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
一、历史区分:
古代史:夏商周到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二、古代史知识点: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生产力提高、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战乱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群。
2、西周: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建立: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汉武帝大一统:背景:休养生息 国力强盛。措施:改革官制 大量选才 削弱王国势力强化法制。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3、唐朝:618年建立统一。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忘教训,强调“存百姓”。措施:革新制度,倡节俭,兴科举。开元盛世措施:选贤,重农,限佛,募兵制,兴文治。作用: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三、近代史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2、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3、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4、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5、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6、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7、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
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四、现代史知识点:
1、中共历史上召开了多次重要的会议,历次会议的时间经常容易混淆,例如中共“一大”、“二大”、“三大”、“七大”、“八大”、“九大”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21、1922、1923、1945、1956、1969。
2、1953年,中央确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让你记住工业化和进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任务。
3、1984年,中央开放了沿海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口诀“一天两连通三州,烟波江上北两岛”。
❷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
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
❸ 求初中历史中考考点总结
要看你是什么地区吧,每个地区的教材多不同,你根据教材和地区去网络文库去搜,一定能找到
❹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总路线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改造”。
2、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分布:主要项目都集中在适合重工业发展的东北地区。
3、评价: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二、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农业合作化)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走统购包销、加工定货、公私合营道路。
3、意义: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基本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实现了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2、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如:工业上掀起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等。
2、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兼外交部长。
(4)中考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扩展阅读
历史学习整理方法:
1、时间归纳法。根据不同时间段,将不同的历史事迹进行归纳。
2、人物归纳法。将不同影响的人物列出,并将该人物的事迹以及该人物生活年代所发生重大事件列出。
3、事件归纳法。将各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列出,且标明相关时间以及人物,并说明各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4、表格归纳法。将历史知识的重点制作成表格,在表格中将时间、人物、地点等罗列出来。
5、树状图归纳法。将历史知识点按照简洁到详细的顺序,依次将内容按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