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黑塔利亚历史知识

黑塔利亚历史知识

发布时间:2021-02-09 15:21:51

㈠ 关于黑塔利亚的几个历史问题

.所谓的“英国战胜西班牙海盗”: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获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逝世,并无男性后嗣,而根据卡尔六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1713国事遗诏》,其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有权承袭其奥地利大公之位,而玛丽娅·特蕾西娅的夫婿弗兰茨·斯蒂芬则可承袭其神圣罗马帝国帝位。可是,法国、西班牙、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撒丁王国、皮埃蒙特、那不勒斯王国并不承认《1713国事遗诏》,而德意志三大诸侯国——普鲁士、巴伐利亚和萨克森更极力协助玛丽娅·特蕾西娅的表姐夫,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卡尔七世)。至此,战争已不可避免,因此反奥阵营里最积极的一方,普鲁士在1740年12月16日正式向奥地利宣战。奥地利则联合英国、波希米亚、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及俄国,抵抗反奥阵营的入侵。以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为骨干并且长达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正式爆发。

至于法叔叔是去的落井下石的呗
法兰西在无敌舰队覆灭和奥地利继承战争中不是没有参加就是最后临阵逃脱……
但是都通过其他(敌国)之手,好好的使敌国(之一)实力大伤。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话说这里真正要讽刺的其实是法大叔除了在“圣女贞德”和帝制时期除外那超肉脚的军事实力

2.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长期以来皇帝多由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成员担任。

历史上是存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但它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采用选帝制的众国联合体。这也是贵族(奥地利)在当时提到的“住在神罗家”;神罗消失后,说“大家都弃我而去”的原因。
重要插花:神圣罗马帝国在今天就是所谓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完全可以理解成神罗是路德(德国)的前世,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路德的说。

3.意呆利双子
16世纪早期,意大利大部分领土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
意大利统一被认定是与奥地利帝国及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因为它们直接控制着现时的意大利东北部以意大利文为母语的部分,同时亦是对抗统一的最强大的单一力量。
所以意呆利住在贵族家也是合情合理?!意呆利的变声,便是独立意志的觉醒。
(可怜的贵族……又要看他接受一次背叛了……


在一战前已经统一的意大利。原本是德意志盟友的它,却站在英、法、俄协约国一边对德奥宣战,真是个卑鄙的家伙。

4.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折衷出于多种原因。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但19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帝国被削弱了许多: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在意大利的势力被削弱;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退出德意志邦联,同时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当时,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等,亦曾要求参予政权,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此方案被废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建立。

瑞士本来在哈布斯堡家族期间,也是奥/利/地的一部分(但接下来瓦修还是抛弃了罗德,独立出去了呢……这是后话)
哈布斯堡家族期间,贵族家的战争也是很频繁的。

㈡ 黑塔利亚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这是关于把从前未听说过的国家拟人化的漫画!以世界史为主题将国家以人格专化而展开的故属事,并不含有任何政治内涵。 描写了意大利和世界里快乐的朋友们拥有世界性的才能的故事。 把讨人喜欢在战斗时却很弱的的「意大利」和严肃认真的「德意志」作为中心,加上「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的人物,由历史性事件和有关国民性的故事展开而成的一个短闹剧。 一战时期,德国与意大利交战,对曾经强大的罗马帝国有些畏惧的德国却发现,如今罗马的孙子-意大利已经成为了超级乐天的废柴!这样的意大利与固执的日本,我行我素的奥地利之间会发生什么呢?另一方面,由英美中苏法组成的同盟国也开始活跃了---

希望采纳

㈢ 动漫黑塔利亚这部番,有帮助你学习历史吗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的动漫都是根据一些虚拟的东西制作的,并没有什么真实性,为了给观众更美的感受,很多人都喜欢生活在虚拟的世界当中无法自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一些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所改编的,这一类动漫其实很有教育意义的,它可以帮助你了解到很多的东西。例如黑塔利亚这一部动漫,它是根据二战时候的故事所改编的,所以它是一部关于历史的动漫,有助于帮我们回顾二战里的一切。我们知道二战的轴心国是日本、意大利、德国,同盟国是中国、俄国、美国、法国、英国,这里面涉及到了这些国家,是一部不错的动漫,帮助我学习历史,接下来让我来和你说说吧!

其他小伙伴觉得有帮助到你学历史吗?

㈣ 黑塔利亚可以当历史看吗

不可以。黑塔利亚中有很多情节美化了日本,有误导青少年的倾向。
例如:众所周知,专二战是属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是对人类道德下限的挑战。但通观此作品,完全没有看出对这场悲壮的反法西斯战争有任何严肃或者尊重的地方。作品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永世难忘的暴行以轻松的一刀带过。甚至在后面的剧情中没有任何的表现,与此相反,将轴心国进行大量的美化。重点了突出了轴心国间的纯真与无奈,为了和平繁荣而发起侵略战争的美好动机。令人不禁想到日本为掩饰侵略者本质而提出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黑塔利亚》(Axis powers ヘタリア)是一部于互联网上连载的漫画,作者为日丸屋秀和,作品以世界历史为主轴。它把将多个国家以及该国的文化以及风土民情拟人化,主要以喜剧的四格及短篇为主。其单行本由幻冬舍Comics出版,但与网络版有稍微不同的差异。目前相关的周边包含了同人CD、商业DRAMA等。动画版于2009年1月24号开始播放。故事将国家拟人化,描述二战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但是轻松搞笑的氛围还是深受读者欢迎,因为可爱的人物造型使得在女性读者群中也拥有很高的人气。

㈤ 求《黑塔利亚》里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集数

其实在第一二季每隔2-3集就会有历史事件的出现,如果你看的是字幕版会有提示注解的出现,会解释事件的相关时间地点和发生的经过结果

㈥ 黑塔利亚讲的是什么跟历史有关吗

有关哦。黑塔利亚来动源漫里一些组合(腐界cp,呵呵)多半是和历史有关系的。
推荐看一下,一共才120j+剧场版和一些番外,每分钟才5分钟,我都全部看了很多遍呢。是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的还有一些知识。
比如个人最喜欢的味音痴:就是美国和英国国家拟人,以英国发现新大陆,殖民美国时和美国相识,(当然动漫里不是这么叙述的啦,殖民什么太残忍了,所以是以兄弟感情来叙述,简称美国养成)到最后独立战争虐哭。多少都有些历史元素的。
比如WW2(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枢轴和联五,就是以二战时的轴心国,日,德,意,以及同盟国,中,美,法,俄,英(之后的联合国常任理事五国)为分。
动漫里的组合有很多,可以知道的也很多,起码我看了几遍动漫之后真的知道了很多东西(明明我以前都分不清瑞典和瑞士的,呵呵),而且动漫很好玩啊,不过不要抱着历史的眼光看动漫哦,毕竟是动漫,现实的残忍请不要带到动漫界的乐土去。
至今大概就50多个国家拟人而已,还不全,不过总有一天可以看见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拟人的!
漫画的话和动漫还是有些差别的,主要讲风土人情什么的。
这是一部好动漫,真心很推荐,7月有第六季了,很期待啊。

㈦ 求【黑塔利亚】中历史事件 重要的是从大航海时代到美国独立的全部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可以不明确 求顺序~~

十六世纪的英西海战
. 十六世纪后期,英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海战.从此海上霸权由西班牙手中转入了日益强盛的英格兰的掌握中.
1558年,伊丽莎白女王即位.伊丽莎白在位长达44年,是都铎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伊丽莎白精通权术,多谋善断,用均衡的手段利用国内外各派势力,纵横开阖,运筹帷幄,使英格兰摆脱困境,国势日盛.英国人称颂她为:荣耀之神,世界凤凰.
伊丽莎白女王即位之初,英国内外交困.丢失加来,并与法国交恶,苏格兰政策失败,法苏联合,一位官员些道:"法国国王一只脚站在加来,一只脚站在苏格兰,横跨在我们头上."天主教国家质疑女王的继承权.在尼得兰与西班牙冷战.同时财政陷入困境,入不敷出(财政一直是困饶伊丽莎白,制约英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伊丽莎白以聪明的手段(甚至用自己的婚事作为筹码),极度的忍耐,在无声无息中为英国消灾解难,并一步一步壮大起来.有人这样说:"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的蹲着,孵育着英格兰."
伊丽莎白首先解决了国内的宗教问题,又支持苏格兰叛军,却使法国找不到借口.利用自己的婚事为英国谋取了不少好处.在伊丽莎白的孵育下英国逐渐强大起来.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英国奉行对外贸易扩张,在东北航线,波罗地海,地中海和远东具有开拓精神的英国商人,为获取财富而努力.这样极大的损害了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利益.在领土上,又因尼得兰而交恶.狂妄自大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一直支持苏格兰的玛丽反对伊丽莎白的统治.1586年,干脆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和流亡英国的玛丽准备行刺伊丽莎白,并拥立玛丽为新君.结果阴谋败露玛丽被送上断头台,叛乱也很快被平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伊丽莎白甚至支持海盗活动,她与大海盗霍金斯和德雷克的交往就是一例.霍金斯是贩奴三角贸易的始作俑者,德雷克是其表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德雷克的才华远在他表哥之上.德雷克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掠夺到财物约50万英镑,德雷克毫不客气的将三分之一献给了伊丽莎白女王.英国的海盗活动同样极大的损害了西班牙的利益.双方矛盾终究要用武力解决.
在开战前伊丽莎白女王唤起了英国民众的热情,英格兰岛国的性质使它可以为某一目的集中使用资源,伊丽莎白女王表示愿意卖掉自己最后一条裙子.相对比,庞大的西班牙疆域广阔,积病重重,而狂妄自大的腓力二世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自然没有(也很难)对战争倾尽全力.亨利八世就建立的强大海军与海战艺术为英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霍金斯和德雷克在船型方面的改革使军舰具备了海洋性更适合海上作战.同时也带来了自由变通的个人权力.这是古老僵化的西班牙政府与舰队所没有的.
1585年,德雷克被任命为舰队副司令,派到西印度指挥一支舰队和军队,和平过去了.
德雷克在美洲摧毁了西班牙的两个殖民港口圣多明戈和卡塔赫纳.腓力二世被激怒了,决心倾覆英格兰.
1587年,英国议会决定派德雷克阻止西班牙舰队,全面战争爆发.
1587年4月2日,德雷克的舰队在西班牙的菲尼斯特被大风吹散,直到4月16日才会合.德雷克决定用最快的船只攻击西舰队的第二集中地加的斯.这次冒险获得胜利,德雷克捕获了六艘大帆船,毁坏31只大帆船和大量物资,价值100万英镑.德雷克轻描淡写的说:这仅仅是侮辱了西班牙国王.随后,德雷克在夺取塞格斯堡的冒险中再获胜利.德雷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里斯本.但是西舰队的司令,已经年愈古稀的圣克鲁兹坚守不出.德雷克下令回圣文森特岛,在途中劫掠了装载腓力国王货物的大商船,财物价值114000英镑,相当与远征费用的2倍.在一系列的行动中德雷克声威大振至于极点.
1588年圣克鲁兹死去,德雷克要求出战,伊丽莎白女王授予海军更大的权力.7月7日霍金斯及德雷克带领90艘将军舰朝比斯开湾前进,当他们到达西班牙海岸时被东北风吹回了英国,同时离港的无敌舰队也被一天天吹近英格兰.无敌舰队原意是沿英格兰海峡北上,同帕尔马会合.英舰不仅要阻止回合,还要阻止西班牙人建立作战基地的意图.
7月21日,两军相遇.西班牙舰队司令麦迪纳下令组成巨大的弦月阵形,实力强的在阵形顶布和侧翼,实力弱的夹在中间.场面十分壮观.英军有霍金斯压阵,德雷克攻击.尽管有先进的火炮,但仍无法破坏西军的阵形,进而将其击溃.
7月28日,双方又在怀特岛进行了海战.西军似乎想夺取怀特岛作为进犯英格兰的基地.天助英国,交战时西风大作,而英舰又在上风,麦迪纳帅军撤离.
7月28日,英军用火船攻击西军停泊地,企图破坏西军的弦月阵形.西军早有防范,没有船只起火,但很多船只撞在一起,最大的帆船圣劳伦斯失去了舵.西军顺着西南风驾驶向格拉夫林同帕尔马会合.但帕尔马没有在约定的地点出现.西班牙舰队回头对付紧追不舍的英格兰舰队.激战进行了8个小时(正好一个工作日,哈哈.)在近距离的战斗中英格兰士兵在不同水域驾驶船只方面显示了精湛的技能.此时上帝又帮了西军一把,西南风大作,西班牙军舰开始回航.德雷克和霍金斯一路尾随,西班牙舰队屡次反击,最后摆脱了英军.西班牙在爱尔兰靠岸补充淡水时遭遇秋季风暴,损失17只船
9月10日,仅占总数一半的65只舰船在回到西班牙.
Seven Years' War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 俄国同盟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战 争。亦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汉诺威等少数德意志邦国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和萨克森等大多数德意志邦国加入法奥俄同盟。
主要参战国的战略企图各不相同:英国试图打击和削弱法国,扩大殖民地,建立海上霸权;普鲁士企图吞并萨克森,并将波兰变为其附属国;奥地利企图削弱竞争对手普鲁士,夺回西里西亚;法国力图吞并英王的世袭领地汉诺威,遏制普鲁士的崛起,保护海外殖民地;俄国企图夺取东普鲁士和波兰,向西部扩张领土;瑞典则要夺取普属波美拉尼亚。此次战争是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各大国卷入的最后一次欧洲大战,战场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欧洲是陆战的主战场,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国同普鲁士交战;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间作战。战争爆发时,普鲁士军队约20万人,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但四面受敌,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其主要盟国英国仅能对其提供财政援助;法奥俄同盟战争潜力雄厚,总兵力约63万人(法军21万、奥军9万余、俄军33万),但彼此战略目标各异,步调不一,行动迟缓。针对这种情况,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采取先发制人,各个击破方针,决定首先打击萨克森。
1756年8月28日,普军主力9.5万人突然侵入萨克森,10月击败前来增援的奥军,迫使萨克森投降。次年4月,普鲁士进军波希米亚(捷克),5月在布拉格附近击败奥军,但6月在科林地区被道恩伯爵指挥的奥军击溃。普军被迫放弃布拉格,撤回萨克森。与此同时,法军10万人在哈斯滕贝克附近击败汉诺威军队,法奥联军一部6.4万余人从西面逼近普鲁士。同年5月,俄军7万人开始进攻东普鲁士,7月先后占领梅梅尔和蒂尔西特,8月底在大耶格斯多夫地区击败普军。9月,瑞典军队1.6万人在波美拉尼亚登陆。面对险恶形势,弗里德里希二世频频调动军队,抗击各路敌军,并亲率普军2.1万人,于11月5日在罗斯巴赫之战中击败法奥联军,以损失550人的微小代价取得歼敌8000人的战果;12月5日在洛伊滕之战中采取斜向冲击法,再败奥军,歼敌2.2万人。1758年1月,俄军重新发起进攻,占领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并向普鲁士腹地推进。弗里德里希二世率主力迎击。8月25日,俄普两军在奥得河畔的措恩多夫激战。俄军伤亡约2.3万人,普军伤亡1.4万人。年底,俄军撤回本土过冬。1759年7月,俄奥两军联合行动,会师奥得河地区,尔后向普鲁士腹地进攻。8月1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军5万人在法兰克福附近库讷斯多夫与俄奥联军9万人会战。普军仍沿用斜向冲击法,遭惨败,损失2万余人。与此同时,英军在汉诺威的明登击败法军。9月,奥军占领德累斯顿,并于11月迫使1.2万普军在马克森投降。从此,普军元气大伤,转入战略防御。由于奥、法与俄国存有分歧和矛盾,因而未能乘胜扩张战果,使普鲁士获得喘息之机。1760年6月,普军在兰茨胡特被奥军击败,但8月在利格尼茨附近取胜。10月9日,俄军一度侵占柏林,但对战局影响不大。11月3日,普军在托尔高之战中击败奥军主力,战局出现转机。
在海上和海外战场,英、法两国争夺激烈。1756年5月,法国舰队在地中海梅诺卡岛海战中击败英国舰队。1757年,英军攻占孟加拉。1758年后,法国因深陷欧洲战场,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中连遭失败。1759年,法国舰队先后在拉古什和基伯龙湾被英国舰队击败。1760年,英国占领法属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区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1761年,英国占领法国在印度的主要据点本地治里等地。
至1762年初,交战双方已精疲力竭,普鲁士几乎濒临绝境。同年1月,俄国彼得三世即位,主张与普媾和,5月宣布退出反普同盟,归还俄军占领的普鲁士领土。同时,瑞典也退出战争。普鲁士方转危为安。7月,普军在布克斯多夫击败奥军。此后,各国相继停战议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两国签订《巴黎条约》,法国将其在北美、西印度群岛、非洲和印度的大片属地割归英国。15日,普鲁士与奥地利、萨克森签订《胡贝图斯堡和约》,规定西里西亚仍归普鲁士所有。战争至此结束。
此次战争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法国进一步受到削弱,俄国加强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巩固。战争中暴露了以平分兵力和切断敌方交通线为主要特征的警戒线战略和呆板的线式战术的弱点,显示了野战歼敌的优越性。(王新)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地,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成因

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英国从此在150年内宫廷里全是说法语的盎格鲁—诺曼贵族。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但直到百年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仍然控制着法国英吉利海峡沿岸的一些地区。

在14世纪时,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因为佛兰德斯表面上属于法国,但实际上却独自行政,并经常与英国进行羊毛贸易。而战争的导火线则是英王爱德华三世乘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际,欲以近亲的关系继承法国王位,但最后却由腓力六世所获得,因此爱德华三世对法国宣战,以夺取法国王位。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而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当时是雇佣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兵组成,统一由国王亲自指挥,而法军则主要由封建骑士组成。百年战争依局势的转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1337年 - 1360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首先在1340年的斯吕斯海战中,英军打败法军,夺取制海权,以防止法军入侵。然后在1346年8月所发生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军取得陆地上的优势,并在围攻11个月后成功占领了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英国挟著胜利的余威,在内维尔十字战役当中,打败苏格兰的入侵,并且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此役也大大地减少苏格兰对英格兰的威胁。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直到1356年英国再度开战,攻取了法国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随即又在普瓦捷战役利用相同的战术再次击溃法军。而因为英军的横征暴敛和法国全国的经济崩溃,使得法国平民发起起义运动。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雷蒂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360年 - 1400年) 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查理五世重组军队以雇佣步兵代替大部份骑兵,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重建舰队。在内政方面亦作出较大的改革,并整顿了税制,以安抚民心。时机成熟后,他任命B.迪盖克兰这位为军队总司令,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分别是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莱及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连接地区。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415年 - 1429年) 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在1415年,英军于阿赞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并随即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部份地区。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将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随即宣布自己为法国的摄政王,并有权于查理六世死后承继法国王位。但是,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于这年死去。结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百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429年 - 1453年) ,法国人民因为不堪英军的压迫,纷纷组织游击战,这给予法军很大的帮助。游击队经常设置埋伏,捉拿英国的征税者,消灭英军的部队,达到了牵制英国之效。虽然于1428年10月,英军与勃艮地派进逼至奥尔良,并包围了此城,使得法军形势大为不利,但此时法国出现了一位千古传颂的救星——圣女贞德,在她的指挥下法军于1429年5月解除了英国对奥尔良的包围,赢得了重大胜利,从而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虽然贞德于不久后便英军所捉拿,并以女巫罪处死,但这反而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使法军作出大反攻。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影响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曾有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这种说法可谓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因为这场战争是在法国的土地上进行的,法国变得满目沧痍,很多人民无家可归,但法国最后亦因为这场战争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大业,为其日后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打下基础。英国在百年战争后不但一无所获,还丧失了几乎所有在法国的领地,结果迫使其放弃大陆制霸的企图,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而走上了海上帝国的道路。

地位
百年战争从中世纪中叶延续到十五世纪,其结束之年也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战争过程中,双方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都经历了缓慢而深刻的转变,战争的过程也促使交战双方的战争体制调整。

14世纪战争开始时,双方主要采取中世纪西欧化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部队。而作为远征的英国一方,由于这种传统兵役制限制了领主们对国王的效忠义务时间,在战争中开始采取更多的来自下层国民的雇佣兵以及相对应的长弓兵战术,同样对法国来说,持续而大规模的战争逼迫统治阶层集结权力应付外敌,促使王室更重视自身的权力而不是希望分配给下面的领主,因此当战争最终结束后,交战双方均先后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在战争中英国的数次胜利,也被认为严重挑战和打破了贵族骑兵在西欧占军事垄断地位的特点,自此之后,虽然在胜利国法国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重骑兵传统,但步兵能够战胜骑兵的意识已经被全面普及,影响和促进了此后于15-16世纪步兵地位的进一步重大转变。在初期的大规模会战中,法国人坚持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而到15世纪的阿金库尔战役中,他们也部分接受了对手的思想开始令骑兵下马徒步战斗,可说明对骑兵和步兵地位在战争中经历的微妙变化。百年战争中,代表着骑士贵族的法国军队在大规模会战中屡屡失败,最后由出身平民的圣女贞德鼓舞起士气才取得最终胜利,也就标识着贵族骑士风范的退却和民族战争意识的兴起。

百年中,双方的武器装备也经历了改良和演化,14世纪开战时,当时最好的盔甲仍然为锁链甲,这和之前数个世纪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进化和改善,而15世纪战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这种新装备相对前者,事实上最显著的价值即是针对射击和刺杀为主的防御能力改良,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英国大规模应用的长弓战术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在连续不断的围攻战中,双方也重视攻城武器的设计和应用,在后期,法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火药及火炮作为武器而取得胜利,并在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领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态的战争方式。

㈧ 看黑塔利亚对高中历史学习可有帮助

-= =怎么说呢,APH出到100集,加上番外也只有讲到WW2的范畴= =历史更多的是要课本记,但是拟人化的东西能让你更加深对国家的印象,背国家事件的时候可以形象记忆。-

㈨ 能不能告诉我有关黑塔利亚的真实历史要详细的,全部的内容……谢谢。麻烦上传一下。

黑塔利亚就是一部很单纯的拟人动画,它里面并不是完全的对历史的陈述或观点,他把世界上版大部权分国家的现状,发展特点甚至于是国家的国民特点,通过国家拟人的方式来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已,历史的叙述,只是为了更还得体现一个国家的特色和积淀而已,历史太多了,找不过来、

阅读全文

与黑塔利亚历史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