,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经常关注学生“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为高一级的学生从心理到知识背景与现在学生比较接近,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与即将要学习某个知识点的学生比较接近,所以他们的学习感受可能对对教师的教学有更大的启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教学的切入点。总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正处于形成状态的心理机能和活动水平,把问题设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出“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那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㈣ 我要一份 高二历史的 教育方面的调查报告 3000字左右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目的和内容
长期以来,在历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研究者比较注意教育理论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这
种研究强调教学的标准化,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研究,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对
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影响。根据新的认知主义教学观,学习主题对所学课程的评价认知是他们发展学习
潜能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要把学生对历史课的认知和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
研究参考。
这次调研的内容主要为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价,喜欢(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程的自我
归因,对现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章节结构与文字表述的认可程度和期望,对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处理
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历史课程考评方式的满意度与期望,以及对学习历史课程的 价值和意
义的认知等几个方面;调研同时还涉及在各类历史学习内容中学生的主要兴趣点,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真
实的主要方式,以及所具有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九中文科班学生,随意调研。发放试卷25份,收回25份。女生7人(占总数的%)、女
生18人(占总数的%)。
二、调研的主要结果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1、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低。在文科的学习学生中,把历史学科列为第一位的
共有7人、第二的共有8人、第三的共有3人。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共占%,超过了调研的半数以上,说明学
生对历史课还是有相当大的兴趣。另外在问到“你是否喜欢学习历史课程”时,有22人表示喜欢学习历
史课程,1人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程,2人表示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
进一步分析,喜欢学习历史课与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学生中13人表示本身就对历史感兴趣。10人表示历
史教师讲课很精彩。2人无表态。这说明学习的兴趣对学生非常重要。
2、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对历史学习是否感兴趣。
在表示喜欢学习历史的同学中,有56%的学生认为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动因是因为自身对历史就感兴趣,
有近44%的学生认为历史教师的可讲得精彩。
调研还进一步发现,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历史课与价值对其学习历史课的要求有很强的相关性。在表示喜
欢学习历史课的同学中,有60%的家长要求孩子学好历史以“作家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有40%的
学生家长要求孩子考个好分数就行了。这说明家庭的期望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重要的影响。
(二)、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课的考试方式的评价和期望方面
1、总体上说,多数学生对教科书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但对篇章结构安排的满意度相对大于对内容可读
性的满意度。
调研表明,关于教科书的篇章结构的安排,有68%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8%的学生认为不够合理,4%的学
生认为很不合理。
对于教科书的内容,52%的学生认为比较丰富,40%的学生认为不太丰富,8%的学生认为很不丰富。
关于教科书的文字表述,有44%的学生认为可读性比较强,24%的学生认为可读性不太强,24%的学生认
为可读性很强,8%的学生认为可读性不强。
2、多数学生对于历史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评价认可满意。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生
动形象,有趣味性。24%的学生认为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但也不是特别枯燥,4%的学生认为照本宣
科,比较枯燥。
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由6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述为主,有课堂提问,但没有讨论课。36%的学
生认为教师讲述为主,有课堂提问,也有课堂讨论。
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补充的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知识,有68%的学生认为介绍过得比较多,32%的学生认为
介绍过,但不多。
对于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图片、地图、录音、录像等教辅工具80%的学生认为偶尔使用。20%
的学生认为基本不使用。
另外还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学生学习历史课比较重视。只有12%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4%的学
生认为学校不重视。
进一步分析,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的评价与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与效果存在一定的联系。
调查表明,有52%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是以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为主,48%的学
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的方式是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因而72%的学生对老师教科书上的内容或历史
教师讲授的内容有过疑问。对于历史课的教学内容,60%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
认真听讲。24%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16%的学生认为应该教师在书
上划重点,学生背熟这些重点。
3、多数学生对现有的历史课的评价方式,绝大多数学生(84%)认为现在的考试方式能够部分反映学生
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能够全面反映或根本不能反映的只是各占4%。
与此相关的是,学生最希望的历史课的评价方式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持这种看法的学生
的比例高达52%。另外12%的学生认为应该写历史小论文,24%的学生认为应该搞讨论、调查、制作等各
种活动。调研表明最希望试卷考试方式的只有9%。
(三)对于学习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评价方面
1、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得不够紧。有56%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得
不够紧,44%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12%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的比较紧。
2、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调研表明,有36%的学生认为学习历
史课程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很有帮助,48%的学生认为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理
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比较有帮助,8%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
力没有什么帮助。
对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口头或书面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4%认为很有帮助,32%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帮
助,8%的学生认为没什么特别的帮助。
对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学习政治或者地理或者语文等学科,56%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32%的学生认为比
较有帮助,只有9%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帮助。
3、多数学生认可历史课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具有的意义,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
学习历史对于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用不大。调研显示有60%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是“必需”的。32%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作用的,但不
是必需的。也各有4%的学生认为无关重要,或没有考虑。
有72%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起很大的作用,20%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培
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较有作用,只有8%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基本上没有作用的没有。
有36%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以后从事社会工作(除了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之外)用处分非
常大,44%的学生认为比较有用,20%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
有9%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际关系等)非常有用,52%的学生认
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际关系等)比较有用,28%的学生学生认为学习历
史课程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际关系等)没有多大的用处,8%的学生认为没有有用。
与以上学生对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的评价相关的是,有84%的学生认为高中阶段“必须开设历史课”,
只有9%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但不是必需的。
三、调研后的反思
1、学生自身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的精彩讲解也非常的重要,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再加
强趣味性同时要多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2、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结构、章节安排、文字表述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与改进,适应学生的思维水
平与能力。
3、历史教学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需要改革,方式需要多样,要让学生能把自己的个性充分的展示出
来。
4、要加强对历史学习上困难学生的辅导,努力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5、要学会在一个阶段或学期过后,进行及时的自主的有关学情的调研活动,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及时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进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这次教学调研活动,我的收获较大。
㈤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
方法:
一、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二、再现历史事件情境
㈥ 高中历史选修都学哪几本都是什么
高中人教版的历史书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别是: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书一共有九本书,必修书有三本,选修书有六本
历史人教版必修书分别是: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经济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6)高二历史学情扩展阅读
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考试特点是史论结合、知识点多而交叉,这也使得高中历史不光靠背一背就可以了。
1、听课方法
高中历史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听课效率往往决定你对基础知识掌握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是除了讲解知识,也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
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记录内容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2、阅读历史资料方法
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阅读高中历史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
比如一些资料中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学习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
在阅读课外书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而且要能够与课本上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3、建立知识系统方法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巩固、繁荣、衰败等记录为主要框架。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记录为具体内容。
㈦ 高中历史主要学哪些内容
首先当然是要把来课本的内容源看透,背熟。
接下来要注意把内容归类,尽量详细点。譬如农业(在分为农作物、其他什么的)、改革措施的、文化艺术等等。因为时间太久了,只记得个大概了,你自己再分。
最重要的是你要每个时代都整理成一个纲领,怎么说呢,就好像是树状图,政治(包含时代背景)、经济、文化三大分支,然后再分详细点。
第三,中国史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学习,学习中国史是纵向学习(按时间推移),横向的意思是指在学中国史的同时,要注意同世界史联系,注意它们同时间上都在发生什么事,或事件上的对比,如郑和下西洋和开辟新航线的异同等等。
最后,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出题。根据课本内容,自己想一下可怎样出题,要注意的是题目的范围不能太小。若能包括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外)就算是很好的题了,因为试卷上最后一道题一般都是这样的题。
我高中是历史专业的,所以也算是我的经验吧。但因为实在是太久了,也就记得这些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加油啊!!
㈧ 在没有历史基础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学好高二的历史
历史是文科,主要是记忆,基本的历史事实记住了,选择题基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简答题一般都是常见的问题,平时做试卷的时候主要归纳一下,重复率越高,平时考到的几率也越大,分析题都是有个固定的答题模式的,着重点基本都是些历史大事件的产生原因、后果影响、借鉴意义。题目做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记得采纳啊
㈨ 高中历史教案如何填写学情分析
不好写
而且需要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