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佛教在历史上发生过哪些灭佛事件
中国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朝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大力扶植和支持。虽然历史上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但每次灭佛之后,佛教照例是更迅速地发展起来。
2. 中国唐朝与佛教有关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鉴真东渡
经过十二年努力,鉴真终于在753年(唐天宝十二载)冬搭乘日本遣唐使团回的船东渡,同行弟子答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占婆人善所。鉴真所乘船于754年1月17日(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一个多月后(754年3月2日)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
当年(日本天平胜宝六年),鉴真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日本僧人在称为“三师七证”的十位和尚参加下出唐招提寺鉴真墓塔日本奈良家受戒,此为日本正规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759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他建立的唐招提寺开基。鉴真携带不少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虽已双目失明,还能协助校订写本佛经的讹误,用嗅觉鉴定草药。同行弟子有的擅长雕塑﹑绘画﹑建筑等,传播了唐朝文化。
763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唐广德元年)鉴真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夹像,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这座塑像短期来华,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玄奘取经、不用多说了吧
3.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
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3)佛教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佛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佛教,就是指佛的言教,也可称作佛法。
广义的佛教,指由释迦牟尼创立的一种宗教,它包括信奉佛的言教,按照佛的教导去实践的信徒所组成的宗教团体,佛的言教内容以及论述、发挥佛的教义思想的宗教经典,信徒所奉行的宗教仪式等等,亦即佛、法、僧三宝。这里的佛即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
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僧即佛教的信徒。三宝具备,才构成宗教的佛教。
4. 佛教的历史和传说故事谁能告诉我几个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当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主要生产方式从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加上人们学会了种植产量比较高的水稻,再加上铁器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社会结构进入奴隶制社会。当时的社会人群被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宗教祭司,掌握掌握神权和教育权,宗教经典和文化知识),刹帝利(武士阶层,后来还包括国王和军事贵族,他们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后来还包括从中分化出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首陀罗(由非雅利安的土著部落平民组成,地位低下)。另外还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无种姓者,被称为“贱民”, “不可触者”(untouchable)。当时印度社会上的主要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多神。婆罗门教是维护当时的奴隶社会的一门宗教。它宣扬业报轮回的观点,认为人在今生的行为(业)的善恶,将带来来生轮回不同的因果报应;如果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或有违犯种姓规定的行为,或有杀生行为等等,死后将轮回转生为下等种姓贱民或为牲畜,而如果学习吠陀经典,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婆罗门教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每年要举行多次祭祀仪式,包括马祭、祖先祭、天神祭、梵祭、精灵祭种种献祭。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信徒们耗费大量财物,甚至土地献祭给神——实际归婆罗门。公元前5~6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的财富和势力增加。他们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的旧种姓制度不满,而且婆罗门种姓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其中,在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中有一位年轻人乔达摩悉达多,他也接受了沙门思潮。决心建立一种新宗教——佛教,它吸收原来婆罗门教的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当然,产生和流传于封建社会的佛教的对人的社会性的制约作用,也还需要通过宣扬按照佛教的道德规则进行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来实现。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其发展和得到广泛的传播却是在古代中国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东方国家,象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等。反而在其发源地印度,佛教却没有成为主要的宗教。印度的第一大宗教是由婆罗门教改革后发展的印度教,甚至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可能都比佛教在印度要广泛。究其原因可能是印度教更加符合印度的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到了近代,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也进行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如取消古婆罗门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寡妇殉葬制等不符合民主社会的内容,对繁琐的宗教仪式进行简化等。使得印度教成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印度大多数人信奉此教,但是旧宗教中的种姓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陋习在一些地区仍然有存在。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随着阿拉伯波斯帝国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入侵而得到传播的,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基础。特别在由印度分出的巴基斯坦等国家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佛教虽然在古印度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但是到了9世纪以后,印度教经过改革后逐渐兴盛,而佛教僧团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到12世纪阿拉伯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进入印度,统治者排斥佛教,很多佛教的重要寺院被毁。到13世纪初,印度的佛教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直到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了约700年的佛教又出现了复兴。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恢复了一些佛教胜地,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特别是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有了新的发展。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 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以后又有几百万“贱民”陆续由印度教皈依佛教。在印度,虽然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6%,但是佛教思想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特别是下层民众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著名的佛教人物: 释迦牟尼(教主) 达摩(禅宗初祖) 慧能大师(六祖) 宣化上人,虚云老和尚,黄念祖老居士(近代大德)还有许多 贴不上来了以下是关于佛教的网站 楼主方便去看看吧 http://www.ebud.net/ http://news.fjnet.com/ http://www.fjcb.cn/fjwh10.asp
5. 佛教的历史以及重大历史事件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在西元前6世纪以前创建,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1]“佛”是佛陀的简称,其意思是觉悟者[2],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佛教认为世界是遵循因循环,只有达到顿悟,才能成为佛,超越生死轮回。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随着阿育王时期,佛教不断向外传播,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新疆传入中国腹地,再传播到韩国、日本及越南;唐朝时期传入西藏,于是北传佛教被后人分称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再流传到中国东北。南传佛教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则通过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印尼、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现代,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占统治地位,婆罗门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婆罗门教奉行种姓制度。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分化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阶级,婆罗门掌握宗教领域,尤其是祭祀活动,刹帝利袭军政,吠舍经营商业和手工业等,首陀罗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3]。
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出身于释迦族,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ū),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在母亲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于兰毗尼园无忧树下。降生七日后,母亲过世,由姨母大爱道抚养成人。29岁时,当他视察子民的时候,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虽然不断沉思,但不得离苦之道,于是离开皇宫,遍访名师,苦修6年。35岁,在菩提树下禅定49日,战胜天魔的威胁、诱惑而悟道,成为佛陀。
6.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事件:
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事件;
2、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事件;
3、唐武宗灭佛;
4、后周世宗灭佛.
7. 佛教对世界的历史影响
佛教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感觉像是站在高处在对佛教哲学的很多观点进行评判,客观得不够“客观”。
可能虽不是一个坚定的佛教信仰者,但却十分严肃和小心地站在与之平等的对面,对这一信仰及其哲学保持着尊重。
公元前6至5世纪,中国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变化,重视人的价值,宣扬“仁”为人的最高道德价值。相反,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宣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到自然之中。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与志向。
西汉之际,诞生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了中国内地。佛教以“众生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通过修持,从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之中解脱出来,进入“涅盘”境界。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约在东晋时代,终于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了儒、道、佛鼎力的三大家,三大家又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主题。
东晋开始的中国历代译经家们,通过努力将原是印度或中亚的佛教文献译成汉文,并借助于汉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等汉文化的发展,被空前规模的保存下来。汉译佛典是中国僧人译经家们的再创造,成为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佛教初传入中国之际,它所面对的则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汉文化的历史背景,它只能依托于这一文化,并在这一文化体系之中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道路。随着一批中国的佛教学者脱颖而出,他们在理解和消化佛教思想,融会中外文化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把外来的佛教文化融入传统思想文化中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佛教正是沿着这些先辈们开创的道路一步步前进,并在南北朝时代形成了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义学”之风。南朝与北朝统治者自身的信奉,也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壮大,寺院经济的出现表明佛教在社会生活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也有“灭法”事件的出现。由于世俗政权不满于佛教的寺院日益壮大,影响了政府的赋税徭役,矛盾激发而导致的,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佛教社会历史地位的取得,既有其本身宗教领袖的个人贡献,也与世俗政权紧密结合。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和文化都发展到极盛的时期。特别是唐初“贞观之治”以后的100来年,经济的发展,国势的强盛,文化的繁荣,都可谓是空前的。国家的强盛与统一,使这个时期的统治者在宗教文化方面一般都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这对佛教的发展显然是有利的。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宗教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统治者往往采取“三教并行”的政策,更多地利用三者之间相互限制制约的关系来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隋朝的君王多重视佛教,佛教故成为三教之首。而唐初期,唐高祖和太宗都以儒道佛为诶序定义三教,有时甚至将李老道教放在儒家之前。而在武则天时代,佛教重新立为三教之首,之后,随着唐王朝的日益衰落,统治者更注重平衡三教,以期更好地用三教为现实的统治服务。隋唐时期的佛教就是在帝王的这种三教政策下时起时伏,不断发展的。佛教的鼎盛时期在隋唐许多宗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正是应了这一时期佛教的历史地位的现实体现。
中国佛教在经过唐末武宗灭法,五代十国战乱及后周宗灭佛等一系列的打击以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其历史地位也在不断下降没落。宋辽金元时期的中国佛教,虽然仍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利用但总体上看,隋唐鼎盛时期的佛教局面一去不复返。元代时的藏传佛教得以迅猛发展,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支柱,汉传佛教诸宗却大致走上了没落之路,但值得肯定的是,佛教此时在民族融合与交往上,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日益腐败落后,而中国佛教也在“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融合。随着明清封建思想控制的加剧,儒家思想日益极端专制,使道教佛教的发展严重停滞,历史地位也随之一落在落。佛教世俗化发展成为佛教在困境发展的出路,而佛学研究方面消沉没有大的理论突破。
近代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密切相连,它既是古代佛教文化的继续,又带有明显的新时期的特征。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民族的多灾多难,传统佛教在近代明显的衰落下来。但中国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学者、思想家通过不懈努力掀起佛教复兴运动。太虚法师的“佛化救国救天下”,发起了近代佛教的复兴运动,国民政府和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都对都教进行了大力的支持援助,是佛教文化在近代得以复兴,“人间佛教”的思潮也得以成为佛教界的主流,佛教文化在国家民族的复兴发张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8. 历史上有几次毁佛事件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由朝庭严厉限制佛教活动,从毁像、破庙、焚经、令还俗、收寺产、乃至对僧人处以极刑等等。 晋朝以来在朝庭的提倡下,佛教超大膨胀,寺庙里有他们的法律——僧律;有自己的武装组织——僧兵;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寺产;僧人不交捐纳税不服兵役也不出劳役;俗人犯了罪,逃入寺庙中削发为僧,政府就奈何不得他了,寺庙成了无数个国中之国。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如此状况使朝庭财税大量流失,征集兵员,征用劳役人员也成了问题,佛教也开始走向自己的反面。 补充: 第一次大规模的灭法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公元 4 4 6 年)长安发 生兵变,太武领兵亲征,部队在长安不远的地方驻营,附近有个佛寺,兵士们没事时,到寺里看玩,发现寺里有很多刀枪甲盾,回来就给他们的头头讲,这头头去看了确实如此,于是报到一个叫崔浩的官员那里,崔浩上报太武帝,太武下令搜查。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等,更有甚者是还搜出多个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太武帝大怒,下令:毁长安一切佛像胡经,凡暗藏武器淫乐妇女的,无论老少一律活埋击杀。其余罚为奴。并召令四方用长安之法,自此魏境寺不复存,由于太子南安王的保护,有些沙门得以逃走,只留下一条性命。 太武灭法不久,正当壮年的太武突然病故,反对灭法的人找到了借口,说是灭法而得罪了菩萨,故遭此报应。大家把这股恶气发泄在那个替罪羊崔浩身上,说是他蛊惑皇上灭法,罪该万死,结果灭族。佛教在魏竟然也得以死后复生。 第一次灭佛不到一百年,佛教又超常规发展,到了南北朝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当政时期(公元 5 6 1 年至 5 7 8 年在位),周武帝灭北齐后,召五百大僧人入宫,宣布废佛,令僧尼还俗,并允许辩论。有叫慧远的僧人与武帝辩论,最后慧远词穷理屈,只能拿出所谓的阿鼻地狱(佛经中描述的极为残暴的地狱)相威协,武帝灭佛意坚决,回答说,只要百姓得乐,我也愿意受地狱之苦。这次灭法只毁像破塔烧经,令僧尼还俗,不杀僧人。共还俗僧人 300 万人,退寺院 4 万座,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次灭法。 唐太宗李世民倡道教,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口子都崇佛,玄宗李隆基也崇佛,按照佛教的教规,他不能和杨玉环同床共枕的,为了搞到杨玉环才改信道教,封杨玉环为太真人。大家熟知的“安史之乱”发生,太子李亨自登帝位,称肃宗。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的军事打击下和安禄山内部争斗两个原因的作用下,“安史之乱”得以平息。可是这个肃宗皇帝始终认为是他手下一个叫不空的僧人念经,求得佛祖的保佑,才使得这场大乱平息,真是莫名其妙。后来的宪宗皇帝李纯竟然在皇宫中迎佛骨,有名的大文学家韩愈,因为上书反对迎佛骨进宫,结果被削职发配到岭南的潮州。途中写下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千古传诵名句。 公元840 年唐武宗李炎即位,这个人坚信道教,偏偏不信佛。在位时多次下令抬高道教地位,限制佛教活动。显德二年四月(公元 845 年)下诏陈佛教之弊,毁寺还俗僧尼,收寺产良田。凡欲出家的需有家长之命。惟两京、大名、京兆、青州可设戒坛。禁僧俗舍身、断手足、炼指、挂灯、带钳之类幻惑流俗。令两京及诸州每岁造僧帐,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是岁天下寺院仅存 2694 所,废 30336 所,留僧 42444 人,尼 18756 人。 第四次灭佛发生在公元 955 年,这时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五代十国的后周,后周世宗柴荣在位。这年的五月,世宗下诏:恶僧尼耗硕天下,非敕额者悉废之。上都、东都两街各二寺,每留僧 30 人,天下节度使、观察使治所,及同州、华州、商州、汝州各留一寺,列三等,上留僧 20 人,中留 10 人,下留 5 人。余僧、尼、大秦穆护、妖僧皆勒归俗。寺非留者,令立毁撤,遣御史分道督之。财货田产并没官,寺材以茸公廨驿舍,铜像钟磬以铸钱。还俗僧尼 261000 人,收寺院奴婢 15 万人。 这四个灭佛的皇帝中,有三个皇帝的帝号带武字,另外一个皇帝是周世宗,史家将这四件事联系在一起,称“三武一宗灭法”。 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后来有些僧人创立了丛林制度,僧人不再以化缘为生活主要来源,寺庙开田种地自给自足,过去啥事不干的和尚们,也卷起僧袍下地干活,渐渐缓和了寺庙与政府的矛盾,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灭佛的事。 唐中期以后,历朝都严格控制僧尼数量,凡剃度出家都得政府批准,得拿钱向州县政府购买度牍,才是合法的专业神职人员。清乾隆年间,废除了这一制度。职业僧人由此大增。
9. 佛教的发展历程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佛灭之后,印度佛教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阶段大约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100年间,史称“和合一味”时期,这种“和合”只是大致上的统一,而解裂的种子在其中蕴育和成长。随着社会的变迁,约在公元前4世纪第二次结集前后,佛教徒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产生了两大部派,即尊崇传统、保守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提倡改革的大众部。究其原因,说法不一按南传佛教说,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而引发的;按北传佛教说,是由于对阿罗汉果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总之,佛教内部的这种分化愈演愈烈,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上座部7次分裂,成为12派,大众部4次分裂,成为8派,这一阶段就是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一部分徒众的生活走向世俗化,同时力图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要求深入众生,救度众生,他们提出“上求菩提,下渡众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潮,随着这种思潮的成熟,以后就汇集成为统称“大乖佛教”的教派。 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王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未果,转而向西挺进;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死。约在公元前317年,旃陀罗笈多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他在西北印度推翻希腊的军事统治,以强大的势力促进了帝国的发展。至其孔继宾头沙罗,也就是即位的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印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他的帝国北起喜马拉雅山,南到迈索尔,东自阿萨姆西界,西抵兴都库什山。据说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率军以残酷的军事征战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国后,决定放弃武力,皈依佛教。他在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刻制于摩崖和石柱,并在华氏城命目犍连子帝须召集主持佛教第三次结集,随后派遣传教师去四方传布佛教。在阿育王的支持与帮助下,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在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域一带得到传播。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从衰落到崩溃,印度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由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国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腊移民中流布。同时,佛教也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佛陀的造像,这就是犍陀罗艺术时期。在佛典说法上,也突出了“智慧”在解脱中的首要作用,抬高了“智者”的地位,此中可以看出希腊文化的痕迹。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夏衰浇,一些希腊式的城市国家逐渐并入来自东方的大月氏的领地,大月氏也直接继承了在大夏流传的佛教。100多年以后,遗霜统一大月氏各部,建立王朝,至公元2世纪上半叶,由迦腻色迦王统治的帝国的势力范围及其影响,东至贝拿勒斯,南至温德亚山麓,西北至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等西域以远。其时帝国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迦腻色迦本人积极扶植佛教,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