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博物馆的介绍
历史博物馆抄,指提供历史、动态、文物藏品、文物照片和专业书籍介绍的博物馆。以历史文物保存、展示与介绍,尽量发挥现代的艺术文物,吸收世界各国古今的文化艺术并加以介绍为宗旨。在中国大陆,历史博物馆有时也被认为是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简称,在台湾省台北市另有博物馆名为“历史博物馆”。
㈡ ·帮我介绍一个杭州历史博物馆的文物 (详细点)
yhrfgh
㈢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要简介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改称西北历史陈列馆,1952年改称西北历史博物 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7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1-2]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㈣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介绍是什么
陕西历史博物馆素有“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之称。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因此西安也成为了全国十佳旅游城市。
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堪称中国博物馆之最。这座由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除了常规陈列外,馆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㈤ 故宫博物馆的文物资料
概述
故宫博物馆最早是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间,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以其多民族风格的宫苑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更以其丰富的院藏文物珍宝而享誉中外。其中,尤以明清宫廷文物弥足珍贵,堪称国宝。院藏文物珍宝展是集故宫院藏服饰、珐琅器、书画、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门类藏品之精粹。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我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历史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在清代 则称盛京宫殿、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等。其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一六二五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一六三六年,后经康熙、乾隆皇帝不断地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共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一百余座,屋宇五百余间,占地面积达六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这是清王朝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其浓郁多姿的满族民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都是北京明清故宫所无法比拟的。作为满汉建筑艺术融合得尽善尽美的范例,沈阳故宫既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7)。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权移都北京后,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到道光九年(1829)间,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并有所扩建。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在清代则称盛京宫殿、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等。
其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一六二五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一六三六年,后经康熙、乾隆皇帝不断地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共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一百余座,屋宇五百余间,占地面积达六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这是清王朝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其浓郁多姿的满族民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都是北京明清故宫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满汉建筑艺术融合得尽善尽美的范例,沈阳故宫既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的创建有着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背景。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发祥于中国东北长白山林的建州女真人,在一位充满激情的传奇英雄——努尔哈赤的领导下,经过三十六年的征抚,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大业。在统一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等在内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女真人原有狩猎组织牛录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佐领),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参领),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都统),是为一旗,共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全民入旗,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将女真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等融为一体,使原分散的女真各部变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机勃勃的社会机体,为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登上历史舞台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六一五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自称抚育列国英明汗。后经过萨尔浒之战、开(原)铁(岭)之战、沈(阳)辽(阳)之战、广宁之战等多次大捷,金国国势日盛,都城也几经迁徙。
一六二五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一六二六年努尔哈赤辞世,其与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又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就是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族,于一六三六年将国号改称为“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
迄皇太极逝世止,几度岁月沧桑,多少风云变幻,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一六四三年,皇太极与庄妃所生的第九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此时清朝已足以与明朝抗衡而一争天下。一六四四年,八旗军纵横捭阖,一举攻占北京而定鼎中原,确立了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权。
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在一六七一年至一八二九年的一百五十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十次东巡故里,拜谒祖先陵墓的同时,还要瞻仰先皇使用过的旧宫圣迹和遗物,一抒自己对祖先开国创业功德的仰慕之情。
因此,为供东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乾隆帝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其增修的西路建筑,又使沈阳故宫拥有了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新格局。不仅如此,乾隆帝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以示“不忘根本”,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建筑介绍
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 3个部分。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今名。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 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金龙蟠柱,殿 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个院落。南端为照壁、东西朝房、奏乐亭;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左图);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
大政殿(右图)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崇政殿(左图)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崇政殿是故宫的正殿,建于后金天聪时,是清初朝会之所,为五间九檩硬山式,俱辟隔扇门,前后有出廊,围以石雕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内彻上明造,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
殿前东置日晷,西设嘉量。殿后是凤凰楼,同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麟趾宫五宫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凤凰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是休息和宴会之所,入关之后,曾存放玉玺、帝王像及行乐图。楼为三层歇山式,深广各3间,四周有围廊,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 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大清门(右图)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文武群臣候朝之处。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垂脊及两山的“墀头”均以五彩琉璃镶造。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等。
西路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
文溯阁(左图)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为三重□硬山前后出廊式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
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1949年以来,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㈥ 国家博物馆里有什么著名文物
1、人面鱼纹陶盆
此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
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
2、大盂鼎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
3、三星塔拉玉龙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等等。
4、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
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5、子龙鼎
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㈦ 历史博物馆物品介绍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历史博物馆。1912年筹建。1926年10月正式开馆。1929年8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1933年4月改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1945年 8月恢复中央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旧名。1949年10月改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1958年8月国家决定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1959年9月建成,1961年7月1日开放。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重要的文物收藏机构,收藏文物共32万多件,珍本图书1000多种。其中有河南安阳出土的重达875千克的商代司母戊鼎,是已发现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陕西眉县出土的西周盂鼎,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赏赐贵族盂1709个奴隶的史实。北京房山出土的元代至顺三年铜铳,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古的火炮。珍贵的古书画有宋人《大驾卤簿图》卷、宋人摹梁元帝《职贡图》卷、明代的《皇都积胜图》卷和《南都繁会图》卷、清代的乾隆《南巡图》卷、《潞河督运图》卷、《清朝礼器图》册、《鸿雪因缘图》册、《清代学者像传》等。 “中国通史陈列”是该馆的基本陈列。陈列从170万年前的原始群时代起,至公元1840年止,按照社会发展分期,又按中国历史朝代排列,分为原始社会部分、奴隶社会部分和封建社会部分,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文物9000余件。通过陈列,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历史比较全面的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馆陈列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等材料。有10万年前的丁村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还有2万年前山顶洞人的头骨化石、石器和骨针;1万年前到6000年前的石镞。骨镞和陶制、石制的网坠;黄河流域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粟粒,长江流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粒,以及石镰和石铲、陶器、玉器等。奴隶社会馆陈列有青铜工具和青铜礼器和商代原始瓷尊等。封建社会馆陈列有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的有关文物和铁制生产工具等。陈列品中还有许多典籍、契约、地图、画像、手札等,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经历和成就。 中国历史博物馆还举办各种临时展览,每年观众超过百万人次。“中国古代文明展览”曾赴意大利、南斯拉夫展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曾赴日本展出。 该馆出版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中国历史博物馆》、《简明中国历史图册》、《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历史教学参考挂图》(历史地图)、《中国近代史参考图录》等书著、图录。
记得采纳啊
㈧ 中国历史博物馆简介
国家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馆址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
。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历史博物馆,1926年定名为国立历
史博物馆,1930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1934年4月
改为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1949年仍定名北京历史
博物馆,1959年迁入馆址,并改用今名。现馆藏文物三十余万件
,代表性藏品如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镂
空高柄黑陶杯,夏、商、西周、春秋时的铜爵、原始青瓷尊、“
虢季子白”铜盘、蟠螭纹铜 ,战国、秦、汉时的错金银云纹铜犀
尊、“中国大宁”神兽铜镜、击鼓说唱陶俑、绿玻璃碗、彩绣云
纹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甘露元年”青瓷灯、彩绘画像砖
、青瓷仰覆莲花尊,隋、唐、五代的白瓷龙杯、鸡首壶、绿釉陶
俑、三彩骆驼载乐俑、白釉莲瓣座瓷台灯、鎏金观音铜造像,辽
、宁、金、元时期的倪云林设色山水图轴、宋代各名窑瓷器,明
、清时期的瓷器、康熙朝服等。基本陈列为中国通史陈列,不定
期举办如敦煌文物展览、望都汉墓壁画展览等专题展览。出版有
《简明中国历史图册》、《中国古代铜镜》、《中国体育史文物
资料》、《长沙出土漆器图案选》、《河北望都汉墓壁画》、《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等画刊图册。
㈨ 华夏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馆内陈列的古陶瓷有商、西周、春秋战国之陶器,三国两晋南北朝之青瓷,隋唐之唐三彩,宋代名窑珍品、宋代潮州窑瓷器,元明清官窑之青花、珐琅、粉彩、五彩瓷器,现代“红色官窑”瓷器,浓缩了华夏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展示了中国陶瓷文明的辉煌历程。经国内专家确认,其中属国家级藏品的有数十件。在这里,从商代的原始陶器,春秋战国的黑陶,隋唐时期的各种瓷器物件,名贵稀有的宋代官窑瓷,成就非凡的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宫廷御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特供专用瓷,包罗广泛,历史上各个时代不同窑口的瓷器基本上都能够见到,它们浓缩了华夏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展示了中国陶瓷文明的辉煌历程。丰富的实物藏品、国家级藏品几十件、国宝级十几件,为人们的研究、学习、鉴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梧桐引得凤凰来,好酒不怕巷子深,华夏历史博物馆一定能成为文物专家、收藏爱好者以及各界人士的识宝、鉴宝、赏宝的欢乐殿堂,以它独有的丰姿,为潮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亮丽的色彩,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事业添砖加瓦,为传播灿烂的华夏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华夏历史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藏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与华夏几千年古老悠久的辉煌历程。以一层为精品区。国内文物鉴定“泰斗”史树青先生为该馆题名,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吕济民、故宫博物院长李辉柄等20多位专家学者对该馆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馆藏品丰富,单国家级藏品就多达几十件,历史内涵深厚,堪称全国民办博物馆之最。
㈩ 杭州历史博物馆文物介绍
馆内展厅共抄分三层 ,主要由袭一楼的原始社会——南北朝时期展厅、隋唐五代时期展厅、运河厅,二楼的两宋时期展厅、元明清时期展厅、百年老店、临时展厅, 三楼的邮票展厅、书画厅组成。陈列品以历年杭州出土的珍贵、精品文物为主,全面又重点地反映了杭州的历史面貌,并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丰富展示效能,营造出了感性直观的游览认知氛围。
http://www.hzmuseum.com/category/col_list.php?cate=1
官网 里面有详细的文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