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学家名片

历史学家名片

发布时间:2021-02-10 09:54:56

1. 春秋时期霸主历史名片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貂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
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子姓,名兹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小有名气。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汉族,姬姓,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在齐国受到齐桓公热情招待,齐桓公死后齐国混乱,重耳逃出齐国。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赵国先祖)、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魏国先祖)、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个称霸的霸主,亦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秦穆公,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还是缪氏祖宗。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2. 作家名片--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回我等。因为老舍答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3]。

3. 求陶渊明的生平名片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诗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谥号曰“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这篇诔文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资料。《宋书》、《晋书》、《南史》都有他的传记。

4. 为什么孔子是中国历史的名片

因为孔子也是世界历史的名片。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专家的创始人属。他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如今,儒学被誉为国学、国粹,在我国的很多高校已开设《论语》选修课。在现代,他的思想学说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5. 名片是谁发明的呢

“名片”的由来

刘 桂 秋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郦食其“踵军门上谒”,求见沛公,沛公不见,使“使者出谢,……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

在上述的这一段文字里,“谒”字凡四见,这里的“谒”,即是后世所说的“名贴”(名片)。由此可知,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在拜访谒见时,就开始用名贴来通报姓名了。但那时还没有纸张,所以当时的名贴是削竹木而成,上书自己的姓名,西汉时称作“谒”,东汉时则称作“刺”,如《后汉书·文苑列传》:“建安初,(弥衡)来游许下,始达颖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汉代以后,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开始用纸作名贴了,名贴也相继被叫作“名”、“名纸”等,但同时沿用了“刺(名刺)”的名称。“刺”上面所书的内容,或者只是自己的乡里、姓名,或者一并写有自己的官爵,后者称之为“爵里刺”;而“刺”的书写格式,东汉的刘熙曾介绍说是“长书中央一行而下之也”(见《释名·释书契》)。1974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永外正街出土了一座西晋时的夫妻合葬墓,其男性墓主姓吴名应,字子远,豫章郡南昌县都乡吉阳里人,生前曾任“从事中郎”一类的官职。在墓中发现了木简五件,即是吴应生前所用的名刺,其中三件内容相同,文曰:

弟子吴应再拜 问起居 南昌字子远

这三件名刺的格式是:先书“弟子吴应再弄”,稍空后写上“问起居”的问候语,再在木简下端偏左外以稍小的字体写上乡里和字:第四件名刺和前三件内容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弟子”二字换成了郡名“豫章”;第五件名刺文曰:

中郎豫章南昌都乡吉阳里吴应年七十三字子远

这一件与前四件有所不同,于乡里姓名之外,又写有官职年龄,而且是一行直书而下,与东汉刘熙《释名·释书契》中的“下官刺曰长刺,长书中央一行而之也,又曰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的记载正同。这几件木简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所用名刺的实物资料,到了宋代,南宋时期的张世南,在他的《游宦纪闻》一书中说过:“士大夫谒见刺字,古制莫详。”但张氏在该书中,却记录了他家中收藏的北宋元佑年间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人所用过的名刺的“石本墨迹”,刺云:

“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史正旦高邮秦观手状”

“庭坚奉谢子允学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黄庭坚手状”

“耒谨候谢子允学士兄二月日著作郎兼国史院检讨张耒状”

“补之谨谒谢子允同舍尊兄正月日昭德晁补之状”

上面所录,是秦观等人拜谒一个叫常立(字子允)的人时所用的名刺,“或书官职,或书郡里,或称姓名,或只称名;既手书之,又称主人字;且有同舍、尊兄之目”(《游宦纪闻》),于此可见宋时名刺的体式内容。

名贴的作用,当然是人们在登门拜访求见时用以通姓名的;但也有于逢年过节之时,自己不登门而使仆从到亲戚朋友家投送名刺为贺的。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云:“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该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余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尽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看来,后世人们在春节互致“贺年片”的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唐宋时,又时行用一种叫做“门状”的名贴,其式“繁于名纸”,它的前身本来是一种下属见上司时所呈递的公状,状纸呈上后,必须由上司于“状后判引,方许见。”南宋叶梦得在他的《石林燕语》一书里介绍这种公状的体式说:“唐旧事:……府县官见长吏,诸司僚属见官长,潘镇入朝见宰相及台参,则用公状。前具衔,称‘右某谨祗候某官,伏听处分(或曰“伏候裁剪旨”)。牒件状如前,谨牒。’”到了唐武宗时,李德裕为相,位高权盛,一些趋奉巴结之徒在踵门拜谒时,嫌其“旧刺礼轻”,便将这种公状施用于李德裕的私人宅第,谓之门状。此后,私人之间拜谒,便开始通用这种门状。如《游宦纪闻》便记载了作者家藏的北宋治平四年士大夫往来所用的门状,其中有:“医博士程昉:右昉谨祗候参节推状元,伏听裁旨,牒件如前,谨牒。治平四年九月,日,医博士程昉牒。”

到了明清两代,又有所谓“手本”。这是当时下属见上司或门生见老师时所用的一种名贴,一般以棉纸六页摺成,外加底壳,下官见上官所投手本,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座师,则以红绫为底壳。

名贴本用以通姓名,然而到了一些阿谀之徒手里,却往往成了他们奉迎讨好权贵们的工具。如前人笔记曾记:明代有拜谒严嵩者,以红绫为名贴,以赤金丝为字;又有拜谒张居正者,以织锦为名贴,以大红绒为字;更有在名贴上自称为“门下小厮”、“渺渺小学生”之类,以降低自己来抬高对方的。明代历史传奇剧《精忠旗》(写岳飞抗金之事)有这样一个情节:奸党何铸、罗汝楫、万俟卨一起上门拜谒秦桧,共商与金兵议和之事,他们所投的门贴上一个写着“晚生何铸”,一个写着“门下晚学生罗汝楫”,一个写着“门下沐恩走犬万俟卨”,结果何铸自叹弗如道:“约定一样写官衔晚生,如何又加‘门下晚学’、‘沐恩走犬’字样?这样我又不济了。”活画出了这几个趋炎附势之徒的嘴脸。

6. 温州现代的名人名片

温州十大抄历史文化名人袭:
谢灵运 (385——433)
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叶适(1150——1223)
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字正则,号水心温州市区人
刘基(1311——1375)
明朝开国元勋 著名政治家 字伯温,文成南田人
高则诚
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瑞安阁巷镇柏树村人
孙诒让(1848——1908)
朴学大师,字仲容,瑞安城关人
夏承焘(1900——1986)
词学宗师,字瞿禅,温州市区人
方介堪(1901——1987)
著名篆刻艺术家,字溥如,温州市区人
苏步青(1902—— )
中科院院士 著名数学家 教育家 平阳腾蛟人
王季思(1906——1996)
著名文史家 戏剧史学家。学名王起,瓯海梧埏人,抗战期间,王季思和夏承焘执教于浙江大学龙泉分校。
夏鼐(1910——1985)
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 ,字作铭,温州市区

7. 清代的名片是如何由来的

名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内容。了解名片在历史上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民俗和社会生活史,均有意义,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清代的名片。
名片,古称谒、名剌、名贴、手本等,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唐以前就很流行了。如果细细区分,早期的名剌、名帖等,有一些的内容更象今天人们所用“柬”,与后来的名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清人说,象后世所用的这种写着姓名的小片,是从明末开始盛行的,在此之前,古人的的片子,都是亲笔书写的,明清以后才开始“刻木印之耳。”以我们现在见到的资料,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刻成一个小版来印刷,甚至如今天人们盖印章一样,盖到特定的纸张上,已经非常方便了。至于应用此种小名片的原因,记载中说是始于崇祯时期,因为官方对于互相“请托”,走门子,找关系进行控制,所以人们来往时常常使用这种小名片,投送起来比较方便罢了。但就其大体用途而论,早期名剌与帖子是可以视为名片的源头的,例如《后汉书•祢衡传》说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剌,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这里的“剌”,就是怀里揣着的一张名片,由于长时间没能结交到达官贵人,以至于剌上写的字都掉光了。早期的名片用木或竹制作,汉以后始改用纸。清人赵翼曾考证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剌,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剌。”《汉书》中讲到郦食其见刘邦的故事中,郦手中拿的“谒”,实际上就是竹制的名片,上写主人的姓名、籍贯、官职等,甚至还写上要办的事情,应当说已经具备了名片的一般功能了。
以我们所见到的情况来看,明代名片已经风行,也讲究等级,至清则已成为上流社会约定俗成的交往方式与礼节了,广泛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常交往中成为一种常例,如,同治6年著名文人陈其元任上海厘金局提调,有同乡故友吴昌寿来访,因旅途匆忙,未带名片,与陈府下人在门前发生纠葛,陈将下人喊来查问,回报说:有一个武官模样的人,“衣服弊陋”,要来求见,找他要名片,又没有,只说与大人是几十年前的好友,又不肯说姓名。这个穿着有点糟糕的老友,因没有名片之类的东西,就是进不了门。见面后,吴又向陈解释,“本欲即行登舟,因知君在此,故特走访,带来三仆方打叠行李,不令随行,而忘持拜帖,乃致此窘。”这里,老友前来拜会,门人不允进门,索要名帖之类,而老友相见后,也解释自己何以没有带拜帖,可见名帖在清代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必要礼节了。

8. 为牛顿制作一张名片

-=精准资料=-
中文名: 艾萨克·牛顿 外文名: Isaac Newton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林肯郡埃尔斯索普村
出生日期: 1643年1月4日 逝世日期: 1727年3月20日
职业: 教授、科学家、炼金术士 毕业院校: 英国剑桥大学
信仰: 基督教
主要成就: 发明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经典力学,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发现光的色散原理
代表作品: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逝世地: 英格兰伦敦肯辛顿

==补充==
简介: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牛顿于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鼠疫,他在此间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牛顿回剑桥后当选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英国女王安娜封爵。在晚年,牛顿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1727年3月20日,牛顿在伦敦病逝,享年84岁。
备注:牛顿是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即格里历(阳历)1643年1月4日,所以正确的出生日期是1月4号。
应该够了吧~

9.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名片是谁的

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
原始社会没有名片,那时人烟稀少,环境险恶,人们生存艰难,交往很少;文字还没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结绳记事也只存在于同一部落内部,部落与其他部落没有往来。
到了奴隶社会,尽管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也没有出现名片。奴隶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固着在土地上,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少量世袭奴隶主,形成小的统治群体,由于统治小圈子长期变化不大,再加上识字不太普遍,也没有形成名片的条件。
名片最早出现,始于封建社会。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本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统一全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咸阳成了中国的中心,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 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纸张还没发明),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名片,见于西汉史籍时称为“谒”。《释名·释书契》载:“谒,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东汉时,谒又叫名刺,据《后汉书》载,祢衡曾身怀名刺求见于人。在挖掘的汉墓中发现,这种谒或名刺,系木简,长22.5厘米,宽7厘米。上有执名刺者名字,还有籍贯,与今名片大抵相似。
至唐代,木简名刺改为名纸。唐代长安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互换,以便交流。晚唐又唤作门状、门启,都是自报家门的一种联络方式。宋代的名纸还留有主人的手迹,据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记述,他藏有黄庭坚书写的名纸,而秦观送他的名纸,类似今天的贺年片。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北宋书法家蔡襄的《门屏帖》,据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考证,类似“名刺”。
元代易名刺为“拜帖”,明清时又称“名帖”、“片子”。内容也有改进,除自报姓名、籍贯,还书写了官职。清代《竹枝词》有诗为证:“是新拜帖都兴小,三寸来长二寸宽”,“红笺二寸书名姓,曾许怀间半刺通”。从诗中所知,清代的名帖很小,而且还是梅红纸。经考证,清代人的名帖已经不同于唐人手写,而是写好楷书,镌好木戳,印在梅红纸上。后来又出现了白纸名帖(详见徐珂的《清稗类钞·风俗类》)。
“名帖”与今天的名片的格式几乎相同,而女子的名片,已婚者还加上了夫家姓氏。其大小尺寸也有常式:阔二寸,长三寸。为文人交流、拜访之用,通常主人拜访朋友,让仆人或书童将名帖交对方门公,门公再呈于自家主人。苏州长篇弹词《描金凤》中有一段,写苏州人钱知节因降雨有功,去北京拜访宰相,门公要他交500两银子才肯通报,据王定保《唐摭言》载,这在唐朝已成风习,唐人刘鲁风递了名刺,也被典谒所阻。而在《绿野仙踪》一书中,有考生投帖求见,主人于冰不想见,便让门公说自己不在家,可见名帖在当时已很流行。
唐宋文人出外拜客,还喜带个拜匣,拜匣中有笔墨,可当场手书。清代印制了名帖,手书名帖少了,除非主人是大书法家,有意露一手。拜匣亦为文物,清末民初的拜匣制作得十分精致,匣盒系木制或漆器,上绘山水人物图,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拜匣典雅精美,欣赏价值颇高。
到了明代,统治者沿袭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并使之平民化,读书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识字的人随之大量增加。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加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 “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有时候,名人的名片会被人利用。清道光年间,浙江鄞县举人徐时栋参加当地官员的宴会,得知有人曾用他的名片前往官署徇私说情,幸被识破。另一些乡绅名人的名片,也大抵如此。原因就是这些人在过年时四处散发名片,名片大量外流的缘故(《烟屿楼笔记·卷五》)。到后来,许多名人都在名片背面注明“不作他用”字样,以免被狡诈之徒所利用。

10. 选择3个历史人物作为印度的代表名片有哪些

1、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

本名: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10月2日 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的博尔本德尔的一个印度教家庭,他的父亲,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 Gandhi)是当时的土邦首相。他的母亲,普特丽白(Putli)是他父亲的第四任妻子。他们是商人的后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

1872年 甘地三岁时,和同岁的卡斯特尔白(Kastur)成婚。他们于1888、1892、1897、1900年先后生育4个男孩;

1888年 十九岁的甘地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

1893年4月 甘地到南非工作,看到印度契约佣工和个体商人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被剥夺的现状,他开始抗议和游说,反对针对印度人的法律和种族歧视。

1913年11月6日,甘地因领导一群印度矿工在南非游行而被捕,此后,他先后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4次入狱;

1919年 阿姆利则惨案后,甘地以他的公民不服从、不合作和绝食抗议等的政治主张,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1920年4月 当选为印度自治同盟主席;

1921年12月 被授予国大党在印度自治同盟里的执行代表。在他的领导下,国大党重组,制定了新的章程。 新党章规定党的目标是争取独立。任何人只要交纳一定的象征性费用就可以入党,国大党由一个精英组织转变成了一个大众化政党。

1930年3月21日 甘地领导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运动:德里游行,即,从德里到阿赫姆达巴德(Ahmedabad)的路程为400公里的游行, 数以千计的人们徒步到海边自己取盐而不给政府交税;

1933年5月8日 甘地开始了为期21天的绝食,抗议英国在印度的独裁统治。绝食是甘地的主要斗争方式,一生中他绝食过14次;

1942年 甘地与英国驻印度最后两任总督(韦维尔和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

1948年1月30日 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前往一个祈祷会的途中被一个印度教狂热分子南度兰姆·高德西枪杀。

甘地的头衔“圣雄”(Mahatma)是1915年印度诗人拉宾德拉那·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赠予他的尊称。“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atman,意思是:伟大的灵魂(Great Souled)。

甘地与印度的政治家族尼赫鲁家族的甘地无关。 在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和费罗兹·甘地(Feroze Gandhi)结婚后,这个政治家族才采用甘地这个姓氏。

2、英迪拉·甘地(简写为:英·甘地)(Indira Gandhi)

1917年11月19日生于阿拉哈巴德(Allahabad),她的家族属于印度四大种姓的最高级--婆罗门,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rharlal Nehru)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

1934年进入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创办的国际大学(Shantiniketan)学习,1936年前往欧洲,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1941年3月,她打破传统习惯势力与出身低下的帕西人(Parsee)费罗兹·甘地(Feroze Gandhi)结婚,婚后改随夫姓,因此被称为甘地夫人。费罗兹·甘地与圣雄甘地同姓但并无亲属关系;(帕西人信奉拜火教,他们是公元8世纪为逃避穆斯林迫害由波斯逃来印度)

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了独立,英·甘地开始担任她父亲尼赫鲁总理的私人秘书,陪同父亲参加外交活动,访问过美、中、苏、法等国,出席英联邦总理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1960年丈夫去世后,英·甘地一度远离政治生活,1961年初重返政坛,成为国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开始为解决民族内部冲突四处奔走;

1964年,尼赫鲁去世,英·甘地积极投入到激烈的大选战役中;

1966年,英·甘地当选印度总理,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三位总理,开始了她长达12年的总理生涯。她也是第一位和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印度女总理;

1971年在英·甘地的政治生涯中是最辉煌的一年,她在选举中获胜,蝉联总理一职,并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协助孟加拉立国;

1977年,英·甘地在大选中失败,从峰巅跌入谷底;

1980年,英·甘地在大选中再次获胜,重返权力中心,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

1984年6月20日,为了挫败锡克族分裂运动,英·甘地下令印度军队包围印度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庙,并发动进攻。翌日晨,政府军占领金庙,约有1200人被打死;

1984年10月31日上午10时,英·甘地的三名锡克族贴身保镖向她发射了20颗子弹,印度政坛叱咤风云的女强人香消玉殒。

英·甘地任总理时间总共为16年,仅比她父亲尼赫鲁任总理时间少一年。英·甘地去世后,她的大儿子拉吉夫·甘地继任总理至1989年被斯里兰卡女杀手用同归于尽的方法炸死。至此,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89年,除了1964-1966年间由萨斯特里(Lal Bahar Shastri)担任总理和1978-1980年间由看守政府统治印度外,印度独立后的头42年的38年里,印度总理一职被来自于同一家庭的成员担任。2004年,国大党赢得选举,如果时任国大党主席的拉吉夫·甘地的遗孀索尼亚·甘地不是因为意大利出身,印度总理一职还将由尼赫鲁家族的人来继续担任,这也是印度民主政治的一个奇迹。

3、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尔逝世于加尔各答。

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阅读全文

与历史学家名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